APP下载

岸堤水库堤防围堰导流施工下泵闸前池水力与水沙特征研究

2023-02-06田红霞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3年1期
关键词:两段式前池含沙量

田红霞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应急救援指挥服务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1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常需要设计围堰导流,而不同的围堰导流施工方案,对已有水工设施的运营安全乃是重大考验。因而,研究已有水工建筑三维渗流特征与围堰导流方案很有必要[1]。对于水工建筑渗流场特征研究,何志亚 等[2]、郑利娜 等[3]采用了水工模型试验方法,从室内试验模型角度考虑水利工程的流速、时均压强及浸润线等水力特征,特别是从水工模型不同边界状态,评价工程设计利弊性。朱俊亚 等[4]为研究围堰结构的三维渗流场特征,采用Fluent 等流场计算平台,分析了围堰三维流态特征。关盛旺[5]、唐兰兰[6]为探讨围堰施工方案,从围堰施工导流设计优化进行研究,从工程优化布置、堰体设计等多方面,分析围堰方案技术优势,推动工程建设与围堰施工安全。由此可见,围堰施工方案,不仅对水工结构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影响,同样可利于工程建设。本文探讨不同围堰施工方案与不同导流量下,水库泵闸前池内三维渗流场影响变化,推动围堰方案优化设计。

2 工程设计

2.1 工程概况

作为临沂地区重要供水枢纽,岸堤水库承担着防洪、灌溉、排涝、输供水及发电等综合水利功能。岸堤水库心墙防洪堤坝剖面如图1 所示,其坝基位于覆盖厚度分布在50 m~200 m,以粗砂、粉质壤土、碎石土等为主。泵闸工程乃是下游输水运营的关键,其装配有多个动力设施,前池轴长为12 m,坡度为1/0.5,具备排涝、输水功能,是岸堤水库发挥水利作用的重要载体。由于水库上游临沂河挟沙水流影响,导致心墙坝、泵闸等均出现一定的磨蚀,且泥沙淤积造成蓄水、泄洪能力降低。为此,考虑对岸堤水库上游临沂河进行清淤整治,且采用围堰导流方式,确保岸堤水库水工设施运营正常。因而,针对不同围堰导流方式,开展岸堤水库水工设施的渗流安全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岸堤水库泵闸工程为研究对象。

图1 心墙堤坝几何模型

2.2 设计仿真

图2 为围堰施工设计平面形式。围堰导流方式岸堤水库实际现状,考虑有两段式围堰法、三段式围堰法及全段围堰法3 种施工方式,泵闸工程位于明渠中游,上、下游围堰的导流量及导流方式设定均会显著影响泵闸运营。

图2 围堰施工设计平面形式

本文采用Fluent 建立起岸堤水库泵站前池模型,图3 为构建起的前池三维计算模型,该模型为直线型变坡度前池,与水库引水泵闸工程前池设计一致,模型全轴长为28 m,最宽处为3.2 m,最大引流量按照实际工况的相似比尺20 换算,设定为120 m3/s。

图3 前池三维计算模型

利用CFD 流场计算网格划分方法,对前池进行网格划分。围堰导流施工作用于模型边界,如两段式围堰施工工艺下,进、出水口流体边界均为半流模型状态;且分别在两段式、三段式及全段式围堰中设定有半开度闸门、1/4 开度闸门及全开闸门形式,闸门模型的建立内嵌在前池模型中,3 种方案中结构体型保持一致[7]。围堰导流量研究方案按照岸堤水库泄流量标准,设定为150 m3/s、200 m3/s、300 m3/s、350 m3/s、400 m3/s、450 m3/s、500 m3/s。基于不同围堰施工方案下计算,探讨岸堤水库围堰导流下泵闸前池等水工设施的运营安全。

3 围堰施工对前池流速特征影响

3.1 围堰形式

为研究不同施工工艺下围堰施工对前池流速特征影响,基于3 种不同围堰形式下三维流场计算,获得了前池内各断面处流速变化特征,如图4 所示。从图中可知,流速水平最高为全段式围堰施工形式,其流速分布为0.52 m/s~1.29 m/s,而两段式与三段式围堰施工下流速较之前者分别减少了51%~74.9%、2.9%~29.9%。从流速变化特征来看,全段式、三段式围堰施工下,流速最高断面位于前池中部断面,均位于断面12 m,后流速呈递减变化,即此两种围堰施工方式下流速呈先增后减变化;在前池轴线低于断面12 m 时,全段式围堰施工下,流速具有平均增幅20.1%,而三段式围堰下流速增幅较之前者较低,具有平均增幅15.9%;由此可知,三段式与全段式围堰施工方式下,前池内流速会在中部形成一个漩涡状,而进、出水口处水体会逐步裹挟至中部,导致泥沙会沉积在进、出水口等区段,而中部泥沙淤积程度会较低。相比之下,两段式流速呈递增-稳定两阶段变化特征,第一阶段的递增持续至断面18 m 处,平均增幅为10.5%,而在第二阶段流速持续稳定至1.03 m/s,此时流速处于“ 饱和”状态,无较大波动,最大变幅不超过0.2%。分析表明,两段式围堰施工下,由于水体会在前池近迎水侧形成稳定流态,且围堰两段式流体与前池内双侧水体形成契合[8],对池内流场稳定性影响较小。

图4 不同围堰施工方案下池内断面处流速变化特征

3.2 导流量

从围堰导流施工方案下前池流速对比,可认为两段式导流施工更能保证水工设施运营稳定性,故本文研究导流量的影响时,只考虑两段式围堰施工方案,如图5 所示。

从图5 中可知,当围堰导流量愈大,整体上池内流速水平愈高,但流速水平的升高具有变幅差异,当导流量为150 m3/s 时,池内断面流速分布为0.34 m/s~0.41 m/s,平均流速为0.41 m/s,而当导流量增大至200 m3/s、300 m3/s,其流速分布较前者增长了9.9%~40.1%、35.6%~72.6%,平均流速分别增大了24.8%、60.5%;但在导流量为400 m3/s、500 m3/s时,平均流速较之导流量300 m3/s 下分别增大了35.8%~81%、1.1~1.8 倍。从增幅区间的变化来看,当导流量为150 m3/s~350 m3/s 时,方案中每梯次导流量的增长,可引起池内断面平均流速增长21.1%,其中最大增幅为34.1%,而在导流量为350 m3/s~500 m3/s区间内,其平均流速的增幅可达29.8%,最大增幅可达34.1%。由此可知,围堰导流量对池内流速影响在高流量方案下更为显著,特别是围堰导流量超过350 m3/s 后,池内流速水平显著增长。

图5 不同导流量下池内断面处流速变化特征

另一方面,流速水平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当围堰导流量低于350 m3/s 时,仅在池内某些断面上存在波幅段,甚至在导流量150 m3/s、200 m3/s 方案中,波幅段不显著,最大波幅仅为3%、5%。当导流量为400 m3/s、500 m3/s 等方案中时,池内流速在各断面上无稳态段,最大变幅分别可达17.7%、18.5%,总体上流速受控程度低于导流量较小方案。综上分析可知,围堰导流量过高,会影响前池内流速稳定性,控制围堰导流量在合理区间内更为安全;从本文计算结果可知,围堰导流量350 m3/s 时较为适配。

4 围堰施工对泵站水沙特征影响

根据对3 种围堰施工方案下不同导流量前池断面上含沙量特征分析,获得如图6 所示含沙量演化结果。从图中可知,3 种围堰施工方案下,以两段式围堰导流下含沙量水平最低,当处于同一导流量150 m3/s 下,其含沙量分布为0.34 kg/m3~1.08 kg/m3,平均含沙量仅为0.67 kg/m3,而三段式、全段式围堰方案下平均含沙量较之分别增大了1.02~2.3 倍、68.5%~1.1 倍。不仅如此,当导流量愈大,三段式、全段式含沙量与之差幅愈为显著,表明导流量会放大不同围堰导流方案下排沙、控沙差异。从导流量影响含沙量变化可知,当导流量愈大,断面含沙量愈高,但3 种围堰导流方案的含沙量增幅均在导流量350 m3/s 后才具显著。

图6 池内断面含沙量特征

从含沙量变化特征可知,两段式围堰导流方案下含沙量增幅较稳定,而全段式、三段式围堰导流方案下均有双段增幅特征,以导流量250 m3/s 下为例,前者在前池断面2 m~16 m 上具有较低增幅,平均增幅为3.7%,而后者在断面16 m~28 m 上具有平均增幅16.2%,而三段式围堰在12 m 后含沙量具有较显著增幅。由此可知,全段式、三段式围堰含沙量的变化会在断面上呈不同梯次演变,而两段式围堰排沙状态较稳定,含沙量的变幅稳定性及增幅均处于较低水平。

5 结论

(1)全段式围堰施工下流速水平最高;全段式与三段式围堰下流速呈先增后减变化,池内中部断面易形成漩涡,两段式围堰施工下流速呈递增-稳定状态,流速波动性较低,最大变幅不超过0.2%。

(2)围堰导流量愈大,则前池流速水平愈高,但显著增幅在导流量350 m3/s 后;当导流量低于350 m3/s,池内流速具有较稳定段,波幅较低,而导流量超过该值后,全断面流速震荡显著,无一致性规律特征。

(3)两段式围堰导流下含沙量水平最低,且导流量愈大,另2 种围堰方案的含沙量与前者差幅愈显著;全段式、三段式围堰导流下分别在池内断面16 m、12 m 处具有增幅变化,而两段式围堰下含沙量增幅稳定。

(4)从流速特征及水沙特征,认为两段式围堰施工导流量350 m3/s 时,前池渗流运营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两段式前池含沙量
泵站非常规进水前池的优化设计
氧气纯度对两段式煤粉气化炉气化特性的影响
侧边机组故障对泵站前池流态的影响
光电式含沙量测量仪器的校准方法及结果评定
0.6 H 层含沙量与垂线平均含沙量代表性探讨
高含沙水泵站侧向进水前池试验与分析
鞍山地区含沙量比测定线研究
中小型水电站压力前池安全运行探讨
“两段式”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水旱两段式育苗技术对烤烟成苗素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