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都区肉兔产业园的飞地式产业链整合绩效评价研究

2023-02-06牛兆奇窦学诚蒋丽娜

物流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武都飞地产业园

牛兆奇,窦学诚,蒋丽娜

(甘肃农业大学 财经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中国是养兔大国,肉兔产业是相关领域中处于低繁殖率的牛羊草食畜产业和高繁殖率耗粮型猪鸡产业之间的短板潜力环节,未来健康消费需求可期[1]。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肉兔产业面临养殖成本加大、肉兔的异地调运受阻、肉兔销售滞销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探讨符合新时代区域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基于此,本文依托飞地式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打破武都与青岛之间的行政区划限制,利用各自优势积极合作,有效突破了青岛因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逐渐饱和而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实现了武都区群众增收、青岛节约成本比的同时拓展了肉兔产业,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标[2]。

本文将围绕武都区肉兔产业园飞地式产业链、产业链整合前后的对比情况展开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肉兔产业园的飞地式产业链整合进行绩效评价,旨在探讨飞地式产业链整合对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路径。

1 肉兔产业园的飞地式产业链整合现状分析

1.1 武都区肉兔产业园概况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因地制宜发展肉兔产业,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创新工作方法,引入龙头企业项目,共同建立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肉兔产业园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总投资5 000 万元,占地面积60 亩,包括双连体兔舍7栋、三连体兔舍1 栋以及实验室、仓库、办公生活区、污水处理和生物肥发酵灌等其他附属设施。龙头企业投资3 000 万元用于良种引进及养殖场正常运营等,整体包括肉兔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销售等产业链运营,上下游产业年产值达2 亿元。

1.2 肉兔产业园的飞地式产业链整合现状(如表1 所示)

表1 飞地式产业链整合前后对比

2 肉兔产业园的飞地式产业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指标构建

结合现代畜牧业产业链一体化的特点,根据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从纵向延伸、横向延伸、横向关联和产业链各环节规模的延伸四个方面确定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评价指标下,选择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对武都区肉兔产业链整合绩效进行评价[3]。具体评价指标如下:(1)纵向整合绩效指标。指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实施纵向限制,通过控制生产或价格实现工业利润最大化。(2)横向整合绩效指标。指对产业链中的同类企业被约束,提高企业的集中度,从而扩大市场潜力[4]。(3)规模整合绩效指标。指一类产业的产出规模或经营规模。产业链规模整合能大致把握此类产业发展的水平。(4)关联度整合绩效指标。产业要发展,不可能只发展一个某部门,而是与之相关的所有部门都会涉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产业发展[5]。

表2 武都区肉兔产业园的飞地式产业链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2.2.1 数据来源。对于构建的企业肉兔产业链整合绩效评价的各指标无法进行具体的量化,因此只能通过走访的甘肃农业大学、武都区农业农村局、武都畜牧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的相关专家,对其发放问卷,让其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后结合专家打分的问卷结果构建判矩阵。此次共发放了15 份的调查问卷,最终收到14 份有效问卷。

2.2.2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取层次分析法对武都区肉兔产业园的飞地式产业链进行绩效评价[6],具体表现在对定性指标进行模糊量化,采用1~9 标度法对其重要性程度进行等级评定,如表3 所示。

表3 阶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2.2.3 评价过程。按照专家打分后赋予的权重,对一、二级指标进行赋值,如表4 至表8 所示。

表4 飞地式产业链的各项绩效权重

表5 飞地式产业链纵向整合绩效的权重

表6 飞地式产业链横向整合绩效的权重

表7 飞地式产业链规模整合绩效的权重

表8 飞地式产业链的关联度整合绩效的权重

w=(0.5871,0.3238,0.0891),CR3=CI/RI=0.008<0.1,符合一致性检验的标准。

w=(0.1172,0.2684,0.6144),CR4=0.063<0.1,符合一致性检验的标准。

w=(0.4729,0.2844,0.1699,0.0729),CR1=0.0189<0.1,符合一致性检验的标准。

w=(0.6370,0.2583,0.1047),CR2=0.0332<0.1,符合一致性检验的标准。

w=(0.1220,0.5584,0.3196),CR5=0.0332<0.1,符合一致性检验的标准。

2.2.4 绩效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如表9 所示)

表9 飞地式产业链整合绩效的权重

2.3 评价结果

从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来看,影响武都区肉兔产业园的飞地式产业链整合绩效评价的排序结果为:纵向整合绩效>横向整合绩效>规模整合绩效>关联度整合绩效。纵向整合绩效权重比例为0.4729,占整个指标的权重最大值。说明主体的经济模式或某个产品始终是占据产业最主要的盈利方式,其他绩效相对于产业来说本身就是为寻求更高、更快的发展行业而衍生出来的“左翼”。目前来看,纵向整合绩效在占据高比例的情况下,体现出肉兔产业不仅仅只负责产出肉兔这一个目的,此外还要照顾肉兔产出前的繁育、喂养和产出后的销售方式以及渠道,还有后续的售后服务,向上保质保量,向下拓展市场,不断增强产业市场占有量。

从各个一级指标层的二级指标分析来看,纵向整合绩效的二级指标风险评估权重排序为: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产业链完整性程度>产业链增值程度。纵向指标的首要决定性因素首先体现在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肉兔产业一体化越高也代表了行业的纵向整合效果越好。把握肉兔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各环节在产业中的融合度,借鉴此指标可有效提高肉兔产业经营效率和产出的规模经济。其次纵向整合绩效的另外两个指标:产业链完整性程度和产业链增值能力,作为产业一体化的辅助,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7],有效降低肉兔产消耗的成本,促进环节之间协同增值,可以使纵向整合效果达到较好的趋势,促进肉兔产业利润最大化。

从横向整合绩效的层面看,其权重排序为:横向节点农产企业数目增长率>畜产品加工业增强潜力>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率。首先在横向节点农产企业数目增长率上的高占比来看,高增长率能直接反映出飞地式产业链横向拓展的情况,横向节点上的企业数量增加的越多,说明飞地式产业链拓展的越好,越有利于企业发现新商机,促进肉兔深加工,使肉兔产业在上下游得到延伸,辐射到周边其他产业,实现武都区农户增收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快速的发展。其次畜产品加工业的增强潜力从另外一方面体现出产业未来的拓展区间,从这两个指标来看,可以大致判定肉兔产业发展的好坏,对拓展行业市场优势和控制市场价格的导向都有很好带头作用。

从规模整合绩效的层面看,其权重排序为:产业链主体的合作深度>养殖技术水平>产业集中度。其中产业链合作深度占比最高,这说明随着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不断成熟,在规模整合时各主体合作深度占有绝对的优势。飞地式产业链上各个环节进行长期合作,可以有效节省交易成本和时间,极大地促进合作交易通道对规模经济效应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次产业集中度和养殖技术对规模整合绩效也产生相对重要的影响,当产业集中度和养殖技术水平处在行业较高水平时,产业链主体的合作深度就作为规模整合指标的主要参考要素,不断提高深度成熟度将更有利于肉兔产业的发展,并且能够不断在行业中谋取更为有利的发展渠道。

从关联度整合绩效的层面看,其权重排序为:产业链的市场适应能力>产业链的信息化水平>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力度。产业的关联度整合绩效指标最能直接体现这个产业给国家、地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价值。其中,最能直接体现关联度整合绩效的是产业链的市场适应能力和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市场适应能力可以作为是判定产业不论在市场上如何发展而带来的最终结果。另外信息化水平指标,相对来说也可作为一个较为重要的判断指标,飞地式产业链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程度可以反映肉兔产业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信息化水平越高,就越能说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联系越紧密,就越能使得产业链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鉴于此,肉兔产业或者相关地方企业可以实施合理的经营措施和拓展方法来增加产业的各方维度,借鉴建立的指标体系,从这四个方面着重判断,采取一系列对行业有利的发展渠道。即延长产业的纵向长度、拓宽产业的横向宽度、增大产业的规模。如此一来,能够一直带动武都区的经济发展和肉兔产业在社会中的容纳度。同时飞地式产业链的发展关键是要看市场的供求平衡关系,产业发展势头好,说明市场需求量大,需求在推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需求决定供给。因此在把握好行业命脉的同时,还要考虑产业链中各个环节所代表的关键性指标,根据数据及时做好调整和决策,才能更快、更好地引领企业和行业的成长和进步。

3 结论

本文以武都肉兔产业园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飞地式产业链整合前后的对比情况、整合环境,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武都区肉兔产业园的飞地式产业链整合做了绩效评价。研究结论如下:

3.1 以产业园为载体的飞地式产业链整合成效明显

武都区在发达地区的帮扶下通过建立肉兔产业园实现了飞地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武都区经济的发展。于此同时,突破了青岛因资金、技术等要素逐渐饱合而限制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3.2 飞地式产业链整合是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就飞入地武都区而言,最大收获是学到了发展特色产业的关键,即肉兔的养殖技术和产业园的经营方式,这为武都肉兔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3.3 多种因素影响肉兔产业园的飞地式产业链整合绩效

武都区肉兔产业园的飞地式产业链整合绩效水平受横向整合绩效、纵向整合绩效、规模整合绩效、关联度整合绩效四方面的影响,其中产业一体化程度、横向节点农产企业数目增长率、产业链主体的合作深度、产业链市场适应能力为主要影响因子。

4 建 议

4.1 立足区位优势,转变发展思路

飞地式产业链要整合发展,一方面,飞入地要主动、积极地承接飞出地的产业转移,让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产业“飞进来”。另一方面,飞出地要鼓励本区域内优势产业积极“飞出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与本区域优势互补的异地区域进行合作,将飞地式产业链做大做强,最终实现区域协同发展[8]。

4.2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合作双方要建设产业园区内部管理人员与组织成员的内部培养机制,如定期对管理人员以及组织成员开展相关组织、管理、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学习,还要充分利用政府发起的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积极培养更多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4.3 统一政策顶层设计,优化利益分享机制

飞地式产业链整合会涉及诸多问题,最为明显的是两地政府如何协同管理,为了发挥飞地式产业链整合的最大作用,就必须在国家政策层面做出顶层设计,优化管理方式与利益分享机制,吸引更多区域参与飞地经济。

猜你喜欢

武都飞地产业园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全省首批南北共建科创飞地揭牌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武都地区张家坪钴矿地质特征及意义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陇南市武都区无刺花椒考察报告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飞地经济”起飞还需助力
武都区裕河金丝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厚积薄发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