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屯堡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2023-02-05肖远平

贵州社会科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屯堡中华民族精神

刘 洋 肖远平

(1.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和赓续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支撑和时代召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1]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情感观念、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的总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基,创造力的精神之魂,凝聚力的精神之本,团结力的精神之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2]历经几千年历史淘洗沉淀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滋养,也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根据和基础。

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要理解“精神”对于人的根本意义,要把握“家”的历史意蕴。人的精神是自我意识在“知、意、情”上建立起来的“真、善、美”。[3]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认为,人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只有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解释。人通过自己的意识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彰显了精神对存在的反作用,而且还创造了一个仅属于人的精神世界。以个体来说,精神表现为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以群体来说,精神表现为民族精神、集体观念、合作精神等。精神与“家”有着非常高的相似性,家是基于情感和血缘的一种精神共同体,为个体提供归属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友爱互助、团结互敬,于是家就成了家庭成员的精神家园。六百多年前,屯堡人从江南一带迁徙而来,在黔中地区形塑出迥异于本地文化的绚丽奇葩,他们在这里世代生产生活,将中原文化与贵州文化紧密结合,黔中这片土地已然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

一、为人民服务的共有精神:屯堡忠勇文化

“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倡导的优良品德。但“忠”有公、私之别,“忠于国君维护整个国家利益的忠为公忠,忠于自己所隶属的大夫,维护家主家族利益的忠为私忠。”[4]历来,人们将忠与“君臣”视为一体,是专制制度的集中体现,是个体对自己的独立思想与人格的放弃,是个体对皇权的最高服从。事实上,先秦典籍中,就有关于“忠”的讨论,认为“忠”并非专指“忠君”,而是“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无私忠也”“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这些论述都表明,君与臣之间的忠当是“公正无私,利国利民”,是为“忠公”“忠民”,于是“忠”在规范公、私关系上所秉承的积极原则,一直延续至今,并沉淀为中华民族以民为本的价值旨归。

《左传·桓公六年》载:“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上思利民,忠也。”[5]这里的“忠”有为民造福、为民谋利之义,是君主诸侯应具备的德行,如统治者躬行仁义,能与臣民遵行“忠”之道,则为明君。这些论述与“民本”思想有着极高的契合,不论是《论语》《尚书》还是《荀子》等,都有着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民本”就是以民为重,重视百姓的地位,关心百姓的生活。“忠”也体现在百姓对待国家的态度和行为上,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以国家利益为首重,《荀子·臣道》中“出死无私,致忠而公。”[6]表达了这一含义。可见“忠”,既包括了国家对个体的关爱和仁义,也包括了个体对待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在长此以往的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将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视为最崇高的价值追求。

黔中屯堡的形成与明初的国家战事相关联,朱元璋派傅友德率领大军前往云南讨伐元朝残余势力,今贵州安顺等地是大军通往云南的必经之地,所以在沿途设置了诸多卫、所、屯、堡。“普定卫有78屯、7堡;安庄卫有96堡、1屯;平坝卫有43堡、1屯。明代设屯,军民住居上有区别,如名‘屯’名‘堡’者为军户住居,名‘村’名‘庄’名‘寨’名‘院’者为民户住居。”[7]云南平定后,部分征南将军前往各要地驻守,留驻贵州的就成为屯堡人的“入黔始祖”。“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8]屯堡先民为守护家国安全,离开家乡,世世代代在屯堡繁衍生息。留驻贵州之后,士兵们保留了出征前唱跳的地戏,“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9],为确保战事来袭时,能抵御强敌保护人民安全,屯堡士兵们依旧从事军事演练,发展成今日“驱邪纳吉、演武增威、娱乐自赏”的活动。地戏的演出主要是在春节或者是农历七月,演出目的已由传统的军事演练变成农事祈祷和缅怀祖先。地戏表演者庄泽云介绍:“地戏的起根(起源)是明朝开始的。原来是屯军,后来用来屯粮,自种自足,忙时就搞农业生产,闲时就寓兵于农,习武娱乐,鼓励习武,原来提的口号就是这样。上一辈人说跳神意义很大,除了习武,就是纪念忠勇人物。这些都是老人们传下来的。(原来)我们这里年轻人个个都习武,我们这原来是个重点地方,以前周围是个土匪多的地方。这些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这样)就变成了地戏,就是这样子的。”[10]《续修安顺府志》载:“所唱戏文,或为东周列国故事,或取自封神演义、汉书、三国,或为仁贵征东、丁山征西、狄青平南、说唐、杨家将故事。”[11]后世所论众口一词,说地戏剧目“所表现的题材内容,没有生活小戏,全是兴废争战的故事”,地戏剧目中的英雄征战故事涉及各个朝代,如《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将》等,沈福馨统计,“安顺市、贵阳市、长顺县等地共有地戏379堂,演出剧目30余个,在所有剧目中,三国演义最多,有62堂,其次是薛丁山征西、大反山东和四马投唐。周官村上街表演的内容是《五虎平西》,下街表演的内容是《二下偏关》。”[12]剧目内容的单一性,反映了屯堡人保家卫国、忠君爱国的忠勇之情。

作为曾经的军事重地,屯堡的建筑与屯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仍然保留有旧时的影子,石头堆砌的碉堡,弯曲悠长的石板小道,是在长期战争中形成的军事阵行。甚至在屯堡妇女的服饰中,也都有军事防御的痕迹,“天龙妇女们的尖尖鞋,前面那个尖角并不全然是一种装饰,以前藏有刀片,目的是自卫防身;同样,屯堡妇女们独特的梅花管簪,曾经也有防身的作用,簪子藏在脑后的发包里,遇到危险时拔出簪子便是一把利器。”(1)访谈对象:陈*德,访谈时间:2020年9月22日,访谈方式:电话。可见,“忠勇”思想始终贯穿黔中屯堡六百多年的历史,即便当初下定军令的人已不再,即便现在人人安居乐业,曾经入黔的士兵后代仍然在这里坚守,将用于战场厮杀的本领化作了坝子唱戏的招式,在岁时年间将历史的沧桑教诲后世。“忠勇”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和动力,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力量。

二、为血缘承继的共有精神:屯堡孝悌文化

何德兰(Isaac Taylor Headland)在《中国的家庭生活》中提出,“孝作为所有社会与伦理体系的基石,是整个中国文明的根本原则。如果不能深知孝是所有中国人家庭、社会、宗教和公民生活的基础,没有人能够理解中国和中国人。”[1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14]孝悌之道是天之常、地之矩、人之德,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普世性的特征。孝是中国伦理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是纵贯天、地、人、祖先、父辈、己身、子孙,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也是中国一切人际与社会关系得以形成的精神基础”[15]。基于血缘的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

一般认为,首先倡导孝悌的是尧舜,继而发扬的是周文王,将孝悌系统化、理论化的是孔子,传扬孝悌之道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子。从汉代起,政府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孝悌之道,从而形成经久不绝的孝悌文化。黔中屯堡的建筑受传统孝文化思想的影响较深,有“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物为附”的设计思想,体现着屯堡人以德立身、以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天龙村主要以郑、陈、沈、张四姓为主,陈姓家族以天龙学堂为界聚居,郑姓家族以四世同堂为中心辐射周边,沈姓家族以沈万山故居为中心圈,而张姓家族则在沈氏家族向天台山方向聚居。后由于屯堡建筑的保护政策,他们选择了离原有住宅较近的地方修建房屋,即使现在分别住在各自修建的房屋,同一姓氏的屯堡子孙仍然以同一个辈分谱系来取名字。世代排名制大约从北宋开始形成,“凡同宗同辈者,皆用一个固定的字或者偏旁取名;不同辈分使用不同的字或者偏旁,世代相传。”[16]而房屋的居住也会根据辈分和年龄进行排布,根据屯堡陈氏族长陈*德所说,他家的祖屋最初是由其祖爷爷和爷爷辈两房一同居住,后来随着每房人口的增长,分摊到每一个小家庭的房屋面积就越来越小。(2)访谈对象:陈*德,访谈时间:2020年7月22日,访谈地点: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陈*德家中。因他的弟弟要结婚,需要留房做婚房,于是他们一家就搬离了原来的祖屋,到外面租房居住,直至自己的房屋修建完成。由此,可以发现,黔中屯堡地区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淳朴民风依然在地域范围内传承。(3)访谈对象:陈*德,访谈时间:2022年7月16日,访谈地点: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陈*德家中。

屯堡地区的房屋建筑不仅是屯堡人的物质财产,还承载着他们的生活习俗和精神谱系。新居入住的时候,屯堡人会在家中举行“请神仪式”,这一仪式十分隆重,需要选择良辰吉日,请“先生”来主持,目的是让祖先知晓自己已搬新居。同时,在家中安设祖先牌位,在节日时对牌位进行供奉,希望祖先能庇佑后人家庭幸福美满。且不论建筑风格如何变化,堂屋和牌位不变,它们是屯堡人祖先崇拜与家庭观念的承载,即便与外来文化频繁交流的当下,这一习俗也并未受到影响。

《诗经·小雅·蓼莪》载:“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17]父母对子女有赐予生命之恩,有养育之恩,因而中华民族对孝悌文化极为重视。屯堡妇女诵唱的福歌中“目连救母”的故事[18],教育后辈要行善尽孝。

屯堡“七月半”也被称为中元节,节日从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十四。七月初一,人们会去河边将“祖宗”接回家用茶饭供奉,且供奉的时候会使用到一些模仿金银铜钱和车辆马匹的纸制物,这些物品主要供给祖先使用。人们通过联想,将人类世界与祖先世界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能寄托对祖先思念的精神世界,并在此种习俗下衍生出了“年年中元节,家家放河灯”的放河灯习俗。七月十四日晚上,还有“烧包”仪式,将钱纸置于宣纸内,用浆糊封包,并在上面写上要寄予人的名字,以此作为后辈子孙向祖先表达敬意和传递孝心的媒介。关于中元节烧包的来源,据陈*德介绍:很久以前,有两位老人卖豆腐,由于没有亲人,他们就自己购买钱纸给去世的老人,以此来为自己积福,后来人们就模仿他们的行为为自己的亲人“烧包”,且演变成在封皮写上称呼和名字,便于精准地送到自己去世的亲人手中。(4)访谈对象:陈*德,访谈时间:2020年7月22日,访谈地点: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军屯客栈大厅。

屯堡孝歌是屯堡孝悌文化的核心,多围绕“忠、孝、仁、义”展开。关于“孝”的内容,多是唱诵父母养育之恩,如其中一则孝歌:“栽秧指望割谷子,养儿指望有孝心,老来不得儿女靠,到底养儿干哪门,当然能力有大小,起码还得有孝心,此时还在吃娘饭,以为当家不费心,火籽才得落脚背,但是还没落在身,只要满了二十岁,来时就会过眼睛,当家才知油米贵,养儿才报父母恩,报答爹娘十六两,后靠儿女还一斤,这歌只是一小段,不知是假还是真,打个比方把歌唱,奉劝世人别多心,哪位歌师接去唱,歌后相交慢围群。”(5)访谈对象:陈*琴,访谈时间:2020年8月17日,访谈地点: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陈*琴家中。此类孝歌通常是唱诵者结合逝者生平与自己的感悟来进行创编,孝歌的吟唱场域主要为丧葬仪式,辅以铜鼓伴奏,内容为宣扬孝道,倡导行善积德,通过缅怀逝者功绩,歌颂逝者创业精神,激励和教育后辈不忘老一辈的艰辛,从孝歌内容中接受道德伦理教育。可以认为,孝歌是屯堡人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媒介。所以“善事父母”是传统孝道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以血缘为纽带建立,因此,对祖先的祭祀就成为早期孝道的核心内容和形式。屯堡老人陈*琴已在城市安家,但每逢节日都会回乡祭祖,“我这次是来过月半的,过完月半我还要再回贵阳。我们这边过月半闹热很,每年从七月初一开始,逢单日每家就会点上香接祖宗们回家过月半,七月十四那天,家家都要在堂屋祭祀祖先,晚上的时候在河边‘烧包’,然后放河灯送走祖先。河灯原来是用南瓜做的,现在基本上都用西瓜做了,傍晚放河灯的时候,河里全是灯光,亮堂堂的,就像城里的霓虹灯一样。我逢年过节都是要回这里的,有时候是孩子们接送我,有时候他们工作忙没时间我就自己坐车来。我平时不在家,但逢年过节我都要回来祭祀祖先。”(6)访谈对象:陈*琴,访谈时间:2020年7月10日,访谈地点: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陈*琴家中。此后,孝道观念以人类老年生活的生理和情感需求为导向,逐渐演变为“养儿防老”。因此,可以认为奉行孝道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对子女的角色期望,他们承载着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社会、组织和个人投射在他们身上的观念,也将会在身份场景和情景中去进行反馈。在屯堡的丧葬仪式中,一系列的祭奠程序所彰显的是子女对父母孝道的一种象征行为,而父母健在时,子女对父母的赡养、爱护、尊敬和情感的互动等才是遵行孝道的现实宗旨。

三、为社会和谐的共有精神:屯堡礼智文化

《孟子·告子上》载:“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19]屯堡人在生活中遵从并执行着种种礼仪,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屯堡人的生活充分体现了“以礼节俗”的精神。《孟子·公孙丑上》载:“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20]许慎《说文解字》对“礼”的解释是:“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21]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仪式,其本义就是祭祀天地祖先的礼仪形式,表示人对神灵或祖先的敬畏情结。作为祭祀天地祖先仪式的“礼”,亦可指代国家政治制度。至西周,“礼”已经成为人人遵守的社会规范和礼仪准则,它明确规定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应该恪守的道德原则与应尽的道德义务,强化了“礼”的政治功能和道德功能。但这一时期,百姓是被排除在“礼”之外的。孔子是第一个对“礼”进行改造的人,他首次将百姓纳入了“礼”的界域中,将“礼”视为所有人应该共同遵循的社会规范。将礼作为约束人们行为,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准则。“智”指的是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孟子认为只要尽心,就能知己之性,知物之性,就能知天。可知,“礼”与“智”之间也并非是单独存在的,有了“智”,“礼”在践行的过程中才有了方向;有了“礼”,“智”才能伴随实践应运而生。

孔子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22]礼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社会伦理关系的基本准则。传统礼制随着封建社会的最后崩溃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时代的变迁,文化运动的汹涌浪潮,促使它走向了自己的终结。人们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开始建设新的文化。而这种建设并非简单地对传统礼制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正如黑格尔所说:“我们现在的世界所具有的自觉的理性,并不是一下子得来的,也不是从现在的基础上长起来的,而是本质上原来就有的一种遗产。确切地说,乃是一种工作的成果——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的成果”[23],显然,这种历史的沉积保留下来的,是优秀文化传统。

屯堡社区的节日礼仪丰富,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呈现“月月有节”的景象。陈*德说,屯堡有“年小十五大”之说,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所以特别重视。值得关注的是,每月的节日,屯堡妇女们都要去朝山修福。在传统社会,端午节是最隆重的,即使是节日当天农活繁忙,也要挤时间去祭奠屈原,并且要进行五次祭祀:第一次是早上起床后,第二次是上午11点左右,第三次是中午一两点,第四次是下午四五点,第五次是晚上七八点。正月十七、十八两天,是屯堡社区隆重的“抬汪公”活动。“汪公”是屯堡人的先祖汪华,因此祭祀汪公是屯堡的公共性活动。他们以姓氏为单位进入汪公殿轮流祭祀,待所有人祭祀完毕,就将“汪公”请出汪公庙入座红锦缎扎成的轿子,由屯堡最有名望的老人在前面引路,轿子周围有仪仗队、彩车、莲船、地戏队、秧歌队等。汪公每到一家就停下来,主人家就鸣炮烧纸迎接祈福,一直到“神台”结束。因汪公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被赐封为“忠烈汪王”,所以屯堡的抬汪公活动是颂扬汪公的爱国思想,使爱国主义精神在屯堡世代相传,引导屯堡人的爱国思想在仪式的反复展演中不断强化,逐渐内化为屯堡人的道德秩序。

岁时年节是屯堡人最为重要的日子,仪式也最繁复,每年腊月的最后一天是屯堡人的年节,因此这一天中有许多的仪式程序。如在早餐之前要用食物祭祀祖先,一般自己吃什么就用什么祭祀。早饭过后,就要为下午正式的祭祀仪式和年夜饭做准备,正式的祭祀仪式程序相对复杂,在祭祀开始之前,需要用猪头、公鸡、“刀头肉”、豆腐、酒、茶等物品敬天,敬天过程中,需要将菜刀置于公鸡或者猪头上方,并在菜刀上放置钱币,待香燃至一半,就在正门口烧纸。敬天仪式结束后,就可以到堂屋的神龛前祭祀祖宗,这里祭祀用的饭食就是年夜饭时所吃的食物,并且要装得满满当当,预示“满满尖尖,富贵齐天”,祭祀完祖先后祭祀灶神,以保佑来年吃喝无忧。所有祭祀仪式完毕,就可以将公鸡拿至厨房烹饪,一切准备完毕一家人就围坐在桌前吃“年夜饭”。晚上,全家一起守岁,至零时燃放鞭炮,且这一天的火和灯不可熄灭,预示驱走一切灾病。不论是日产生活中的礼仪还是岁时节日中的礼仪,屯堡人都将祖先们的经验与教诲融入到了礼仪的所有过程,从而传达出屯堡人生生不息的生命观、团结向善的道德观、尊老爱幼的伦理观,并在世代传承中,规约着人们的行为,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成为建构屯堡人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屯堡“礼”已然含混,但是这正是百姓参加国家礼制所留下的文化印迹。[24]“礼”的民间实践,与地方传统、习俗信仰等杂糅在一起,共同构筑了地方社会的礼俗秩序[25],“礼”与“智”融合在一起了。

屯堡人日常以经商和耕种为主,只有借助这些公共性活动才能与寨邻、亲戚、朋友们有交流的机会,因此在“礼”的空间中,人们围绕着“礼”的规范,进行着个体间的交往活动,以此来构建屯堡人的社会网络。在礼俗活动中,以主人为中心,各路亲戚好友齐聚一堂,寨邻街坊也前来帮忙,在活动场所里,曾经熟识的朋友有了增进情感的机会,而陌生人之间也会因为其他人而结识。活动过程中,对历史的追忆,对历史的模仿,是屯堡人构建共同历史记忆的重要场域,也是屯堡人相互认同的主要依据。屯堡社区的礼仪蕴含着屯堡人对群体、自然、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对屯堡社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为仁者爱人的共有精神:屯堡仁义文化

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26],“自有孔子来,便受其影响,走上道德代宗教之路”,因此,想要认识中国社会必须认识中国人所奉行的伦理与道德。“仁义”虽不是孔子提出,但却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观点。《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即“爱人”,只有当人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仁”所指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孔子的仁爱学说根源于上古时代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爱亲之谓仁”正是这种关系的反映。伴随着剧烈的社会转型和战争的连绵不断,早期的氏族血缘关系不再稳定,转而开始建立起以地域为主的社会关系,于是孔子的“仁”也随之而变化,不再局限于血缘的范畴,将“仁”扩大到整个社会人际关系中,成为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道德原则。所以在孔子看来,“仁”并非是一种特指的品德,而是泛指所有的德行。“义”与“仁”合为“仁义”,其本义为“宜”,《中庸》记载:“义者,宜也。”一个人的行为合乎时宜,则可称为“义”,则“义”是以社会普遍公认的准则为尺度,是超乎个人利益之上的道德范畴。

伴随时间的推移,屯堡人将六百年前守护人民的忠勇之心化为了当下为人民奉献的仁义之心。屯堡驿站煮茶老人陈*秀是首批公益煮茶人,因为屯堡推进旅游开发,她为了家乡建设主动报名,一煮就是二十多年。老人煮的茶不是普通的绿茶,而是包含了8种中药材的生津止渴茶,供游客免费品尝。最初,家人反对老人煮茶,因为来喝茶的游客会请老人唱山歌,再加上本就是公益性煮茶,一天四元钱的工资,家人就不愿意老人来做。陈*秀告诉家人:“游客是因为喜爱屯堡文化才来到这里,如果他们喜欢听我唱山歌,喜欢听屯堡服饰的来历,只要我知道的,只要我会的,我都愿意告诉他们,如果我不说,那么我们的文化就会慢慢地消失,我不能眼看着老祖宗的东西在我手上弄丢。”(7)访谈对象:陈*秀,访谈时间:2020年8月2日,访谈地点: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陈*秀家中。陈*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最终打动了家人,她也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为屯堡文化的宣传贡献自己的力量。陈*秀将自己对屯堡文化的情感延伸到前来旅游的游客身上,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屯堡文化上,其中的“仁义”均是基于情感的正向决策机制,是情感的道德。亚当·斯密认为:“我们从许多不同的个别案例中,观察什么使我们的道德机能觉得愉快或不愉快,观察什么是我们的道德机能所赞许的或非难得,然后通过归纳整理这些经验,把那些普遍的规则建立起来。”[27]人们对于理性秩序的规则是无法直接洞见的,需要借助情感机制的认知,才能上升到真实的道德观念上,所以这种道德情感,并非是人类最直接和最原始的情感,是经过理性介入的情感。而介入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引导“仁义”作为主体,从而形成先义后利;另一种是通过理性的反思,来达到“无目的之合目的性”[28]。陈*秀正是在这样的理性介入之下,将对屯堡的热爱扩展成为普遍的大爱。

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情感总是带有很多的偏向,“改善我们的处境,被称为伟大的人生目的。”因而为了这个目的,人们总是希望能获得别人的关注,吸引别人的眼光,斯密将这个目的描述为“世俗的善”。田*芬是屯堡刺绣的传承人,国家每年有2000元钱的补贴,用以刺绣的传承和发展。田*芬获评后对刺绣的个人爱好转变成对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也将这种带有偏向的“世俗的善”用于刺绣的传承和发展中,她说:“只要是有人喜欢、想学,我都会尽力教好她们,不光因为我是传承人,这是我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我觉得,祖祖辈辈历经几百余年历史将这个技艺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传给我女儿,我必须尽自己的全力,将这门技艺传给更多的年轻人,否则,就会愧对祖先。”(8)访谈对象:田*芬,访谈时间:2022年10月5日,访谈地点: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田*芬家中。范*芬也是凤阳汉装的守护者,她对服装的看法更加开放,她认为服饰也是需要跟随时代不断发展的,能保留的保留,该改良的改良。范*芬老人在屯堡积极加入女性老年协会,已经有12年的时间。目前屯堡女性老年协会已经有300多位会员,早期男性老年协会与女性老年协会都在三教寺开展活动,后来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男性老年协会搬到赶场坝子,女性老年协会则继续在三教寺。老年协会主要承办的活动有二月初九、十九、二十九和六月二十四的活动。除了承办活动,老年协会的成员需要值班,主要值班的有40人,每次3-4人,每隔十天值一次班。值班的主要任务是点灯和打扫卫生,有游客的时候也负责招待。值班有时间要求,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半下班。游客来上香有时候会给香油钱,八块十块不等,这部分钱全部用于三教寺的维护和修缮。可知,屯堡社会组织的根本目的是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实现潜在的合作利得,其分工安排均符合最优化的运行原则,参与人按照自己的优势发挥作用,且不讲究利益的分配问题。这就得益于屯堡社区,对社会秩序的维持中“仁义”与“法”的融会贯通,且中国传统的法律特征即为“以礼入法”,不论是法律规定,还是习俗要求,都因“仁义”的存在而相互交织,形成特有的屯堡礼治秩序。

五、结语

明代,宋儒提出家礼、乡约,逐渐进入民间社会,成为人们的行为标准。儒家的“礼智”“孝悌”“忠勇”“仁义”等内容在民间得到广泛接受,促进人们对道德秩序的认知与依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29]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屯堡社区民间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秩序在民间的建构过程。需要关注的是,屯堡人民还从现实问题出发,思考践行这些伦理观念是否能为自身或者为后代获取一些“利益”,这些“利益”却又是基于道德和高于个人利益的,诸如屯堡老人公益煮茶,其出发点是为了屯堡文化能被外界知晓。屯堡刺绣传承人教授年轻人学习,其出发点是为了这项技艺能传承下去,不愧对祖先。总之,在民间社会践行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用性在不断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达成善的手段和为人处世之道,并内化为屯堡人的共同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这些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神生长在中华文化的“根”上、凝聚在中华民族的“魂”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和价值底线。

猜你喜欢

屯堡中华民族精神
屯堡印象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拿出精神
屯堡人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