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应用

2023-02-04

电视技术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文化

徐 臻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应用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本文探讨人工智能在制作、表演与互动、推广与运营等环节的创新应用,深入剖析其对综艺节目产业的深刻影响,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揭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丰富综艺节目的创意,提升观众互动体验,推动节目推广的新范式。

1 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1.1 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系统具备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的任务的技术领域,旨在模拟、扩展和增强人类智能的功能,包括学习、理解语言、感知环境、推理、规划和解决问题。人工智能利用算法和大量数据,通过模仿人类思维过程和行为,实现机器的自主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涵盖了各种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1]。

1.2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中叶。20世纪50 年代,计算机科学家们开始探索模拟人类思维过程的可能性,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正式奠定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符号主义、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20 世纪末,计算能力的提升、大数据的崛起以及算法的改进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计算机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上取得了显著进展。21 世纪初,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如医疗、金融、交通等,引领着技术和社会的深刻变革[2]。

1.3 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

人工智能涵盖多种关键技术,推动了该领域的迅速发展。第一,机器学习,通过让计算机系统从数据中学习和适应,实现自主决策。第二,深度学习,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结构,处理复杂的任务如图像和语音识别。第三,自然语言处理,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涉及语音识别、文本分析等方面。第四,强化学习,适用于智能系统在动态环境中学习和改进。第五,计算机视觉,对图像和视频进行分析。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体现在算法、算力和数据方面[3]。

1.4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人工智能产业向技术创新、工程实践、可信安全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战略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级,先后有超过40 个国家将人工智能战略提升至国家战略。例如,欧盟发布《2030 数字化指南:欧洲数字十年》,美国成立了国家人工智能倡议办公室,日本发布了《AI 战略2021》。人工智能在我国的战略地位在不断提升。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先后建立多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4]。当前,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雏形渐显,以开源开发框架为核心,聚集了芯片、应用开发、智能技术服务及云计算等产业主体,以谷歌、脸书等企业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开源开发框架生态体系已基本建立。

2 文化类综艺节目概述

2.1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当前,学术界并没有专门针对文化类综艺节目划分的统一标准。从狭义上来看,文化类综艺节目指以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为主要内容,运用竞赛、演讲、演绎等形式将其表现出来的一类综艺节目。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初是萌芽阶段,代表作品有《综艺大观》《曲苑杂坛》《梨园春》等节目。这一阶段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以歌曲、曲艺与语言艺术为代表。20 世纪90 年代末至2016 年是发展阶段,以《幸运52》《开心辞典》《百家讲坛》《汉字英雄》等节目为代表。2017 至今为成熟阶段,代表作品有《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信·中国》等节目。

2.2 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应用意义

文化类综艺节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核,结合竞赛、演讲、演绎等形式,具有强烈的文化底蕴。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这一类节目赋予了深刻的意义。首先,人工智能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合。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理解、分析并生成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这使得文化类综艺节目得以在传承中注入新的创意,以更吸引人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元素,促使观众对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刻。其次,虚拟主持人和人物的应用为文化类综艺节目注入更生动的表演元素。人工智能生成的虚拟主持人不仅能够模拟传统文化氛围,还能展现出更灵活、多样的表演风格,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创意性。最后,个性化推荐系统与社交媒体互动的整合,使得观众更容易接触到符合其文化兴趣的内容。通过智能推荐,观众可以发现更多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实现了文化信息的定制化传递。

3 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应用

3.1 在节目制作环节的应用

在文化类综艺节目视频剪辑与后期制作方面,人工智能能自动识别关键场景、调整色彩和音效,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理解并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得节目呈现更具文化特色的视听效果。例如,在处理历史文化类综艺节目时,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识别并突出表达关键历史时刻,为观众呈现更生动、感性的历史画面。在色彩和音效的调整中,人工智能能依据文化内涵进行智能匹配,强化文化元素的传达效果。在剧本创作与内容生成方面,人工智能的算法学习不仅仅限于大量文本数据,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通过对古籍、历史文献等文化资料的学习,人工智能生成的剧本能够更贴近传统文化主题,为创作者提供独特的创作灵感。

以《国家宝藏》为例,该节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文物进行3D 建模,让观众在家中通过手机或电脑等设备观看展品的3D 效果,实现了观众与展品的互动,增强了观众的参观体验。节目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文物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为节目制作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支持。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节目制作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题库,通过对大量诗词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节目组提供更加精准和多样化的题目选择。节目组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参赛者的答题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和评估,为评委和观众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及时的比赛信息[5]。

3.2 在表演与互动环节的应用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表演与互动环节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虚拟主持人和人物的引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得以更加精准地模拟传统文化氛围。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根据文化元素的特点进行语音合成,还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赋予虚拟主持人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使其呈现出更具传统文化韵味的形象[6]。人工智能也可用于虚拟场景的构建,搭建亦真亦幻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舞台,让观众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文化的魅力。

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唐宫夜宴》为例。《唐宫夜宴》是一档以展现唐代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该节目在表演与互动环节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充满文化魅力的唐代画卷。制作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虚拟场景,为观众呈现了一幅亦真亦幻的唐代画卷。通过模拟唐代的历史场景和文化氛围,舞台设计和特效表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盛唐时期。这种虚拟场景的构建不仅丰富了节目的视觉效果,还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观赏体验。观众可以在欣赏节目表演的同时,感受到唐代文化的厚重底蕴和独特魅力。

3.3 在推广与运营环节的应用

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推广与运营环节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个性化推广和深度互动,凸显了独特的文化特点。首先,个性化推荐系统通过分析观众的喜好和行为,人工智能定制推荐内容,将更符合观众兴趣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呈现给观众。其次,在社交媒体与用户参与方面,人工智能通过情感分析、话题挖掘等技术实现了对观众反馈的实时追踪。特别是在文化类综艺中,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体验往往更为丰富,情感分析技术能够更好地捕捉和回应观众的情感共鸣。最后,智能社交媒体推广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曝光度。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社交互动,制定更加精准的推广方案,提高了节目在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效果。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朗读者》节目为例。在节目的推广运营环节,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节目在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和互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个性化推荐系统根据观众的观看历史、点击行为等数据,推荐与观众兴趣相符的文学作品,提高观众的阅读体验和参与度。《朗读者》在开播3 个月时间内,通过微博《朗读者》官方账号、央视新闻等账号的多个热门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15 亿,累计讨论量超过380 万。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现了对观众反馈的实时追踪。观众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表评论、分享心得,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情感分析技术对这些反馈进行分析。例如,通过清博人工智能大数据舆情热度指数模型计算,《朗读者》最受关注节目嘉宾,得出斯琴高娃的微博数高达173 543 篇,微信文章共计2 089 篇,网页数达282 000,热度指数为890。《朗读者》节目运营团队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推广策略和内容创意,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望。

4 结语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在综艺节目中的创新应用,不仅揭示了其在制作、表演、互动、推广与运营等环节的深远影响,而且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潜力与挑战。随着技术不断演进,人工智能将持续引领综艺产业的创新浪潮。期望这一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启示,推动人工智能与文化综艺的可持续共赢发展。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文化
文化与人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谁远谁近?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