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机制解析
2023-02-04张凯丽
□张凯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不断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将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是“德育”的应有之义与组成部分。面向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 年新年贺词中专门强调:“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和先锋力量。随着“考公”“考编”持续增温,大学生也不断成为公共部门人才的主要来源。因此,本文聚焦新时代中国大学生,通过理论剖析,探究公共服务动机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机制,进而为“家校社”协同培育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提供思路。
一、新时代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结构性因子分析
(一)公共服务动机的概念界定
公共服务动机的概念首先由Perry 和Wise 提出,他们将其定义为“公共部门对个人的吸引力与个体愿意参加有意义的公共服务的内在需求与心理倾向”,从理性行为转为对心理过程的关注,设计了包括三种动机四个维度的24 个项目量表对公共服务动机进行直接测量。具体而言,三种动机包括理性动机、规范动机与情感动机。四个维度分别为公共政策吸引力、对公共利益的承诺、同情心与自我牺牲。这一测量量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认可与验证,但也由于各国的政治、文化背景不同,在概念阐释和量化操作上存在偏差,导致四个维度对公共服务动机的贡献力、解释力存在显著差异。
在国内研究中,公共服务动机的内涵也仍未形成共识,但本文紧扣核心特质进行界定与阐释。公共服务动机作为内在动机,体现为个体或群体参与公共事务的服务志愿、精神动力、信念意志、价值态度、行为倾向等,具有明显的深层性、利他性、奉献性、持久性、激励性。本文在结合相关学者的定义后,认为公共服务动机是个体或群体以帮助他人、社会来实现自身心理需求,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满足,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存在逻辑相通之处,但前者是动态发展的心理资源,后者则是终其一生的理想信念。
(二)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内在维度解构
纵观已有研究,虽然聚焦大学生群体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较少,但是已经基本判定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在中国式情境中,对职业选择产生影响。本文旨在从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原生动力角度,解构其内在维度,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激活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内在资源,让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匹配性。中国学者刘邦成在2008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Perry 的四个维度中的同情心没有获得支持,主要是受到政府体制与工作内容的限制,但也不排除是以某所大学在职硕士生为样本,难免受到样本的影响。本文更倾向于以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从本科阶段即培育公共服务动机更具有可塑性。
包元杰与李超平在2016 年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8 项目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量表,对Perry 的四维度测量与三大动机进行了对应。上海交通大学吴琼在2014 年、华中科技大学周丹在2018 年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概念仅包含三个维度:公共价值承诺、同情心和自我牺牲,并且对三个维度的水平进行了测量排序。事实上,在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下,公共政策制定有特定的程序、规范,对尚未进入公共部门的大学生而言,很难对参与政策制定产生认同与兴趣。因此,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将大学生公共参与动机解构为三个维度,即愿意为民众做出有意义的服务的公共价值承诺维度、对别人的不幸感同身受的同情心维度、为了公平正义而舍弃自身利益的自我牺牲维度。
二、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机制分析
(一)群际特征作为控制变量
公共服务动机作为内生变量,群际特征作为前因变量会影响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研究对象不同,例如专业(公共管理类、工程类)不同、学历不同(本科生、全日制硕士生、在职硕士生)都会影响结论。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设之一,即将群际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减少群际特征对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例如,寸晓刚(2013)在对新一代大学生群际公共服务动机进行实证研究后表明,公共服务动机与家庭结构、年级、专业等因素相关。高翔、黄张迪(2017)面向浙江大学2017届本科生的调查回访显示,性别是影响公共服务动机的显著因素。赵起超(2020)以浙江大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吸纳了父母职业作为控制变量。本文提出群际特征主要包括生理因素(性别、年龄)、家庭因素(父母教育程度、年收入、职业)、教育因素(年级、专业)。性别分为男性、女性;年龄分为 18 岁及以下、19 岁、20 岁、21 岁及以上;年级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硕士研究生等;在校期间所学专业可以结合研究样本来设定,例如公共管理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等;父母的教育程度分为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及以下;父母职业分为中外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自主创业、其他;家庭年收入10 万元及以下、11 万元-30 万元、31 万元-100万元、100 万元以上。
(二)公共服务动机作为自变量
本文提出的第二个主要的理论假设为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影响大学生进入公共部门的职业选择,主要从公共价值承诺、同情心、自我牺牲三个维度16 个项目上测量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该假设结合包元杰、李超平修订的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量表与郭晶翻译的自我牺牲维度项目提出,公共价值承诺维度包含7 个项目,具体为:1.我欣赏那些组织或参加各种活动来为社会做贡献的人;2.帮助解决社会上的问题很重要;3.有意义的公共服务活动对我很重要;4.对我来说,为共同利益做出贡献是很重要的;5.我认为,公民机会均等很重要;6.为公民持续提供他们需要的公共服务很重要;7.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考虑下一代人的利益。同情心维度包含4 个项目,具体为:8.我对弱势群体的困境表示同情;9.当看到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会感同身受;10.当我看到别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我感到非常难过;11.考虑别人的福利很重要。自我牺牲维度包含5 个项目,具体为:12.社工的行为一定要符合伦理规则;13.我可以为社会的利益作出牺牲;14.公共责任应该优先于个人利益;15.我愿意冒着个人损失的风险来帮助社会;16.即使造成我的损失,我也会同意改善穷人生活的好计划。
(三)职业生涯规划成熟度作为中介变量
对于尚未就业正在攻读学位的大学生而言,公共服务动机要转化为选择考公考编的行为,中间还需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中介变量,这也正说明了,不同学者研究发现在本土化情境中,公共服务动机未必与大学生选择公共部门就业显著正相关,一定程度上是未吸纳职业生涯规划成熟度的影响力分析。动机倾向与行为选择之间的鸿沟,需要进一步去考虑如何消弭,而职业生涯规划成熟度则帮助有公共服务动机的大学生迈向实际行动,更有可能实现考公考编的生涯目标。本文的第三个假设为,职业生涯规划成熟度是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选择进入公共部门就业之间的中介变量,具体包含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准备等维度,包含9 个项目:1.在接下来的三至四年中,我会参加公务员招聘考试;2.在公共部门得到一个职位,是我职业生涯的目标;3.我从未打算参加公务员招聘考试;4.我很难确定什么样的工作是我所适合的;5.我过去的工作经验已经让我对自己变得很了解;6.我并不真正清楚我具备什么样的能力;7.我很清楚我具备什么样的潜能;8.我很清楚什么类型的工作是我所适合的;9.我很清楚我自己的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会如何影响我的职业决策。
(四)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机制模型构建
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三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大学生群际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大学生生涯规划成熟度作为中介变量,对职业选择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影响职业选择时考虑的因素,二是影响职业选择类型。在职业选择考虑因素方面,包括对薪酬福利、工作稳定、社会地位、有挑战性、地理位置、发展前景等因素的排序;在职业类型选择上,包括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包括高校、医院、研究所等)、国企、私企(包括民企、外企)、创业等方向的排序。在技术层面,可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公共服务动机内在结构的科学性。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整体水平以及在三个维度上的现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验证在控制群际特征变量的前提下,公共服务动机通过生涯规划成熟度对职业选择产生的影响。
三、“家校社”协同培育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作用发挥
(一)家庭层面,要注重人格培育与家风建设
中国式家庭依旧是对大学生成长发展产生影响的最基础单位,家长也发挥着人格培育、道德浸养、行为影响的作用。因此,家庭尤其是父母要在家风建设、道德养成、人格培育上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责任担当、包容同情、奉献大义对自我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意义。在家庭氛围上,家长要主动营造和谐、平等、共情的良好感觉,鼓励并支持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投身公益事业,通过践行道德行为提升人格境界,形成对公共部门的道德认同,获得参与公共事业的满足感、成就感。家庭与高校、社会充分联动,在高校育人中,家长与辅导员紧密合作,引导学生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避免受到社会期待、家庭期望等外在因素的过多影响,更多吸纳公共服务动机等内在深层次的精神、价值因素,以提高进入职场后的工作内生动力。
(二)学校层面,要注重双向激励与生涯规划
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因此,在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体系的建立健全上,要以国家、社会需求为导向,激励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相融合。在顶层设计上,根据大学生群际特征进行精细化思政教育,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对于出于公共服务动机真正想要投身志愿服务的学生,要积极鼓励、正向引导,对于只为评奖评优谋取私利的学生要敢于批评、有效扭转。在组织实施上,要提高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与能力,为学生提供分级分类生涯规划指导,激发学生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乃至“带动别人参与”,全面、深层地体会考公考编进入公共部门服务的意义,体会公共部门的行为逻辑与价值旨归,不执迷于薪资待遇、工作稳定、他人眼光等。
(三)社会层面,要注重协同创新,构建育人共同体
在教育引导学生强化公共服务动机上,社区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可以搭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组建大学生志愿者联盟,动员大学生融入社区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学科优势、技能优势,让大学生在参与公共服务的过程更具专业性、常态性、积极性。社区之外,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可以从“共治”的角度出发,协同构建生涯规划项目、实习实践平台,动员大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社会矛盾调解等公共事务中,在一线得到锻炼,以实干体悟奉献。社会与高校联动,挖掘、培育返乡社会实践品牌项目,配备专业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让大学在参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不停留于浅层次的跟风参与,而是上升为可持续的生涯规划,触发久久为功的公共参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