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民调显示:中日民众认同两国关系重要性

2023-02-04段非平

中国报道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受访者民间

文 | 段非平

2022年11月30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东京发布。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对中方调查数据、调查基本情况和主要调查发现进行说明。日本言论NPO负责人工藤泰志、北京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出席发布会。

认同中日关系重要性、期待两国加强合作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71.3%的中国受访者和74.8%的日本受访者认为中日关系“重要”或“比较重要”,延续2015年以来双方高度重视两国关系的态势。

两国受访者支持中日在地区事务中实现多领域合作,希望两国加强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66.6%的中国受访者和51.5%的日本受访者认为,中日两国今后应该进一步构建新的合作关系,实现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和东亚和平。78.3%的中国受访者支持中日两国在双边及亚洲地区事务上进行合作,认为和平(64.3%)、合作发展(51.0%)和平等(22.8%)是中日最应共同达成的目标和理念。

对中日合作课题的认识(%)

高度认同经济合作的“压舱石”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77.4%的中国受访者和73%的日本受访者认为中日经济合作非常重要。对于今后中日经贸关系的走向,70.3%的中国受访者和52.9%的日本受访者认为两国经贸总额将“继续增加”或“保持现有水平”,较2021年中日两国数据分别增加18和13.8个百分点。

面对全球自由贸易受到严峻挑战的局面,中国受访者支持维护自由贸易体系,也乐于看到中国与日本展开经济合作并共同应对不利的国际贸易环境。86.7%的中国受访者和75.3%的日本受访者认为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开放的经济秩序和多边主义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谨慎观望未来发展、青年态度更为积极

调查结果显示,48.2%的中国受访者和40.5%的日本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中日关系“没有明显变化”;而35.1%的中国受访者和32.6%的日本受访者认为“未来中日关系没有变化”,表现出了观望情绪。

35.3%的中国受访者对邦交正常化50年来的中日关系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对中日关系感到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中日在经贸、投资等经济领域展开了合作(41.3%);日本受访者对中日关系感到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民间交流促进中日关系改善(57.4%)。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受访者对对象国印象以及对中日关系未来发展的态度更为积极。39.1%的中国青年受访者(中国公众全部受访者为35.2%)对日本持“好”或“较好”的印象;28.4%的中国青年受访者(中国公众全部受访者为23.3%)认为中日关系会“变好”或“相对变好”。青年群体代表着两国关系的未来,这组数据显示出中日关系未来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对中日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必要举措的认识(%)

对进一步加强中日关系有效办法的认识(%)

制约中日关系发展的多重因素

85.5%的中国受访者和56.6%的日本受访者认为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的大问题。以钓鱼岛问题为代表的领土争端也被认为是一直阻碍两国关系的一个主要问题。

此外,超过六成的中国受访者认为美国对东亚局势稳定与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具有负面影响。59.8%的日本公众受访者也持同样态度,较2021年增加5.1个百分点。71.3%的中国受访者和46.3%的日本受访者认为,中美博弈不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应将相关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期待民间交流和两国媒体发挥更大作用

68.7%的中国受访者和58.1%的日本受访者认为民间交流对改善发展两国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保持多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在多种民间交流途径中,“学者、研究者间的交流”(34.6%)、“媒体间交流”(33.9%)和“企业间的人才交流”(26.2%)的重要意义最受中国受访者认可。日本受访者更期待“互相接纳留学生”(53%)、“文化、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民间交流”(43.9%)和“为改善两国关系、解决各种问题而进行的民间对话”(41%)。

调查结果显示,新闻媒体仍是两国受访者获取对象国以及中日关系信息的首要渠道。84.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媒体对改善中日关系和促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作出了贡献。

作为北京—东京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关系舆论调查”自2005年首次实施以来,已成为反映中日两国民意、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也为论坛提供了重要的民意参数和讨论话题。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受访者民间
今天,你休闲了吗?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