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问有答

2023-02-04

中国报道 2023年1期
关键词:资质意见规范

中小学生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如何规范?详解来了

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强力统筹推进,取得了阶段性工作进展。学科类培训机构得以压减治理的同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问题凸显。近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作出系统部署,让我们一起关注并作重点解读。

Q1关于培训时间和培训价格,《意见》有何标准?

A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介绍称,目前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问题凸显,一些机构资质欠缺、质量难以保证;一些机构过度营销、抢占市场,无端制造焦虑;一些机构过于牟利、趁机抬价,扰乱了行业发展秩序。在坚决巩固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果的同时,必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期待,使非学科类培训尽快回归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定位上来。

本次《意见》首先对培训时间和培训价格提出了明确标准。《意见》强调,要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日常运营。非学科类的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不得晚于21:00。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坚持公益属性,实行明码标价和信息公开。培训收费实行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专款管理,不得使用培训贷方式缴纳培训费用,鼓励采取先提供培训服务后收费方式运营。在收费方面,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

Q2如何解决从业人员缺乏资质的问题?

A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是衡量一个机构是否正规的重要标准。对于非学科培训的培训师资,《意见》强调,非学科类培训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相应类别的职业(专业)能力资质。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在岗教师,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非学科类机构须依法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后,再依法进行法人登记。此外,在目前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正在开展的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中,也将核查从业人员资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不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将依法清退。

Q3非学科类培训任务是否都交给了社会,学校应发挥什么作用?

A不管是学科类学习还是非学科类学习,学校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校外培训的定位始终是有益补充,《意见》也提出要做好非学科类培训规范治理的配套改革。明确要统筹校内与校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减轻负担与提质增效并重,增加非学科类学习供给,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配备补充,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性矛盾,开齐开足上好音体美课程;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各方面社会资源,积极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等参与支持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猜你喜欢

资质意见规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发布《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4项资质标准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资质/荣誉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