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现代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和内核
—— 《资本论》哲学的当代意义

2023-02-03孙承叔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史观资本论马克思

孙承叔

(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马克思的现代史观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理论问题。其之所以被长期忽视,是因为人们对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中后期哲学思想的高度和深度缺乏深入认识。1848 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在英国对资本主义进行长期研究,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他的思想成果首先凝聚在《资本论》第一手稿即《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后来又贯穿于《资本论》整个写作过程中。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提到了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首先是历史唯物主义,即“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其次是马克思现代史观,即“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1]776对于第二个伟大发现,经济学界往往把它归结为剩余价值学说,归结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而哲学界则由于受传统哲学观念的影响,认为哲学研究的是最普遍、最本质的问题,现代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不在哲学思考范围之内。

方法论的分歧:是庸俗的还是辩证的?

现在的问题是,关于现代社会运动规律的思考是不是哲学思考?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停留于抽象普遍性层面的思考是不是正确的哲学思考?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论上的分歧。在《资本论》第一卷1872 年第二版跋中,马克思引用了考夫曼对自己的辩证方法的概括:“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那就是发现他所研究的那些现象的规律。……即它们由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联系秩序过渡到另一种联系秩序的规律。”“有人会说,经济生活的一般规律,不管是应用于现在或过去,都是一样的。马克思否认的正是这一点。在他看来,这样的抽象规律是不存在的……根据他的意见,恰恰相反,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一旦生活经过了一定的发展时期,由一定阶段进入另一阶段时,它就开始受另外的规律支配。”[2]110,111马克思对考夫曼的描述非常满意,提出:“这位作者先生把他称为我的实际方法的东西描述得这样恰当,并且在谈到我个人对这种方法的运用时又抱着这样的好感,那他所描述的不正是辩证方法吗?”[2]111根据这种辩证方法,共性是不能离开个性而单独存在的,它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真正的辩证方法,不是停留于揭示一般的普遍规律,而是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殊规律。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中“历史”二字的要义所在。当人类已经进入以资本与劳动关系为内核的现代社会时,如果我们的思维依然围绕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范畴、原则和方法,停留于自然、人类历史、人类思维的最普遍规律,我们就可能犯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正像马克思在研究精神生产时所指出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这样就不能超出庸俗的见解”。[3]346也就是说,人类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而我们分析现代社会的理念和方法却还是前资本主义的。这种方法虽然是唯物主义的,却是庸俗的唯物主义。

因此,停留于普遍性的哲学思考而排除对现代社会特殊运动规律的思考,这样的方法是非辩证的,是形而上学的。真正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而不是思辨辩证法。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通过第二个伟大发现才能真正展示第一个伟大发现的意义。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第一个层面是辩证唯物主义,即物质观、自然观、宇宙观;第二个层面是历史唯物主义,即关于人类历史的最根本观点;第三个层面是现代史观,即关于现代社会的最根本观点。第一个层面是基础,第二个层面是支柱,第三个层面则是最高表现,三个层面联成一体,不可分割。其中,马克思现代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和内核,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根本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现代史观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资本论》哲学的本质是马克思现代史观

马克思现代史观是马克思对现代社会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马克思并没有停留于对人类历史的一般理解,而是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现代社会的运动发展规律。如果说青年马克思最主要的哲学贡献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那么中年马克思最主要的哲学贡献就是发现了现代社会的运动发展规律,创立了马克思现代史观。现代史观创立之后,历史唯物主义才真正走向成熟。体现马克思现代史观的最主要的文本是《资本论》及三大手稿,以及与此相关的马克思的一系列书信和笔记。因此,《资本论》哲学的本质,就是马克思现代史观。

有人说《资本论》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对它作哲学思考是牵强附会的。但如果联系《资本论》第一手稿,联系马克思的整个写作过程,联系《资本论》的六卷写作计划和总体结构,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要展现的不是财富的增长规律,而是资本与劳动、资本与社会、资本与世界的本质关系,是现代社会的运动发展规律。①参见孙承叔:《资本与马克思的现代史观——〈资本论〉原计划后三卷的当代意义》,《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1 年第4 期。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经过了这样一个发展历程。19 世纪40 年代,马克思从“异化”的观念出发批判现代社会,主要成果是《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随后,他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阐明了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1848 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移居英国,对资本主义进行全面思考,形成了包括《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在内的他在“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资本论》六卷写作计划和总体结构。1859 年,他在给魏德迈的信中提到:“我把全部政治经济学分为六册:资本;地产;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4]5531862 年,马克思决定不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名而以《资本论》为名发表这些研究成果,这表明他从思想的批判转向了现实的批判。他抓住了现代社会的本质——资本,并以资本为主线发现了现代社会的运动发展规律。

现代社会本质上就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资本为核心,以人对物的依赖为特征的人类历史第二大社会形态。离开了市场,离开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离开了资本的本性,离开了资本的逻辑和资本的局限性,是不可能把握现代社会的运动发展规律的。历史的发展是立体的。马克思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从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入手,展现了现代社会的整体发展图景。

《资本论》六卷写作计划和总体结构,则表明它绝不仅仅是经济学著作,更是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整体批判。后来出版的《资本论》只是马克思写作计划中的一部分,其中第一卷讲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讲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讲资本的分配及资本再生产条件的形成。这些内容与原计划中前三卷的内容相当,主要论述资本一般及资本在一国之内的发展。然而资本的真正生命在于向世界拓展。《资本论》六卷结构中的后三卷,揭示了资本与国家、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关系。离开了关于后三卷的思考,就不能真正理解《资本论》。只有从《资本论》六卷结构出发,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资本论》哲学即马克思现代史观的当代意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度和高度。

马克思现代史观的哲学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理解现代社会的总纲

在《资本论》第一手稿中,马克思总结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揭示了交往方式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每个个人以物的形式占有社会权力。如果你从物那里夺去这种社会权力,那你就必须赋予人以支配人的这种权力。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5]104马克思的现代史观本质上就是他对第二大社会形态运动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关于第二大社会形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总纲。在这里,马克思没有强调作为政权更替重要手段的暴力和革命,而是强调了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古已有之,为什么它们的发展会成为第一大社会形态没落、第二大社会形态兴盛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出现了一个新的条件,它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历史阶段。这个条件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与雇佣劳动构成整个社会生产的基础,人类社会由此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第二大社会形态的运动发展规律,本质上是建立在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之上的。只有循着这一方向,我们才能透视第二大社会形态。

2.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起源和本质特征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是第二大社会形态的真正起点?马克思指出:“最大的交换,不是商品的交换,而是劳动同商品的交换。”[5]101“一旦劳动人口不再作为商品生产者进入市场,不再出卖劳动产品,而是出卖劳动本身,或者更确切地说,出卖他们的劳动能力,那么,生产就会在整个范围内,在全部广度和深度上成为商品生产”;“只是在劳动能力本身对它的所有者来说已经成为商品,从而工人成为雇佣工人,货币成为资本的地方,产品才普遍采取商品形式”。[6]353,356只有人人都必须凭借货币才能生活,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必须从市场获得,普遍的市场经济才能建立起来。“由于劳动是雇佣劳动,劳动的目的直接就是货币,所以一般财富就成为劳动的目的和对象。……作为目的的货币在这里成了普遍勤劳的手段。生产一般财富,就是为了占有一般财富的代表。这样,真正的财富源泉就打开了。”[5]173-174“因为每个人都想生产货币,所以致富欲望是所有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创造了一般财富。因此,只有一般的致富欲望才能成为不断重新产生的一般财富的源泉。”[5]173资本的本性是狭隘的,但通过交换获得这种支配权却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7]925-926离开了雇佣劳动,离开了所有人对物、对货币的依赖,是不可能理解第二大社会形态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就上升为资本。货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交换的中介,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却上升为支配劳动力的权力。“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8]62正是这种支配权决定了资本在生产和竞争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一切分散的劳动力在被资本吸纳之前只是可能的生产力,这种可能的生产力包括所有雇佣劳动,也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一切生产要素。“在资本构成生产的基础,从而资本家是生产的指挥者的地方,劳动本身只有在被资本吸收时才是生产的。”[5]268“社会劳动的一切生产力都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9]315“工人的联合——作为劳动生产率的基本条件的协作和分工——和一切劳动生产力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因此,劳动的集体力量,它作为社会劳动的性质,是资本的集体力量。科学也是这样。分工,当它表现为职业的划分和与之相应的交换时,也是这样。一切社会生产能力都是资本的生产力,因此,资本本身表现为一切社会生产能力的主体。”[10]83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以资本为竞争主体的经济体系,它既需要市场,也需要资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才说:“没有资本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11]235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包含着一部世界史”;“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12]193这是以资本为生产和竞争主体的新时代——人类历史第二大社会形态。

3.揭示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机制

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剩余价值。为什么具有狭隘本性的资本会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生产的目标是使用价值,“人在这种状态下生产的东西不多于他直接的需要。他需要的界限也就是他生产的界限”。[8]33而资本则以追求无限的交换价值为目标,因而生产的动因也是无限的。“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存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5]287在这个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社会,每一个资本家的目的都是狭隘的,而他们只有通过生产社会需要的东西,通过交换,才能获得利润。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由此展开。谁能最早发现社会需要,谁能最早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谁能更高效率地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谁就能获得最大的利润。正是在这种狭隘目的的驱动下,以资本为竞争主体的生产成为最重视科学和管理、最有利于社会需求满足的生产方式。现代社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这一机制看似简单,其中却蕴含着无尽的真理。它告诉我们,为什么市场经济高于自然经济,为什么市场经济具有无限的发展动力,为什么在满足许多个人欲望的同时整个社会也发展起来了。

4.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个体生产,而不是社会生产,“是单个人的而不是结合的劳动的技能”。[10]21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不是同单个的劳动,而是同结合的劳动打交道,正如资本本身已经是一种社会的、结合的力量一样”。资本“把人和机器科学地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生作用”。[10]21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13]287这里蕴含着资本剥削的全部秘密:“生产过程中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机构。资本家支付报酬的,只是单个的劳动力,而不是他们的结合,不是劳动的社会力。”[6]553也就是说,资本家付出的是单个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是他们的合力,这种合力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其次,人口的增长,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生产力。”[6]553因为工人的子女不是资本家抚养的,而这些子女实际上是未来的生产力。出于本性,资本家必然要利用科学,利用分工,利用工人的合力,资本剥削的秘密就在于此。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指出:“任何商品生产的经营都同时成为剥削劳动力的经营;但是,只有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才成为一个划时代的剥削方式,这种剥削方式在它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劳动过程的组织和技术的巨大成就,使社会的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变革,并且不可比拟地超越了以前的一切时期。”[14]44

5.揭示了资本的必然趋势

资本的趋势即资本的逻辑,或者说资本的行为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手稿即《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中集中分析了这一问题。资本的必然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无限发展生产力的趋势。资本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而这一目的只有通过发展生产力才能达到。马克思指出:“资本的趋势是,为了增加相对剩余时间,必然把生产力提高到极限。”[5]409“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而直接劳动则被贬低为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10]211换句话说,“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最大限度否定必要劳动……是资本的必然趋势。劳动资料转变为机器体系,就是这一趋势的实现”。[10]209“只有当……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内部作为机器来同劳动相对立的时候,而整个生产过程不是从属于工人的直接技巧,而是表现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的时候,只有到这个时候,资本才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或者说,资本才造成了与自己相适应的生产方式。”[10]211因此,真正成熟的资本不是要榨取绝对剩余价值,而是要榨取相对剩余价值,即通过管理和科学、通过发展生产力获取剩余价值。

全面生产和全面消费的趋势。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必然要尽可能地发现社会需要和满足社会需要,由此就产生了“资本的那种使它不同于以往一切生产阶段的全面趋势”,[10]34即全面发展生产力的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即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来生产剩余价值……第一,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第二,要求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以便造成新的需要;第三,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这种情况就是:获得的剩余劳动不单纯是量上的剩余,同时劳动(从而剩余劳动)的质的差别的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样化,本身越来越分化”。[5]391其结果就是整个社会的全面生产和全面消费。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按照资本自身的本性来说,它是狭隘的,但它力求全面地发展生产力,这样就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前提,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不是为了再生产一定的状态或者最多是扩大这种状态而发展生产力,相反,在这里生产力的自由的、毫无阻碍的、不断进步的和全面的发展本身就是社会的前提,因而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10]34资本的本性,是我们理解现代生产和现代消费的一把钥匙。

扩大流通范围的趋势。由于剩余价值产生于生产过程而不是流通过程,为了加速自身周转,资本必然会追求“没有流通时间的流通”。马克思指出:“生产越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因而越是以交换为基础,交换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对生产来说就越是重要。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因此,创造交换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对资本来说是极其必要的:用时间去消灭空间。”[10]16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越慢,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少。为了加速资本周转,资本家必须要发展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跨海大桥、集装箱码头等,都是在资本主义时代发展起来的。离开了资本原则,这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不仅如此,为了加快交换、缩短流通时间,现代信用、现代通信、现代传媒也迅速发展起来了。这是因为“流通时间不是资本创造价值的时间,而是资本把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加以实现的时间”;[10]168“资本的必然趋势是没有流通时间的流通,而这种趋势又是资本的信用和信用业务的基本规定”。[10]169如果没有资本的推动,这一切也都是不可想象的。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导致了电话、电报、电影、电视的诞生,引发了银行、证券、期货的发展,推动了商店、超市、大卖场的普及,促进了个人电脑、手机、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拓展。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的文明进步,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代。

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资本囿于一国之内发展的时候,国内矛盾必然趋于尖锐:一极是财富的积累,而另一极是贫困的积累。生产发展了,可是商品却卖不出去,生产过剩的危机周期性发生。然而到19 世纪70 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资本不再局限于一国之内发展,而是加速向海外扩张,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5]391资本“到各地追逐黄金使一些地区被发现,使新的国家形成”,“使进入流通的商品的范围扩大,这些商品引起新的需要,把遥远的大陆卷进交换和物质变换的过程”,“把交换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地球”。[5]175“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5]391资本主义凭借商业、货币消灭一切前资本主义社会,“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13]276其结果就是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世界性联系,“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13]276这一过程对于一些民族来说是痛苦的,但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进步,资本不自觉地为人类的未来创造了基础。马克思由此认为“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在于“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5]393

鼓励竞争的趋势。资本发展的根本机制是市场竞争,“竞争一般说来是资本贯彻自己的生产方式的手段”。[10]247“资本的必然趋势是在一切地方使生产方式服从自己,使它们受资本的统治。”“在一定的民族社会内部,……资本把任何劳动都变为雇佣劳动”;“在国外市场方面,资本通过国际竞争来强行传播自己的生产方式”。[10]246-247因此,对于资本而言,竞争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资本的本质规定。正如马克思深刻指出的,“自由竞争是建立在资本上的整个资产阶级生产的基础”。“竞争不过是资本的内在本性,是作为许多资本彼此间的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并得到实现的资本的本质规定,不过是作为外在必然性表现出来的内在趋势。”[5]397-398也就是说,只有把竞争理解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资本的内在本性、资本的本质规定和资本的内在趋势,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资本,理解市场经济,理解现代社会。对于市场经济,我们除了肯定市场交换这一基础特征外,更重要的是把它理解为以资本为竞争主体的一种经济体系。资本是市场的真正灵魂,离开了资本,所谓的市场充其量不过是小商品市场,而不是现代市场。马克思所讲的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为生产和竞争主体的市场经济。

造成两极分化的趋势。至少在19 世纪甚至20 世纪前半叶,资本的发展,是建立在雇佣劳动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工人贫困的基础上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2]266“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2]247资本的这一本性是难以改变的。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一种永恒的生产方式,而只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形式”,“这种历史形式是和构成整个这一发展基础的那一部分人口的利益相矛盾的”。[15]287资本越发展,社会就越两极分化。资本以增加财富为目标,而不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标,并且曾经以工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马克思由此批评道:“资本主义生产比其他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更加浪费人和活劳动,它不仅浪费人的血和肉,而且浪费人的智慧和神经。”[6]190从资本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面对着四种界限:“(1)必要劳动是活劳动能力的交换价值的界限;(2)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和生产力发展的界限;(3)货币是生产的界限;(4)使用价值的生产受交换价值的限制。”[5]400因此“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7]289“资本的限制就在于:这一切发展都是对立地进行的,生产力,一般财富等等,知识等等的创造,表现为从事劳动的个人本身的异化;他不是把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当作他自己的财富的条件,而是当作他人财富和自己贫困的条件。”[10]36因此,依靠资本原则很难实现人类总体幸福与和谐共存。

6.揭示了资本与国家的关系

按照马克思的计划,《资本论》第四卷研究的是国家问题。这在现代经济学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政治不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然而政治却是马克思现代史观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资本不可能脱离国家来发展,但它只需要一个能够确保资本利益的小国家,而不是一个兼顾人民利益的大国家。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要确保这种权力,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资本家的生命安全;二是资本家的财产安全;三是平等自由的交易环境。在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之前,这些条件是通过市民社会内部的同业公会、警察、法官和业主公议实现的;而在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之后,这些条件是通过国家法律来确认的。为了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必须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机器:军队、警察、监狱、法庭、官僚政府、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在这里,国家是作为资本统治的首要前提出现的,没有国家就没有资本。但这个国家仅以保护资本的利益为限,不是一个兼顾人民利益的人民国家。

资本需要国家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要开辟海外市场。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囿于一国之内发展的时候,必然会因为消费不足、产品剩余而周期性地发生经济危机,进而遭到人民的激烈反抗。1873—1879 年的经济危机,大大加速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此后,各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不仅把过剩的产品销往国外,而且获得了更多的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原料。这一方面缓解了其国内矛盾,另一方面也为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一过程就是资本与国家相互勾结、相互驾驭的过程。马克思计划在第四卷中研究“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国债。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国外移民”。这里的每一个范畴都蕴含着资本对国家的支配和依赖。因此,国家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非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资本、民生和民族命运的根本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个人都难以与资本抗衡。只有建立人民国家,才能实现人民幸福。由此,经济斗争必然会上升为政治斗争,上升为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离开了国家,我们就无法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的三极是资本、国家和人民。人民不是别的,就是全体依赖劳动而生的人口的总和。在这里,国家的立场尤其重要。如果国家站在资本的立场上,以维护资本利益为国家治理最高原则,那么这个国家只能走向资本主义。如果国家站在人民的立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国家治理最高原则,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走向社会主义。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即国家既不以维护资本利益又不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国家治理最高原则,而是以维护官僚阶层利益为国家治理最高原则,那么这个国家将走向官僚集权主义。当然这种情况是暂时的,因为它最终将被资本或人民所推翻。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因为资本推动了经济发展,更在于资本比其他力量更早地认识到驾驭国家的重要性。

人民的利益,也必须通过国家这一中心环节来维护和实现,因此国家问题必然是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离开了资本、国家、人民三极关系,就不可能理解现代社会。

7.揭示了资本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按照马克思的计划,《资本论》第五卷研究的是国际贸易问题。要理解现代社会,国际贸易是必不可缺的一环。资本的真正生命在于向世界拓展,资本主导下的全球贸易史由此展开。

1510 年,最早一批非洲黑人被葡萄牙人运往西印度群岛。此后,延续300 年的奴隶贸易在给欧洲人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夺去了无数非洲黑人的生命。正如马克思所说,“奴隶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范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就没有现代工业。奴隶制使殖民地具有了价值,殖民地造成了世界贸易,而世界贸易则是大机器工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16]484而这一切都是以无数的奴隶生命为代价的。

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鸦片战争,就是由巨额贸易逆差引发的。为了寻求贸易平衡,英国商人不顾清政府禁令,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在印度的不列颠当局的收入当中,整整有七分之一是来自向中国人出售鸦片,而印度对不列颠工业品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取决于印度的鸦片生产。”[17]115“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18]178后来,列强又强迫清政府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印度“自古以来就是最大的棉织品工场,向全世界供应棉织品”。然而在英国的枪炮威胁下,印度长期沦为英国的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的毛织品和棉织品“毁灭了一度十分闻名的印度棉织业”。[17]174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际贸易是在强国压迫弱国、富国剥削穷国的情况下进行的,它是发达国家攫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资产阶级“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13]276由此,国际贸易使整个世界逐渐连成一体。

由于资本的本性使然,国际贸易一方面表现为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的贸易和斗争,另一方面也必然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霸权争夺,如17—18 世纪的英荷海上霸权争夺和17—19 世纪的英法贸易冲突。而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所以爆发,就是因为发达国家之间争夺市场和殖民地的矛盾不可调和。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加剧。按照资本逻辑,经济的发展是以落后国家的贫穷为代价的。所有发达国家都没有料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会如此迅速地崛起。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带动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把中国的发展势头打下去,是美国的重要战略目标。这是资本的本性使然,是必然的。

在第五卷中,马克思要讨论的范畴是:“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5]46其中每一个范畴,都可以引出一部世界近现代史。在它们的背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无数人的血与泪。

8.揭示了资本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按照马克思的计划,《资本论》最后一卷探讨的是世界市场问题。资本是世界主义的,“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5]391“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作好了准备,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13]234在这一过程中,“整个世界都融化在其中的那个崇高的观念,就是一个市场的观念,世界市场的观念”。[19]143因此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4]348没有世界市场就没有普遍的世界交往。“人们彼此间的世界主义的关系最初不过是他们作为商品所有者的关系。商品就其本身来说是超越一切宗教、政治、民族和语言的限制的。它们的共同语言是价格,它们的共性是货币。”[19]142商品交换成为了推动世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强大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两次世界大战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遭到严重损失,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在美国的主导下,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为支撑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起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抓住了机遇,实现了高速发展,比如“亚洲四小龙”“金砖五国”等。但这一进程总体上依然是资本剥削劳动、富国剥削穷国的进程。国际乐施会于2014 年1月20 日发布的题为《为少数人打工》的报告指出:“如果将最富有的前85 位亿万富豪的财富加在一起,这一数字相当于35 亿最贫穷人口的财富总额;占全球人口1%的最富有人群的财富总额更是达到110 万亿美元,相当于占世界人口一半的35 亿最贫穷人口财富总额的65 倍。85 位最富者的财富总额可敌35 亿最穷者。1%最富有的富豪占有了全球46%的财富。”这就是500 多年来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结论。正像资本“使乡村依赖于城市一样,它使野蛮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依赖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依赖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依赖于西方”。[20]470整个世界的两极分化情况更加严重,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本质特征。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另一个特征是跨国公司的崛起。由于资本可以在各国自由进出,由于商品可以卖到全世界,由于形成了全球统一的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价值链,跨国公司获得极大发展。截至1969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有7276家。至2020 年底,全球跨国公司总数已经超过8万家,活动范围覆盖全球200 多个国家与地区。2018 年,全球贸易总额约为39.3 万亿美元,其中跨国公司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0%。如果再加上外部贸易,跨国公司的贸易总额将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80%。可以说,跨国公司早已成为世界贸易的主体。跨国公司可以在别国注册落户,因此它们往往具有脱离母国的性质,成为一种难以被监控的力量。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第三个特征是金融资本无序发展,而这正是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资本是为适应产业资本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把社会上一切可用的、甚至可能的、尚未积极发挥作用的资本交给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支配”,从而成为“使资本主义生产超出它本身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7]686以股票、外汇、期货等形式存在的金融资本往往能在短期内带来更大的收益,因此大量闲散资本甚至实体资本进入了交易市场。而以权证形式存在的金融资本仅仅“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这些收益必须以实体经济的增长为前提。一旦超越这一前提,它就可能成为泡沫。2007 年是全球金融泡沫极度膨胀的一年。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报告,2007 年全球证券化债券的市场虚拟价值相当于全球GDP 的142%,而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虚拟价值则达到了全球GDP 的802%。如此膨胀的金融泡沫怎么会不引发金融危机?马克思计划在《资本论》最后一卷中集中探讨世界市场与经济危机的关系,可见其立意之深远。一部世界近现代史,既是资本创建世界市场、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又是资本盘剥世界、控制世界的历史。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现代史观。

综上所述,《资本论》所展现的马克思现代史观是一个严整完备的思想体系。在《资本论》六卷结构中,第一卷通过资本的起源、资本的本质、资本的趋势论述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通过资本的流通论述资本的扩张过程;第三卷通过资本的分配论述资本再生产条件的形成过程;第四卷论述资本与国家的关系;第五卷论述资本通过国家而展开的国际贸易;第六卷论述资本通过国际贸易建立和扩大世界市场的本质、引起的危机及其中的规律。只有将六卷合一,将视野从一国之内拓展到整个世界,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资本,认识世界,理解资本与当代世界的关系。

《资本论》哲学的本质是马克思现代史观,即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第二大社会形态——以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根本认识。马克思之所以用《资本论》命名这一重要研究著作,就是因为他认识到了资本是理解现代社会一切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资本论》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经济关系,更包括了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和以国家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世界市场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全面分析和批判。揭示了现代社会特殊运动规律的马克思现代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最新、最活的历史唯物主义。《资本论》原计划后三卷是理解资本国际化的最重要文献。马克思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完整的手稿,却给我们留下了理解国际问题的思路。我们只有沿着马克思的道路前进,才能真正理解世界和引领世界。

马克思现代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核

前文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三个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现代史观。这三部分内容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马克思的完整的世界观。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和宣传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前两个部分而忽视了第三个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物质观、自然观、宇宙观。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本属性是物质性;物质是在一定时空中运动、发展、变化的;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一个事物必然为新的事物所代替;所有事物的运动发展构成了万事万物的相互联系。以上这些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基础或前提。

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我们不能机械地、教条地坚持唯物主义。当世界上产生了人,并且人的劳动构成人生活的基础,我们就必须把人的存在作为历史的基本前提。如果把人等同于无生命的物或者等同于一般动物,否定了人的实践、人的精神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就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就会使“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21]164如果用这样的观点认识和分析历史,表面上看是坚持唯物主义,实际上是在坚持“庸俗唯物主义”。人是一种特殊的物,是一种生活在社会中的具有实践和认知能力的高级动物。“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21]118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1]118因此,离开了人就无所谓历史,离开了人的存在就无所谓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也强调物,但它强调的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是具有实践和认知能力的社会存在物。正是从这样的社会存在物出发,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第一原理:“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3]79不难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分析框架就是建立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和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之上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方式有规律地向前运动,这些原理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全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是一般的、普遍的、粗线条的。它揭示了贯穿人类历史始终的最基本的要素和原则,但没有深入现代社会,也没有区分人类历史第一大社会形态与第二大社会形态的本质差别及其特殊运动规律。要深刻认识和理解现代社会,就必须回到马克思现代史观,因为只有马克思现代史观才真正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

第二大社会形态的真正起点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雇佣劳动和资本是矛盾中不可分割的两极,“雇佣劳动是设定资本即生产资本的劳动”,[5]461而“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8]62因此,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关系,正是这种关系构成了人类历史第二大社会形态的基础。分析人类历史第二大社会形态不能离开这个基础,这是马克思现代史观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第一性原则,而且要准确把握它在新时代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自然经济时代的小生产者被普遍的雇佣工人所代替,资本则由于获得了对劳动的支配权而成为了生产的主体。

雇佣关系或者说劳资关系的确立,带来了人类历史的三大巨变。

第一大巨变是市场交换上升为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不仅劳动力而且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必须通过市场才能获得,市场交换上升为生产方式的前提或基础,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意味着这一转变的完成。从此,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机器、厂房、科学、管理,都必须通过市场才能获得,而资本家生产的一切产品也只有拿到市场上出售才能变为货币。正是这一机制,导致了人类历史的另外两大巨变。

第二大巨变是人对物的依赖全面形成。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往往是自给自足的。随着劳动力成为商品,一个全新的时代即普遍依赖货币的时代开始了。所有人都必须凭借货币才能生存,获取货币成为所有人生活的第一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必须通过市场、通过支付货币才能获得。不仅资本家是追求财富的主体,而且工人也成为货币的自觉追求者。对货币的依赖,意味着一个以人对物的依赖为特征的社会真正出现了。从此,货币不再是简单的商品交换中介,而上升为生产的目的,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5]173工人离开了货币就不能生存,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出卖劳动力。

由此导致的第三大巨变,是资本上升为生产主体和竞争主体。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真正结果是资本的形成。资本获得了支配他人的社会权力,并通过这种权力进一步掌握对劳动、科学、技术、管理的支配权,从而上升为“一切社会生产能力的主体”。[10]83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上就是以资本为主体的生产,资本主义竞争本质上就是以资本为主体的竞争。这是一个以资本为生产主体和竞争主体的时代。如果不认识资本,就不能认识这个时代,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性的根本体现。可以说,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一切离开资本的分析方法都是没有意义的。

当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实质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强调马克思现代史观的哲学地位和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支柱,而马克思现代史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和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根本的东西。离开了马克思现代史观,我们就失去了分析、理解、透视现代社会的最重要的武器。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没有马克思现代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失去了它的时代性。

资本是理解现代社会的核心范畴

资本的目的是狭隘的,但马克思却说“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存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5]287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追求的是有限的使用价值,因此社会生产也是相当有限的,人们生产的东西不会超过其直接需求。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追求的是以货币为标志的无限的交换价值。资本不能通过强制和暴力而只能通过生产社会需要的东西才能获利,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也就由此展开。正是这种以狭隘目的为驱动的生产,在客观上更加有利于社会需求的满足,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更加有利于更高级的各种要素的创造。资本成为自觉发展生产力的力量,成为利用科学和管理的力量。因此,资本是分析现代经济、理解现代社会的核心范畴。

资本作用的发挥与交往方式和交换方式的进步是分不开的。推动历史进步的不仅有人的欲望,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在现代社会,这个体制机制就是市场和竞争。市场指向的是交往方式和交换方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交换很不普遍。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交换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交换是在生产方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一旦它成为了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这是人类历史第二大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因此,要理解现代社会,就不能停留于一般的生产方式,而是要研究以交换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22]289

资本引发了其他与资本本性有关的事物的发展。在《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集中研究了资本的必然趋势即资本的行为规律,包括无限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全面生产和全面消费的趋势、扩大流通范围的趋势、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趋势、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鼓励竞争的趋势、造成两极分化的趋势等。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现代经济、现代交通、现代通信、现代科学、现代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而所有这一切本质上又是建立在工人贫困的基础上的。“资本在具有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趋势的同时”,又“使主要生产力,即人本身片面化,受到限制”,由此资本又“具有限制生产力的趋势”。[5]4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一种无限的生产方式,而是一种有限的生产方式,它必将被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因此,资本不仅是分析现代社会的基本经济范畴,同时也是分析现代社会的基本哲学范畴。

资本、国家、人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三极。要了解现代国家、现代政治、现代人民,必须从资本出发。从本源上讲,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关系。劳动者并不等于某个单独的人,而是延伸到了其背后的整个家庭。人民是全体依赖劳动而生的人口的总和,伤害劳动者就是伤害全体人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个人都无法与资本抗衡。只有团结起来,组成真正的人民国家,人民才能真正引导和驾驭资本。在现实生活中,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必然表现为资本、国家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内在矛盾。国家站在资本的立场上还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决定了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

国家是社会的代表,社会是所有人及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存在。资本对人民的伤害,本质上就是对社会的伤害。资本对国家的控制,本质上就是资本对社会的背离。人是社会生活中的最高存在,因此在资本、国家、人民三者关系中,不是资本、国家高于人民,而是由人民组成的社会高于政治和经济。社会才是政治、经济的根本发源地和归宿,是政治和经济的存在论基础。政治和经济只有为社会服务时,才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从社会的高度看待问题,是马克思的基本哲学立场。这也是衡量资本、国家的地位和作用的最高原则。不从社会高度和角度来分析资本,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现代社会。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是最有效的经济发展方式。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使人摆脱了政治的、地域的、宗教的人身束缚;通过交换而不是强制的方式,把一切人力、物力融入社会化机器大生产;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式积累相对剩余价值,发展交通、通信、信贷、教育、科学等并使其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通过竞争瓦解一切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激发起所有人的致富欲望,并把市场交换推向整个世界。自诞生以来,资本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23]72但资本的目的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7]996“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2]247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资本又是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源。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把贫困留给了人民。资本驾驭国家,使国家为资本的狭隘利益服务。按照资本主义的逻辑,资本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而按照社会主义的逻辑,社会的利益高于资本的利益,只有当资本为社会的进步服务时,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世界近现代史不仅包括资本在一国之内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包括资本向外拓展、走向世界的过程。资本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但资本需要的是保护资本利益的小国家,而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大国家。同时,资本向外拓展也需要依靠国家来开辟海外市场和争夺殖民地。要认识现代社会和现代世界,必须关注资本的国际发展。

从正面角度来讲,发展国际贸易、开辟世界市场是资本发展经济、“传播文明的作用”的体现。[5]210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5]391对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前资本主义社会而言,资本的入侵或可带来文明的进步,然而这却是以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体制、价值理念的瓦解为代价的。在国际上追逐利益的资本,是不择手段的。

在资本国际化的第一阶段,当发现还没有形成强大国家的新大陆,资本就用烧杀抢掠的残暴手段将其占为己有;当遇到中国、印度这样的封闭落后的大国,资本就会发动战争,打开它们的国门,进而大肆倾销商品;当新大陆缺少劳动力,资本就不远万里地贩卖奴隶到那里。这一过程是资本国际化的过程,也是资本伤害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按照自己的这种趋势,既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又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5]393

在资本国际化的第二阶段,即19 世纪70 年代后,为摆脱危机,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一步争夺市场和殖民地,其结果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有资本都相信唯有新的市场和殖民地才能给资本带来新的生命,这不仅导致了资本与殖民地间的全面战争,而且导致了发达国家之间为争夺市场和殖民地而发生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让无数人失去了生命,也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损失。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使统治殖民地的经济成本直线上升。资本是要追求统一的稳定的世界市场,还是追求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管理和统治?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反思,美国顺应历史潮流,提出变发达国家间的战争为发达国家间的联盟、共同剥削落后国家的战略。由此,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新的世界秩序得以确立,世界进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财富进一步集中,世界经济获得极大发展,统一的世界市场几近形成。直至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这一阶段才宣告结束。资本的目的是增加财富。如果战争不能增加财富,反而导致了财富损失,那么资本就不会发动战争。对资本而言,是否采取殖民政策也要看其是否能够带来正面收益。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才能理解这一历史过程。

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证明了资本的历史局限性。最近数十年来,国际资本发现,与实体经济相比,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可以更高效、更便捷地增加财富;资本增殖方式逐渐从传统的产业资本积累,转向脱离生产过程的虚拟资本积累。美国不断“脱实向虚”,虚拟经济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由此,一场影响世界的金融危机终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危机解除后,美国没有“去虚向实”,加强对金融资本的监管,让资本回到正确轨道上来,而是继续维持其金融霸权,并把责任推给后发国家。特朗普政府发动的贸易战和拜登政府推动的“新冷战”,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环境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价值链的安全和稳定,导致了经济全球化的大倒退,不仅违背了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也背离了全球资本的利益。

不难发现,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国家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世界市场理论是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根本理论指南。也就是说,资本不仅是理解当代世界的最重要的经济范畴,而且是理解当代世界的最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理解当代政治和经济、资本和人民、国家和人民、资本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最重要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现代史观是指引现代社会发展的灯塔

当今世界本质上是以资本为经济内核的世界,不了解资本就不可能理解现代经济,同样也不可能理解现代政治、现代文化、现代社会。马克思之所以以《资本论》命名自己的主要著作,就是因为他看清了资本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开发新大陆、黑奴贸易、鸦片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从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到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战,其背后都有资本的影子。因此,离开了马克思现代史观,离开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我们是无法透视这个时代的。

对于马克思而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随着中国走上市场经济发展道路,马克思现代史观有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现代史观。邓小平主张不争论,提出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关键在于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由此引申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如何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竞争,市场环境越公平,经济就发展得越快。这里包含着不可分割的三重任务:一是形成市场竞争主体,二是形成公平竞争环境,三是形成合理竞争领域。

第一重任务是形成市场竞争主体。要发展经济,就必须确保各市场竞争主体的合法地位。各市场竞争主体的所有制性质可以不同,但它们在市场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它们的内部组织和分配原则不同,但在市场上它们都应当遵循同样的市场原则——价值原则和竞争原则。第二重任务是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市场竞争主体确定后,公平的竞争环境是关键的一环。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首先,法律要保障市场竞争主体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其次,法律要确保市场竞争合法有序;再次,法律要确保市场竞争公平。要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就必须反对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必须保证公平税收、公平借贷、公平竞标和公平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推行市场经济,并不需要政府直接经营企业,但需要政府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政府在这方面做得越好,下的功夫越大,经济就发展得越快;反之,则不仅会拖慢经济发展速度,而且会引起不必要的社会动乱。第三重任务是形成合理竞争领域。一般而言,竞争领域越宽,经济就发展得越快。当然,军事、核心资源、金融等相关领域关系国家安全,一般是不会放开的。除此之外,任何经济领域原则上都可以放开。由此我们可以把国有企业分为两类: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国有企业由国家完全控制;除此之外的其他经济领域的国有企业,应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并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出国有企业的优越性。一般而言,私营企业都主张公平竞争,反对因政府介入而产生的不公平竞争。最近争论比较大的议题是,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是否应当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不少学者认为这些领域是社会福利领域,应当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行市场化、资本化只能加剧社会矛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分析,并进一步推进改革。

资本是逐利的,经济发展越快,资本增长就越快,社会两极分化就越快。而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共同富裕,那么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呢?有的人寄希望于企业。少数企业确实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共同富裕,但大多数企业是实现不了的。通过企业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富裕更不可能。在西方,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资本通过操纵所谓的民主选举来控制政府,制定有利于资本的税收政策和其他政策,以确保资本再生产条件的形成。而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就要从马克思现代史观出发,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发展经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反对垄断,以法律保护公平竞争环境下的财富增长。二是通过税收发展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税收是国家权力的体现,只有通过征税,国家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不同国家的税收标准是不同的。当国家以资本利益为最高利益时,税收政策必然有利于资本;当国家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时,税收政策才有利于人民。当然,无论税收标准如何不同,一个国家往往实行一个标准,相关企业按同一比例交税,这并不影响各企业在该国市场竞争中的原有地位。政府征税后,其中有多少可以使用到人民身上,这依然取决于国家的性质。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在国家安全和内部运转上的花费是巨大的,真正落实到民生上的费用实际上是较少的。而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意味着国家战略的重大转变,乃至国家机构、国家理念、国家职能的重大改变。其根本指导理论就是马克思现代史观。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政府将把重心转向民生,去解决人民十分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住房、生育、生态等各方面问题。每一方面的问题,都必须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民生问题关系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考核干部和政府工作不能只看经济指标,而要以人民的满意度为最高标准。人民的参与、监督和评判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关键,因为民生问题是人民自己的事,人民最有发言权。资本、国家、人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三极,正确处理三者关系,是马克思现代史观的要义所在。资本和国家只有在为人民服务时,才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要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生问题,就必须正确处理资本、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现代史观还是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理论指南。马克思早就指出了资本的文明面和局限性。前文已经简要叙述了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历程。资本推动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这是资本的文明面。而各类矛盾冲突也因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而不断加剧,这是资本的局限性。我们应当用经济方法唤醒资本,揭示国际资本的共同利益,保护统一的世界市场,保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价值链畅通,确保市场竞争环境的和平和稳定,同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

哲学的时代性是衡量哲学真理性的试金石。当今世界本质上依然是由资本统治的世界,资本是分析现代社会的基本经济范畴和基本哲学范畴。然而很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却远离时代,远离资本,远离现实,总是围绕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概念和范畴打转,迷恋于最普遍、最抽象的哲学问题而无法自拔。他们几乎放弃了马克思现代史观,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本质、最深刻的理论,虽然看起来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是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了。

厦门大学徐梦秋教授曾撰文批评学院派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指固守苏联教科书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脱离马克思现代史观,缺乏时代性、实践性的抽象理论。,指出:“学院派马克思主义哲学日益边缘化,这表现在对政府决策,对社会各阶层,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日益弱化。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脱离实际和问题导向缺乏。关注来自社会生活的重大实际问题和源于现实世界的重大哲学问题,是摆脱边缘化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途径。”[24]学院派马克思主义哲学脱离时代的状况值得每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深思。如果我们远离资本,远离资本引起的现实社会问题,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如果我们不能讲清楚资本的文明面和局限性,又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市场经济实践呢?如果我们不能从马克思的高度讲清楚资本与人民、资本与国家、资本与社会、资本与生态的关系,又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社会主义发展呢?离开了现实关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丧失了时代性和实践性。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现代史观则是精华中的精华。面对资本的发展和资本的统治,面对资本造成的生活世界殖民化,面对资本对政治、道德的渗透,面对资本对生态的破坏,面对国际资本对中国的“围剿”,如果我们放弃马克思现代史观,放弃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特殊运动规律的认识,无疑就是在资本面前放下了武器,把话语权和生活领导权让给了资本。

要使学院派马克思主义哲学摆脱被边缘化的趋势,我们就必须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让马克思现代史观回到它应该在的中心位置,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这正是本文写作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史观资本论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