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与路径探讨
2023-02-03王东
◎王东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的新战略,符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县(区)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和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中流砥柱,担负着收集、保存、传递文献信息和社会教育的重任。并因其数量庞大,且大部分地处城乡交汇地区,而成为保障广大乡村居民文献信息需求的主要阵地。对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作用巨大,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构成乡村精神思想文化格局,可以在乡村经济水平、物质条件不断提升的同时,使村民个人的文明程度和乡村整体文化氛围、文明风尚等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并逐步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良性发展模式,最终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
二、县(区)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的地位与使命
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发展差异,广大农村地区除在经济上与城市差距较大之外,在文化领域也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县(区)图书馆恰恰处在城乡交汇的中间地带,既要服务已经被城市化的部分城镇居民,也要服务于乡村的广大群众。从地理位置、服务对象、工作内容等角度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县(区)图书馆成为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进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统筹发展、平衡发展的排头兵。
在法律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特别对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及其配套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广大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总分馆建设及运维等方面有法可依。此外,该法还对县级政府和县级图书馆在总分馆建设和业务开展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凸显了县级总馆在此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政策层面,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相关文件提出: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可见,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县(区)图书馆,无论从其基本职能,还是从法定职责等各个角度看,都具有先天的、责无旁贷的使命和无可替代的重要的地位。其通过阅读服务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按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依照法规、政策及公共图书馆相关业务规范要求,结合自身职能和本地区实际情况,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县(区)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一)传承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农耕社会,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农耕文化。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起源于农村,植根于农村,中国文化的“根”在农村。正因为如此,文化振兴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魂”和“根”,而本土、本区域优秀文化则是提升基层群众文化自信、增强凝聚力、提振精气神的关键要素。在此背景下,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也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以挖掘、搜集、保存、宣传地方文献为主的地方文化传承方式是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深远意义。肩负该职能的县(区)图书馆是这一工作的主体,其区域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保障知识供给,助力乡村群众素养提升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读书几乎成为人们学习知识的唯一来源。即便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读书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就我国广大的乡村而言,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乡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储备相较城市居民而言普遍较低,这也是长期以来制约乡村发展的因素之一。知识对乡村振兴十分重要,作为兼具社会教育功能的知识传播平台和乡村群众阅读服务的主要阵地,县(区)公共图书馆应利用自身服务体系为乡村群众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使阅读成为他们汲取知识的主要来源,用知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原动力。此外,还可根据乡村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讲座等知识传播活动,以及和阅读相关的其他文化活动,双管齐下助力基层群众知识层次、文化素养的提升,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知识保障和供给。
(三)传播先进文化,促进乡村文明
阅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基础工程。同理,乡村文明提升和乡村振兴,阅读也必然不可或缺并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是为全体公民提供阅读资源和阅读服务的主要阵地,而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中数量最多的县(区)图书馆,更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和中流砥柱,是向广大基层群众提供阅读供给的主要渠道。县(区)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交汇的枢纽,凭借其遍布城乡的总分馆服务体系,通过平衡城乡文化供给、阅读资源等手段,以城市较为充足的文化资源储备为基础,向乡村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资源、阅读服务、阅读活动,以此作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乡村文明的重要手段,助力乡村振兴。
四、县(区)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一)完善设备设施,夯实硬件基础
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齐全的设备设施是开展阅读服务和群众享受良好阅读服务的必要基础。然而目前乡村地区的阅读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虽然在数量上已经实现村村覆盖,但在质量上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根据笔者长期在区级图书馆工作过程中对村级图书室的了解,相当一部分基层阅读空间只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在馆舍面积、阅览座席、藏书质量、空间环境等方面都停留在较低水平。
肩负基层图书室业务管理和指导任务的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应积极联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基层群众的切实需求,在文化主管部门相关政策要求和公共图书馆相关业务标准框架内,制定或更新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具有适当前瞻性和超前性的基层图书馆室建设标准。一是要对现有图书室进行改造升级或重建,使其面积、座席、环境、设备设施等要素达标。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贴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紧贴基层群众实际需求,紧贴乡村实际情况,配置数量、质量双达标的馆藏文献。三是充分利用“村村通宽带”这一难得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推进网上乡村图书馆建设及相应的数字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数字阅读携带方便、检索快捷、成本低廉的优势,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拓展文化传播范围,丰富服务渠道,从而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二)壮大人才队伍,提升服务水平
在当前乡村群众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基层阅读服务人员不仅要从事基本的“借还”服务,还要向基层群众提供阅读指导、阅读建议,提升他们的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这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其工作难度更大。然而现状是,绝大部分基层图书室的工作人员是由村“两委”人员兼任,一人多职的情况非常普遍,管理和服务的专业性较低,阅读推广能力较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群众阅读状况的改善。壮大乡村阅读服务专业人员队伍迫在眉睫。
县(区)图书馆在继续做好现有基层阅读服务人员的培训、辅导、监督、考核的同时,应积极推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政府对乡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努力实现基层阅读服务人员的专业化、专职化。对当地基层阅读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形成科学、客观、翔实的调研报告。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图书馆服务未来发展方向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协助政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作为加大资金投入、扩大人员编制的依据。二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乡村阅读服务,以政府购买的方式引入专业团队开展此项工作,县(区)图书馆负责管理、考核、监督,确保工作质量。还可以发动乡村志愿者、文化积极分子等本地“能人”参与其中,凭借其对本乡本土、老街旧邻的了解,使乡村阅读起到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效果。
(三)注重教育职能,拓展阅读服务
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之一,其形式主要包含讲座、培训等。虽然针对基层乡村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正在逐步受到重视,数量上有一定的提升,但与基层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县(区)图书馆开展的活动,主要集中在馆内,辐射面积较小,向基层乡村延伸不够。
笔者认为,要使社会教育活动在乡村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从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就要保证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一是注重制度保障,从制度层面加大对基层活动的保障力度,把针对基层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纳入本地区思想文化重点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二是结合乡村实际,特别是针对当地的发展需求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活动。再好的专家、再高端的内容,老百姓不需要不爱听也是徒劳。三是注重资源整合,县(区)图书馆应充分整合发挥本地优质资源的作用,以图书馆社会教育活动为平台,传播乡村群众亟须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招募本地文化名人或各界学者组成专家讲师团队,开展讲座、培训活动;也可以联合农业、医疗、科技、教育、法律等专业部门,组成联合体,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和专长,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
(四)探索跨界转型,推进文旅融合
2022年3月,文旅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中指出:“推动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规划建设,鼓励兴办特色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创馆。”可见,“特色”二字,是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最佳的表达方式之一。而特色图书馆融入景区,甚至成为景区一景、城市一景的现象也不断出现,比如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黄金海岸阿那亚度假园区内的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以及近年来走红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都是图书馆文旅融合的良好示范。
相较于大城市、大景区的“网红”图书馆,乡村图书馆虽然在规模、投资等方面都无法相比,但却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这是其优势所在。笔者认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特色图书馆建设,应更加注重以下两点:一是保障当地村民的阅读需求,使图书馆成为帮助他们获取知识和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成为激发村民阅读兴趣、获得发展原动力、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场所。二是因地制宜地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让图书馆的“外貌”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整体风貌相得益彰,“内在”与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深度融合,使自然特色、人文特色转化为图书馆的特色,并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三是打破传统图书馆的单一服务方式,适当进行“馆店”结合,如与书店、茶馆、文创商店等有机结合,但要注意以图书馆为主,不应过度商业化、娱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