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非遗保护的规划行动
2023-02-02杨文美
摘要:文化遗产见证历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简称 “非遗”)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受到冲击,传统技艺在科技发展进程中逐渐流失。对于非遗的原真性保护除研究遗产本身外,其所处的遗产环境也是研究重点。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楼上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遗产环境和风貌特色,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为非遗的原真性保护提供新的样本补充。
关键词:原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环境;楼上村
快速城镇化和新兴技术发展给我国的非遗文化带来冲击,警醒世人关注非遗传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发展统筹兜底,既有乡村建设案例反映了非遗文化激活村寨魅力的有效性。非遗文化与其遗产环境密切相关,遗产环境是非遗形象的空间载体,遗产环境保护可助力非遗的原真性传承,遗产空间把控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非遗原真性研究
“原真性”一词最早见于欧洲,是联合国审定世界文化遗产的首要原则,也是国际间定义、评估及监控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要素。1964年 “原真性”概念写入 《威尼斯宪章》,1994年在 《奈良文件》中得到完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 (2005)中有了更明确的 “原真性”的阐述,即依据文化遗产类别及所处文化背景,其 “外形和设计,材料和实体,用途和功能,传统、技术和管理体制,方位和位置,语言和其他形式的非物质遗产,精神和感觉,以及其他内外因素”真实可信,可判定为具有原真性。也强调 “精神”特征和 “感觉”特征的原真性评估是评价一个地方特点和意义的重要指标。
在西方国家中,对于非遗原真性的研究囊括于文化遗产的主体思考,其相同点可总结为对于非遗的原真性特征在旅游发展中的正向影响。我国学者的非遗原真性趋向于强调 “非遗”和 “原真性”的衍生研究,将二者视为整体的研究较少。从研究主题来看,非遗研究与乡村旅游关联紧密。一方面,学者们认为消费者反应是非遗原真性和活态性发展的间接反映;[1]另一方面,非遗的原真性是非遗文化的全方位整体性表达,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2]非遗的原真性是历史进程中遗产的真实保存,是传承的真实性,是传承人和第三方的原真感知。非遗的原真性表达是其文化的一系列的整體性呈现,是所处环境的和谐共生,文化的诞生与环境密切相关。[3]
二、民族地区非遗原真性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4]在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公布的第五批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中,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为1 652个。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原生态,文化遗存丰富。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提出,乡村规划大量编制,乡村生活条件改变的同时地方文化特色逐渐消失,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5]传统村落在适应现代生活过程中各方面都发生改变,科技发展、文化观念、政策制度、经济发展对传统村落演变具有强大的牵引和矫正力量,[6]民族地区非遗所处的遗产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三、楼上村实例分析
(一)区位分析
楼上村是位于贵州省铜仁石阡县国荣乡的一个行政村,始建于明弘治六年 (1493),是一座以周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整个村寨坐东北面西南,距石阡县城15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 (详见图1)。楼上村拥有众多社会称号 (详见表1),富含古韵,保留着独特的古汉民族风俗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村内明清穿孔式建筑相得益彰。
(二)非遗现状分析
1.非遗现状
楼上村的农耕文化浓郁,保存着清明会要毛龙、写春联、丧葬习俗等传统民俗,经认证的非遗项目有省级非遗3项,市级非遗传承人3人,未挖掘的非遗资源丰富 (详见表2)。受社会发展影响,文化传承受阻。
2.非遗空间载体现状
楼上村的非遗空间载体多见于文物建筑和公共建筑。
见于公共建筑的非遗主要分布在养正书院、乡愁馆、刺绣馆、小学和幼儿园。
经文物本体认定挂牌保护的建筑群体数量多,主要为木构穿孔式的明清建筑,均位于村内核心保护区内,包含公共建筑、民居建筑、墓葬、遗址与巷道 (详见图2)。建筑形式有全木构建筑、砖木混合、砖混结构,早期修建的房屋以单层木构建筑为主,改革开放后逐渐出现2层、3层的砖木混合建筑和砖混结构建筑,整体风貌混乱,建筑保护不完全,建筑环境亟须修整 (详见表3、表4)。
(三)遗产环境现状分析
1.楼上村的非遗遗产环境详见图3、表5。
2.经过实地调研后,对楼上村遗产环境现状总结如下:
(1)受社会发展影响,文化传承受阻;
(2)非遗空间载体方面:古建筑维护意识弱,庭院杂草丛生,核心保护区内风貌杂乱,传统民居建筑使用率低;
(3)遗产环境方面:垃圾污水处理未完善,消防措施涉及范围小、消火栓箱空置,电线布置不符合规范,缺乏照明设施;景观资源未充分利用,缺乏专业人才科学引导。
四、楼上村遗产环境保护的规划建议
(一)规划关注点由宏观转入微观
建立健全非遗物质空间载体保护的标准化工作,注重其周边环境控制和村内空间节点、街道空间格局、建筑实体的保护,专项落实保护规范。同时,基于分布现状进行基础设施升级,提升空间服务品质,充分利用古寨山水风光,使规划更接地气。
(二)规划重点以人为核心
非遗的传承依托于人的薪火相传,规划应注重村民、乡村、文化、驻地企业等方面的共同缔造,基于村域特色进行文化品牌升级。鼓励村内非遗传承人突破传统观念,积极发展优势产业,打造产业品牌,营造专属产业与非遗传承工作岗位。同时,加强村民的非遗保护意识引导,增强对古建筑与古树的保护和维护意识,通过视频、书籍、政府宣传、专家指导等方式,组织村民学习保护和维护方法,学习简单的垃圾分类知识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规划方法更加智慧化
国土空间的重要特征是统一的管制用途,楼上村的风貌规划应该在其建筑轮廓、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建筑立面、山水格局和开敞空间上实现三维化、立体化及形态化上的增益,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统一村落风貌要素管控并与村庄规划做好衔接。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建设乡村地图,将文化、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叠加融合。
五、结束语
文化交融带来的蝴蝶效应引发人们呼吁保护非遗文化,非遗遗产空间与非遗文化共生,缺一不可。本文基于对楼上村进行的现状调研,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同时寻求乡村村庄发展和非遗保护的平衡。
未来的民族地区非遗保护研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各村庄自然、历史文化、当前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微观层面的田野调查和行动研究;基于本土实践的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 马俊淑,陈莹,顾任飞.基于文化自觉的非物质文化在服饰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研究:以温州为例[J].山东纺织经济, 2019(08):5-8.
[2] 周丽洁,易伟新.消费者响应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J].求索,2013(12):123-125.
[3] 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08(00):76-84.
[4] 华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SSCI文献的分析[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9(03):88-100.
[5] 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 曹勇,陈颖,田凯.突变与传承:川西北藏区旅游村落乡土民居当代演变类型、特征及思考:以阿坝县神座村为例[J].住区, 2017(01):29-34.
作者简介: 杨文美,女,苗族,贵州凯里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