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外语专业跨学科知识整合的形成性评价与引导策略

2023-02-02陈思宇

社会科学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科跨学科外语

陈思宇

(河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作为“四新”建设重要一环,新文科担负“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推动文科教育融合发展等重大使命,承担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推进文科专业数字化改造、主动服务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等时代任务”[1]。新文科外语人才则身兼参与国际话语体系建构、争取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文明互鉴及世界和平发展等使命。本文结合新文科建设对外语人才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依托成果导向教育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聚焦新外语跨学科知识整合的形成性评价与引导策略,为培养及评测新时期外语人才跨学科综合能力提供可行方案,为新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新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新文科背景下的新外语之“新”在于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通过多学科知识体系与方法突破现有认知,实现跨学科知识重组与创新,为高素质外语人才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为此,有必要首先厘清“四新”建设所强调的“跨学科能力”及新文科外语专业跨学科建设的研究现状。

(一)跨学科相关概念释义

加拿大学者何纳·勒让德(Renald Legendre)围绕“广义释义”“教学法”“认知”“科研”多维度界定“多学科”“跨学科”及“超学科”三概念。多学科注重将学科并置或并列而非融合,学科间可并无关联。跨学科关注两个或以上学科的互动综合,在科研方面指利用多学科、多领域专家或借助不同学科间可相互丰富的概念、方法与知识展开研究。跨学科的认知层次高于多学科。超学科比跨学科有更高认知水平,是最高程度学习整合,包括学科间,“学科与‘非学科’之间的交叉、跨越和融合,还包括专业内学者与‘专业外’的各行各业人士的跨界合作,因此它代表着一种更高等级或最高等级的‘跨学科’”[2]。能整合非科学、经验世界、系统思维、伦理反思的超学科趋向于“逐渐消除所涉及学科的隔阂”[3],从科研层面看,超学科将知识方法融合,导向新学科诞生。

勒让德强调“知识整合”在跨学科及超学科能力形成过程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并将其定义为:将新知识嫁接至已有知识,重构内在认知,将习得知识用于新情境,可分为知识嫁接、重组及迁移三步骤[3]。知识整合建立在“由学习者发展出来的用于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的‘观念库’之上”[4],与知识、能力及软技能密切相关。

可见,培养新文科外语专业本科生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不仅有助提升学生认知层次、推动学科发展,也是实现超学科整合的基础。而制定合理的跨学科知识整合形成性评价,不仅能评测学生从不同学科结合巩固信息、识别整合并应用多学科知识技能创造新见解的能力,也可评估其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

(二)新文科外语跨学科建设的研究现状

我国外语学科自创立便有“跨”文学与语言、人文与社会、传统文明与外来文明的属性,“而‘文明’一词的包容力,使得外语学科从学科体系的角度来说更是‘跨’各个学科的”[5]。新文科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对外语专业跨学科建设有更广泛探讨,主要涉及“为何跨”“跨什么”“如何跨”“跨到哪”四方面。

关于“为何跨”,国内学界已达成共识:跨学科建设是外语专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助推全球治理、文明互鉴、传播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等国家战略的利器。

针对“跨什么”与“如何跨”,诸多学者从语言学、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翻译、国别和区域这五大外语专业基础研究方向着手分析跨学科实现路径(张剑,2023;胡开宝,2021;戴炜栋等,2020),强调以数字智能(张剑,2023;佟和龙,2023;刘夏、何高大,2022)或国际传播力培养(何宁、王守仁,2021)为抓手,突破传统方法、思维、范式,实现学科革命意义上的交叉融合。此外,还有结合校本优势发展新文科外语并构建高水平师资、教研团队(罗选民等,2023;胡开宝等,2022;胡伟华、张睿,2022;何莲珍,2021)及推进教材建设(王乐、王晓涔,2023;蔡基刚,2023)等方面的探讨。

至于“跨到哪”的学科边际问题,则应以明确的国家意识贯彻新文科外语课程思政(杨枫,2022;王银泉,2022),突出语言特色与学科优势,协同其他学科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国际化外语复合人才(戴炜栋,2020)。

综上,学界就新文科外语跨学科建设的内涵、学理、路径与向度已有较深入讨论。但“当前新文科的发展尚未形成统一的学科规范,许多制度性结构的构建仍处于探索阶段,由此导致的学科共识缺乏、组织建构不足、机制支持薄弱等问题对新文科评价造成一定的挑战”[6]。而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作为“四新”建设重要指标,不仅可作为新文科评价的有效抓手,亦可为新文科外语专业建设提供指引。

二、构建以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教育部2018 年推出“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本科专业认证体系,强调以成果导向教育OBE 理念设计人才培养各环节,指导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实现课程设置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两大支撑,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价和收集证据来证明连环支撑和培养目标的最终达成”[7]。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提倡以成果、能力、目标及需求为导向,反向设计人才培养、课程及教学方案。以OBE 理念引领新文科外语建设与评测,则需将“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培养作为重要“成果导向”,而实现“以评促建”的首要前提则是析出新文科外语人才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的内涵及外延。

(一)新文科外语专业跨学科能力维度及水平解析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后称《国标》)强调外语专业学生“应掌握外国语言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国别与区域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现专业特色”[8]。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后称《指南》)将以上要求细化为:了解外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了解主要外语国家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情况;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中外语言及中外文化差异;了解中国国情和国际发展形势;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学术规范;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指南》还建议各高校按需设置“外语教学”“国际金融”“财务会计”等外语人才培养方向以满足社会及学生需要。

从国际上看,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跨文化能力概念与行动框架》(2013)或2018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对“全球胜任力”的四维度定义,都强调跨文化能力以及为人类福祉、全球问题与局势采取建设性行动,相关内容可归纳至新文科外语跨学科培养要求。

国内学者综合欧盟的“能力”定义,将跨学科能力界定为适用于跨学科问题解决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的综合,按学科整合不同程度分为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三水平,“跨学科”故既可指整合知识的能力,也可用于表征知识整合的程度[9]。我们基于《国标》《指南》及新文科外语时代使命,建立“新文科外语跨学科能力维度及水平量表”(见表1)以直观呈现新文科外语跨学科能力培养要求。由表1 可见,新文科外语专业能力培养已不再局限学科知识领域内部,而处于多学科、跨学科及超学科水平。此量表不仅为教学设计提供引导,也为新文科外语跨学科能力形成性评价的制定提供思路。

表1 新文科外语跨学科能力维度及水平量表

(二)基于AHP 层次分析法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

为避免统一的知识体系被分割并呈现碎片化特征,应在新文科外语跨学科能力维度及水平量表基础上引入形成性评价,实现培养过程中连续及时的评估反馈,客观全面评测学生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及新文科外语跨学科育人实效。相较在学习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价”,贯穿教学全程的“形成性评价”对师生有更重要指导激励作用。就新文科建设而言,一套科学的跨学科能力形成性评价体系不应局限于师生,而应实现职能部门、院校、实践单位等联动互通,共同提供人才培养支持。为此,我们结合专业认证重点考察的五维度(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师资和条件支撑度、质保运行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设计“新文科外语跨学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萨蒂(Thomas L.Saaty)提出的通过区分多变量层次、计算权重而进行决策分析的AHP 层次分析法,邀请七位来自外语学科、教育管理、教务系统工作十年以上的专家,按1-9 比较尺度对评价指标两两对比打分,依次求得各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λ max,进行一致性检验,求得一致性指标,判断矩阵一致性和有效性,并依次计算多层次指标体系的权重(见表2)。

表2 新文科外语跨学科知识整合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表

表2 构成较为完整的新文科外语跨学科知识整合评价系统,相关指标权重也为我们提供培养及评测的着力点。形成性评价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过程及结果的重要手段,应贯穿新文科外语教育全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综合使用包括质性评价、多维评价、多方评价、多样评价及综合以上方法的一体化系统评价来保证科学合理。

三、新文科外语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培养的引导策略

结合“新文科外语跨学科知识整合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表”,我们看到“社会需求适应度”“培养目标达成”“师资和条件支撑”在新文科外语专业跨学科能力培养中发挥关键作用。“服务国家社会需求”是“培养目标达成”的前提,“师资和条件支撑”则是“培养目标达成”的保障,从宏观层面综合上述指标设定引导策略是“以评促建”推进新文科外语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国家需求引领跨学科育人目标

国家意识与社会服务是评价新文科外语育人成效的重要维度。外语学科应“发挥语言优势,推动学科跨界融合,强化国家战略的需求意识,通过外语教学和研究响应和服务国家与社会需求,关注和研究关系到人类命运和国家战略的重大问题,凸显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建设的使命担当”[10]。

当前的新文科外语教育应首先加强学生国家意识与全球视野,在培养人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构建传播中国新形象、中华文化走出去等的同时,提升人才在国际舞台的综合素养和全球治理能力,使学生充分利用专业及跨学科协同优势,主动对接国际热点前沿及社会重大问题。新文科外语跨学科教育应致力于培养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知识视野,参与高水平跨学科科研项目,高效汇聚全球范围中华文化优秀研究成果,挖掘、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助力形成“自我和他者的话语身份同时在场、本国和他国的文化基因同步彰显、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同频共振的学术思想体系”[11],提升中华学术与中华文明的全球传播力与影响力,促成多元文化和平发展,在此过程中实现新外语人才专业能力、道德修养、人格塑造、人文素质等培养目标的深度达成。

新文科外语专业还应在服务社会过程中,深入分析社会发展新兴趋势和现实需求,结合学科发展整体概况、本土特色、优先发展领域,主动与政产学研界搭建多主体创新联盟,形成“科技人文跨界协同创新-推进成果转化-优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各高校需深挖社会中的跨学科育人资源,推动实践育人工作规范化、品牌化,构建跨学科多元实训体系,使外语人才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做全方位培养具有高度家国情怀、德才兼备和“一精多能,一专多会”的外语人才。

(二)师资条件保障跨学科能力达成

“师资和条件支撑”是实现跨学科专业建设“培养目标达成”的保障。高校应主要围绕“课程体系改革”“核心师资团队建设”“教学科研资源(活动)有效配置”三方面保障外语专业人才跨学科能力达成。

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特色资源,在组织筹划及协调层面保障构建“思想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跨学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多维度课程体系,构建一流跨学科师资团队。通过培训或导师制提供跨学科教学创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帮助团队成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实现知识体系及教研能力的互补相长;创建校企协同创新及产学研合作平台,坚持内培外引与产教融合,通过多结构培育格局为新外语跨学科实训提供优质环境,促进教研创新成果孵化推广;打造育人意识强、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优、活跃于教育学术界并在国家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有广泛影响力的教师学者队伍。

师资团队应利用教学科研资源(活动)配置,熟谙新文科外语专业能力培养要求,高度重视课程教学建设,厘清学科课程设置的问题意识、多学科知识融合度、学习者跨学科能力达成度、多元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的适应度。新文科外语专业教师需突破传统学科框架,以问题逻辑改造课程,以教学科研活动提升专业课的跨学科视野,设置立体化知识整合方案,结合成果导向教育OBE 理念,打造融合“专业教育-跨学科特色-综合素养教育”的新文科外语专业“金课”资源库,使人才的外语专业能力、跨学科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协同发展,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创建具有“学习进程-学习目标-成功标准-获取学习证据-解释证据-诊断差距-给予反馈-教学调整-搭建学习支架-缩小差距”[12]十环节的形成性评价工作平台,有效利用此平台及时调整教学、资源配置以确保培养目标达成度稳步提升。

四、结语

新文科外语专业建设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培养能秉承新时代使命担当、立足中国视角、传达构筑中国话语、积极参与世界知识谱系构建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不仅需用好新技术与新方法,更应借助一体化形成性评价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实现人才能力结构的融合发展及新文科外语专业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改革。各院校可结合历史积累及资源特色,创新新文科外语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培养的引导策略,科学应用跨学科知识整合形成性评价,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及培养体系,循序渐进地实现面向新文科建设的外语专业转型。

猜你喜欢

文科跨学科外语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孙文科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