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关系、价值共创与实现路径
2023-02-02黄细嘉
黄细嘉,惠 荣
(南昌大学 旅游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践履的使命追求,又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范畴。扎实推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不仅是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跃升,更是为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积累经验、打造样板。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丰功伟绩。以革命历史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是老区最鲜亮的底色,以革命精神为传承的红色基因是老区最独特的内涵,以红色旅游为依托的红色资源是革命老区最宝贵的财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通过增加政府投资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吸收就业增加百姓收入推进革命老区实现共同富裕,是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是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我国现有文献关于红色旅游的研究较多关注红色资源开发[1]、红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3]、红色旅游的功能[4]以及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5]等话题,缺乏对红色旅游与老区建设的关系讨论,特别是对红色旅游助推革命老区实现共同富裕的探讨较少。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带动了革命老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还为共同富裕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关系,二者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文章通过揭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耦合机理,构建二者实现价值共创过程,进一步探索其实现路径,以期为革命老区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提出可资参考的逻辑理路。
一、新时代共同富裕视域下红色旅游发展态势分析
新时代,我国迈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的过程中,红色旅游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强化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工程;成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带动产业融合升级,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工程;成为增收富民脱贫摘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发革命老区活力的富民工程,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一)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6]。红色旅游承载着革命历史、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中共中央宣传部先后向社会公布了6 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达到473 个,基本覆盖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解放战争胜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革命纪念地。从红色景区的游览客群年龄来看,红色旅游用户年龄阶段主要以80、90 后为主,分别占比41%和26%。①数据来源于中国旅游研究院和马蜂窝旅游联合发布《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2022 年亲子家庭参与红色旅游的比例与2021 年近乎持平,占比近三成。可见,红色旅游不再仅仅是中老年人回忆峥嵘岁月的怀旧旅游,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群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
(二)红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趋势明显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红色旅游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无论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旅游品质,还是在产业融合、技术创新、人才引入、市场开拓等方面都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截止2022 年,全国已有229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进入实施第三期建设方案中,占比达76.3%,基本建立起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化红色景区管理体系。②资料来源于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王金伟副教授团队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2)》。在此基础上,全国已培育形成浙沪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等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以及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③资料来源于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王金伟副教授团队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1)》。,初步实现了全国红色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的标准化协同管理体系。此外,积极探索AR、V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赋能红色旅游沉浸式场景打造方式,优化旅游产品的供给,以丰富游客游览体验。
(三)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果显著
发展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把先天的资源优势转化成后发的经济优势,既拉动了生产性建设内需,促进了生活性旅游消费,又使老区群众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旅游商品制售、土特产品售卖、农家乐等旅游活动的经营,增加了收入,共享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红利,在促进革命老区脱贫摘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2019 年,湘赣边区域合作县(市、区)接待游客1.2 亿人次,实现红色旅游收入1050 亿元,辐射带动211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致富。④数据来源于2019 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红色旅游助力革命老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成就斐然。
二、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关系
耦合最初来源于物理学科,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联,通过良性互动达到协调共生的动态关联关系[7]。科学地揭示革命老区高发展红色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耦合机理,通过促进红色资源富集的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破解地区发展不平衡、老区发展不充分的矛盾,推动革命老区全面振兴,稳步迈向共同富裕,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特殊工程。
(一)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的动力来源
1.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的外驱力
外驱力通常指外在的驱动力量,它是实现二者耦合的外因和客观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并通过内因来发挥作用[8]。立足于事物发展的整体过程,起到加速与支撑的作用,可以从任务需求角度进行分析。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追求。用好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赓续党的红色血脉,是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前提和保障[9]。然而,我国红色旅游发展仍存在文化主题内涵阐述不清、旅游主体功能定位不明、产品类型雷同单一等问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寓教于游”的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最佳载体之一,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先进革命文化引领人民精神追求,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精神文化追求的需要,也是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接踵而至的是角色转变的挑战。作为新手妈妈,面临了种种意想不到的挑战。作为新晋MW,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承担。左手事业,右手家庭,想要达到平衡,需要太多牺牲和取舍。兼顾好母亲以及葡萄酒大师两个角色,个中艰辛可想而知。细数过去一年她完成的那些事儿,你会发现,Sarah绝不是简单用“学霸”二字所能概括。面对繁忙工作,无论是安排工作优先级上的近乎冷酷无情,抑或对葡萄酒教育改革的毅力和决心,Sarah所展示出的理性、果断与魄力,着实让人敬佩。凭借这股韧劲和魄力,这位冉冉升起的学界明星以超强的姿态展现了葡萄酒世界的女性力量。
二是革命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助力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更是其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途径[10]。对于大多数红色资源富集的革命老区来说,通过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在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正确认识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教育主体功能和促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主要作用,坚持生态优良、生产高端、生活更好的高质量发展路子,谱写革命老区振兴新篇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
三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需求。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休闲活动,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品位。作为一项主要在革命老区兴起的专题旅游形式,致力于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助力革命老区实现共同富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奋斗目标,是造福革命老区人民的一项重要工程。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夯实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红色旅游价值的体现,更是新时代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自由美好、幸福美满的高质量生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标志[11]。
2.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的内动力
内动力是指事物发展的内部推动力,是二者实现耦合的内因和根本力量。它产生于环境适应和自我发展过程中,并且作用于主体行动以达到满足需求的内在动力,可以从功能定位、价值实现等角度进行分析。
一是参与主体吻合。人民是红色文化创造实践的历史主体,红色文化是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着深厚的人民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一方面体现在人民群众参与实践创造财富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体现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就参与主体来看,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具有全民性,存在共同的发展主体。在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凸显和明确人民的主体地位,坚决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石。
二是发展理念契合。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把质量作为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是对红色旅游发展的价值取向、原则遵循、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等的重大调整和提升,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高度聚合和集中体现[12]。在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秉承新发展理念为先导,以创新为实现共同富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共谋和谐之路,以开放共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来共享发展成果。因此,以新发展理念为原则,并将之贯穿到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是坚定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实践路径。
三是社会功能叠合。红色旅游兼具弘扬革命文化与发展老区经济的双重功能,发展红色旅游是紧扣时代主题的重要战略选择[13]。坚持走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效应、增加老区农民收入的经济效益、促进老区群众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效果和发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效能相统一的科学发展之路,兼具传承红色基因、振兴老区经济、弘扬先进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多重功能。共同富裕是发展与共享的有机统一,包含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普遍达到更高水平的美好生活,实现人类文明全面进步。社会功能的重合是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发展的必要前提,二者以不同的方式推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它们走向协调发展的必然。
四是价值目标吻合。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发展以增进民生福祉为价值导向,以期实现社会各方面水平的全面提升,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其促进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作用,通过改善老区基础设施,打造老区生态宜居环境,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老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不断增强革命老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成果,为革命老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丰富充足的物质基础。共同富裕既是党和政府的现实任务,又是一项长期愿景,需要坚持先富带动后富,允许适度差距,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建共享,兼顾效率与公平等,在发展中扎实推进,既要做大做好蛋糕,又要公平合理分配蛋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充足的物质基础。
(二)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耦合机理分析
一方面,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牵引和推动”作用,是启动共建共富耦合系统的引擎。一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红色文化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沉淀为红色基因,通过传承与弘扬凝聚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鲜活载体,通过旅游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思想基础。二是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发展红色旅游产生一定数量的劳动力需求,通过增加工作岗位、扩大就业人数,完善老区财富积累机制[14]。发展红色旅游带动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红色旅游产业帮扶作用,进而反哺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为共同富裕创造稳定环境。三是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红色旅游促进革命老区乡村脱贫致富,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乡要素流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15];红色旅游吸引精英人才回乡创业,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这些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动力机制。四是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红色旅游整合区域资源,推动红色资源富集区协作,建设协作示范区,塑造区域联合品牌,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搭建开放合作发展平台,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有效动能。
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对红色旅游发展具有“支撑和重塑”作用,是促进共建共富耦合关系的前提。一是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内在规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撑红色文化弘扬和红色旅游发展价值追求。二是革命老区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立足当地红色文化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带动相关产业繁荣发展,发挥红色旅游增收致富作用。三是推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融合新业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财政支持、融资配套、投资创业等,支持红色资源开发和老区经济协同发展。四是共同富裕提升红色旅游基础建设,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完善相关教育、医疗、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引领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老区开展综合整治,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保证;更好地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良好发展氛围。
结合红色旅游的内在功能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要求,可以构建二者的耦合机理模型(见图1)。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协同共进,探索构建二者实现价值共创模式,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图1 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机理分析
三、发展红色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构建过程
价值共创理论认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者既是价值资源的提供者,也是价值结果的整合者,价值通过参与主体的互动在价值网络中被共同创造[16]。该理论包含资源、实践和效应三个维度[17]。哲学视角下的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为关系范畴,在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发展情境下,其中的主-客互动关系表现为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的主体和旅游资源与发展目标的客体之间的关系或关联,需要参与主体在资源观上达成共识,在实践过程中构建共生发展体系,最终实现互惠互利的目标效应,本质上是促进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价值共振、共生与共赢[18]。文章基于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耦合关系构建此二者的价值共创模型(见图2)。
图2 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价值共创过程模型
(一)以主体共融模式达成价值共识
人的发展是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落到实处的根本关切,是二者实现价值共创的耦合性基础。在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发展背景下,全体人民不仅是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秉持人民至上的发展观念,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目标,让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全过程,形成命运共同体,激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构建主体共融模式,促进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价值共创。
价值共识是价值共创的基础,识别参与主体、实现资源互动是价值共创的重要内容[19]。促使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同频共振,首先需要明确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探讨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角色,以一致的价值导向激发价值共创意愿,强化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聚焦参与主体实现资源互动并共同创造价值,为打造一个持续循环、动态演化的价值共创生态服务系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以人民至上的制度逻辑,融合创新的价值逻辑构建主体共融模式,进而使参与主体达成观念共识,整合有效资源,补齐发展短板,破解地区发展不平衡、老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以实现“红色旅游-共同富裕”互利双赢为导向,为价值共创提供方向和能量。
(二)以功能互促模式构建价值共生
价值共生是实现价值共创的基本保障,在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嵌入参与主体价值共识之后,需要进一步地实现利益互嵌和价值重构,通过资源整合、服务交互、功能互促过程的多层次互动形成合作共生关系,进而“联合、协作、并行、对等地创造新价值”[21]。具体来说,红色旅游的多重功能,聚焦到新时代的工作重心,从原先的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从脱贫攻坚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红色旅游功能的拓展,而且是推进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发展的互促共进[22]。以功能互促模式构建集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及生态共同体五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形成发展合力,为“做大蛋糕”赋能共同富裕。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对区域进行空间交互建设,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各方参与、利益互嵌的多元共治局面。通过各发展环节紧密交融,完成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融通的经济关系,使其制度、体制和机制更加适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需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达到价值的重构共生。
(三)以利益共享模式形成价值共赢
价值共赢是价值共创的目标,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发展在形成利益共生后,在多方资源转化与交融过程中构建利益共同体,树立多元参与理念,完善多元共治制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环境,各个利益主体协同共进,增强抵御风险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使社会各个阶层普遍受益,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形成价值共赢,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3]。
红色旅游所展现的、共同富裕所追求的,都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的利益共享发展模式,是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体现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立场,激发人民行动自觉的价值动力,满足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宗旨。以共治共建共享助推共同富裕“分好蛋糕”目标的实现,以利益共享模式促使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发展实现价值共赢,需要以创新为动力,以红色旅游产业为载体,以全产业价值链为纽带,将全社会各部分紧密联结,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两者通过各环节的耦合,带动产业链之间的耦合,最终激发整体耦合,形成红色旅游手段与共同富裕目标的高度契合的关联互动关系,最终统一于加快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四、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价值共创的实现路径
从革命老区的区域发展实践来讲,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就是实现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人文生态协调、城乡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融合兴旺、居民生活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地区差距、缩小收入差距、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着力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么,如何将实现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方向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进行有效衔接,文章基于二者的耦合关系,提出构建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实现路径。
(一)多利益主体共治推进老区城乡治理现代化
提升多利益主体共治效能是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关乎革命老区能否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调动各主体积极性,构建党委领导、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贯彻多元协同共治,实现资源的有效集聚、推动市场有序增长、进行创新激励、注重分工优化和竞争促进,创造良好的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效治理的局面。二是深化改革开放,破除利益壁垒,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民主协商、科学规范的治理机制。依托老区资源优势,对接国家重大区域融合战略,建立以城带村、以点带面的互融共通发展模式。加强城乡之间版块的互动合作,协调解决重大发展问题,以“软硬结合、元协互动、智善兼具、精微相容”的治理维度探索共治机制。三是突出红色引领党建,巩固老区自治基础,打造系统完备、法治保障、多措并举、未雨绸缪的治理效能。善用法治理念,营造依法治理环境;创新管理理念,以科技支撑、智慧治理综合施策。加强风险意识,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提高源头治理能力。
(二)多样化功能聚合促进老区乡村产业振兴
聚合多样化功能优势,促进红色旅游发展、多元产业兴旺、共同富裕实现三方面的互动有效衔接。一是实施“红色旅游+”与“+红色旅游”工程,提高多产业互动共存功能,促进老区产业融合发展。秉承“集链成群”理念,推动红色旅游与“文体商农”深度融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产业协同发展,依托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推动老区产业一体化发展,建设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发展示范区和先行区。二是以科技赋能旅游产业发展,提升红色旅游智慧化服务功能,推动革命老区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新时代发展需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建设红色旅游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创新,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作用,加快构建革命老区以自动化、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红色旅游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三是发挥红色旅游促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功能,实现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服务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培育壮大革命老区产业,做优做精乡村休闲业态,探索资源配置新方式和产业运行新机制,优化老区乡村产业结构,做好产业帮扶与产业兴旺的有效衔接,增强乡村产业联动聚合力,增强老区产业持续增长力,以乡村产业兴旺促进老区全面振兴,使革命老区实现共同富裕落地见效。
(三)多向度改革创新实现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增添“助推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一是以质量变革为基础保障,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优质度。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导向,创新源头供给,提高有效供给,推动红色旅游制造向红色旅游智造、红色旅游产品向红色旅游品牌升级,实施高质量发展,提升红色旅游经济优质度。二是以动力变革为关键步骤,转换增长引擎,提升发展协调度。加快红色旅游创新能力建设,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做好智慧、科技赋能红色旅游工作,打造智慧方案、提供科技支撑和释放成长空间,转换增长引擎。同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建包容,完善其耦合机制,提升发展协调度。三是以效率变革为核心目标,促进有效融合,提升富裕全面度。提高以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全要素资源生产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破除体制障碍和市场垄断,实现红色旅游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才资源的有效融合,培育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价值共创新动能,提高二者耦合发展的生产效率、协同效率和发展效率,提升富裕全面度。
(四)多方面制度保障增进革命老区民生福祉
增进民生福祉,办好民生实事是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集中体现。一是补齐老区民生短板,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改善革命老区基层民生和福利保障制度,切实加大对老弱病残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兜底服务;以红色旅游带动革命老区民生发展,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夯实革命老区民生之本。二是完善产业帮扶机制,加强老区产业支撑。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加强金融支持和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深入实施红色文化惠民工程,激发革命老区市场活力,带动红色旅游及其关联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培育能够支撑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实施环境保护工程,确保老区生态宜居。加强革命老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支持革命老区建设联合生态安全屏障,推进革命老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采用可持续生产方式,以生态优先,绿色引领指导革命老区实施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宜居,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