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3-02-02刘立恒梁海平王小莺龚海伟陈炜毅刘婵娟
刘立恒,梁海平,万 根,王小莺,刘 意,龚海伟,陈炜毅,刘婵娟
新农科背景下“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刘立恒1,2,梁海平1,万 根1,王小莺1,2,刘 意1,龚海伟1,陈炜毅1,刘婵娟3
(1. 江西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2. 江西农业大学 兽药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45;3. 江西农业大学 农业生物技术分析测试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5)
“兽医生物制品学”是中国高等农业院校动物药学和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新农科背景下,研究以《兽医生物制品学》第3版为基础,根据课程建设需要,立足“立德树人、强农兴农”出发点,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建立教学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和创新性改革,旨在紧密契合新农科人才培养服务于乡村振兴人才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培养具有丰富兽医生物制品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动物药学复合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创新性改革
新时代背景下,新农科建设为我国涉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方向[1]。新农科建设自2019年启动,是以“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主的一系列新农科的建设事项与建设工作。就高等学校而言,新农科建设是指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将设立新的农科专业或改造原有的农科专业,使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对人才需求的转变。
随着畜牧养殖业及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一些农业高等院校陆续开设动物药学专业,以培养社会亟需的动物药学专业人才。江西农业大学自2008年开始招收动物药学专业本科生,目前动物药学专业已发展成为江西省一流建设专业。为更好地响应国家“新农科建设”号召,培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江西农业大学在2018年新修订的动物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动物药学专业学生所修课程进行了优化设置,把“兽医生物制品学”作为其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兽医生物制品学是一门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内容涵盖生物制品的免疫学理论,菌毒种选育与构建技术,生物制品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生产用主要设备及污物处理等重要内容[2-3]。课程以《兽医生物制品学》(第3版)为教材,但由于近几年一些动物疫病的发生和发展,现有教材尚未覆盖此类疫病的知识内容。为了紧密契合社会需求和适应江西农业大学动物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需要,亟需在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模式、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科学优化和创新性改革[3]。旨在紧密契合新农科人才培养服务于乡村振兴人才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1 课程思政研究
高等农业院校要坚持把“强农兴农、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养服务国家人才作为最高追求,把学校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教学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时刻把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中心环节,并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作为教师,要在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的同时,要更好地担负起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这就要求广大教师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外,更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并将高尚的道德情操融汇于具体教学实践之中,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在本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力求实现课程理论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突出“情”意。“情”是爱国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教学过程的永恒主题。新农科背景下,推动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全方位、立体化育人转型,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卓越兽医人才必要途径。在课程施教过程中,着力发掘我国在兽医生物制品研发、使用等方面对世界畜牧业健康发展所做出贡献的素材,突出我国在人类及兽用生物制品的发展史上有着辉煌的成就。在“绪论”章节突出介绍我国在当前人类及动物疫病防控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举世瞩目成绩,主要包括:①我国在新冠疫苗研发领域的成就,包括研发思路、研发过程及在目前世界范围内新冠病毒疫苗研发进程中的领先地位等;②我国在非洲猪瘟疫苗方面得到研究进展;③我国在传统疫苗(如猪瘟疫苗)研究中在世界范围内的突出成就等。将我国在疫苗研发、生产及应用中领先世界的突出成果融于教学之中,切实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以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到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
2 教学内容研究
2.1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新”意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在动物药学专业“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的建设中,根据学生应聘岗位能力的需要和生产实际需求,优化、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突出“新”意。由于动物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教学实施中更倾向于传授学生兽用生物制品的合理使用、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研发的原理及过程,强化农业生产中的生物安全意识(生物制品质量安全、使用安全、使用效果安全)等内容。因此,课题实施过程中以《兽医生物制品学》教材(第3版)为蓝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增加、调整和优化。
2.1.1 力求讲授知识的紧迫性和时效性 把自2018年以来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的非洲猪瘟作为重点,着重讲述加强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国内各相关研究单位关于非洲猪瘟疫苗的研究思路、研究进展及面临困难等内容。同时增加了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思路、研究路线、生产过程、保护效果等内容。
2.1.2 力求讲授知识的新颖性 兽医生物制品行业是目前兽药行业里面最活跃的产业之一,随着行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兽药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等都较传统生物制品相比不断取得新突破。课题实施过程中,及时将新的专业知识及时补充到课程学习资源中,是课程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教材第3章“动物疫苗的制造技术”章节增加了“新型疫苗制造技术”一节,重点讲述核酸疫苗(DNA疫苗和mRNA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等新型疫苗的制备技术。在第9章“猪用生物制品”中增加我国目前“非洲猪瘟病毒”疫苗研发的主要类型以及面临的问题。另外,在简要讲授传统疫苗生产工艺流程基础上,重点讲授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研发新技术,使学生掌握新技术生产兽用生物制品的原理、方法,以便更好地为畜牧业生产服务。
2.1.3 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统一性 把涉及生物制品废弃物处理设备章节作为学生课后自学,下节课随机提问检查;涉及生物制品生产设备章节让学生自学,然后在去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实习环节中再加以强化。同时要求每一位同学结合参观实习写一份学习报告,以确保学习效果。
2.2 实现实验课程和教学实习内容结合统一,突出“效”意
培养计划中本课程实验和教学实习各为16学时。为高效利用有限的课时以提高教学效率,结合目前兽医生物制品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设置综合大实验,将实验内容与实习内容有机结合。实验内容围绕基因工程DNA疫苗的上游生产工艺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①“核酸疫苗质粒DNA的提取、纯化与检测”;②“质粒DNA的酶切与检测”;③“DNA核酸疫苗的构建、筛选与鉴定”;④“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转化”。其中③、④作为教学实习课内容。通过安排综合大实验,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新型疫苗——DNA核酸疫苗的构建及纯化流程。
3 教学模式研究
着力构建“教、学、研”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突出“创”意。“教、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训练教学模式已经在多项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4-6]。本改革基于“教、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训练教学模式,根据指导教师相关科研内容拟定若干专题供同学们选择。要求学生在开始科研项目之前,先行查阅相关资料,细化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并提交指导教师审核,并在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同学全方位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理论知识转为主动探究,提升了学习动力。
4 加强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教学实践基地
教学实践基地作为学生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9]。课题研究旨在运用现场实地教学法,突出“实”意。
学校历年来充分重视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新农科背景下,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当成一个战略支撑点,让学生在实践中知农、爱农、为农,积极响应新农科号召,充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在已有的各级平台基础之上,多方建立、拓展动物药学专业学生“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的实习、实践渠道。目前开展“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平台载体主要有:①学院已经建立的教学实习基地,其中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实践基地有3个;②江西省科技特派团服务平台,对接8家相关兽药生产、畜牧养殖企业;③学院教工党支部与养殖企业建立的“党建+科技服务”基地。
在实践教学实施之前一周,根据具体教学计划安排好具体实习内容、制定实习方案。同学们通过网络、各级媒介先行查阅与教学实践相关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在基地指导教师、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教学实习,使学生对实际生产中所涉及的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质量检查、保存、使用方法以及产品的保护效果等各个环节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课程理论学习和具体企业生产实践之间“最后一公里”的贯通。
5 加强师资水平建设,多渠道提升师资水平、传道受业解惑新高度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塑造灵魂、生命和新人的时代重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追求,要坚持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建设、奋斗精神、综合素质6方面下功夫,并将其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首要目标,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农业专业人才。
“打铁还需自身硬”,课题组成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应着力加强自我能力水平的提升。各成员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网络、邮件、电话等方式,及时和国内、外导师和同行联系,掌握最新有关兽用生物制品的研究进展、了解新型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动态及研究方法;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数字资源,通过下载、查阅文献及时全面了解兽药生物制品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技术。依托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平台,在学院领导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国内有关兽用生物制品的会议或培训,全面、及时了解国内兽药生物制品发展动态。课题组教师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积极提升自身水平,并将所总结和凝练的国内外有关兽医生物制品新知识、新动态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总体把握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最新发展,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6 建立教学反馈机制
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反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学生对大学课堂教学反馈,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此建立积极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加强师生信息沟通渠道建设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意义重大[10-11]。
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建立班级学习微信群,及时与学生就有关兽用生物制品使用、生产、设计等方面进行沟通与交流;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想法,开展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及时征求同学们学习本课程的体会、看法和建议。汇总后对反馈意见进行分析,对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并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得以改进和提升。
7 讨论与小结
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畜禽养殖业的飞速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所面临的畜禽疫病防控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培养具有兽医生物制品研发、应用能力的人才成为农业高等院校“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教学的重点[12]。“兽医生物制品学”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动物药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包括生物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质量检验与控制等内容,对学生毕业后具体实践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3]。在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教学过程,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总体目标,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14]。
随着兽医生物制品领域的不断发展,改进与完善“兽医生物制品学”教学模式成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15]。本课程教学改革围绕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提升师资力量、建立沟通渠道等几方面开展研究,建立了课程“教学内容新”“教学设计精”和“实验和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了教师讲授知识新、学生实践能力强的教学机制。“知识新”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能仅仅去依靠原先所掌握的专业技术以及专业知识,而是要积极关注兽医生物制品最新研究进展,并掌握与之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16];“学生实践能力强”则首先需要教师自身拥有充足的实践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重要的起始条件;其次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好坏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更好的吸收课程知识,学生将课程内的知识掌握后,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课程实践教学,也就更有利于提升自身实践能力[17]。
在改进“兽医生物制品”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将爱国情融入进课程教学,坚持以“情”育人。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教育教学和弘扬爱国情怀之间的融合,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兽医生物制品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得到提高,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18]。
作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动物药学专业主干课程,《兽医生物制品学》教材知识内容要做到及时更新,以便更好地符合教学需要。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学校教师要牢记“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思政为纲,牢固树立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理念,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思政修养的同时,把当前国内外有关兽医生物制品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新热点传授给学生,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人民网. 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安吉共识》[EB/OL]. (2019-06-28)[2023-03-15]. http://edu.people.com. cn/n1/2019/0628/ c1006-31202615. html.
[2] 袁万哲, 刘娜, 景翠, 等. 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建设与改革[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4, 16(5): 84-86.
[3] 姜平. 兽医生物制品学[M]. 3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
[4] 陈飞, 项林英. 实施“教、学、研”三结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 创新创业教育, 2021(16): 34-37.
[5] 李颖, 刘小维, 刘超, 等. 浅议“教、学、研”一体的人才教学方法和培育模式[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4): 234-235.
[6] 陈建兵, 光晓元. 高校理科实验“教一学一研”三位一体新模式[J]. 池州学院学报, 2009, 23(3): 119-120.
[7] 刘进辉, 王水莲, 易金娥, 等. 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3): 93-96.
[8] 牛静华, 张学栋, 王静, 等. 实训基地建设对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J]. 吉林畜牧兽医, 2021(2): 108-109.
[9] 周勰, 张革, 徐新军, 等. 药学应用型人才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探索[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 4(11): 34-35.
[10] 梁帅. 高校课堂教学反馈有效机制问题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 20(23): 241-242.
[11] 巩斌,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与信息反馈调控机制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 2021, 31(8): 104-108.
[12] 姚敏, 石博妹, 黄延华. “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PBL教学模式探索[J]. 当代畜牧,2018(36): 38-41.
[13] 马全朝, 赵瑜, 芮亚培, 等. BOPPPS教学法在《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中的应用[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2): 124-128.
[14] 任振新, 史列琴, 朱宇林. 课程思政融入地方本科院校农林类专业教学探究[J]. 智慧农业导刊, 2023, 3(2): 89-93.
[15] 陈瑞爱, 黄妙容. 兽医生物制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兽医杂志, 2017, 53(7): 114-116.
[16] 郭雅双, 耿月华, 徐超, 等. 新农科背景下高校“植病流行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22, 9(36): 74-77.
[17] 马秀芝. 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高校课程改革研究[J]. 试题与研究, 2020(1): 38-39.
[18] 佘宝, 王磊. 遥感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爱国主义题材选取与爱国情怀培养[J]. 知识窗, 2023(1): 39-41.
Ideology as the Main Theme,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s
LIU Liheng1,2, LIANG Haiping1, WAN Gen1, WANG Xiaoying1,2, LIU Yi1, GONG Haiwei1, CHEN Weiyi1, LIU Chanjuan3
(1. School of Anim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2. Institut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3.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courses i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animal pharmacy and animal medicine in the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s of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s, based on the third edition ofand also on the need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aki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cultivating virtues and people, strengthening and rejuvenating agriculture”, this study carried out the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ve reform in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teaching contents and models,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field base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establishing teaching feedback mechanism, etc. The training of new agricultural talents is closely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talent market and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training of animal pharmaceutical composite talents with rich knowledge of veterinary biological products and strong practical competence.
;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innovative reform
10.3969/j.issn.2095-3704.2023.04.84
G642
A
2095-3704(2023)04-0572-05
2023-03-20
2023-06-21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JG-20-3-19)、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3BBF63019)、江西农业大学党建研究课题(JNDJYB22010)和江西农业大学兽药研究所建设资金项目(9232306300)
刘立恒(1974—),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药学和寄生虫新型疫苗创制研究,lihengliu0714@163.com。
刘立恒, 梁海平, 万根, 等. 新农科背景下“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生物灾害科学, 2023, 46(4): 57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