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思维对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质量影响的探究

2023-02-02潘新萍乔惠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内分泌科预见性实验组

潘新萍,乔惠霞

(1.中国人民解放军96604部队医院内二科内分泌病区,甘肃 兰州 730030;2.中国人民解放军96604部队医院内三科感染病区,甘肃 兰州 730030)

在患者入院接受诊疗期间,护理工作人员是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群体,若是患者疾病出现变化,护理工作人员需要给予其正确和科学的护理干预。在接诊患者时需要迅速和准确地做出病情评估,然后依照患者病情,预见性地判断患者病情的发展,做好相应护理措施,做到争分夺秒地维护患者生命安全[1-3]。在实施护理时,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评估。内科护理工作人员一般会护理久病、疾病反复发作的患者,且由于工作量比较大、频繁加班、人际关系较为复杂以及工作风险性比较高,使得内科护理工作人员面临着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护理质量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目前的临床护理管理中,由于将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当作主要目标,所以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方式十分重要[4-6]。传统的护理管理方式主要是护理工作人员按照医院制订的常规护理内容,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很少强调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护理。所以,需要积极探究更为高效科学的护理管理方式,以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诸多学者认为,预见性思维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可以促使护理工作人员工作质量明显提升[7-8]。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索预见性思维对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护理人员68名,按照培养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4人,年龄 27~38岁,平均年龄(34.16±4.28)岁;对照组 34人,年龄28~38岁,平均年龄(34.14±4.24)岁。两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组内护理工作人员采用医院常规的护理管理方式。

1.2.2 实验组 组内护理工作人员采用基于预见性思维的护理管理方式,具体为:(1)不断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预见性安全护理意识。预见性的安全护理作为一种超前护理管理理念,能够显著提升内分泌科护理质量和效果。指导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人员在面临复杂性疾病和容易出现意外的危重症患者时,运用预见性安全护理管理方式,对患者开展高效护理,明确护理要点,对患者多加关注,尽可能地依照患者的病症分析其可能出现的症状,然后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基于预见性思维的护理管理方式的基本要求为,护理工作人员和患者要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但临床调查发现,目前内分泌科护患关系相对紧张,这就需要护理工作人员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不但能够使各类急救工作顺利开展,还可以使抢救成功的概率有所提升,较大程度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为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重点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方位评估,其中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心理反应、性格特征、既往病史、文化背景以及家族史等,与患者和其家属开展有效沟通,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

(2)正确运用以及科学管理医疗设备物资。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更为先进,为使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显著提升,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医院中的各种医疗设备,提高急救反应速度和急救设备的操作准确度。因此,护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熟悉设备相关操作,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熟练使用,提高患者治疗护理效率。与此同时,不断培养医疗物品管理思维。在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物品状态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物品设备管理不单单是护士长和科主任的责任,更是每一位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需要具有较强的管理意识,熟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物品的存取流程,树立危机意识与相关管理理念,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

(3)养成预防职业危险因素的预见性思维。护理工作人员作为临床抢救的一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血液、破损组织、呕吐物、唾液等,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很大。另外,由于护理工作性质,发生医疗锐器伤等的危险性较高,因此,养成预防职业危险因素的预见性思维十分重要。要组织护理工作人员定期学习职业危险相关临床真实案例等,培养其职业危险因素预见性思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安全转运预见性思维。内分泌科很多是急危重症患者,指导护理工作人员格外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培养护理工作人员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耐心,使其意识到预见性思维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十分必要。在患者接受治疗时,很可能要转运到其他科室接受诊断和检查,将患者安全转运到其他科室就需要护理工作人员运用预见性思维,将转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全都考虑到,从而实施有效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的护理安全性与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包括护理管理、基础管理、护理操作、护理程序4个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对两组的无形成果进行评分,包括责任心、应对能力、护理手法、积极性、自信心、和谐度6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100分。统计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安全性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安全性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fety and qual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

表1 两组护理安全性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fety and qual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

组别护理安全性护理质量护理程序护理管理 基础管理 护理操作实验组(n=34)对照组(n=34)tP 95.06±3.01 81.39±4.09 15.696 3 0.000 0 19.23±0.92 16.57±1.03 11.230 8 0.000 0 28.72±1.03 23.73±0.86 21.684 2 0.000 0 19.53±0.48 17.04±0.39 23.475 9 0.000 0 28.86±1.12 23.52±1.08 20.012 5 0.000 0

2.2 两组无形成果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无形成果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无形成果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intangible achievemen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

表2 两组无形成果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intangible achievemen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

护理手法 积极性实验组(n=34)对照组(n=34)责任心 应对能力自信心tP 90.03±3.17 82.12±3.23 10.191 4 0.000 0 96.53±2.14 88.23±2.29 15.441 2 0.000 0 95.10±2.56 84.45±2.48 17.422 8 0.000 0 92.01±3.07 84.23±2.69 11.114 0 0.000 0 91.31±3.17 83.45±3.10 10.336 7 0.000 0和谐度96.62±2.14 88.41±2.29 15.273 7 0.000 0

2.3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3.1 基于预见性思维的护理管理方式能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护理服务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无形成果责任心、应对能力、护理手法、积极性、自信心、和谐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预见性的护理管理方式能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基于预见性思维的护理管理方式在运用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护理工作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以患者为中心,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和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按照计划规范实施护理措施,规范护理流程。这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患者后期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内容,保证最佳的护理效果[9-11]。另外,还要提供持续性护理服务,关注患者的预后与护理服务需求,及时给予指导,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明显增强,促使各项护理措施高效进行[12-13]。

3.2 基于预见性思维的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包括护理管理、基础管理、护理操作、护理程序4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基于预见性思维的护理管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做好相关的护理准备工作。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心和治疗依从性有所提升,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使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提升了护理质量。定期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更得心应手,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14-15]。护理工作人员全面评估患者,为患者制订针对性和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使患者能够主动和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运用基于预见性思维的护理管理方式可提高护理工作人员护理安全性与护理质量,增强责任心、应对能力、自信心等,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分泌科预见性实验组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全心全意为糖尿病患者服务——记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吕肖锋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