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西部医药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和思考

2023-02-02郭慧卿陈建平况媛媛丛迎楠王焕芸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化学品双一流危险

李 雪 ,张 微 ,张 谦 ,郭慧卿 ,陈建平 ,况媛媛 ,丛迎楠 ,王 磊 ,王焕芸 *

(1.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内蒙古医科大学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医药类高校实验室不仅是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创新实践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承担着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任务,实验室管理不仅涉及化学试剂安全、动物实验安全,还有大型仪器安全管理。医药类实验具有学科交叉性强、实验环境复杂、实验项目及种类多元化等特点,是安全事故易发的场所[1]。此外,科研人员专业结构复杂、流动性强、学科背景差异大等特点,也增加了实验室安全事故风险[2]。实验室安全不仅关系到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而且影响着高校稳定和谐与持续发展。实验室安全对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至关重要,因此实验室安全是各类高校特别是医药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3],特别强调要切实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深刻认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健全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论从国家、社会还是高校层面,实验室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切实做好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近些年,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双一流”高校处于“领跑”状态,不断完善管理模式[4]。国内其他高校也不断填补空白,作为西部医药类高校,也积极借鉴国内“双一流”高校的先进经验和理念,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各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对全国42所“双一流”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情况进行调研,主要对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和化学品管理两个大类主题中的详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

1.2 研究方法

调研“双一流”高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等在实验室安全网站发布的各类文件和通知等;关注各“双一流”高校实验室安全相关微信公众号,查看微信公众号历史推送消息和自定义菜单内容,主要从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中涉及实验室安全手册、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其他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微信公众号推送、实验室安全简报、培训或讲座、应急逃生等演练、实验室安全管理课题项目、安全月等其他活动;化学品管理中涉及化学品管理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规章制度、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管制药品以及易爆和剧毒试剂管理、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的内容进行信息统计。采取定量研究方法,以研究目的为导向做出相应图表,对图表进行分析和讨论。结合实地考察西部某医药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作为实例。调研内容的截止日期为2021年11月20日。

2 主要结果

2.1 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

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是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得当的教育宣传工作能够让师生及时、准确、全面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高校安全意识氛围,推动实验室安全深入人心。全国“双一流”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开展情况见表1。开展的宣传教育路径主要为实体手册、在线媒体和线下宣传活动。实验室安全手册宣传占比为59.46%,手册中有详细专业的实验室安全知识,能够保证学生在需要时随时查阅。在线宣传中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占比最高,几乎是双一流高校的“标配”,平台设置了与考试相对应的“一条龙服务”,如安全知识学习、在线练习和在线考试。学生可以在线学习、练习、测试相关实验室安全知识,通过参加系统考试,达到合格标准来获取实验室准入资格,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另外,在线考核系统也可检测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效果[5]。有的高校还设有其他相关实验室安全系统,比如西北农林大学设有实验室安全检查系统、同济大学设有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网。高校官网设置了独立的实验室安全平台,能够促进实验室安全工作高效开展,也能全面及时掌握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动态,为深入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数据。在线宣传中,值得关注的是,微信公众号推送占比为43.24%,利用微信公众号的有利优势推送实验室相关安全知识。部分高校相关部门公众号专门设有实验室安全菜单,能够随时查看相关实验室安全知识。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形式多元化,有漫画、动画、短视频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度。线下各个高校开展了形式各样的活动,有较为传统的讲座、培训、应急演练、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也有利用新媒体开展短视频征集赛、线上闯关有奖竞答等。部分“双一流”高校设有关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的课题项目,占比为13.51%,能够很好地调动一线基层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实验安全管理的热情和参与度。

表1 全国“双一流”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开展情况Table 1 Implementa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and publicity in national "Double First-rate" universities

2.2 化学品管理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化学品总数高达7万多种[6],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易燃易爆、放射性、腐蚀性、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如果管理不当,就会成为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隐患[7]。化学品管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化学实验室之外,物理、生物和医学实验室也涉及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因此危险化学品是实验室管理中的重要内容[8]。化学品的管理包括购买、储存、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多个环节[9]。“双一流”高校化学品管理情况见表2。

表2 “双一流”高校化学品管理情况Table 2 Chemical management in "Double First-rate" universities

其中66.67%的“双一流”高校制定了相应的危险化学品管理规章制度,31.25%制订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59.38%制订了管制药品、易爆和剧毒试剂管理办法等,为建设实验室危险源监管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详细的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要作用。其中68.57%的“双一流”高校有专门的化学品管理系统,动态掌握化学品的使用情况,提高了化学品的管理效率。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是高校化学品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规范化处理能有效建立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体系。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面,规范的处理流程能让使用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实验室废弃物的具体处理手续和相关事宜,更好地服务科研工作人员。例如,中山大学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和存放机制。部分高校依托实验室管理系统采用线上管理实验室废弃物,提高了废弃物处理效率。

3 西部医药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实例

内蒙古医科大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药学院作为化学品使用较多的学院是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重点单位,学校和学院积极借鉴国内“双一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结合实验室的发展需要,逐步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3.1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成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制订了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药学院作为危险化学品使用较多的学院还制定了详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如实验室安全培训及安全告知制度、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应急管理制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防治管理办法等。但制定的规章制度仍不够完善、全面和系统,管理体系与职责划分方面仍需继续加强,以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学校和二级学院定期开展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做到有记录、有台账;及时进行实验室安全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及时记录,做到检查留痕。但是检查的重点主要侧重于消防安全隐患和卫生情况,对实验室安全细节关注较少。药学院通过统计学院所有危险化学品,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台账制度。但对化学品管理的经费投入有限,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对危险化学品达不到动态监控。

3.2 实验室安全软、硬件设施

实验室安全硬件设施是保障实验室安全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条件之一[10]。在学校实验室改造建设经费支持下,药学院更换了实验室内通风设施,安装了防盗门、通风试剂柜,每个楼层配备了毒麻试剂柜和易燃易爆试剂柜,保障了实验室危险化学试剂的存放和使用安全。根据教学需求对每个实验区域配备灭火器、灭火毯、桌上洗眼器,以及每个楼层配备紧急冲淋装置等。但是,由于实验室空间紧张,实验室内部化学品存放混乱问题仍存在,例如实验室中的气体钢瓶,气体钢瓶兼具危险化学品和特种设备的危险特性,其管理应当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3.3 实验室安全环保宣传教育

学校针对全校研究生和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举办实验室安全讲座,对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二级学院针对学院所涉及的实验室相关安全知识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药学院为新生开设了实验室安全与环保选修课,为研究生举办了实验室安全专题讲座,鼓励实验室一线教工积极参与专业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学习其他高校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知识和经验,不断更新实验室安全管理理念,保障实验室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学校和学院针对不同层次、学科、专业的受众开展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构建了完善的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体系(见图1)。但是开展宣传教育缺乏专业的团队支持,培训的力度和专业性仍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形式比较单一。

图1 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体系Figure 1 Laboratory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system

4 西部医药类院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对策建议

西部医药类高校与部(委)直属高校和中东部地区高校甚至西部地区省属重点高校相比,在科研教学硬件和软件实力、各项经费投入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尤其突出。因此,西部医药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构建适合自身实际的管理工作体系。

4.1 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不仅需要在校师生自觉自律,还需要相应规章制度的监督。西部医药类高校首先要加强实验室安全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高校及二级学院要根据自身专业、学科特点,制定详细合理的规章制度,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告知实验室相关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做什么”“怎么做”和“遇到困难如何求助”,以增强其的理解和认同感。有条件的院系部门应该在学校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办公室[11],既让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化,也让对实验室安全现状有切实了解的实验室一线人员提出适合本学院的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

4.2 构建危险化学品细致化管理模式

纵观近些年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是引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也成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需要从采购、储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12]。除建立详细的管理条例之外,西部医药类高校应增加危险化学品管理经费,有条件的可以搭建相应的化学品在线管理平台,对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储存、使用和处理进行全程监控,对一般化学品采取线上审批制度,对剧毒和精神麻醉等管制药品采取线下审批和相应的备案程序,不仅从源头上实现对危险化学品的管控,也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化学品管理效率,此外还应加大对相关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增强对实验室化学品的监管。

4.3 严格要求实验室危险化学品规范存放

目前大部分高校建有化学品存放库房,也建立了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存放制度。但是由于西部医药类高校教学科研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试剂种类繁多、实验室空间场地紧张等现实问题,每个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不能完全达到科学规范存放,医药类高校学生化学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安全知识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实验室中化学试剂的存放存在诸多问题。西部医药类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实验室中危险化学品的存放管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存放管理可以借鉴“双一流”高校经验,合理利用每个楼层的适合空间,集中科学存放,既节约了实验场地,也解决了每个实验室危险化学试剂的存放问题。

4.4 重视和丰富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

开设系统化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对培养师生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事故应急能力均有重要作用[13]。目前,部分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仍以举办消防安全和实验室安全常识讲座和培训为主,缺乏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新知识新技能,以及典型案例分析[14]。实验室安全教育理念应与时俱进,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线上普及实验室安全通识类知识,搭建实验室考试和准入平台,建设稳定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专业化队伍,依托专业化队伍开设线下实验室安全课程和培训,将实验室安全教育落到实处。专业的团队根据专业特点编制实验室安全手册,方便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学习和查阅。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自媒体平台成为传播信息、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媒介渠道。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应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深受年轻读者喜爱的形式,推广实验室安全知识[15]。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浓厚的校园实验室安全教育文化氛围,实现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化学品双一流危险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喝水也会有危险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拥挤的危险(三)
国内外造纸化学品的发展及现状(2010-2013年)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