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析风险评估表运用于透析室中的效果
2023-02-01王苹王青峰
王苹,王青峰
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透析室,山东淄博 255120
血液透析是肾脏疾病替代治疗的一种方法,是将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并通过血液净化仪器,利用离心、过滤、吸附等原理,去除血液中的毒素,维持机体代谢,并将净化过的血液重新输入到患者体内的一系列过程[1]。然而,血液透析需留置导管,会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为此,对医护人员加强风险意识培训,加强风险评估,有利于保障患者治疗安全[2]。本次研究选择2018 年6 月—2019 年3 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透析室的20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风险评估表管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透析室的20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10 名和对照组10 名。研究组给予风险评估表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中男6 名,女4 名;年龄23~38 岁,平均(30.2±3.5)岁;在血透室工作年限1~18 年,平均(4.1±2.1)年。对照组中男5 名,女5 名;年龄24~37 岁,平均(29.8±4.1)岁;在血透室工作年限1~17 年,平均(4.2±2.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①卫生监管:定期抽查环境、器械表面及手部细菌菌落数,将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标准。②护理质量管理:定期组织护士护理考核,包括护理操作(动静脉内瘘护理、凝血观察、并发症防护等)、护理文书质量、护患沟通等,结合考核结果进行绩效考核。
研究组采用风险评估表管理。(1)建立以科室护士长为组长的风险评价小组,并对其成员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以提升护士对风险评价的认识。对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进行测评,并给出测评的一些小技巧。将危险评价之重要性告知小组成员,并要求每位成员积极参加。(2)采用集体研讨的方法,确定出血液透析的风险因子。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①护理流程不完整;②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③护理责任心不足;④护理文书不完整。(3)建立风险评价表,根据血液透析的具体状况,建立一个标准的风险评价表,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后果、处理计划等作为评价指标。风险系数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在危险系数>18 时,判定为高危险,在9~18 时,判定为中危险,在<9 时,判定为低危险。确认危险系数由高至低以此为护理流程、护理技术、护理责任心、护理文书,并制订相应对策。(4)对策:①规范护理流程。结合患者意见反馈、护理不良事件等情况重新制订护理流程,制订患者流程化护理干预措施,即血液透析前各项检查、确认患者用药及合并症情况,明确护理交接;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确保护士工作质量与评价结果相符。②强化操作技术。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指导,并通过每月考核、季度考核不断强化培训结果;制作应急预案操作流程,如停电、患者活动性出血、医疗设备工作问题等;定期进行器械维修检查。③提高护士护理责任心。日常护理指导中,亲身示范护理内容、护患沟通方法等,介绍治疗期间患者不良情绪、患者并发症(脱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预后、医院医疗形象影响,划分护理责任区域,提升其护理责任心。④优化护理文书管理。每月选出优质护理文书作为范例,并将优质书写文书、明显文书书写问题作为护士绩效考核评价标准;总结其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并亲身示范纠正指导,以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①在开展绩效考核后,自制指标量评表,对组间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情况进行综合比较,主要包含护理服务、职业素养、科研教学、科室管理以及护理质量等指标,评分范围0~100 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护理管理越好。
②患者出院之前,通过考核小组制订的《护理考核评分表》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分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基础护理等指标进行调查,各项指标评分为0~10 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护理专业度越高。
③在护理管理评价过程中,比较两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评分,评分越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专业素质能力评分比较
研究组职业素养、科室管理、护理质量、科研教学、护理服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专业素质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10)对照组(n=10)t 值P 值职业素养98.13±1.47 92.13±2.29 6.973<0.001科室管理96.36±1.97 90.44±2.13 6.452<0.001护理质量96.20±2.10 91.56±2.29 4.722<0.001科研教学97.41±1.57 93.27±1.31 6.403<0.001护理服务97.50±2.46 91.34±2.09 6.035<0.001
2.2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比较
研究组护理文书、分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基础护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10)对照组(n=10)t 值P 值护理文书9.38±0.44 7.33±0.38 11.151<0.05分级护理9.03±0.48 6.82±0.32 14.453<0.05不良事件上报9.64±0.25 7.15±0.27 9.697<0.05基础护理9.14±0.33 6.94±0.26 9.358<0.05总分37.59±0.42 29.07±0.31 51.313<0.05
2.3 两组护士护理风险防范意识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评分为(8.54±1.20)分,高于对照组的(7.19±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4,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急性肾脏损伤等疾病重要治疗方式,通过清除代谢废物以减轻患者肾脏负荷,改善其生活质量[3]。但在治疗期间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如低血压、过敏反应、出血等,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若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增加其生理应激反应及肾功能损伤。若发生脱管,则会影响治疗完整性,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因此在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4-5]。常规护理管理中,尽管通过新护士培训、全体护士加强培训、护士分层级管理划分等,可提升护理技能进行护理风险防控,但若无法明确具体风险情况,则难以有效防控护理风险,影响护理质量。
风险管理指在管理中进行风险识别、风险控制,以将风险事件对结果不良影响降至最低,在提升护士基础护理技能同时,可提升其对风险事件主动识别、干预的能力[6]。而加强风险护理管理,可实现从上到下的护理管理质量管理,以提升科室整体护理工作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绩效考核结果中,研究组职业素养、科室管理、护理质量、科研教学、护理服务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护理文书、分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基础护理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评分为(8.54±1.20)分,高于对照组的(7.19±1.08)分(P<0.05)。说明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评估表管理,可显著提升护士工作质量,考虑原因为,在对研究组护理管理中,实施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干预,即组成以科室护士长为组长的风险评价小组,对组员进行风险评估表相关内容培训,可帮助其认识到风险护理干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研讨方式分析目前血液透析治疗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确认危险系数由高至低以此为护理流程、护理技术、护理责任心、护理文书,并制订相应对策,其对应对策分别为规范护理流程、强化操作技术、提高护士护理责任心、优化护理文书管理;其中护理流程为医院护理操作基础,其流程是否存在漏洞,如管理内容不明确、管理方法不准确等,均会影响护理执行效率,且随医院对临床护理要求提升,常规医院护理流程管理难以满足实际护理管理需求[7-8];本研究中结合患者意见反馈、护理不良事件等重新制订护理流程,包括治疗前准备、明确护理交接、完善护理评价体系等,可为护士临床护理提供循证依据,同时可保证工作质量考核结果符合实际情况,避免出现赏罚不明影响护士工作热情[9-10];强化操作技术中,以增加考核及培训为基础,同时制订应急预案、器械维修等,以保证护士临床护理操作规范化、流程化,提升基础护理质量[11-12];护理责任心管理中,以亲身示范指导、重点讲解等方式,提升提升自我护理技能重视程度及护理责任心,提升护理风险防范意识[13-14];护理文书管理中,每月推举范文,并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作为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可不断提升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满足护理管理需求[15]。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应用风险评估表进行护理管理,可提升护士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