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与综述加快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的战略意义

2023-02-01张晋誉周祥志别君霞

四川水利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张晋誉,周祥志,别君霞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成都 610031)

水网是水资源的传输媒介,是新形势下支撑重要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对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1]。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2035年基本建成国家水网的要求,国家、省市县各层级水网均应完善。因此,当前阶段需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全面推进各层级水网建设,加强互联互通,尽早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2],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3]。长征渠引水工程是应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用水问题的重要工程。

1 长征渠引水工程的定位及建设需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长江中游都市圈并称为我国五大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西部经济、战略要地。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是解决成渝地区未来社会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的基础保障。长征渠引水工程是国家水网中重要的东西骨干输水通道,通过建设自西向东的引调水通道,提高岷江、沱江及嘉陵江等流域水网连通性,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基础保障。

从20世纪50年代起,长征渠引水工程一直是四川省水利建设规划的重要课题,工程规划报告于1982年取得水电厅批复。由于原规划编制至今已近40年,工程外部条件已发生较大改变,为解决四川省川南经济区、重庆渝西地区的缺水难题,四川省水利厅和重庆市水务局成立了长征渠引水工程工作专班,自2018年开始推动工程前期工作。目前,由四川省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牵头重庆市相关设计公司开展规划报告修编工作,已完成规划报告送审稿并报送水利部审查。

长征渠引水工程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推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工程作为四川、重庆两省(市)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以城乡生活生产供水、农业灌溉供水为主,并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创造条件[4]。工程水源取自岷江支流青衣江、大渡河等河流,通过建设1 600 km的输水线路,连通供水区内众多河流水系、水库湖泊、水厂管网,着力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的骨干输水通道和水资源配置网络。

2 加快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的战略意义

工程建成后,预计灌溉面积可达80万hm2,供水人口大约1 900万人,为区域输送优质水量达32亿m3。工程的建设可以从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各方面为区域带来重要作用,对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1 粮食安全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是涉及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的基础。四川省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事关国之大者,也是省之要事。长征渠供水区涉及国家级粮食生产核心县8个和省级重点县7个,共承担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亿kg,约占四川省重点县建设任务的1/5。工程建成后,可为四川省提供农业灌溉水量11亿m3,新增灌溉面积20.4万hm2,改善灌溉面积27.67万hm2,预计可增加粮食产量5亿kg。另外,重庆市供区同样涉及6个非主产区产量大县、4个蔬菜重点生产县,工程建成后可新增重庆市灌面6.67万hm2,改善灌面24.67万hm2,预计可增加粮食产量2亿kg。

工程供水区耕地资源丰富,土地具有富硒、养分高、较为集中、易耕种的优势,属于国家、省市农产品主产区布局的重点区域,工程建设对稳定四川省、重庆市粮油生产,满足国家主体功能区自给自足区域的要求、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2 供水安全

根据2019年川渝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及2020年7月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关于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长征渠供水区位于成渝发展主轴及川南城市密集区。沙坪坝、九龙坡、北碚属于主城核心区,璧山、江津为同城化先行区,合川、永川、眉山、自贡、内江为支点城市,潼南、铜梁、大足、荣昌为桥头堡城市,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自贡、泸州、内江与渝西城市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将进一步推动川渝毗邻地区的联动发展。

目前,工程供水区内现状常住人口1 600万人,区域人均水资源量仅600 m3,仅为四川省平均水平的1/5,属全省严重缺水地区,区内眉山、内江、自贡3个地级城市和威远、荣县、资中、隆昌、井研、丹棱、富顺等7个县级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多在300~400 m3,属于“资源性”缺水或重度缺水城市。区域城市人口、经济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匹配程度极差,城乡供水矛盾十分突出。

长征渠水源青衣江、大渡河水质优良,水量丰富,通过供水区内大、中、小型水库引水调蓄,可极大提高城乡供水的安全性,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内20余个县级以上城市、300余个乡镇供水的主力水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提供优质的水源且供水安全得到保障。

2.3 生态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第六次会议上再次指出:“成渝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对保护国家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长征渠引水工程供水区位于成渝双城经济发展主轴上,该区域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是四川省、重庆市工业产业的高度集聚区,其中四川省46%的化工项目集中于此。近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越来越重视、河长制的建设及加强污水收集,区域水质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好转,但部分河流依然经常出现水质问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是高于工业文明的全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注释。通过建设长征渠引水工程,可形成以岷江、沱江、嘉陵江干流为经线,长征渠总干线为纬线,以输水干支线为纲、以水系及渠道为目的、以区域内40余座水库为结,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生态水网”,将青衣江丰富的水资源引入“岷沱嘉”下部地区,并通过置换当地水源,退减河湖生态环境用水,保障河道内基本生态流量,复苏河流生态环境。通过“西水东济、滋干润支、补济生态”,对推动岷江、沱江、嘉陵江生态廊道建设作用巨大。

3 结语

长征渠引水工程是提高供水区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的关键工程,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保障,亦是改善岷、沱江中下游干支流生态环境的生态廊道。工程是落实中央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对维护区域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供水安全,提高供水区人民生活水平及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水安全关乎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强力推进,区域用水需求刚性增长,为有效解决日益突出的供需水矛盾,应加快构建骨干输水通道,进一步加快长征渠引水工程前期论证工作,保障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活色生香新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