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实习初期职业伦理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3-01-31赵艳霞曹小萍梁少英李虹毓
陈 璐 赵艳霞 曹小萍 梁少英 李虹毓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宁波市 315100
护士职业伦理素养是指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应具备的品德及态度行为,是在护理工作中所体现出的品质和修养[1]。目前,由于护患价值观差异、护士职业素养缺乏及患者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导致护患关系面临严峻的挑战。而良好的护士职业伦理素养可直接影响护患关系的和谐及护理工作的质量。临床实习初期(≤3个月)正是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该阶段实习生对护士职业角色普遍缺乏正确的认知[2]。而在护生实习早期对护士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缺乏相应认识,会出现角色模糊的状况,导致在临床实习中缺乏方向感和角色定位。有研究表明[3]当护生在实习期间对护士工作角色产生不确定感时,常会出现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下降、自信心缺乏,影响实习期临床实践效果和人际沟通,从而导致其自身职业的认同感、社会责任感等职业素养上无法跟进于毕业时用人单位要求。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调研高职护生实习初期职业伦理素养,分析护生职业伦理素养与护士角色认知间的关系及内涵,为提升高职护生职业伦理素养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抽取浙江省某高职院校2019级204名已经进入实习初期阶段的护理专业实习生。纳入标准:实习时间≤3个月;专业:护理学;学历:专科或高职;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不愿参加此项研究。其中女生176名,男生28名;平均年龄(19.07±1.31) 岁。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查阅文献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护生的性别、年龄、户籍性质、入学动机、家属有无医护人员、实习医院级别、已实习周数。
1.2.2 护生职业伦理素养:采用我国学者王博[4]编制的护生职业伦理素养量表,量表包含职业价值观、职业伦理认知、职业行为3个维度,共32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计1~5分,量表的最终得分为所有条目的平均分。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4。
1.2.3 护士角色认知量表:采用Rizzo等[5]编制后,由梅花等[6]汉化后并与护理专业相结合进行修订调适,使量表成为针对性更强、更适合我国文化的中文版护理人员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量表, 由角色冲突(8个条目)和角色模糊(6个条目)两个维度,共14个条目组成。采用 Likert 7级评分法计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依次计1~7分。角色冲突8个条目均为正向得分题,分值越高说明角色冲突程度越高;角色模糊6个条目均为负向得分题,分值越低说明角色模糊程度越高。该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0.758。
1.3 调查方法 资料收集:利用初期实习检查的工作机会,由研究人员向被研究者解释该研究目的,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以匿名方式进行,并承诺所得资料保密不外泄。此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18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为93.6%。
2 结果
2.1 高职护生实习初期职业伦理素养总体及各维度得分 高职护生实习初期职业伦理素养量表总体均值为(3.41±0.79)分;各维度得分均值分别为:职业价值观(3.67±0.75)分、职业伦理认知(3.36±0.81)分、职业行为(3.27±0.95)分。结果显示高职护生职业伦理素养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职业行为得分相对略低。
2.2 一般资料状况与职业伦理素养得分情况 高职护生个人资料中家属有无医护人员、已实习周数的不同的职业伦理素养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护生一般个人资料状况与职业伦理素养量表得分(n=204)
2.3 高职护生实习初期角色认知及各维度得分 高职护生实习初期护士角色认知中,角色冲突(35.20±5.14)分,角色模糊(15.07±3.85)分,得分低于国内常模[7]。
2.4 高职护生实习初期职业伦理素养与角色认知各维度相关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角色模糊与职业伦理认知、职业行为呈负相关(P<0.01),角色冲突与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呈负相关(P<0.05),见表2。
表2 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况与角护士色认知相关性分析(n=204)
3 讨论
3.1 高职护生实习初期职业伦理素养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护生实习初期职业伦理素养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分数低于苏向单等[8]对护理本科生职业伦理素养的研究结果,这可能是由于高职院校学制时间仅为3年,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以内、外科护理等基础核心课程及护理实操课程为主,而对于护理伦理等相关人文课程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导致护理伦理理论与实践教育缺乏,学习氛围不足等因素有关。当初入临床岗位的护生们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以及较严峻的护患关系,容易对正确的护士职业态度及职业行为出现模棱两可的认知,进而在与患者交流时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和尊重,甚至不注重保护患者隐私。研究还发现,随着实习周数时间的增长学生职业伦理素养得分也较前有所提高,这可能与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受到带教老师正确职业态度和行为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尚处于实习初期的他们认识到优良的职业伦理素养,可使自己在临床实习中拥有更好的工作氛围及学习机会有关。
3.2 高职护生实习初期职业伦理素养与角色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实习初期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各维度与护士角色认知各维度总体呈负相关(P<0.05) ,这可能与护生在此阶段正处于从学生到护士角色转化的过程中,对护士角色及相应的社会责任认知不够清楚有关。 有研究认为[9-10]护士角色认知不清能够影响实习护生对自身能力和专业职业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护生良好适应岗位角色的进程和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职业行为维度与角色模糊维度的负相关性最大(P<0.01),说明如果护生早期不能清晰认识实习中需要践行新角色与正确的职业价值,则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技能的强大内驱力,进而影响护生在未来工作中履行护士职业道德义务,规范护士职业行为。
3.3 高职护生实习初期职业伦理素养的提升对策
3.3.1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革新教学理念。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培育仅凭护理伦理学一门课程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融入在内、外、妇、儿科护理等课时占比更大的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师需注重知识传授与情感体验的渗透融合,利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专业课与护理伦理素养教育相结合,使护生对护士职业伦理素养的认知变得更加立体鲜活。同时也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教育感染她们,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身边优秀的榜样案例,展现护士们专业扎实的知识技能及勇于担当、救死扶伤的医者风范。让护生加深对护士职业的认识和体会,深切认识到自己在从事护理工作中须承担的职业伦理道德责任及义务。
3.3.2 优化考核评价标准。考核评价标准作为护生学习行动的指挥棒,其在临床实践学习过程中的指引作用不言而喻[11]。学校可以在教学评价考核环节中,运用标准化病人进行考核设置临床情境,增加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考核分值的权重。同时在护生实习科室的考核评价中,除了常规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应增设床旁的实战考核项目及有关伦理素养考核的细则标准,使抽象的职业伦理概念变得更具有可操作性,可将其具体落实到日常护理工作和学习中。让护生在实践中深入思考护理职业伦理,在未来工作中的价值,从而自觉地规范自身角色和行为实践。
3.3.3 注重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拔,指路护生成长。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最直接的观察和模仿对象就是临床带教老师[12],是影响护生职业认同感形成的独立因素。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初入职场的护生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实习医院应重视带教师资队伍的选拔和培养,选拔的带教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正确职业价值观。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来感化临床实习护生,用自身良好的专业素养感染影响护生,并且临床实习初期应重视护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其正确的角色定位,降低角色模糊程度,进而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
3.3.4 树立正确职业认知,培植优良的职业伦理素养。有研究[13-14]认为角色模糊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护生职业认同和实习质量的好坏。护生在校期间院校可定期邀请临床护理专家就学科发展态势和未来就业前景和方向开展相关专题讲座,指导护生辩证地看待当前护理职业环境及特点,并在护生入学之初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增加护生职业认同感,降低角色模糊水平。在顶岗实习前开展岗前教育,以职业实践活动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参与职业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职业发展。同时在护生实习初期校内班主任及辅导员可通过学生周记或班级群动态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从而帮助护生缓解面对刚入医院实习时的不适和焦虑,并给予正确引导,明确护士角色的定位,增强职业认同感,逐步在良性循环的环境中培植优良的职业伦理素养。
综上所述,培养高职护生正确的职业伦理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学校和临床教学医院共管。在实习早期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和态度入手,帮助护生建立稳固的职业信念,并在临床实践的训练中循序渐进形成对护士职业角色的清晰认识,培植现代护士职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在未来工作中做到“知—信—行”合一,为医疗卫生行业输送更优质的新鲜血液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