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硬件项目流程”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2023-01-30赵腾任北京中学
赵腾任 北京中学
王戈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规定的选择性必修模块6。选择性必修模块是为学生个性化发展而设计的,基于开源硬件的项目设计与开发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模块包括“开源硬件的特征”“开源硬件项目流程”“基于开源硬件的作品设计与制作”三部分内容。该模块的教学要求学生能搜索并利用开源硬件及相关资料,体验作品的创意、设计、制作、测试、运行的完整过程,初步形成以信息技术学科方法观察事物和求解问题的能力,提升计算思维与创新能力。其中,开源硬件项目流程是本模块中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了解开源硬件特征的基础后,进行作品设计与制作的前提,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内容要求分析
《课标》对“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模块明确提出了8项具体内容要求,其中第二项与“开源硬件项目流程”单元紧密相关,具体的内容与要求如下:
剖析——使用开源硬件完成作品的实例;
体验——基于开源硬件完成项目的基本流程;
知道——常用开源硬件的功能与特征。
而第1项是体验开源硬件项目流程的硬件基础:基于实例分析,认识开源硬件的特征与发展,理解利用开源硬件进行信息技术创新的意义。
第3~8项则是对流程的落实和实践:设计方案,选择硬件及材料,编写程序实现功能,测试作品、优化方案,完善作品、发布分享。
从整体内容来看,是从了解到体验、从实践到提升的一个过程。从“开源硬件项目流程”相关内容来看,也是从基础知识到典型案例,再从案例分析到体验理解逐层提升的。
2.学业要求与素养培养
该模块内容的教学,要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支撑,以设计方案、解决问题为任务,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途径。
开源硬件项目流程的学习,既强调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的培养,也包含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的要求。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综合利用STEAM的相关知识,理解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认识数字化工具在问题解决方案中的价值与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所在,主要体现了信息意识培养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不同版本教材中“开源硬件项目流程”及相关部分内容编排
“基于开源硬件进行项目设计的一般流程,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设计符合事物特性的系统,实现项目方案”重在计算思维的培养。
“理解并自觉践行开源的理念与知识分享的精神”体现了在信息社会责任方面的培养。
3.各版本教材内容分析
针对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中“开源硬件项目流程”部分内容,各版本教材在编排上,体现出了一定的时代性,兼顾了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选用了具有独特学科价值的应用和案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
各个版本的教材的编写,视角不同,章节安排、主题项目也各不相同,但都各具特色,上页表列出了人教-中图版、粤教版、华东师大版、浙教版、沪科教版和教科版等6个版本的教材中“开源硬件项目流程”及相关部分的内容编排情况。
由表可以看出,虽然各版本教材所用的主题项目或经典案例各不相同,但都将开源硬件的介绍等基础知识都安排在了起始章节,然后介绍相关案例,提炼出“开源硬件项目流程”,或者结合实例,介绍“开源硬件项目流程”,都是在案例中完成了“开源硬件项目流程”相关内容的教学。
例如,人教-中图版首先安排的是认识开源硬件,开源硬件的发展、特征,开源硬件与创新,让学生对开源硬件有一个基本认识,然后安排的是设计工具和编程语言、开源硬件开发基础及通信模块与扩展板,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增强对作品设计制作的理解,而从媒体艺术作品“最美丽的时候遇见你”、开源3D打印机“MakerBot”和快速原型“智能鸟蛋”三个非常典型的案例的产生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则自然地提炼出了项目开发基本流程——创意与项目来源、设计与制作、测试与运行、分享等,并结合这三个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
而沪科教版,则是首先介绍了开源硬件及其功能、开源硬件的价值,然后安排了相对较多的篇幅,让学生在“设计制作交通信号灯”的过程中,感悟开源硬件项目设计的一般流程:提出想法、设计系统解决方案、利用开源硬件实现解决方案。而整个过程也是伴随着硬件的选择与搭建、结构设计与制作、程序的编写与可行性验证、制作原型、测试与优化等,逐渐完成了一个作品的制作,最后进行评价与交流,让学生真正经历了“开源硬件项目流程”。
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可能也是考虑到本地域的学生情况、学校的硬件资源等进行的权衡。教师在具体施教时,也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根据学生情况、硬件配置、教师对项目过程的掌控能力,适当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不拘于教材本身的编排。
●教学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模块,既涉及硬件的选型、传感器的选择和执行组件的使用,又涉及程序的编写和调试,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1.所需要的硬件配置“不全”
目前多数已经配备开源硬件的学校,所选择的多位套件、每组学生所使用的器材都是相同的配置——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的种类和数量都是相同的,这样也容易满足和实现基本的教学需求。
但学生在设计项目、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同的想法,每组所使用的器件的种类和数量就不尽相同,这样就可能出现有的组件不够用、有的组件用不完的情况。这就要求在配置硬件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对一些常用、多用的器件,可适当“额外”配置一些,以满足学生制作作品的需求。
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损耗,如LED不亮、按钮不灵等情况,对这些易损件也要适当多备一些。
2.教师专业水平需要提升
虽然经过这些年创客活动的开展,一些学校涌现出了不少专业水平很高的教师,他们能够驾驭各种硬件,熟练使用多种编程平台,顺利地解决学生制作作品中的问题,很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创意作品。但总体来说,这样的教师占比还比较小,许多教师的相关专业水平还需要提升,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才能满足“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模块的教学要求。
学生在项目设计中的创新性不够,在制作实践中也会出现其他方面的问题,与本部分内容相关性相对不强,这里就不再叙述。
●教学建议
因为各学校学生情况、资源配置、教师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教学实施中,要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教学的开展,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1.开源硬件的选择
除成本因素外,在硬件的选择上,要根据学校教师、学生、实验室(或机房)配置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硬件,以满足学生设置制作作品的需求、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学校教师熟悉C之类的编程语言,可以选择Arduino主板,如果更熟悉Python编程,可以选择虚谷号或掌控板。
如果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可以选择面包板+分立元件的连接方式,这样设计会让实验和测试更灵活、更方便。为了保证教学进度,也可以选择扩展板+模块式器件的连接方式,这样连接的牢固性强,在进行调试时能够减少“故障”率。
2.教学项目设计
目前,网络分享的创客作品很多,在进行教学项目的设计时,可以借鉴创客作品,开阔思路,创新设计。总体设计可以采取大项目统领、任务分解、系统提升的策略:
可以将一个大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教学。例如,行人过街红绿灯,可以先控制一盏灯的亮和灭,进而扩展到多盏灯的交替亮、灭,实现定时亮灭的红绿灯效果,再到通过按钮控制灯的亮、灭,在传统的红绿灯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行人按钮通行的效果,体现行人优先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可以把按钮改进为无接触的形式、增加路口处司机提示地灯的效果、增加声音提示等,从一个小的任务,到最后形成一个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作品的质量也得以提升。而这个过程,也是现实生活中行人过街红绿灯的演变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鼓励学生充分想象,提出更富创意性的想法并实现。
3.教学实施
充足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因为受总体课时的限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收集整理充足的资源,使学生在课堂上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收集整理比较有创意的创客作品、生活中比较好的应用,作为学生设计的参考,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打开设计思路,制作出更具创新性的作品。又如,收集整理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的型号、参数,节省学生选型的时间,以便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创意设计、优化完善,提高学习效率,提升作品质量。
在开展项目教学前,建议教师按照实际设计、制作的过程,进行完整的体验,发现具体实施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从而采取预防性措施,改进教学流程,为教学的顺利实施做好更充足的准备。
一个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完成到分享交流,涉及诸多方面,也涉及多个学科,如通用技术(劳动技术)、美术、物理等学科,要设计制作出优秀的项目作品,可以联合其他学科的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让其给予指导和帮助,形成跨学科的合力,设计出结构更加合理、外观更加漂亮、分享更具感染力的作品,提升作品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