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西海岸新区2016—2020年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
2023-01-30于家盛刘玉娟于瑶胡松顾梦雅邢昂
于家盛,刘玉娟,于瑶,胡松,顾梦雅,邢昂
(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山东 青岛 266003;2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营养科)
院前急救(亦称院外急救)是对各类灾害事故、突发急病、意外伤害等实施紧急医疗处置的首要环节和前沿阵地,是后续进一步生命救治的前提和基础[1]。院前急救体系水平的高低,往往可以衡量一个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在许多中低收入国家,普遍缺乏一个有组织的院前急救体系,救护车的主要用途仅是运输病人,而不是用来急救[2]。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我国对各院前急救单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多种因素造成了院前急救同院内急诊对接的不顺畅,极易延误急症病人的治疗,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事件[3]。因此,如何更加快捷地将病人转运至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如何分门别类地对院前病人进行个体化救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院前急救疾病谱分布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有利于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区院前急救疾病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更加合理高效地配置急救资源,同时也为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人员培训和后勤保障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全部院前急救站的急救电子病历共127 922例。纳入标准:有完整出诊记录,病人基本资料齐全。排除标准:病人信息缺失3项以上的病历;各项保障活动中的出诊病历;由120转院的病人病历;途中退车的病历。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治疗方案获得病人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在区急救中心电子病历管理系统中收集汇总病人的病历资料,对病人的年龄、性别、疾病谱、出诊高峰时点等关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1.3 分类方法
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4],根据出诊医师对病人所患疾病的现场判断,将电子病历中的疾病类型分为创伤类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妇科疾病、产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中毒性疾病、猝死、危重综合征多脏器衰竭、精神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医源性情况和其他类疾病共19类。将具有乏力、发热等一般症状或无法明确归为某种系统疾病的疾病划分为其他类疾病。根据院前指数法(PHI)评分进行院前急救病人轻症和重症的初步评估分类。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采用构成比、百分率等对急救服务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对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不同年龄和性别组间出诊人次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Excel软件直接计算圆形分布角均数的临界概率[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院前急救病人概况
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区急救中心共发出169 592次出诊指令,取消指令41 785车次,有效出诊量为127 807车次,有效出诊率为75.36%。部分时段有2例及以上病人,最终纳入病例127 922人次,每年的平均出诊量为(25 584±2 470)人次。见图1。其中男性病人77 084例(60.25%),女性病人50 907例(39.75%),男女比例为1.51∶1。依据现行通用年龄划分标准,将病人划分为以下10个年龄组:<1岁、1~7岁、8~18岁、19~35岁、36~59岁、60~64岁、65~70岁、71~79岁、≥80岁和年龄不详。其中以36~59岁年龄组的病人最多,为44 570人次(34.84 %);其余年龄组出诊人次分别为:<1岁组511人次(0.40%),1~7岁组3 147人次(2.46%),8~18岁组4 940人次(3.86%),19~35岁组24 666人次(19.28%),60~64岁组9 137人次(7.14%),65~70岁组10 229人次(8.00%),71~79岁组10 327人次(8.01%),≥80岁组13 044人次(10.20%),年龄不详组7 351人次(5.86%)。
图1 2016—2020年出诊人次
2.2 时间分布
2.2.1季节分布 本地区邻近海洋,有较为明显的四季转换,将3—5月划分为春季,6—8月划分为夏季,9—11月划分为秋季,12—2月划分为冬季。本地区院前急救季节出诊量以夏季最高,为35 732人次(27.93%);其他季节出诊量分别为:秋季33 706人次(26.35 %),春季29 846人次(23.33 %),冬季28 638人次(22.39%)。不同年份和季节的出诊人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27,P<0.05)。见图2和表1。
表1 不同年份和季节出诊人次
图2 各季节出诊量对比
2.2.2月份分布 5年内出诊量最多的月份为8月(12 890人次,10.08%),其次为7月(12 105人次,9.46%),出诊量最少的月份为2月(7 704人次,6.02%)。院前急救病人数量在7—8月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在1—4月出诊量相对较低。不同年份和月份的出诊人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9.26,P<0.05)。见图3、表2。对一年内不同月份出诊人次进行雷氏检验[6],得出Z=825.07,P<0.05,平均角存在,计算此平均角为302.78°,s=144.49,推算出高峰日期为11月3日。
图3 每月出诊人次
表2 不同年份和月份的出诊人次
2.2.3日出诊量分布 将5年内出诊总量分配到24个时间段内,每个时间段平均出诊量为(5 330±2 475)人次。一天中,出诊量在0:00-到达第1个高峰时段(14 456人次,11.30%),在3:00-最少(2 028人次,1.59%),此后呈增多趋势,在7:00-达到早高峰(7 338人次,5.73%),之后出现轻度回落,在17:00-达到晚高峰。院前急救的需求量在一天中有3个高峰时间段,分别出现于0:00-、7:00-和17:00-,3个高峰时间段的出诊量占一天总出诊量的22.20%。见图4。对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出诊人次进行雷氏检验[5],得出Z=1 367.70,P<0.05,平均角存在,计算平均角为321.02°,s=130.01,推算出高峰时点为21:24。
图4 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出诊人次
2.3 疾病分布
2.3.1疾病谱分布 在疾病谱中排名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创伤类疾病54 948例(42.95%),其他类疾病19 004例(14.86%),神经系统疾病15 882例(12.42%);其余种类的疾病分别为:猝死(死因不详)3 081例(2.41%),危重综合征多脏器衰竭291例(0.23%),循环系统疾病8 039例(6.28%),呼吸系统疾病5 188例(4.06%),消化系统疾病5 920例(4.63%),内分泌疾病868例(0.68%),泌尿系统疾病1 230例(0.96%),妇科疾病483例(0.38%),产科疾病1 723例(占1.35%),儿科疾病3 645例(占2.07%),五官科疾病450例(0.35%),精神疾病916例(0.72%),中毒类疾病5 885例(4.60%),肿瘤疾病1 117例(占0.87%),传染性疾病115例(占0.09%),医源性情况137例(0.11%)。
2.3.2创伤类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本次调查疾病谱中创伤类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共70 801例(55.34%),严重威胁着广大居民的健康。创伤类疾病病人以36~59岁年龄组(24 631例,44.85%)以及19~35岁年龄组(13 064例,23.79%)占比较高;神经系统疾病病人以≥60岁年龄组(8 988例,56.60 %)和36~59岁年龄组(4 774例,30.06%)占比较高。见表3。交通事故造成的创伤共30 805例,占所有创伤类疾病的56.09%。创伤类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均以男性病人居多,且两种疾病病人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8.51,P<0.05)。见表4。
表3 创伤类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年龄分布(例)
表4 创伤类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性别分布(例)
2.3.3轻症、重症和死亡病人的性别分布 轻症、重症与死亡病人的性别分布存在差异,男性病人数量均明显高于女性病人(χ2=175.05,P<0.05)。见表5。
表5 轻症、重症和死亡病人的性别分布(例)
3 讨 论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设置的院前急救站属于依托型急救站[7],实行24 h值班制度。截至2019年7月,西海岸新区共设有29个急救站、36个急救单元,覆盖全部镇街,服从区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日常工作主要为执行辖区内院前急救、重大活动保障、院内重症病人转运以及各类疫情防控。青岛市统计局2021年6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西海岸新区人口共190.35万[7]。
从性别构成来看,本研究收集到的院前急救病人中男性病人数量较多,这与乌鲁木齐市、重庆市南川区、上海市奉贤区、烟台市开发区等地区的研究结论相同[8-11]。男性病人出诊人次多可能与男性更多地从事各种高危职业和重体力活动,同时又多伴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并且对自身健康问题关注度不高等原因有关。本研究入组病人的年龄多集中在36~59岁和≥60岁年龄段,该结果与上述相关研究结果稍有不同[8-11]。
本研究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前3位疾病与赵艳等[12]和陈唯等[13]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原因可能为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同时伴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造成不同地区的疾病谱处于变化当中。创伤类疾病病人的年龄集中在19~35岁和36~59岁这两个年龄段。该结果与林国良等[14]、姜维民等[15]、李树平等[16]的研究结果类似,与卫鹏羽等[17]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创伤类疾病造成的救治成本在逐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负担。标准化的院前急救流程成为提高院前创伤类疾病病人救治水平的关键[18]。交通伤位居致伤因素首位,可能与本地区各类型的交通工具数量持续性增加、违反交通法规等事件的不断上升有一定联系。有关部门可通过加强交通执法以及交通法的宣传等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年龄多集中在≥60岁和36~59岁这两个年龄段。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19]。据推算,我国现有心血管病病人约2.9亿,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位居疾病谱首位,占比40%以上,呈现出农村高于城市的特点,给广大居民造成了越来越沉重的负担[20]。青岛属于人口输入型城市[21]。据统计,截至2020年末,青岛市≥60岁的人口共有2 042 649人(20.28%),其中≥65岁的人口为1 429 813人(14.20%),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22]。老年人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对当地的平均发病年龄有影响。因为生活水平提高,高糖、高盐、高脂饮食增加,活动量减少,加上生理功能减退,伴随着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老年人群往往较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各种慢性疾病,从而导致老年人群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高发[23]。
相关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创伤类疾病在不同季节发病高峰有所不同[24-28]。每年的7月及8月,是本地的旅游旺季,流动人口数量明显增加,车辆的流动性增大,醉酒及斗殴病人数量明显增加,造成了创伤类疾病高发。在春、冬两季,雨雪天气较多,气温低,气候湿冷,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27]。本研究结果显示,院前急救需求量在一天中有3个高峰时间段,这3个出诊高峰时间段与当地居民的生活运动轨迹有很大关联性,也提示出车量主要集中在凌晨时分和早高峰时间,可据此合理安排院前急救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杜晶等[29]研究显示,院前急救病人呼救高峰时段为8:00—11:00,夜间平均出诊量与早高峰有明显差异。这与本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可能与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作息习惯以及年龄构成不同有关。
本地区的院前急救体系,很大程度上依靠各大医疗机构和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维持运转,这种模式极大地扩充了西海岸新区院前急救力量。但是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日常院前急救方面的表现却常常不尽人意[30]。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建立适宜的考核制度。同时,在院前急救队伍建设方面,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对院前急救人员给予待遇、政策方面的倾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31]。120指挥中心可以根据疾病谱提前做好后勤物资保障准备,利用出诊量较少的时间段做好急救车辆维护和工作人员培训,适当增加高峰时间段工作人员数量。同时,在工作人员培训方面,可充分利用出诊量较少的月份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和考核。从事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可根据本地区疾病谱的分布,积极前往上级医院进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修,培训内容向高发疾病倾斜。同时,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还可以在培训进修时,加强同上级医院急诊科等相关科室的沟通衔接,确保后期院前急救工作同院内急诊体系、重症监护医疗体系更加紧密协作,从而提升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32]。当前我国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院前护理人员需根据防疫实际,加强相应物资管理,加强相关防疫知识培训和医院感染管理,做好车辆消毒工作[33]。院前急救司机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日常维护好急救车辆,确保车辆处于随时待命状态。
院前急救人员除了加强全科急救知识的培训,还应该将培训、考核内容适当向高发病症倾斜,如加强对止血、固定、搬运、开通气道、心肺复苏等专项操作技术的综合培训和考核,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在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可以探索将移动医疗系统应用于院前急救的危急重症病人,以改善危重病人预后[34]。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治安管理,以降低车祸、意外伤害、斗殴等创伤事件的发生率。疾病控制中心可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做好一级预防工作,与社会各界合作,定期在社区开展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监管。通过相应的健康宣教,可以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急救的认识,从而提升救治效果[35]。相关研究表明,超过半数的危急重症病人没有通过120急救系统入院,而非重症病人占用了大量的院前急救资源[36]。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各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指导居民正确使用院前急救资源,避免急救力量浪费。我国的院外心脏停搏发生率居世界首位,但病人经抢救后生存率不足1%,我国尚未形成公众急救服务系统[37]。因此,为了争取更早地对病人进行救治,可对社区居民普及简单、有效、易操作的急救知识,争取“白金10分钟”[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