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施工设备维修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1-30王金鹏杨玮王熙罡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27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铁路故障

王金鹏、杨玮、王熙罡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0 引言

在大型基础设施中,铁路施工设备属于一线保障物资,需要基础设施施工企业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检测工作,并根据技术发展情况和现实需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以此满足设备维修需求,更好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管理上和技术上,需要基础设施施工企业加强重视,引进先进的铁路施工设备维修技术,更新理念,完善管理模式,通过设备促进工艺的提升,通过工艺保证质量,以此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

1 铁路施工设备维修问题

1.1 铁路施工设备制造水平不高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在近些年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各种新型、全能的施工机械类型不断出现,但是受制于环境、技术、管理等原因,导致施工机械问题较多。一些生产厂家责任意识不强、制造水平不高,不注重设备质量问题的防范和控制,也没有承担相应的维修责任,导致基础设施施工企业维修量加大,维修成本提高,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维修,而施工企业维修效率低下,无法有效满足当前基础设施施工的需求,影响了铁路施工设备的有效利用。

1.2 铁路施工设备维修技术水平低下

因为各种高性能新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出现,对现在的设备维修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施工单位进一步健全铁路施工设备维修规范和要求,加强对设备维修队伍的建设。

但是,当前基础设施施工企业不注重维修队伍技术力量的提升,导致维修人员技术素质低下,对于新型的设备,因为技术跨度大、科技要求高,而维修人员又没有掌握系统化的设备理论,以致设备维修后问题不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后期铁路施工安全[1]。

1.3 铁路施工设备维修人员素质不高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一直秉持成本控制的节约理念。当前铁路设计、施工、管理的一体化格局也对设备维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铁路施工设备维修工作中,由于维修人员素质不高,设备保养工作失误,以致一些新设备在刚投入使用后不久,就需要进行维修,导致后期无效成本增加,影响了正常施工进度。

此外,部分维修工作人员不注重后期的维修保养,也没有对以往的维修经验进行总结,更无法在现场维修过程中预防控制各种风险,导致后期维修工作量较大,存在二次维修隐患。因为铁路施工设备维修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维修工作的质量又直接关系着施工安全,所以加强铁路施工设备维修队伍素质建设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

1.4 铁路施工设备检查和维修方法不科学

我国早期使用的铁路施工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在当前的铁路施工设备检查和维修过程中,由于没有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设备检测维修模式,导致铁路施工设备检查和维修技术较为落后。主要依靠管理人员自身的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并采用传统的维修方案进行维修检测,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采用动态化的检测方法,导致设备维修方法不科学,出现各种故障,严重影响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发展[2]。

2 铁路施工设备维修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遵循相关原则

第一,及时观察,把握设备的故障和隐患情况。铁路施工设备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其外部或者内部零部件出现各种磨损、变形、腐蚀、故障等问题,对其功能和精度会产生影响,对此需要维修人员及时观察,对其外观和内部结构勤于分析,及时修复磨损失效的零部件。

第二,明确不同的维修类型。在铁路施工设备维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故障原因、故障时间、故障位置、故障表现方式选择不同的维修方法,当前的铁路施工设备维修可以分为预防性维修和事后维修两种类型。预防性维修是指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加强保养维护,尽量避免出现故障,即使出现故障也能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保证不影响施工进度。对此,维修人员需要制定维修计划,对设备定期进行保养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时间制定预防性的维修计划,做好定时维修、使用年限维修、维修状态检测和评估等三方面的工作。其中定时维修是指在规定时间对设备整体进行维修,或对零部件进行更换。使用年限维修是指根据计划内容或者方案内容,对零部件的工作年限、设备的整体使用年限进行检查与测试[3]。维修状态检测和评估是指采用专门的仪器对铁路施工设备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状态、性能参数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把握故障发生的具体趋势和原因,做好预警工作,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维护。事后维修,是指在铁路施工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故障后进行检查,并针对不同的故障进行点对点的维修,多用于紧急处理,耗时长、费用高,影响施工进度。

2.2 创新铁路施工设备维修模式

要想更好地解决以往设备维修不到位、技术水平低下、设备制造水平不高等问题,就需要对铁路施工设备的使用状态、性能变化、质量与外观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做好实地调查工作,根据当前我国铁路施工设备的具体情况科学地选择维修方法,明确维修类型和目标,探索并制定可靠的维修模式。需要更新理念,改变传统中错误的做法,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方法等开展维修工作,提高维修质量,降低成本,完善方法体系,以此满足当前的铁路施工设备使用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通过高效率、高质量的维修模式形成集中协作的工作模式,提高维修团队的协调、组织、竞争能力,加强管理,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便于上下级相互配合。第二,创新维修模式,改进维修工艺和标准,对传统的整体路段铁路施工设备维修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提高技术含量,提高维修效率,最终更好地发挥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推动铁路运输行业健康发展。

2.3 强化思想意识

基础设施施工企业需要加强维修工作队伍的建设,强化其责任意识;加强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确保其掌握专业的知识与技能;遵循相关的原则与标准,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相关经验,以此更好地应对铁路施工设备维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灵活地采用科学有效的维修方法处理问题,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基础设施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加强现场管理,组织维修人员相互分享经验,更新其理念,并做好相关考核工作,同时加强现场安全教育,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最终达到提高整个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的目的,为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4 引进先进的技术

我国当前铁路施工设备维修技术水平低于国外,对此需要加强重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对自身的维修技术进行更新升级,并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加以改进,如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铁路施工设备维修中,形成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可以自动对铁路施工设备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分析不同路段路况,检测不同类型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隐患问题,比如设备的老化程度、设备的使用寿命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成本,缩减维修时间,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4]。在智能化的检测技术下,可以精准、全方位、及时地判断设备零部件的状态,以此科学地指导维修工作,明确维修方向,从整体出发把握产生问题的原因,最终从根本上提高铁路施工设备维修水平。此外,我国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科研,积极借鉴,将国外先进技术和我国现行的铁路维修技术进行融合,探讨研发属于我国自身的铁路施工设备维修技术,最终确保基础设施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2.5 采用多样化的维修方法

第一,采用铁路施工设备工厂维修方法。该维修方法需要将质量放在第一位。设备生产厂家在质量保证期内根据相关要求对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故障进行维修,对有重大缺陷的设备则由生产厂家召回,采用其他商品弥补。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各种隐藏性故障,则由生产厂家组织专家进入事故发生地进行维修,及时解决故障,在此过程中应建立设备故障维修台账,并对维修后设备的继续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化的跟踪管理。

第二,采用铁路施工设备专业维修方法。该维修方法需要划分维修范围,明确维修内容和要求,对于不同作业和科目的设备进行拆分,并制定专业维修标准,以此科学地引导维修工作的进行。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专业维修队伍建设,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经验丰富的专家,或者引进科技含量高的设备进行专业化的维修。

第三,采用铁路施工设备集中维修方法。集中维修是指组织专门的人员在同一时间内对相关类型的铁路施工设备或故障相同的设备、零部件进行维修,该方法可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以此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成本,有效解决以往重复维修的问题。

第四,采用铁路施工设备状态维修方法。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铁路施工设备状态维修流程

智能化在线监测技术为随时随地对设备技术状态进行“诊断”提供了便利条件,更为推行设备“状态维修”模式创造了技术前提。在实行设备状态维修后,设备维修工作就可以打破“定修”管理模式,依据设备的实时技术状态决定是否进行检修,避免了盲目停机检修的问题,这对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安全运行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设备制造环节就强化在线监测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提高国产设备的在线“诊断”能力,为推广设备状态维修创造条件。

2.6 提高设备利用率

在铁路施工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基础设施施工企业需要加强一体化管理,做好前期观察、中期控制、后期总结工作,科学规划设备的使用,做好布局、选型、采购、验收工作,以提高铁路施工设备的利用率,有效发挥设备的功能和优势,为基础设施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需要施工设备维修部门创建技术经济投入产出保障机制,便于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做好安装、试运行、运行控制、使用和维修、更新与报废工作,把握不同时期的具体特点,明确基本要求和工作重心[5]。在设备使用和维修阶段,需要科学设立基层站,对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加强现场控制,及时发现各种故障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并做好预防和后期保障工作,以此提高设备利用率。

2.7 制定相关对策,发挥地区优势

第一,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设备加强管理,并适当地下放管理权,在不影响整体效率的基础上保证各个地区都具有一定的管理权,以此做好管理工作。第二,优化维修模式,根据不同的工种科学地选择维修方法,整合人力资源,将电工与机长进行结合,根据具体情况分组,确保各个机器设备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操作、检查、测试、维修、管理,以此激发各个岗位人员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三,在铁路施工设备出厂后就需要做好一条龙服务工作,厂家根据具体要求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维修。第四,根据生产任务进行一体化管理。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任务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保养维护工作。

3 结语

总之,任何设备都有使用寿命,且因为内外环境的影响,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对此,需要基础设施施工企业重视铁路施工设备的维修工作,制定预防和过程控制计划,加强追踪管理和动态化的检修工作,并科学分析铁路施工设备维修过程中的问题,从技术方面、人力方面、政策方面、资金方面予以支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引进先进的技术,创新铁路施工设备管理模式,完善相关制度,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此保证维修质量和维修效率,最终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铁路故障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故障一点通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