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轨工程运输安全管控与应用

2023-01-30宋新奎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27期
关键词:城轨管控危险

宋新奎

(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咸阳 712000)

0 引言

针对城轨工程运输安全管理,目前有多方面的研究,包括管理水平、制度、设备等。本文通过对具体环境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风险的本质来源,通过管理手段消除或规避风险,从而提高城轨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1 安全的意义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安全就是需要,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效益。

2 企业安全生产关系

2.1 安全生产关系

2.2 企业安全关系两面性

图1 中危险源是影响安全生产的根源,是安全生产的破坏力来源。危险源越多时将产生巨大的破坏力,直接影响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并带来负面社会效应[1]。

图1 安全生产关系图

反之,危险源越少时将产生较小的影响力,安全生产受控,可促使企业顺畅发展,有效降低额外成本,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3 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

影响安全的五大因素为“人、机、料、法、环”,但这仅是按类别划分危险源,没有说明危险因素内在的本质根源及重点因素。五个方面包括:

其一,人:安全意识、安全技能、责任心、不安全行为及受教育程度。

其二,机:日常保养、设备操作、安全装置。

其三,料:缺陷瑕疵、不合格品。

其四,法:管理方法、操作方法。

其五,环:社会环境、作业环境等。

以上五个方面仅有人是具有主动、思考、自由的特性,其他四个均不具备,这就需要发挥人的优势控制其他四个方面的劣势,以及控制人的自由特性(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方式)。首先应控制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其次通过人的安全行为控制或消除其他四个方面的危险因素,从而保证生产工作安全进行[2]。

主动控制:依靠自身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使保护人员、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被动控制:依靠管理制度、技术措施强制保护人员、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 城轨工程运输风险因素分析

表1 中主要风险源存在于调车作业、接发列车、列车运行、工地对位、装卸作业及检车作业方面,产生的最终后果均为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害,所采取的措施是按运输规定进行管理和操作的。

表1 城轨工程运输风险因素表

从风险源产生方面分析,风险因素存在于动态的过程中,均有人和设备的参与;危险因素在运输过程中呈现出更替变化。

从防范措施方面分析,所有的措施都是针对不安全行为及环境而设。行为是人发出的,环境是人和物构建的位置空间,而物是受人控制的,从哲学角度讲“意识决定行为”,即所有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环境来自无安全的意识,继而在运输作业中影响设备运用、物料装载状态等,所以几乎所有的主动风险因素均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很少会夹杂其他因素,绝大部分的被动风险因素存在于“机、法、环”方面。

表1 中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的危险因素叠加时,将急剧增大发生事件的概率。如调车时车辆运动中调整钩位的不安全行为叠加人员站位不稳时,极大可能造成车辆伤害人身事件。当两个主要危险因素叠加且存在关联关系(存在同一时点或空间内且要接触,至少其中一方具有一定能量)时,将发生安全事件。如发生人身伤害时必然是具有能量的危险因素(危险的人或物)对另一人(有不安全行为、处于不安全位置)的接触性打击,设备的损害也是如此[3]。

动态形式是运输作业的外在表现,且列车在运动中具有强大的能量,当这种能量变化为一种危险因素时即具备较大的破坏性,所以在运输管理中要对作业行为进行控制。

从以上运输风险因素分布、因素叠加及因素关系可知,通过一定组织关系、持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及技能、过程中坚持管理者检查、及时分析问题回馈给管理制度标准,不断地促进安全受控(见图2)。

图2 运输安全管理思维导图

4 安全管理手段分析

基于影响安全五大因素的关系(见图3),通过人的主动思考特性,管控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达到控制或消除机料法环方面的风险因素,从而保证安全体系正常运转、生产工作安全进行。

图3 影响安全管理因素关系

4.1 技术手段

安全技术手段应提前筹划,充分结合现场施工特点、环境,贯穿安全第一的思想,本着不伤害、不损害设备的原则,依据行业规定编制运输组织、列车防溜、站细、设备等管理文件,使作业人员在调车作业、接(发)列车、列车运行、工地对位等环节作业时标准及流程清晰地操控列车[4]。

4.1.1 运输组织方面贯彻管的形式,确定组织机构、行车指挥原则及组织、货物装载等重要事项及方向性,为运输工作开展提供方法和安全运行空间环境。

4.1.2 站细、列检作业办法等确定车站组织管理、行车设备使用、接发车、调车作业、检车方法等具体作业环节的方式方法,规范作业行为,起到落实作业流程和日常人员管控的作用,向运输管理提供行车基本单元内行为规范。

防止溜逸方面以防范车列溜逸为管控目的,划定停留车区域、方式、措施手段等专项风险控制方法。

4.2 组织手段

依托人-站-所组织将制度贯穿到整个运输过程中,形成技术部门、安全人员、作业人员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网。同时,各层级人员做好对下属层级的监管,下属层级做好对上级的汇报,用层级卡控落实具体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达到有效管控风险目的。

4.3 教育手段

安全工作的落实不仅需要管理者工作的开展,更需要行车作业人员的规范行为支撑,如何更好地规范行为,通过岗前安全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学习、业务及安全学习,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

可从劳动保护、铁路人身安全、安全用电及消防、技规、行规等规章制度及事故案例方面进行培训,开展系统性、多角度、深层次的知识讲解,使作业人员理解规定如何使用、何时使用,以及其所要规避的风险点。

5 结语

通过对城轨工程运输危险因素的统计分析,对各种危险因素发生进行溯本追源,使管理者能够清晰找到隐患的本质,在根本上扎实基础安全理念意识,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能够灵活地将这种安全意识融入技术、组织、教育等手段进行精准管控,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增强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工程运输安全。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城轨管控危险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漫说城轨
喝水也会有危险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拥挤的危险(三)
失控还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