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提高学生解决动点问题能力的实践探究

2023-01-30支飞斌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动点数轴模型

支飞斌

(杭州市建兰中学 浙江杭州 310002)

一、成因剖析

动点问题是初中数学函数以及几何题型常见的问题。因为动点问题将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完美结合,所以各省市在每年的中考题中都会出现动点问题。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动点问题是当下的热门考点,主要原因在于:动点问题是将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这两块体系的结合,也是体现数学素养考察的重点。以下是笔者从学生的知识体系、思想方法及运用实践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发现学生解决动点问题存在以下几个困难之处。

1.动点概念不成体系,学生思路混乱

笔者发现,浙教版的数学教材中没有相关的章节对动点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不会对其进行相关的概念教学,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解决动点问题时思路混乱,究其根本,主要是知识体系不完整,如下是笔者对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整理:

从此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动点问题游离在知识体系框架之外,但它时时刻刻与每一个知识点紧密相连,这给学生造成了解决问题思路不清、无法快速找到突破口等难题。

2.动点情境错综复杂,学生无从下手

动点问题可以和数轴结合形成往返问题;可以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结合形成特殊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存在性问题;也可以和函数结合形成最值问题或图形面积问题;还可以和圆结合运用相似形成比值问题等等。因而对于压轴的动点问题往往题干长、阅读量大,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高,学生分理不清点的运动情境从而无从下手。

3.空间想象能力缺乏,学生考虑不全

在几何动点问题中,往往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学生在明知需要分类讨论时,却因空间想象缺乏而画不出对应的情景,导致无法分析这一类情况,最终导致失分。同时动点问题的动静转换较多,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因没有把握好“动态”与“静态”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而不能较全面地分析问题。

4.信心不足不敢尝试,学生产生畏惧

学生认为自己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基本解题技能不够熟练,基础知识点不够牢固,导致在解题过程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不知道该运用哪些知识或方法来解答。尤其是数形结合类型的动点问题,或者明确思路但因计算问题而导致后面的数据错误,造成失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动点问题的运动路径复杂,变化多样,没有经过针对性的训练,因而心里会有恐惧感,多次对于动点问题的不解决产生不敢下手的畏惧心理。

二、案例研析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开始接触了动点问题,只是当时的动点问题主要是将动点放在数轴上进行考查,而这类考题将中点公式、字母表示数,相遇追击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用示意图和方程结合,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精心设计一题一课,实现课堂渗透

笔者为了激发学生对动点问题产生兴趣,渗透动点问题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设计七年级动点问题的变式教学:

【案例1】:笔者从复习回顾—实例讲解—学以致用—拓展提升—总结体会五个维度进行展开,在复习回顾中,笔者从数轴上两点间距离与两个点对应的数之间的关系、距离公式、数轴上的中点公式、运动表示四个方面进行回顾,在回顾旧知的同时又为探究问题做好铺垫。

在实例讲解—学以致用—拓展提升中笔者设计例题精讲、变式教学,一共串起8个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深度体会问题解决的本质:

如图.A、B、C三点在数轴上,A表示的数为-10,B表示的数为14,点C在点A与点B之间,且AC=BC.

(1)求A、B两点间的距离;

(2)求C点对应的数;

(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与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30?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A、B两点同时相向运动,A的速度是1个单位长度/s,B的速度是3个单位长度/s,假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求相遇点时的时间及对应点的数值。

(5)在(4)的条件下,A、B两点到原点0的距离相等时,求t的值。

(6)A、B两点同时向左运动,A、B保持速度不变,假设运动的时间为t,求B追上A时的时间及对应点的数。

(7)点P从B点以2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向左运动(只在线段AB上运动),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MN的长。

(8)点P从B点以4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向左运动,A、B速度保持不变,也同时向左运动,求t为何值时,点P恰好是AB的中点。

此模块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基本问题到变式探究,让学生经历动点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体会在动点问题下的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转化思想等,让学生感受用代数方法解决动点问题。

【总结】:通过专题课的学习,让还在七年级的学生就能经历、感受、体会到动点问题,在日常教学时将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渗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培养之后,他们对此类问题就不会有畏惧心理,能更加坦然面对。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一题一课”,它是专题课,针对动点问题具有非常强的实效性,在七年级进行了多次动点专题课后,学生对于这类问题没有以前那么难以接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做题的时候也更加得心应手了。通过从七年级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学生对于动点问题的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不再是会有畏惧心理,同时也会去动手尝试。此外,班上也涌现一批对数学难题格外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往往能碰撞出很多的思想火花碰撞而出。

2.借助画板巧妙数学设计

动点问题的一大难点就在于它的过程是动态的,而题目往往是定格在某一时刻,因此完整展示这个动态的过程就尤为重要了,很多学生在拿到问题时候,脑海里没有这样的运动过程,此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这个作图软件加以辅助,往往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直观感受。

【案例2】:在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全等三角形》中,第一节内容轴对称图形中,有一个经典的问题:唐朝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这首诗蕴含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一位将军在河的一边散步,他现在从A点准备到河边饮马,然后再回同侧的营地B点开会,应该怎样走才能使路程最短?从此,这个被称为"将军饮马"的问题广泛流传。

我们先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直线l同侧有两个定点A、B,请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AP+BP最小。八年级的学生第一次遇到这个动点问题时,脑海里很难有直观的图像,那么此时老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将P点的运动情况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动态展示就能快速将问题转化,可以将两点A、B放置在直线l的异侧就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点到点最值模型:“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找到点P的位置了。即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

因此,我们可以找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点P即为所求。

如果将军在河边的另外任一点P’饮马,所走的路程就是AP’+P’B,但是AP’+P’B=A’P’+P’B>A’B=A’P+PB=A P+PB。故在点P处饮马,路程最短。

【总结】:在日常教学中时,对于课本中出现含动点问题的例题或案例,可多借助几何画板进行动态展示,有利于学生直观地发现满足条件的情况,同时可视化复杂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体验、理解、思考、探索这类动点的全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先通过独立思并求解,后动画呈现点的运动过程,让学生自己比对和校验,是否存在漏解或多余解,在这个过程中去思考、分析、归纳数学思想和解题技巧方法,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3.化繁为简化动为静,利用基本模型

动点问题题型多样、涉及的知识面广,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处理动点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重视基础图形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另一方面,要“以静制动”,抓住变化中的“不变量”,以不变应万变,把动态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来解决。

基本图形和基本模型是初中几何中非常好用的图形,而大部分几何问题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学生如果能掌握基本图形和基本模型,那么将事半功倍。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例举:

【案例3】:如图,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为长方形,A(10,0),C(0,4),D是OA的中点,点P在BC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则点P的坐标为___.

分析:此题是一个动点问题,它的核心点在于等腰三角形的构造,那么我们对此类动点问题的等腰三角形可以进行模型总结,两圆一线模型:条件平面上两定点A、B。要求:找一动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要使△ABC为等腰三角形,那么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AB=AC ②AB=BC ③AC=BC

第①种情况AB=AC,AB和AC有交点A(定点),要AB=AC就是平面上有两点,这两点到A(定点)的距离相等,距离为AB(定长),可以利用圆上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来找点C。

第②种情况AB=BC,AB和BC有交点B(定点),要AB=BC就是平面上有两点,这两点到B(定点)的距离相等,距离为AB(定长),可以利用圆上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来找点C。

第③种情况AC=BC,AC和BC有交点C(动点),要AC=BC就是平面上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相等,可以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那么基于此模型,我们对此题进行解答,过点P作PM⊥OA于点M.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OP=OD时,如答图,P点位于P1处,OP1=5,OC=4,易得CP1=3,∴P1(3,4);

②当OD=PD时,如答图,P点位于P2,P3处,P2D=P3D=OD=5,P2M2=P3M3=4,易得M2D=M3D=3,从而CP2=2,CP3=8,∴P2(2,4)或P3(8,4).

综上,满足题意的点P的坐标为(3,4)或(2,4)或(8,4).

【透视】:在动点问题中,善用总结的模型,借助模型解决基本问题,把动态问题转化为模型问题来解决。

【案例4】:在我们的隐圆问题中,考查方式往往是以动态形式出现,那么此时我们往往需要化动为静。

如图,在等腰 Rt△ABC 中,∠BAC=90°,AB=AC,,点D是 AC边上一动点,连接 BD,以 AD为直径的圆交 BD于点E,则线段CE长度的最小值为 .

分析:此题中点E为动点,而点C为静点,如果能将E点也静下来,那么本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发现∠AEB=90°,

∴点E在以 AB 为直径的 Oo上,∴Oo的半径为2,

当点O、E、C共线时,CE最小,在Rt△AOC中,∵OA=2,AC=4,

变式: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B=2,若P为△ABC内一动点,且满足 ∠APC=150°,则线段 PB长度的最小值为 .

分析:因为 AC定长、∠APC=150°定角,故满足“定弦定角模型”,P在圆上,圆周角 ∠APC=150°,通过简单推导可知圆心角 ∠AOC=60°,故以 AC为边向下作等边△AOC,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o,P在Oo上。当B、P、O三点共线时,BP最短。

【总结】:在隐圆问题中,要找到点的运动轨迹,再结合圆的性质,比如: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同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或互补、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利用这些圆的基本图形找其性质,最来解决问题。

总之,动态问题中,要将复杂的图像简单化,将动态问题静止化,从简单、静止入手,找到其中的“不变量”,最终达到学生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目的;同时要渗透基本模型,掌握基本模型,会用基本模型,让学生透过基本模型找到其本质的基本图形和知识点,拓展学习深度,揭示问题的本质;最后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思路与方法探究相关变式问题。

三、反思浅析

1.教学设计由易到难,注重形式多样

对于动点问题的教学设计,多设计一题一课,针对每一个小的问题由易到难,注重类比思想和分类思想,同时在教学形式上多下功夫,可以自制教具或制作几何画板等,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在七年级时,教师可多进行直观教学,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同时又能提高解题能力。

2.树立信心激发动力,注重师生互动

由于动点问题考查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高,因而教师应该遵循奥苏贝尔学习理论,设计题目层次有度,从低档难度题型慢慢向中档难度题型的过渡,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多一些师生互动,多一些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学生表达的时间,多一些学生讨论的时间,这些都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3.收集素材分类总结,注重自身素养

每年压轴的动点问题都有很多且具有创新性,所以教师首先要多做,跟上每一年变化,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对题型的类别和变化也要多做整理,同时在讲解动点问题之后也要善于归纳一般的方法,多多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达到一题多解到一题优解的效果。

4.题型选择客观有度,注重发展规律

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问题类型的选择,还是解题策略类别的确定,都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而是应当按照学生自生能力发展的规律去提高题目难度,做到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动点数轴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巧用信息技术有效解决“二次函数动点问题”
数轴的作用
一类动点路径模型及其应用
函数中的动点问题解答策略
模型小览(二)
如何学好数轴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以不变应万变”,求动点的路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