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例血压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2023-01-29姜国辉
徐 鹏,姜国辉
(1青岛大学药学院,山东 青岛 2766071;2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401)
红花为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具有调节血流动力学、抗炎、镇痛、降血脂、调节代谢等作用[1-3],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黄酮类、多糖类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其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脱水红花黄色素B含量远高于其他成分[4]。注射用红花黄色素(SYI)是红花经过提纯后的产物,主成分是HSYA,具有抗心绞痛、抗氧化、神经保护、改善糖代谢、抑制肝癌细胞迁移等作用[5-6]。伴随着SY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临床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红花黄色素对血压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实验方面,临床方面较少。现回顾性分析SYI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该药的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73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 41例;年龄18~92岁,中位年龄56岁。纳入标准: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依据[7];非高血压;临床治疗以常规治疗(包括神经营养药物等)联合SYI(浙江永宁,85%HSYA)满3 d以上,治疗期间未换用其它药物;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凝血功能不正常;妊娠期或哺乳期;既往有吸烟史、糖尿病史;使用SYI之前收缩压或者舒张压波动≥10 mmHg;肝肾功能指标明显异常者;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脉管炎者。
1.2方法 收集病例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用药情况等。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伴发病、糖尿病史、吸烟史、SYI使用时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分析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3天的血压变化。
2 结果
经Shapiro-Wilk检验,各时点SBP及DBP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P>0.05)。用药前、用药后第1天、用药后第3天的SBP及DB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显示:用药前SBP及DBP高于用药后第1天及第3天,用药后第1天及第3天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用药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脑部局灶性缺血所致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一般发作持续数分钟,可反复发作。有研究显示,SYI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以及脑和心肌的保护作用[8]。但也有研究发现对家兔每天给予红花提取物后血压显著降低,停药后1~2 d内恢复[9]。本次研究发现,SYI对于短暂性脑缺血非高血压患者,在排除糖尿病、吸烟史、肝功能异常等因素后,静滴SYI的第1、3天SBP、DBP均有显著性降低。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非高血压患者在临床应用SYI时应该关注其血压变化,尤其关注前3天内可能导致血压降低的风险,如患者使用过程中因血压降低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可提前做好相应解释工作或及时停药等。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给药,在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及症状体征变化,以便于及时发现可能的风险并进行相应处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但本次研究样本量有限,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此外,本研究时间较短,未对患者的长期血压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后续可能需要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及更长随访周期的研究,以进一步探讨SYI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