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3-01-28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杨 硕 刘 斌
公共体育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健康中国”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教学实施、师生关系、课程效率等方面进行探究,认为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教师教学目标导向单一化、学生学习目标“唯成绩”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的总体效率有待提升的具体问题,提出高校公共体育要从课程育人导向、课程体系、课内外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相应的改革,以进一步增强高校公共体育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1 前言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强调健康优先,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前提下,更加强调了强化学校健康教育,注重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健康行为的引导,使健康促进得到应有的保障[1]。从体质健康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关注点,要求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从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际出发制订教学标准,设计教学内容,有创造性的进行体育教育,可以进一步推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同时重视对健康教育和体育知识传授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跳出传统体育教学技能教学为主的固定模式,丰盈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文化内涵与教学形式,激发体育学科的活力。
2 “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共体育教学现状的审视
2.1 教师教学目标导向的单一化
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实行的是选课制,即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由于从选课阶段开始学生的初始水平高低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同上一节体育课的现象发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倾向于进行基础技术的教学,将重点放在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上,在运动强度和教学活动密度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次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目标上泛化、弱化运动技术学习、对“安全第一”过度考虑、体育课程内容低易化[2],严格限制学生的活动内容,忽视了学生的现实需求,上课所授内容以基础技能教学为主,忽视了对相关体育科学知识的教学,使教学内容比例失衡严重。同时,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健康理论知识教学的形式大多以教师在课堂上的口头教育为主,没有形成专门化的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模式,相关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材的利用率也较低,长期的体育课程都是依靠期末考核学分授予和体质测试与学生综测挂钩的强制方式来保障学生的体育参与,没有达到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教学目标。
2.2 学生学习目标的“唯成绩”化
在我国教育体制的传统模式下,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门主干课程,体育与其他以文化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的一样也是采取期末考核授分制,从学生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体育课时会将自身兴趣爱好和考试难易度结合考虑,甚至部分学生会完全放弃自身爱好,选择考试难度低,取得高分概率高的课程进行学习。高校公共体育期末的考核方式大多以“日常考勤+期末测试(身体素质+技术)+课堂表现”的模式为主,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态给予认可,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评价,学生更多的关注通过课程学习自己可以获取的分数,更多的把公共体育教学作为了一种获取成绩与学分工具,没有树立起通过对体育的学习使得自己掌握健康知识,培养自己的健康行为,养成科学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意识,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应试化的色彩,“唯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考核与评价方式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发生了严重的异化[2]。
2.3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效率低效化
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的对象是高等学校的普通专业学生,其服务对象是十分庞大的,通过公共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指导,形成课上教学指导,课外锻炼的一体化长效促进机制是高校提升学生体质,提升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实际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考试与成绩评价的方式来强制性的提升学生课内体育课学习效果,公共体育课程第一课堂的教学效率能够在教师的执行下得到保证。但是由于对公共体育课程第二课堂即课外锻炼缺乏相应的考核与监督机制,第二课堂的执行效果总体效率偏低,虽然教师会布置相关的课余学习与锻炼任务,但是由于不纳入成绩考核,并且教师的监督执行力度不够,学生从自身没有成绩考核压力紧迫性而疏于课外锻炼,因此课外锻炼在高校流于形式化,造成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效率始终未达到理想的目标状态。
3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路径探讨
3.1 进一步强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育人导向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目标关注点是“体质增强+精神塑造”的结合,一方面丰富公共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另一方面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教学理念,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引导,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激情,提升课堂活力;教师要增强体育课程思政意识,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传授和精神感染,促进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正确理解和处理“课程”与“课堂”的关系,让体育回归教育、让教育回归课程,建设生态化校园体育环境[3],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氛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借助现代化的通信设备根据学生需求有针对性的录制理论课、技能课的视频课满足学生需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意见与反馈,逐步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使学生能够主动就体育学习问题与老师沟通,提升教学效率。
3.2 完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从课程本身进行深化改革,首先,从选课阶段开始在现有选课模式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在选课之前,可以根据学生的对该运动项目的掌握情况进行分班,实行分级分层的教学选课模式,解决因学生水平差异带来的教学问题,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让教师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4],打破先前体育教师面对学生基础差距大而采取简单技术教学的不良局面。其次,改变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将学生通过努力所取得进步与最终结果的综合考量,即实行“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模式,使不同的学生都有通过努力学习取得高分的权力,扭转学生在选课时“唯成绩”论的消极思想;最后,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三段式(准备部分、基础部分、结束部分)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兴趣,提升课堂活力。
3.3 建立起有效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系
重视公共体育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通过课外竞赛、组建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等形式提升学生课外锻炼的现实效果。在俱乐部课内课程内容设计上以身体、娱乐、休闲、竞技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为主,以高度弹性化、立体化课程结构为辅,在教学环境上,教师启发诱导,俱乐部制体育课为桥梁,通过体育运动的交往与竞赛的组织管理活动,使学生广泛接触,取长补短,和谐人际关系,培养社交能力[5]。同时学校要加强对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领导,并且安排专门的体育教师定期对学生俱乐部进行指导,实现课堂上保障教师的教学效率,课外通过组织校内的业余比赛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通过比赛的形式强化学生课程所学的内容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