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技艺与科技融合下的城市数字雕塑发展趋向
2023-01-27王加点
王加点
摘 要:城市雕塑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民间传统技艺与城市雕塑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到来,民间传统技艺也随着时代发展逐渐适应社会需要与科技融合,城市雕塑也呈现出数字化发展新趋向。本文阐述了城市数字化雕塑及发展特征,并从艺术形式更新、作品与公众互动性提升、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的碰撞、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四个维度对民间传统技艺与科技融合下的城市数字雕塑发展趋向进行探索。
关键词:城市雕塑;数字化;民间传统技艺;传统文化;融合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已深深融入人们生活之中,显示出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城市雕塑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在城市发展中与居民生活场所相生相伴,也深得城市居民的认可,成为城市的象征。在数字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数字化技术逐渐融入传统城市雕塑艺术,形成了符合城市居民审美和时代主题的城市数字雕塑艺术。使用数字技术可以展示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拓展雕塑的创作途径,城市雕塑迈入新的发展时代。民间传统技艺与科技融合创作的城市数字雕塑已悄然兴起,研究民间传统技艺与科技融合下的城市数字雕塑发展趋向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
一、关于城市数字化雕塑
关于城市雕塑,《中国城市雕塑蓬勃发展的50年》中吴良镛先生论述道:“所谓城市雕塑,并不是一个很准确的概念,它是相对于室内雕塑而言的,可称之为室外雕塑。为了创造城市景观,也可以称之为景观雕塑、城市环境雕塑等。”[1]从吴良镛先生对城市雕塑的论述中可以了解到城市雕塑的摆放位置、特性、功能等要素。也就是说,城市雕塑是摆放在室外的雕塑,可以放置在城市任何地方,对城市有着美化景观、传递文化、提高审美的作用。城市雕塑所摆放的位置是城市居民的公共空间,因此,城市雕塑能够与公共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与城市居民产生多角度的交流,凸显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城市雕塑位于城市中,形成了城市環境、城市居民、诉求形式三维的空间实体。一方面,城市环境需要城市雕塑进行美化和装饰,有城市雕塑参与美化与装饰的城市更具美感,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城市雕塑所蕴含的城市文化内涵是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城市雕塑是向城市居民传递文化的载体,也承载着公众对审美的诉求。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城市雕塑在公共空间协调和公众艺术交流中所体现的重要功能。
二、城市数字化雕塑发展特征
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艺术便随之而生。艺术史的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文明史的记载,是对时代发展的记述。[2]从艺术发展的历史而言,艺术创作的手段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艺术的发展依赖于技术条件的发展。综观艺术史发展历程,在新技术产生的时代前提下,艺术创作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态、创作理念、创作主题等的转变,艺术也凸现出不同的特征。当前,社会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城市雕塑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城市数字化雕塑的发展新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
(一)具有数字化特征
数字化雕塑因数字化而生,离不开数字化技术。民间传统技艺与数字化城市雕塑相比,艺术创作流程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民间传统雕塑在真材实料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而融入数字化科技的雕塑是在虚拟空间进行艺术创作。数字化创作将ZBrush等三维设计软件作为创作手段,对艺术作品模型进行制作、扫描等数字化科技处理,实现调整艺术作品尺寸、艺术表现力等,然后再通过数字化将模型实体化。在城市数字化雕塑作品创作过程中,数字化软件技术运用痕迹明显,只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利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创作,并通过设计软件在计算机内进行保存。[3]数字城市雕塑运用设计软件构建的虚拟空间,能够模拟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的放置位置、状态、与居民公众的环境融合度,确认雕塑作品的公共空间的协调性、公众审美性。当然,城市雕塑数字化特征还体现在能够将设计作品模型通过互联网及时收集公众反馈意见。城市数字化雕塑具有的数字化特征增强了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力。
(二)具有动态化特征
城市雕塑艺术品的发展体现在雕塑作品上。雕塑作品从室内逐步走向室外,使城市雕塑处于开放的公共空间之中,这是雕塑作品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重要标志。雕塑在城市公共空间吸引公众眼球,为公众带来了视觉、触觉的沉浸式体验。在观赏城市雕塑的过程中,公众对城市雕塑的评价体现在城市雕塑动态化的特征上。城市数字化雕塑作品的动态特征体现在作品通过机械动力、自然动力等作用力,利用电机控制作品运动状态的表现上。将这种运动模式的雕塑置于城市空间,增强了城市数字化雕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交融程度。
(三)具有现实性特征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升级,公众更相信数字化技术的虚拟性。城市数字化雕塑是将民间传统雕塑技术与虚拟技术相结合,是现实与虚拟的融合,在公众体验到真实作品的同时,也在虚拟世界拓展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展示空间。城市数字化雕塑不同于一般数字雕塑,它是对城市雕塑进行更新,这种更新主要是利用三维方式在虚拟空间进行重新设计,达到与城市空间和谐共生的目的。因此,城市数字化雕塑可在虚拟空间进行浏览、交流。通过互联网的交流,公众进一步发挥对城市数字化雕塑的审美互动过程,体现出城市数字化雕塑的现实性。[4]
三、民间传统技艺与科技融合下的城市数字雕塑
发展趋向
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上,民间传统雕塑技艺正在创作形式、主题选择、互动性等方面得到强化与创新。数字雕塑打破了民间传统技艺城市雕塑与公众的关系,不仅强化了公众的参与度,更在艺术作品审美上表现出时代张力,实现城市环境、公众、艺术作品之间的三维互动关系,使民间传统技艺与科技融合下的城市数字雕塑呈现新的发展趋向。
(一)艺术表现形式更新
艺术始于人类文明的起点。民间传统雕塑技艺是以线性的方式为主,民间传统技术的线性创制方式源于农耕时代。随着艺术的发展,民间传统的雕塑方式与时代发展呈现出不相适应的情况。民间传统雕塑技艺由于传承人技术、创新力、数量等因素而面临失传,很多优秀的民间传统技术埋没在时间的长河中。[5]在数字化软件技术的支持下,民间传统雕塑通过线性创制方式得到转换,传统的雕塑引入高校教育、互联网进行传承学习和保存,逐渐更新民间传统雕塑的技艺表现形式。
民间传统技艺的发展主要依托数字化技术,在雕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上数字化技术使民间传统技艺更有说服力。这一融合过程就是民间传统技艺与数字化技术在现代发展中叠加共生的过程。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为城市雕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数字化技术不只应用于城市雕塑的表现形式方面,还通过光、电、显像等媒介对城市数字化雕塑进行创作,为民间传统技艺带来更多感官的突破,成为民间传统技艺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趋向。河北曲阳县享有“中国雕刻之乡”的美誉,木、玉、铜等雕刻发展较为完善,雕刻技术也因圆雕、透雕、浮雕而不同,可见技艺之精湛。在雕塑内容上,有宗教造像、现代人物、园林小景、现代装饰等,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曲阳雕刻产业的加工方式也由传统的手工生产逐步转变到机器加工。[6]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城市雕塑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运用ZBrush可以使雕塑作品呈现出超高精细度,其比例、尺寸可以做到丝毫不差,在对作品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不会破坏作品整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民间传统技艺灵活性的不足,向公众展示更为精确、精细的雕刻艺术作品。城市数字化雕塑为雕塑作品创新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让创作者的创作思路更加清晰,进一步彰显数字化技术在城市雕塑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作品与公众互动性提升
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前卫艺术家之一的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 Nagy)在1992年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提出:“公众不是被动地看,而应该成为作品中的一部分,主动参与到作品中,作品将根据公众的参与性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艺术家对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关系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为艺术作品的功能以及作品创作提供了新的导向思维。20世纪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时代,拉兹洛·莫霍利·纳吉此观点的提出为数字化城市雕塑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的理论指导。
城市雕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所处位置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是否符合城市文化和公众文明程度,是当前城市公众与雕塑互动的热点话题。在城市雕塑发展的过程中,城市雕塑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文明发展、融入公众生活之中、融入当地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艺术创作者在很长的时间内尝试去解决城市雕塑与公众融合、互动的问题。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民间传统技艺与科技相融合使艺术作品能够有技术条件去实现作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交融性,也使艺术作品实现了与公众的互动参与性。在数字化技术下,城市雕塑作品创作者能够在互联网的信息反馈中得到公众的意见或建议,在交流、互动之中实现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审美和艺术表现力的统一与平衡,提升艺术作品与公众的互动。[7]城市数字化雕塑充分证明了科技与城市雕塑艺术的共生关系,突破了城市雕塑的静态现状,为城市增添了动态之美。
(三)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的碰撞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雕塑艺术需要人工参与制作的部分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手工制造的缺失,这也为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民间传统雕塑技艺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艺术作品有时不合创作者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或制作者不得不用手工的方式进行作品调整,将艺术作品的尺寸及艺术表现力控制在人工可控的范围内。科学技术融入民间传统雕塑技艺,这会使城市雕塑实现工艺流程的精确性,并且提升作品的表现力,节省了人力、物力。艺术作品的人为可控性大大提高。民间传统技艺下,城市雕塑作品在材料、工艺、场所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受诸多物理因素的影响,如材料的成本问题、艺术作品的温度适应问题,而数字化技术的融入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民间传统技艺所创作的作品在新的消费理念下可能会逐渐失去文化承载力,艺术家必须使城市雕塑蕴含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可以尝试将科技融入民间传统技艺,运用互联网数字技术引導城市雕塑的非消费性,创作出更多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精品。2020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北京设计周以“民生之维”为主题,意在展现创意设计下产业升级、美好生活等表现力。其中,由3D打印技术制作的数字雕塑中国桌几《池》受到公众的关注。作品《池》通过3D打印法将黄铜、琉璃等具有金属材料属性的材料运用于古法琉璃、黄铜件等工艺制作,利用自然环境中光、风等元素,融合成为“大装饰”效果,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8]在公众尽情欣赏科技福利时,人们虽然可以从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但是,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性逐渐弱化,城市数字化雕塑的手工温度欠缺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四)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
我国的城市雕塑文化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艺术创作者和理论家逐渐构建并完善了城市雕塑的艺术体系。不同城市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文化,衍生出具有独特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的城市雕塑,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城市雕塑艺术体系指导下,我国城市雕塑艺术作品的艺术流程相对稳固。在数字化技术时代背景下,城市雕塑呈现出科技与民间传统融合的发展需求,城市雕塑在服务民众、美化城市的功能基础之上,更加关注雕塑艺术的发展,在体现传统文化的同时,城市雕塑也体现出更为丰富的城市精神面貌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城市数字化雕塑体现出中国文化多元化的特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与国际城市雕塑接轨的发展趋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文化脉络,是城市数字化雕塑作品创作素材的最佳来源。在城市数字化雕塑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和创作者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进程中特有的历史典故、独有的风俗习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等,将它们融入城市雕塑作品创作之中,成为城市数字化雕塑的文化内涵。城市雕塑形象可以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表现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新趋势。具有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文化的载体。中国城市数字化雕塑的发展也必然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创作根基,体现出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特性。城市数字化雕塑在民间传统技艺与科技融合的过程中,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城市雕塑作品的创作技艺,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传统技艺与科技融合的城市数字化雕塑的前提下,艺术作品逐渐趋于国际化发展。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中国城市数字化雕塑的艺术性和国际性。
四、结 语
伴随着数字技术与城市雕塑的融合发展,城市数字化雕塑体现出由静向动、由具象向抽象、由实体向虚拟的发展趋向。城市数字化雕塑在作品材质、作品色彩、作品表现形式等因素上不断创新发展,为城市居民带来了一场艺术视觉盛宴,艺术家的创作手段因城市数字化雕塑中公众对艺术审美的诉求而富于科技性与创新性。民间传统技艺在数字化技术的创新下,为城市数字雕塑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民间传统技艺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使其更具时代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民间传统技艺利用与数字化技术融合的有利契机,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体现出艺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艺术工作者在数字化时代到来之际,运用数字化技术不断创新,判断艺术创作发展新趋势,对城市数字化雕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中国城市雕塑蓬勃发展的50年[J].雕塑,1999(4):36.
[2] 李星宜.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研究[J].天工,2022(18):24-26.
[3] 张甜甜.城市雕塑艺术对美育的促进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2(9):54-55.
[4] 韩旭.论数字化城市装饰雕塑的发展趋向[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8):145-147.
[5] 李星宜.分析当代城市雕塑中的公共性[J].艺术品鉴,2022(11):34-36.
[6] 袁玉明.数字雕塑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J].环境工程,2021,39(10):274.
[7] 刘洋.“必然”:雕塑未来的发展趋势[J].江苏陶瓷,2021,54(4):54,57.
[8] 罗伟安.基于三维扫描与3D打印技术的城市雕塑[J].艺术大观,2020(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