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评论
2023-01-27
年轻干部要淬炼“三力”勇向前
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是党的伟大事业继往开来、磅礴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淬炼过硬的政治定力、业务能力、人格魅力,才能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好业绩。
淬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政治定力。“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生活淬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所担任的职责相匹配。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杜绝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淬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业务能力。练就干事创业的真本领,才能让群众信服。年轻干部要持续“加油充电”,不断学习业务技能,练好扎实内功和过硬本领。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总结,汲取成功的经验、思悟失败的原因。
淬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人格魅力。年轻干部要在斗争中成长提高,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面对磨难与考验,要怀着一种蹲苗压担、厚积薄发的心态,不屈不挠、敢于向前。要有务实担当的“樵夫”情怀,扑下身子、扎下根来,在最重、最难、最累的工作中经风雨、见世面,在急难险重的历练中练就真功夫、硬本领。
(滨州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刘 毅)
保持三种姿态 奔跑永远在路上
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教育工作者,要保持三种姿态,努力奔跑在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路上,让党的声音传递到更远的前方,让党的光辉照耀在更深的角落。
保持本位姿态,积极履职尽责。要时刻保持一种本位姿态,在学习好二十大精神的同时,更责无旁贷的是不折不扣、原原本本地落实决定要求,列出计划表、排出任务书,充分组织和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以更精彩的形式、更丰富的层次、更全面的覆盖,学深、学透、学实。
保持就位姿态,全力担当奋进。作为一名年轻的组工干部、一名年轻的党的干部,要做到时刻“就位”,随时出发。工作中坚持做到知行合一,紧扣埋头苦干、奋勇前进的要求,在推进本职工作中查找短板弱项,并在补齐短板中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成效,以精业勤业的专业素养、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组织事业发展。
保持到位姿态,奋力冲刺突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与光辉业绩,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砥砺奋斗所造就的。吾辈更须时刻保持到位姿态,立足自身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做到锱铢必较、分毫不差。以先辈为榜样,时常思考怎么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实、把事情做得更好,确保工作到位、履职到位、思想到位,不负党的嘱托,不负时代重托。
(张 斌)
坚持“严”的主基调 落实干部管理监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孙大勇/图
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是第一部专门就组织处理作出全面规定的党内法规,为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从严管理监督要求、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力保障。
从严治吏关键是完备体系。新时代选好干部、管好干部、用好干部,组织部门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构建更加完备的干部管理监督体系,牢记组织处理情形、把握组织处理原则、用好组织处理措施,扎实推进组织处理、纪律处分与法律责任追究的有效衔接。
完备体系关键是敢管敢严。坚持真管真严、长管长严,督促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严于心,树立“心有戒尺知高低,心存敬畏不妄为”的廉洁意识,从严于行,永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作风,从严于己,常怀“丈夫立身须自省,知福知祸如形影”的革新精神,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始终把工作职责记在心上,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根植灵魂深处,把优秀业绩镌刻在工作岗位上。
(陈传博)
引导“下仍有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对“下”的干部,不能“一棍子打死”,既要严格管理,更要耐心引导,鼓励他们“下仍有为”。
找准症结祛心病。注重优化干部关心关爱机制,落实好干部家访和谈心谈话制度,定期了解干部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状态。重点做好干部政策阐释,帮助干部弄明白为什么“下”、“下”了之后怎么办,引导干部打开心结、轻装上阵、有所作为。
精准施策巧赋能。被“下”的情形多种多样,对此应统筹兼顾、分类施策。针对政治能力不过硬的,着力强化政治理论培训,激活想干事的“动力源”;针对领导能力不足的,采取结对帮带、体悟实训等方式,为干部“充电赋能”;针对争先能力不强的,开展定标夺标、比武打擂等活动,帮助干部明差距、知不足,扛红旗、争一流。
搭建平台促作为。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妥善安排“下”的干部到疫情防控、发展改革等一线攻坚,给予他们施展拳脚的机会。对工作努力、改观明显、实绩突出且符合任职条件的,重新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让“下”的干部有盼头、有劲头,推动形成“能上能下,能下亦能上”的良性循环。
(宫文超)
考察政治素质要“画功”扎实
政治素质是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选任干部的“首要关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为当好政治素质考察的“画师”,需明确标准、多方观察、精心摹写,用好结果、树牢导向,公正客观展示“政治画像”。
定标准,建立考察坐标系。以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和政治自律为统揽,以“平时考核评价”“关键时刻表现”“一线工作实绩”等为指标,画好“刻度线”解决量化问题。建立纪实档案,根据部门职责和岗位特点,区分街镇、部门、国企等单位,区分班子正副职、普通干部等岗位,定期录入干部考核评价,常态化采集组织生活、巡察信访案件信息,实时记载关键时刻表现,建立多维“坐标系”。
多侧面,描刻干部立体画。考察不妨多用散点透视法,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将不同视角下的信息组织进画面。既与单位、服务对象、知情人等多方联系,又与纪检、政法、信访、审计等多部门联动,既重大事,又看小节,既掌握工作时间,又了解八小时之外,动态收集巡视巡察、调研谈话、舆论评价、社会反映等情况,构建干部各领域“活动轨迹”数据库,精心描绘传神样貌。
树导向,选好画像展示台。“画像”要让组织、让领导、让干部看得见、用得上,才能激励担当作为。在“选”的台上,综合考量干部搭配、工作实绩,优选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干部充实领导班子。在“育”的台上,对干事能力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的干部,要果断召回,以“回炉淬火、加钢锻造”的方式来对干部进行升级改造。在“管”的台上,对伪忠诚、假忠诚的“两面人”,坚决甄别出来、剔除出去,树立“首关不过、余关莫论”的鲜明导向。
(张海星)
在大抓基层上“下功夫”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在大抓基层、强基固本上“下功夫”,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要在增大力度上“下足功夫”。传导压力,主体在人,关键在书记。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发挥“头雁效应”,坚持“书记抓”,主动谋划、带头作为,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建章立制,压实责任,坚持“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要在加大投入上“下真功夫”。根系要壮大,靠的是阳光、雨露和养料;基层要筑牢,靠的是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坚持眼睛向下,紧盯基层的难点痛点,制定“接地气”的好政策;坚持脚步向下,把“精兵强将”派往基层,确保基层有人干事;坚持资源下沉,把真金白银投到基层,确保基层有钱办事。
要在壮大声势上“下实功夫”。党建宣传是“喉舌”,是“利剑”。基层党组织、党员要在一线举旗帜、亮身份,在田间地头、商圈楼宇、工厂车间讲好“党的故事”。要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群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主动传播,凝心聚力放大“党的声音”。
要在扩大影响上“下硬功夫”。抓基层、打基础,党建引领是关键。要延伸基层党组织“触角”,扩大党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推动组织体系到底到边。要用好党建考核“指挥棒”,建立针对组织和个人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广大党员当先锋、作表率。
(卢照伟)
争做新时代有灵魂的组工干部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新时代组织工作注入新的更深内涵。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更需要坚定信念、锤炼业务、涵养作风。
孙大勇/图
思想上坚定信念、坚如磐石。要用好用活三种方法,坚持上接天线,看大势、识大体,和上级标准、上级要求保持一致;坚持下接地气,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党员干部群众,从实事小事做起,保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外学经验,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不保守不封闭,结合自身实际活学活用、为我所用,实现自我提高。
业务上专注执着、精益求精。要发扬“工匠精神”,强化责任意识,“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上”,不因事多丢三落四,不因事小眼高手低,不因事杂不知所措;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要全之又全、严之又严、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确保程序不错、环节不少、步骤不缺、秩序不乱,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干好本职工作,争当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
作风上严以律己、务实创新。要始终把作风好作为第一要求,把守住底线作为铁律,不逾越、不触碰,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严守好作风;要锤炼“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过硬作风,保持“人在事上磨”的奋斗底色;要当标兵、作表率,树立良好的组工形象,真正让组织放心、干部信任、群众满意、社会认同。
(张济凡)
修党性 炼“心学”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这不仅事关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和高尚性,更事关党长期执政的千秋伟业。心学本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门派,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良知”就是“党性”,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就是修炼党性。
修炼党性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党性彰显。党员干部要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常修常炼,常破心中贼,用思想上的清醒保证行动上的坚定,切实做到在经受挫折时仍能奋起,在风雨来临时安稳如山,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始终站在党性修养的制高点。
修炼党性要厚植人民情怀。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党员干部要增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意识,涵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自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切实寓党性的修炼于坚定的人民立场之中。
修炼党性要做到知行合一。党员干部要坚持以知促行,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要坚持以行促知,思想的力量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发挥出来,时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推进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理论的升华和创新。
(王天羽)
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生力军,必须以全新“赶考”姿态与时俱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以实际行动答好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孙大勇/图
坚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必胜信心,以“飞夺泸定桥”的胆魄走好“信念之路”。年轻干部缺乏经验,难免在工作中遇到难点、痛点、堵点。事业发展都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不能因为一时的“红红脸”“出出汗”就怀疑自我,产生畏错畏难情绪。年轻干部要摒弃“骄娇”二气,涵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搏精神,敢闯敢试、先行先试,时刻以昂扬的斗志、向上的姿态、乐观的心态面对成长路上的“魑魅魍魉”,以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跃过成长路上的“泸定桥”,奋力谱写改革创新的青春乐章。
下定“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实干决心,以“四渡赤水河”的意志走好“实践之路”。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年轻干部要自觉到基层“蹲蹲苗”,常到一线“汲取养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要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过硬作风,不把“过程”当“结果”、不把“结果”当“效果”,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钉钉子精神,把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树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拳拳初心,以“千里越岷山”的韧性走好“为民之路”。年轻干部要增强政治定力,用好群众路线这个关键法宝,主动深入群众,让身上多一些“泥土气”“亲和力”;同时,要勤扫“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做起,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牢记为民造福的“公仆志”,才能走得稳、行得正,推动新时代“长征路”胜利会师。
(明 泽)
有我,以青春赴万丈理想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青年一代当以何种姿态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答案:“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面对殷切嘱托,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掷地有声:有我,定以青春赴万丈理想!
奔赴理想要坚定信念,有强国有我、复兴有我的“志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要把“国之大者”扛在肩上,把青春无悔的个人梦想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时刻提醒自己“征途未已,仍需努力”,不断激发前行的动力,保持昂扬的斗志,以青春之“我”回应“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强音。
奔赴理想要磨砺心性,有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骨气”。青年党员干部要时刻准备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分岔路口”和各种诱惑,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淬炼出“穷且益坚”的韧性,面对已知和未知的困难,不畏惧、不后退,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意志,打破“躺平”、拒绝“苟且”,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奔赴理想要苦练本领,有战之必胜、堪当大任的“底气”。在新的赶考路上,青年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找准自己的“战场”,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向广处涉猎、向深处钻研,在火热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就扎实的过硬本领,不断开阔眼界,提升境界,努力成长为“功成必定有我”的一员。
(郑陈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