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端多重并联的单管无线充电实验平台设计
2023-01-27郭志浩王春芳郑建芬杨凌云蔡元龙
郭志浩,王春芳,郑建芬,杨凌云,蔡元龙
(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0 引言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作为一种能量传输技术[1],在无直接电气连接的情况下将电能由电源端传输至负载端[2-3]。但目前基于单管电路多输入结构均为基于耦合器集成的串联或并联[4-5],不仅线圈绕制困难、需要特定位置进行线圈间的解耦,且仅能实现2 个并联或串联。由于单管逆变器的结构特殊性,无法像全桥直接并联,需要对单管结构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多级并联[6]。多级并联结构分为单发射线圈和多发射线圈2 类[7-8]:多发射线圈成本高昂、计算繁琐,进行拓展后需要更换过多元器件例如补偿电容,极大限制了应用场景;单发射线圈结构简单,拓展无须更换元器件。文献[9]中采用电压源直接并联,无法提高整个系统电压增益。文献[10-11]中采用的单独均流线圈进行均流仅能实现2 个并联,同样不能实现单管电路的多重并联。目前多数单管电路电压增益较低[12],无法进行更大功率的传输。
鉴于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管电路输入端多重并联无线充电实验平台,用于解决单管电路无法进行多机并联的问题。通过使用Saber 仿真软件搭建仿真与实验室样机实验,验证了所设计实验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实现单管逆变电路的多重并联。
1 单管LC 谐振多重并联无线电能传输电路建模与分析
1.1 电路设计思路
实验装置主电路设计思路:①通过对单管LC 逆变电路进行改造,实现单管电路多级并联;②通过使用耦合电感(InterCell Transformer,ICT)并更改接线方式进行均流,解决单管并联未均流问题;③对于每级电路增加增流LC 结构,将电压源转化为电流源进行并联,大幅提高输出电压,且易于调节,适用于多种应用场合。
1.2 电路建模与原理分析
单管LC 谐振多重并联无线电能传输主电路如图1 所示。原边可以看作n重单管LC 逆变器并联,UDC为直流电源,Qi为单管电路中第i个单管LC逆变器的功率开关管,Lxi与Cxi为用于保证单管逆变电路正常运行的辅助电感与辅助电容,Lci与Cci为将电压源转换为电流源的增流电感与增流电容,并联后Cp为原边串联补偿电容,Lp为发射线圈自感,Ls为接收线圈自感,Cs为副边串联补偿电容,M为原副边线圈互感,最终通过高频整流桥将高频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向负载供电。此电路为恒压输出。
图1 主电路结构图
图中辅助电感Lxi与辅助电容Cxi谐振产生的电压即为输入电压,为更加直观分析,简化图1 如图2所示。
图2 主电路简化图
假设均流耦合电感ICTi所使用磁芯材料、原边匝数、副边匝数等均相同,即:
式中:LICTp为ICT初级自感;LICTs为ICT次级自感;MICT为ICT互感。由基尔霍夫定律[13]可得:
式中:rpi、rp、rs为元器件内阻,由于内阻很小,在此之后推导中忽略不计。ini为单管逆变电路的电压源,ni为各并联支路电流,ci为流经增流电容Cci的电流,p为输出联合电压,p为输出联合电压。根据戴维南/诺顿等效定律[14],进行如图3 所示等效。
图3 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
图中将图3(a)中电压源转化为图3(b)中的电流源,若LC 谐振,则可将LC 并联看作开路,简化如图3(c)所示。将式(1)代入式(2)可得式(4),且Lci与Cci谐振,则可由式(4)得图4(a),并采取图3 所示等效过程,将图4(a)等效为图4(b)。由于各支路使用相同参数,则Lci=Lc,Cci=Cc(设Lc,Cc为固定常数),因此电流源均为in/jωLc(此处仅考虑等效过程,后续负载省略),则:
图4 电路电压源与电流源转换图
根据图4(b)所示,应用T型网络[15]进行分析,整体电路可等效为图5 所示。
图5 电路T型网络图
为得到输出与负载无关关系式,图5 中参数需满足以下条件:
根据式(5),对图5 进行戴维南/诺顿等效[14],结果如图6 所示。
图6 电路等效图
根据式(5)与图6 等效结果,可得所设计主电路输出电压
2 系统仿真实验
2.1 仿真参数设计
本文使用处理器为i5-4210H 2.90 GHz、显卡为NVIDIA GeForce GTX 960M 的PC 机,应用Saber2016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两重并联与三重并联仿真对比,验证并联对输出的影响。仿真系统频率为85 kHz,输入电压采用96 V直流电压,根据电动汽车实际充电需求与本文推导的输出电压计算式(6),计算可得其他电路参数,具体参数标注在图7 所示的仿真原理图中。
2.2 仿真平台搭建
图7 为三重并联仿真原理图,系统由控制信号、三相单管逆变电路、均流变压器(代替均流线圈进行均流)、增流LC谐振电路、松耦合变压器、高频整流桥与负载组成。控制信号采用方波信号,占空比为0.55。副边电路采用虚拟地进行连接,模拟WPT系统接收电路与发射电路不共地的特征。仿真中均采用理想器件,不考虑内阻损耗与控制信号的上升沿与下降沿。
图7 系统仿真原理图
2.3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将三重并联输出波形与两重并联输出波形相比较,由图8 所示结果可知:此系统较好地实现软开关,软开关裕量为321.74 ns。三重并联输出电压较两重并联输出电压提高50.79 V,验证了并联系统增加电压输出的可行性。开关管峰值电压为397 V,较文献[4]中相同输出条件下,开关管峰值电压降低,对开关管耐压要求下降,有利于开关管选型。
图8 软开关与输出比较(仿真软件截图)
3 实验验证
3.1 实验样机
为验证本文所设计的单管LC 谐振输入端多重并联WPT系统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搭建了1 台1.8 kW实验室样机,三重并联实验室样机由DSOX1102G 示波器、IT8616 电子负载、原边电路、副边电路、控制板和磁耦合器等组成。其中:实验用96 V直流电源由单相智能变频电流源整流得到;逆变开关管为SiC MOSFETs;补偿电容为CBB 金属聚丙烯薄膜电容;Lx磁芯采用KAM157-026A、Lc磁芯采用KAM130-026A与KS130-026A;整流二极管为VS-30CPH03-N3 肖特基二极管;主控制芯片(STM32F103RCT6)与驱动芯片(IR2110)产生15 V驱动信号。
表1 所示为系统电路的主要参数,实测值由测量仪器Agilent 4263B LCR meter 测量5 次并去除最大值与最小值后,取得的平均值。线圈采用如图9 所示圆形线圈,线圈由Litz线绕制,线圈内径为6 cm,外径为18 cm,发射线圈Lp与接收线圈Ls间距离为4.2 cm。
图9 耦合线圈
表1 系统参数
3.2 实验步骤
搭建的实验样机如图10 所示,其实验步骤:①按照主电路供电单元、驱动单元、单管逆变器、松耦合变压器、整流桥与电子负载的顺序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常;②应用LPS-305 直流电源向控制电路供电并用示波器观察驱动波形是否正常;③接入电子负载,缓慢增加输入电源电压值同时用示波器观察零电压导通(Zero-Voltage-Switch,ZVS)波形,确保电路正常工作;④将输入电压增加至额定电压,切换负载并记录实验数据。
图10 实验样机图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负载变化范围为15~50 Ω情况下,实验所搭建样机的输出功率范围为550~1 800 W。理论上负载为15 Ω时ZVS 裕量达到最小,因此单独展示负载为15 Ω时的ZVS波形如图11 所示。为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测量记录负载范围内所有软开关裕量与开关管电压峰值UDS如图12 所示。由图12 可知,当负载R=15 Ω时,开关管电压幅值为418 V,软开关裕量为643 ns。随着负载阻值不断增大,电路软开关裕量与开关管电压峰值也逐渐增大,最终在50 Ω 时达到692 ns与427 V。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工作范围内,电路始终具有软开关特性,可靠性高。
图11 软开关波形(示波器截图)
图12 软开关裕量随UDS变化
电路效率如图13 所示,当负载R=15 Ω时,输出功率为1 781 W,输出电压为163.4 V;当负载R=50 Ω时,输出功率为557 W,输出电压为167 V。最大与最小负载下输出电压差值ΔU=3.6 V,验证了此电路具有良好的恒压特性。如图13 所示,在负载R=15 Ω时,系统达到最大效率90.8%。
图13 系统效率变化图
4 结语
本文设计的输入端多重并联的单管无线充电实验平台,通过采用线圈均流与等效电路理论设计分析设计可行性,并利用仿真实验与1.8 kW 的实验样机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平台最大效率可达90.8%;全负载范围内实现ZVS;具有恒压输出特性,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电路运行的稳定性。本文提出的拓扑虽实现了单管电路的输入端多重并联,但系统整体效率因加入过多感性器件而降低。因此,应继续对拓扑进行优化,实现效率的提高,并探索更加简便的单管多重并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