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深情·坚定
——纪录片《情怀》创作札记
2023-01-27武笛
□武笛
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夕,由新华社出品的系列纪录片《情怀》在全网播出,首次用影像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文化情怀、天下情怀。
《情怀》由新华社社领导策划,新华社国内部和对外部承制,深入调研采访、精心写作打磨、精彩融合呈现。这部中英双语纪录片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创作,饱含深情、直抵人心。
10 月13 日起,中文版《人民情怀》《文化情怀》《天下情怀》每天推出一集,结合海报、新媒体文案,播出后实现镇版刷屏之效。每集被全网置顶推送,学习强国首页大图展示,腾讯插件推荐,总浏览量超过3.8亿,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很好的舆论氛围。
10月24日起,英文版纪录片连续三天在新华社英文互联网专线和推特、脸书、优兔等海外社交平台推出,总浏览量已超过1000万次,互动量19万次,网友积极留言,“他是真正的人民领袖”“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值得敬佩”“他推行的举措帮助了世界”。片中故事激起海外广泛热议,引起世界共鸣,与中文版纪录片形成相互呼应、内外联动的传播链条。
一、超前谋划与准备
早在年初,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傅华就要求聚焦主题,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报道,提出加强系统谋划,围绕“三大情怀”,打造精品力作。
傅华社长进一步要求在更加深入领会总书记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的基础上,突出报道的系统性、逻辑性、连贯性,要用朴素亲切自然真实的故事达到润物无声、拨动心弦的效果。
按照傅华社长要求,新华社国内部组织“武笛工作室”“三大情怀”文字报道组和新华社各相关分社形成创作专班。摄制组将创作分成文本调研、采访拍摄、脚本撰写、后期制作、审片修改几大阶段,逐步推进。
摄制组扎实调研采访,发掘鲜活细节,将小故事与大情怀结合,让纪录片可看可感可信。脚本写作与影像创作充分结合,用富有层次的叙事充分展开。在美学风格上,用精致大气的镜头、朴素自然的讲述,打造具有电影感的视听体验。
纪录片推出前,傅华社长、吕岩松总编辑对纪录片反复审看,指导我们不断打磨修改。最后,纪录片定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前三天推出,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二、深入实地调研,采访中体会真情
《情怀》是一部创作难度高的纪录片。视频是线性艺术,受众难以像对待文章一样对一部纪录片反复研读。如何找准关键节点、代表人物、标志事件,在45分钟的篇幅内传递信息、表达情感、阐释思想,是这部纪录片必须解决的难题。
今年初春,带着15万字的文本调研材料,摄制组分三路出发。我们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行走12个省份取景,拍摄了9个国内故事,5个国外故事。采访梁家河的村民、大凉山的孩子、抗疫医疗队的医生、文化保护传承人、“一带一路”受益者等,共采集了98小时的素材。陕北高原壮美、良渚古城厚重、非洲草原苍茫、爱琴海辽阔……视觉上拉开差异。
在一处处采访中,摄制组决定采用典型的间接表达方式,不直接叙述情感,而是重新寻找生动的故事,添加感人的细节。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曾是深度贫困地区之一。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凉山州昭觉县三合村村民吉好也求家中调研。摄制组前往三合村调研,采访了吉好也求女儿吉好有果。4年前的吉好有果曾经在总书记的鼓励下勇敢地唱了一首歌,4年后的今天吉好有果站在新家里向观众讲述她的生活……女孩的个人命运和成长轨迹被这场全国脱贫攻坚战深深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大叙事通过个体视角展开,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沁入人心。
甘肃鸣沙山东麓,敦煌莫高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摄制组与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员充分交流后,了解到了几十年来保护研究工作的重要曲线,最后确定以扎根大漠30多年的赵声良为主人公,讲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迎来新篇章。当敦煌壁画雕塑通过科学技术复制到千里之外的武汉时,人山人海的游客在展厅中参观交流,历史文化的灿烂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不断升腾。
拍摄第一站在陕北的梁家河。刘金莲家是当年习近平插队时的第一处住所。如今,黄土墙的院子保持着当年的样貌,院中有一个石磨。我们在院里拍了近一周,做了许多采访。
春天的山里冷,每次拍完间歇,刘金莲阿姨都会着急招呼我们进屋里取暖。拍摄最后一天,年近七旬的她一直守在门口。看我们一收机器,就奔回屋里,端出来她大灶温着的蒸槐花,又摆了一排小碗,是她腌的韭花、小蒜、辣椒,希望我们能尝一尝。
槐花入口香甜,陕北人民宽厚,心中百感交集。想起之前调研中读到的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描写,当年的梁家河,日子穷苦,但乡亲们用淳朴和热情,接纳这些知青娃娃。
我们理解了为什么刘金莲只要提起总书记离开梁家河去清华大学上学的那天就会哽咽,更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所写的那份深情厚谊,“我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
三、文视联合,后期精心打磨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的古语,也是《情怀》团队的追求。
从年初起,“三大情怀”文字报道陆续推出。摄制组与文字记者携手创作,基于文字报道的视野着手写作脚本。清晰、有情绪起伏的逻辑线是纪录片的生命线,文字报道的精心打磨为纪录片奠定了扎实的逻辑基础。约1万字脚本,近1000个镜头,每句解说都仔细推敲,每处视听都认真雕琢。
《人民情怀》的故事按照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逻辑展开。从扎根黄土地讲起,到当选党的总书记,走遍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到亲临武汉抗疫一线,再到带领中国共产党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纪录片层层递进。
保住一条巷,珍视一座城,治理一个国,《文化情怀》 以此逻辑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民族文化根脉。故事从保护三坊七巷时的一锤定音切入,“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再到“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曲阜、敦煌、嘉峪关、武夷山等一路真实呈现,落到“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天下情怀》中,萨拉·兰蒂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总书记对待外国友人以心相交,成其久远。肯尼亚女火车司机的故事见证了中国对外交往的义利观。希腊、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跨越山海,鲜活温暖的故事,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天下情怀写下最好的注脚。
三集纪录片点面结合,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无缝转换,具体故事与宏大叙事交织,情感线、逻辑线、故事线合一,增强了纪录片的层次感。
纪录片的传播不仅需要真实的故事、细腻的人物和丰富的情节,更需要精致的画面、流畅的剪辑、考究的音乐和丰富的视觉元素。后期制作时,脚本与视听语言的结合至关重要。
视听语言与任何一门外语一样,有独特表达习惯。镜头、场景、蒙太奇,对应着单词、句型、语法,入门易、精通难。前期拍摄的大量素材,要重新优选、组合。每处剪辑点微妙的调整,都有巨大的视听差异。转场间是否要同期声过渡,怎样衔接才能让时空清晰、动作流畅,无数的细节打磨是纪录片完整流畅的重要基础。
《情怀》系列纪录片采用4k标准拍摄,大量浅景深镜头细腻精致。航拍镜头、轨道镜头、主观镜头、微观镜头交叉使用,影像结构紧凑、张弛有度,令人回味。《人民情怀》梁家河故事中习近平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即将离开陕北高原,镜头通过房中床褥的拉镜头、院门口的拉镜头等渲染离别的气氛,令观众产生不舍的共情。《文化情怀》以三坊七巷故事开篇,该故事以快节奏的剪辑、灵动的声效及现场音开场,这是三坊七巷每一个忙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晨,可视化地呈现了现代生活与历史遗迹的完美融合。《天下情怀》中,大海的镜头在开篇和结尾几次出现、不同肤色的人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习近平主席心怀天下的胸襟和情谊以此具像化生动呈现。
听觉呈现上,纪录片善用同期声、音乐和音效营造富有纪实感的听觉系统。《人民情怀》开场便是一首独具黄土高原特色的陕北民歌,进而转入故事场景,将观众拉进全片的情绪之中。片尾用快节奏剪辑,配合昂扬的音乐,在情绪饱满的解说中,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字幕收尾。
习近平与乡亲们告别的场景,用三个后拉的人物升格镜头,配合音乐和旁白,呈现了总书记的心声“从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情怀》系列纪录片融合生动的故事和细节,真正做到了见微而知著,片中娓娓道来的讲述、细腻的文字表达,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四、用心用情用功,打造精品
《情怀》制作主创有国内部“武笛工作室”的武笛、张侨、张嘉琪,有“三大情怀”文字通讯的主笔,有相关编辑,有来自8个新华社国内分社的记者,并且吸收了社外的专家。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摄制组大部分人都参与过新华社出品的《我的铁路我的梦》《与非洲同行》《“一带一路”上的“智者”》《中国减贫密码》等系列片的创作,积累了大型纪录片项目运作的经验。摄制组接到任务后省去磨合,直接进入了创作阶段。为了减少沟通成本,摄制组制作了一本操作手册,写下片子的叙事逻辑、结构方法、影像风格、采访机位、素材管理和文件命名,统一纪录片气质,高效完成任务。
在英文版创作中,新华社对外部组建专班,海伦·本特利、李柯两位资深外籍专家深度参与脚本翻译、配音等工作。译制团队在确保准确的前提下,精心翻译,反复打磨,让英文更地道更精准,更符合美西方受众接受习惯和阅读感受,尽最大限度确保中文视频的内容、内涵和意味能够原汁原味地以英文传达给海外受众,更好地把总书记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开幕。当天晚上,《情怀》系列纪录片播发合集。三集纪录片以扎实的调研和严密的逻辑展现主题,在采访对象的讲述和旁白的解说中构建起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彝族女孩吉好有果家脱贫搬入新居,武汉80多岁的栾大爷被全力救治、病愈出院,敦煌保护有了新的方向,“一带一路”改变了千万人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与胸怀融入在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当中,彼此辉映,一心为民的炽热,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胸怀天下的气魄,真实可感、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