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主流媒体特色 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报道
——以人民日报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为例

2023-01-27耿磊

中国记者 2022年11期
关键词:特刊宣传报道二十大

□耿磊

做好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既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使命,也是对新闻媒体重大主题、重大活动报道能力的集中检验。人民日报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通过权威准确、特色鲜明的作品产品全面记录和报道了党的二十大盛况。观察人民日报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总结其在重大会议报道中的经验和做法,对把握好全媒体传播时代重大活动宣传报道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全媒传播 协调发力 全面呈现大会盛况

人民日报全媒体传播矩阵推出一系列重点策划、重点稿件,全面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景呈现党的二十大盛况。

(一)时政新闻,全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报道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人民日报综合运用消息、微镜头、特刊和融媒体产品,突出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活动。

重磅消息,及时权威。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整版刊发重要消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现场视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人民日报全平台直播党的二十大开幕大会,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端多平台,形成巨大声量,总阅读量超过2.3亿。会议期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活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多篇重磅消息,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主持主席团第二次、第三次会议等重大活动。大会闭幕会次日,《人民日报》头版整版刊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报道大会闭幕会盛况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轻量报道,深入细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活动,结合大会进程,人民日报推出《“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等4篇“微镜头”稿件,生动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参会细节;推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等6篇“一见”专栏稿件,以第一视角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活动。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掌声雷动!总书记这些话直抵人心》等原声视频,通过播放“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等触动人民群众情感的金句原声,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多种形式,呈现反响。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通讯《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重要版面开设“二十大时光”专栏等,通过多种形式,及时跟进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的热烈反响,有力配合大会报道。

整体来看,人民日报全媒体矩阵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作品和产品,充分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巨大声浪,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

(二)系列特刊,详细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展现代表风采

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人民日报及时进行报道,并在重点推出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系列特刊上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报告,报道代表学习讨论报告盛况,展现代表风采。

多版联动,权威解读报告。10月17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多版刊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系列特刊前四个版整版刊发《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以报告原文配发会内解读的形式,约请参会代表第一时间、第一落点解读报告关键词。之后基本每期特刊第1版都刊发解读报告精神的文章并配有相关言论和代表的学习,成为集中宣传报告精神的重要版面,形成特刊与要闻版面联动聚焦、报告原文与报告解读补充呼应,持续深入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整体效应。

特色栏目,集中展现代表风采。特刊由于整体策划、特别组稿编排,在内容结构上往往更能做到聚焦全面,成为有力配合要闻版、集中展现代表参会履职风采的地方。从第二期开始,系列特刊每期都设置专门版面,结合大会日程,分主题刊发对代表的采访。10月17日特刊第7版刊发15位代表亮相党的二十大首场“党代表通道”,18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综合报道代表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此外,特刊还设置“党代表话报告”“议报告 话发展”“观盛会 话感悟”等多个特色栏目,通过刊发代表采访,既解读报告、学习精神,又展示代表履职风采。截至大会闭幕,特刊共推出8期54块整版。《人民日报》二十大特刊整体策划、多版联动,立意高远、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谋篇精细,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成为大会报道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三)评论理论,发出响亮声音有力引导网上网下舆论

人民日报充分发挥评论优势,在大事要事中发挥“排头兵”作用,全媒体发力,发出响亮声音,有力引导舆论。10月15日,在大会召开前一天推出任仲平文章《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以万字雄文深入讲述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读来激荡人心,催人奋进。大会开幕和闭幕《人民日报》分别刊发社论《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团结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社论主题鲜明,论理严谨,情感饱满,阐述大会非凡意义,发出响亮号召。开幕社论仅在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就将近300万。大会期间“人民论坛”栏目推出“仲音”系列评论《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等,有力配合了新闻报道。人民网刊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等多篇网络评论,在网上引起热烈反响,有效引导舆论,形成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的热烈场面。

(四)精彩产品,多平台联动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

在党的二十大报道中,人民日报打通版面页面、网上网下、大屏小屏,强化融合报道,实现图文音视全媒联动,推出了一系列富有移动化和社交化特点的作品。

开设专区有效集纳,引导舆论走向。人民日报客户端开设“二十大时光”专题,人民日报微博主持#你好二十大#等多个热门话题,总阅读量达56.2亿。人民网微博主持党的二十大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超30亿;人民网首页置顶开设“迎接党的二十大”专区,“人民网+”客户端开设“喜迎党的二十大”专题。多渠道多平台同时发力,有力形成全媒体、一体化传播格局。

轻量产品可视表达,做活报告解读。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甫一结束,人民日报新媒体及时推出重点金句海报《一图速览!二十大报告要点来了》严谨准确又有权威性,传播量达到1600万。在确保准确、严谨、完整的基础上,及时推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思维导图》,第一时间以可视化形式,系统全面展示报告要点,成为大会期间网友刷屏的爆款。人民日报新媒体还注重从报告中提炼十年成就数据进行宣传,如《数读二十大报告|这些KPI见证非凡十年》,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相关内容转化为数据新闻,以电子版面形式传播。

巧抓时机精心制作,打造多个爆款。大会开幕当日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CG大片:非凡十年》有力营造良好氛围。大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以多平台渠道重点推出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CPC》、系列短视频《你问我答·二十大》等热门融媒体产品刷屏网络,微视频《新千里江山图》总阅读量超过1.5亿,成为当之无愧的爆款。人民网分别推出7期“二十大微观察”和“今日二十大”微视频采访,以微视角看盛会,为大会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

(五)对外传播,抓住时机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国际社会和海外舆论高度关注党的二十大,人民日报巧抓时机,创新叙事,强化表达,运用各种传播渠道、交流平台、对外窗口,积极做好对外传播。传统媒体渠道上,人民日报社充分用好外媒定制推送,向海外多国主流媒体推送重点报道和合作专版,如与亚欧非等国家媒体联合推出“二十大·中国这十年”主题专版。融媒体渠道上,人民日报在网页端、客户端、视频号、微博等全媒体平台,向海外直播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作报告盛况,并通过制作短视频、微视频产品,持续推送大会报道;推出专栏、专版、专题和系列报道,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制作《理解中国之全过程民主》等系列微视频,对外报道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帮助海外受众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全媒体报道,人民日报大力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和中国故事。

二、聚焦核心 突出重点 充分展现主流媒体特色

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人民日报全媒体协同发力,全景呈现、全程记录、全面展示,为广大读者奉献了多场思想与视听盛宴。整体来看人民日报报道具有四个方面特色与亮点。

一是聚焦,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开展报道,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焦点”一词在新闻传播领域可指“问题的关键或注意力的集中点”,越是大型、复杂的报道,越要选准、选好焦点。新闻焦点的诞生大致可以分为几个环节:重大事件发生,媒体进行报道,公众开始关注,媒体舆论引导,公众集中注意力,新闻焦点形成。党的二十大本身就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可说是自带“聚焦”功能。但大会会期长、内容多、事项重大,相关报道容易“散焦”或者“跑焦”,影响报道质量。如何巧妙对焦、持续聚焦,用“一根针”串起“千头万绪”,是媒体需要思考的课题。

人民日报在党的二十大报道中,准确找到了持续深入报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和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焦点,系统策划选题,巧妙安排稿件,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报道结构,呈现出涟漪状的报道效果,既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又广泛覆盖,扩大影响。以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报道为例,10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围绕总书记主持开幕会并做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个焦点,刊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直接报道大会开幕会盛况。要闻二、三、四版刊发党的二十大报告摘登,形成了第一圈涟漪;特刊版面则刊发多名代表对报告的会内解读,形成了既有时效性又有解读性的第二圈涟漪。同时《人民日报》还开设了“今日二十大”等专栏,报道各地广大群众的热烈反响,形成了第三圈涟漪。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宣传报道生态。将目光延伸至整个大会期间的报道,人民日报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宣传解读作为焦点和主线,贯穿其中的有团组讨论、代表热议,还有广大群众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再将时间线拉长至今年以来的报道,宣传报道主题主线十分明确,从年初开始的各项成就报道,至大会预热阶段的特别报道,也都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生动实践。

二是深度,充分发挥党报优势,大范围深层次展现大会盛况

深度报道是主流媒体的传统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信息日趋碎片化的当下,有深度的报道和文章显得更加珍贵。人民日报重大会议报道的深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通过充分拉伸主题报道的覆盖面,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丰富的内容来丰富报道厚度。在这一方面主要是通过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不断扩大报道覆盖范围,形成系列化、系统化的报道。这种主题鲜明、规模庞大、结构精巧、内容丰富的系统化报道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本身就是难得的信息“集束”,能给读者带来巨大冲击和吸引力。比如《人民日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系列特刊,长时间、集中化、多版面、多角度展现大会盛况,特别是广大代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实况。采访的代表涵盖各行各业和各个地区,纵横交错立体化展现新时代祖国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通过这样持续深入的宣传报道,让人们对于新思想领航新征程的自豪感和信服感油然而生。另一个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和透彻的说理,将思想和理论说清讲透,探究非凡成就背后的思想根源和理论指导,从而产出让人信服的新闻作品。比较典型的就是《人民日报》通过任仲平、任理轩、人民论坛等重要评论理论文章,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成果。这些权威厚重深邃的评论理论不仅是重大会议精神的传播渠道,起到举旗定向的作用,也迅速成为人们学习新思想的重要资料,彰显了全媒体传播时代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

□《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7日版面

三是盛大,宏大叙事精美制作,以视觉冲击提升传播势能

重大会议报道的特别之处是,除内容上的重头外,在视觉呈现上也需要以版面语言等方式呈现出宏大的叙事结构,从而形成更具冲击力的传播势能。

以庄严的版面,凸显盛会的规格。《人民日报》十分重视版面语言和视觉信息处理,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报道时,《人民日报》版面呈现出突出醒目、庄重大气的风格。10月17日的头版使用横跨整个版面的通栏标题,形成恢宏大气、突出醒目的版面效果。标题内容上,采用“主题+副题+提要”的手法,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起到“立片言而居要”的作用。通栏标题套红处理,也进一步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以精美的画面,展现非凡的成就。图片的视觉冲击力远超文字,在重大会议报道中巧用图片,能够营造出普天同庆的喜悦盛大场景。人民日报巧妙抓住这个点,从大会预热阶段即推出喜迎党的二十大的视觉特刊。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的系列特刊也基本上都有结合大会议程,主题鲜明、内容精良、制作精心的视觉报道专版,系统展示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生动记录会场内外的二十大时光。视觉版图片报道不仅有力呼应配合了报纸的文字报道,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报道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以精良的制作,助推融媒体传播。在新媒体端,人民日报做到轻量化、快传播的同时,也注重推出重磅制作,不断提升传播势能。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制作的融媒体产品以往或给人小打小闹的感觉,重磅产品和精良制作不仅是媒体实力的体现,也能在心理上给人一种震撼。人民日报在党的二十大开幕第一天推出了视频《新千里江山图》,约请著名舞者开场,以水墨画风格,连贯流畅地绘就千里江山美景,展现非凡成就,给人极大的心理冲击。在大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还重磅推出中国共产党宣传片《CPC》,精巧的构思,感人的叙事,加上电影级的画质,迅速引起朋友圈刷屏。

四是生动,以可视化促进新闻信息可知可感

在全媒体传播时代,可视化技术赋予人们一种拟真的、立体的、实时交互的信息互动能力,使人们隔着屏幕就能与信息源直接交流,无形之中促使受众提高了对信息可读性的要求。重大会议的报道信息量大,文字量多,有时会给读者带来一种疲劳感。将抽象的文字还原为具象的声画,甚至加入可互动体验的H5小程序,能有效提高可读性。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充分运用微视频、H5新闻、直播等融媒体报道技术,强化融媒体产品制作,通过新闻信息可视化方式让报道可感、可知。人民日报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的融媒体产品一大特色就是注重视频表达,强化互动元素。如人民日报用多种形式全程视频报道了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的重要会议和活动,还重点推出《新千里江山图》《CG大片:非凡十年》、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CPC》《纪录片|十年如一日》《未来中国什么样?AI为你画出来》《新的远征》等众多精彩视频产品。此外推出H5作品《这也太浪漫了!》以折叠展开的形式,用图文结合、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讲述中国发展中的“浪漫”,激发读者心中的家国情怀,一经推出就形成转发热潮。

三、总结经验 打好基础 不断提升重大会议报道能力

人民日报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特色明显,亮点突出,充分体现出了党中央机关报的能力水平。重大会议报道周期长、事项多、受关注,对媒体综合能力要求高。分析人民日报的做法和经验,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值得思考。

一是加强学习,注重积累。大型会议报道,特别是像党的二十大这样的重要大会,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政治性和业务性高度统一,要求采编人员在进行采访报道时把握准确和专业这两个原则。准确性就要求记者编辑准确、全面、深刻理解领会政策及其要求;而专业就要求善于表达,能够将高深的思想理论和会议精神转化成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产品。这些都离不开平时的学习积累,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深刻学习理解。

二是强化协调,建立机制。在全媒体传播时代,大型的会议报道不仅考验媒体采编能力,更是对媒体统筹策划、协调运作,充分调动和运用全媒体生产传播资源能力的一种巨大考验。从人民日报的经验来看,做到前后方协调运作,报网端微屏跨平台高效传播,一方面是强化协调机制,每次重大会议报道都会成立高级别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从制度上保证了运转流畅;另一方面是提高认识和站位,提前制定包括报道方案、特刊方案、新媒体产品方案等在内的一系列方案,做足准备。

三是守正创新,不断突破。近年来,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到庆祝建党100周年报道,再到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人民日报能做到高质量完成报道任务要求,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守正创新。做好重大会议新闻报道,守正永远是第一位的,要严把导向关,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严守质量关,确保新闻报道不出任何差错。创新就是不断强化内容生产能力,强化内容创新,每次都着力在内容题材、体裁、表达形式上有所突破。比如,本次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人民日报》特刊版与要闻版的密切联动;新媒体产品《新千里江山图》《这也太浪漫了!》等,就是一种很好的探索,也获得了广大受众的认可。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新闻媒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指明了前进方向。重大会议报道受关注度高、声量大,是主流媒体发挥自身能力、放大主流舆论的重要契机。广大媒体和新闻舆论工作者深入总结经验,抓住报道契机,做好相关宣传报道,必将在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特刊宣传报道二十大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宣传报道工作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