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具体实践
2023-01-26姜桂英马双龙
黄 岩,姜桂英,马双龙,宋 佳
(河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1]。因此,作为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做到专业知识的准确传授,更需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立德树人伟大任务,乐教善教,引导学生立鸿鹄之志,做德才兼备的奋斗者。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未能有效形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全课程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二是在课程设置上,不能正确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三是在队伍建设上,不能统筹处理育才和育德的关系。
从教育的本质来讲,高等教育仍属于一种基础、全面的教育。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人文素养[2]。但是,大学教育长期以来表现出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塑造的态势,这样走偏的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3]。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即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脱节,不能恰如其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课堂。尤其是在理工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相关专业课程侧重于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际应用性,培养了大量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型人才[4]。但从大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出的一些问题及参加工作后的表现可以看出,在当今大学教育结构中,占据多数的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存在一定的缺失[5]。而课程思政倡导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求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寻找结合点,抓住切入点,在学习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价值观的树立,培养国家真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技术型人才[6]。因此,在培养过程中,理工科专业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特点,进一步建设更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思想元素融入理工科专业的教学体系中,转变教学理念与方法,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伟大任务。
“环境规划与管理”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涵盖了管理学、系统科学、地理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综合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展生态建设,以及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7]。因此,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思政元素,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突显本课程独特的学术魅力,激发大学生对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的专业底蕴与专业自信,这对其今后工作和生活都尤为重要。据此,本文将以“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为例,对如何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进行简要探讨。
一、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思政课程是基于固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通过“灌输式”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讲述、传授给学生,这种典型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容易遭到学生的排斥,成效不大[8]。而课程思政则是依托一定的专业课程为载体,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可有效支撑专业知识与思想教育的契合点,根据实际需要可显性、可隐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领会要领,达到潜移默化育人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9]。因此,需要在当前国家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式,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达到大学教育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培育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并驾齐驱、协同育人的格局并未有效形成,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落后[10-11]。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知识传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识度不够,不能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未有效形成全课程育人的教学理念;(2)不能准确把握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无法正确处理显隐性育人的关系及思想政治主导性与知识丰富多样性的关系;(3)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不能很好地借助网络教育资源,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因此,在探索实施“立体化育人”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转变教学理念,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环境素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能够怀揣着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理念,以生态优先、环境优先的原则,在专业领域和行业生产发展中自觉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进行相关的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
二、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改革
(一)优化教学内容
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于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生态建设内容为依据和指导,从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等结合点出发,将理论知识与国家发展方针和近远期生态建设目标相结合,讲授区域规划、资源开发、自然保护、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要求学生从宏观政策层面把握生态规划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与发展动向,系统了解“两山论”,切实领悟建设美丽中国的光荣使命,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坚定学生为环保事业奋斗的意志和决心[12]。此外,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案例相融合,与地域文化资源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学习先进、典型的国内外规划实例,加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时效性。如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中,可将位于郑州市附近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象湖湿地公园、焦作缝山国家矿山公园等实际案例中富含的规划、实施、管理等内容融入“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使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通过这些具体实例,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满足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需要。
(二)创新融入途径
当前教学方式以校内多媒体教学为主,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成效比较有限。那么,如何精准有效地开展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每一位理工科专业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起情感共鸣。一方面,按照常规教学形式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讨论、案例分析、翻转课堂等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拉近抽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更具体地领悟理论知识的实际作用。另一方面,“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根据课程内容,选定合适的野外实习地点,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与经济现状、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合理的对策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其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热情,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可以播放《鸟瞰中国》《从太空看地球》等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相关的视频,或者结合课程内容,提出一些相关热点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拓展大学生知识架构与思想体系的目的,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思想,强化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生态人”的教学目标。
此外,为了检验教学成效,在考虑学生兴趣点差异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的考核与评价方式。比如学生可以结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方法理念,通过查阅资料,找到成功的规划案例,剖析规划方案的关键元素与先进技术,并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分享设计理念与规划成果,通过同学评议、相互点评,完善知识架构体系。
综上所述,在当今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创新推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教学格局的形成,将课程思政贯穿专业知识教学的全过程,是解决高校“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关键,也是高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以认识自然规律为本质的理工类专业课程,反映的是自然运行及发展规律,具有明显的客观性,而思政课程本身反映的是党和国家的意志与要求,具有鲜明的思想指导性。相比之下,做好理工科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对理工类教师的挑战更大。因此,理工科教师应该结合课程特色,发挥课程优势,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深入发掘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借助新媒体创新思政元素融入途径,以更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及专业知识底蕴,培养具有时代特性、能够担负大任的高素质人才。此外,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大学教育中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大学课堂的开展与实施,作为工科专业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以身示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按照“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13]的根本要求,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强人文素养,深化理论学习,创新育人模式,实现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