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历史嬗变、现状、挑战及趋势
2023-01-26张彩娟
张彩娟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拉脱维亚作为欧盟成员国,教育属于欧洲教育体系,历史底蕴深厚,是欧盟人均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回顾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与培训演变过程,可发现其历经封建生产关系、市场经济主导、集权管理模式、内涵质量提升及可持续创新发展等五个阶段,究其现状,随着对基础设施的更多投资及新计划的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日益提高。同时,为应对全球大数据背景与工业4.0对拉脱维亚产业转型的技能要求,探讨其职业教育与培训面临的挑战,剖析其发展趋势,具有研究价值。
一、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历史嬗变与立法政策
拉脱维亚职业教育的发轫,可溯源至1211年第一所圆顶教堂学校的建立,自此,直到独立后《教育法》的颁布确立其地位,随后又出台系列政策法案予以改革,最终形成现行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一)发轫阶段(10世纪—1918年):由封建生产关系向资产阶级市场化转变
10世纪,拉脱维亚建立早期的封建公国,出现封建生产关系,主要是家传技艺。12世纪后期,生产发展使传统手工业从农业中逐渐分离,手工艺人需招募帮工,下层人士为获一技之长去做学徒;至13世纪,东部地区形成宗教国家,1211年拉脱维亚第一所圆顶教堂学校在修道院开设,传授技艺为主;14至16世纪,学徒制依托行业控制,16世纪下半叶第一所儿童普通学校于里加建立,教儿童常识、手工操作;16世纪末至18世纪,俄国获得拉脱维亚大部分领土,由于长期和德国联系,于1839—1840年建立教师学院,开展以拉脱维亚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工作教育;到19世纪下半叶,拉脱维亚运动开始,倡导发展民族文化和语言,开办语言学校、教师神学院和理工学院。据1897年人口普查数据,拉脱维亚79.7%的公民能读写;到20世纪初,其已成俄罗斯帝国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地区[1]。但二月革命开始至1918年期间,由于战乱、分裂,教育发展近乎停滞。总之,该阶段其教育事业虽跌宕起伏,但实现了由封建私人性质教育向资产阶级市场化教育转变,职业教育主要以学徒制、工作教育为主,不成体系。
(二)形成阶段(1918—1991年):由市场经济主导向共产主义的性质转变
二战后,拉脱维亚的教育发展成为苏联的一部分,但苏联解体造成教育体制危机,新的国家政策针对民族文化、语言复兴,削减了对俄罗斯学校的补贴,鼓励用国家语言实施教育。此时学校教育主要包括俄罗斯基础、普通和专业学校的开设,强调为基础学校培养教师,根据1938年俄罗斯年鉴,基础学校每百名学生中有22名为拉脱维亚人,14名为波兰人,9名为德国人和犹太人,且中等教育范畴的个别文法学校,每年需支付200~230拉特,职业教育开始由国家管理[2]。20世纪70年代,拉脱维亚教育于苏联解体前完成向普通中等教育的过渡,其中,培养儿童技术和艺术创造力的课外机构得到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公民就业的制度,虽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但形式多样,含职校、工人夜校、培训机构及协会组织等,就读形式分为全日制、半日制或夜读等。到80年代末,90%的学生获得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教育仍处于教育的边缘化[1]。总之,1991年政治变革前,其教育遵循苏联立法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三)发展阶段(1991—1996年):由集权教育模式向民主化教育秩序转变
1991年以来,拉脱维亚作为独立国家,教育按西方模式改革。由于迅速的政治和经济转型造成工农业崩溃,改革的财政不足,使该进程复杂化并减缓,甚至一定程度恢复原状。1991—1995年为第一阶段改革,1991年通过的《教育法》确保了法律基础;1995年,内阁又批准《拉脱维亚教育构想》,同年11月通过《高等教育法》,为该类机构运作确立自主性。经过改革,教育秩序的良好运行使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与培训最大化服务本国经济发展,呈以下态势:一是教育去政治化。在政治和社会结构中民主原则的更新,对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思想控制克服苏联时代的特点。二是清算国家垄断的教育供应。保障依法建立私营和非政府组织教育机构的权利,加强教育机构间的竞争。三是教育管理权力下放。一些关键的决策职能转移到地方政府和学校[3]。总之,该时期从苏联集权专制教育过渡到民主国家的教育是基于教育范式的改变,也是职业教育体系化初期,管理体系向正规化发展。
(四)完善阶段(1996—2001年):由横向扩大规模向内涵式质量提升转变
职业教育的完善是1996年开始的,1996—2001年,在民主化与去集权化的思想指导下,法律制度建立保障机制,1996—1999年,形成第二代法律基础,1998年修正《教育法》,作为主要教育部门相互联系的依据,1999年通过的《职业教育法》,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基础,明确了其类型和管理机制等,《高等教育机构法》规范了高校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合作。且《普通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标准》强调职业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和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确保终身教育机会、全方位对教育各阶段评估;《1998—2003年教育发展战略》也确定四个方向:提高质量、资源利用、保障获得教育、体制发展[4]。总之,从1995年到2001年,系列法案使职业教育得以建立体系,并与欧洲和全球教育保持一致。但也在以下方面缺乏经验:社会成员能否获得教育受家庭收入限制;诚信协调机构间的管理创新;有针对性地发展教育系统的优先事项;保证各教育机构提供服务资源;政治变革初期,教师和社区无法区分先前教育的意识形态,未思考如何借鉴先前经验提升质量。
(五)深化阶段(2002年至今):由多元群体参与向可持续发展形势转变
由于拉脱维亚政府认识到国家发展取决于公民在欧洲共同经济领域为职业工作和自由竞争做准备,故2002年起,在原有体制上深化改革,努力建设以知识为基础的民主的、包容的社会,加快教育同世界接轨[5]。《教育发展概念》(2002—2005年)构想为系统发展的第三阶段奠定基础。它保留了1998年教育战略的目标,注重在职业教育方面深化决策者、地方政府、教育机构、公众、学校、家长及雇主间的合作;实施共同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和评估制度。且《2007—2013年教育发展基本准则》以此为基础,强调提高学习者获得的生活技能质量;扩大所有地区不同群体的教育机会;加强教育管理能力。到2009年,政府通过关于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社会伙伴参与的指导政策,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实施部门资格框架。直至2015年拉脱维亚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国期间的优先事项之一也是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到2020年实现职业教育的长期目标。目前在推行学徒制情况下,为增加年轻人在教育机构与企业学习的机会,其政府鼓励利益攸关方协作,走向国际,强调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视作对未来的投资,而非支出。
二、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
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由国家监管,2/3的机构具有职业教育能力中心的地位,并提供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及终身教育和持续的教师培训。伴随职业教育更多项目的实施,其质量发展颇见成效。
(一)就影响看,参与学生日趋减少但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提高
从参与者看,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人数2016—2020年 的 数 据 为28950、28528、27161、26772、27734,整体递减。据中央统计局数据,2020—2021学年初约27700名学生获得职业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比上年同期少34人;且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9月,共1.09万名学生参加职业教育课程,同比减少215人。同时,2020年职业教育毕业生比10年前下降34.2%,不过,在注册学生中,30岁以上学习者增加0.3个百分点,达到11.5%,相比十年前,该年龄的学生数仅3.6%。原因在于较低的出生率和移民,总人口中15至19岁的年轻人数量下降34.3%;伴之,毕业生人数持续下降,但毕业率在提高,2020年比2019年增进5.8%[6]。整体来说,企业中接受职业教育学生的机率越来越大,认可职业教育的家长和学生日益增多。可见,职业教育发展大有可为。
(二)就规模看,小型提供者合并为区域职业教育中心趋势明显
鉴于人口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2016—2020年已录取学生人数为12485、11625、11680、11139、10924;毕 业 人 数 为7805、7780、7705、6370、6000[7]。可见,近年来就学人数逐年减少。据此,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小型职业教育提供者众多,参差不齐,因此,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将同质性强的学校、机构、培训中心整合,从职教机构总数看,2016—2020年分别为65、59、60、58、54,其中高等教育机构一直是11个,基础职业教育机构分别为51、46、47、45、41,中等职业教育为3、2、2、2、2。2020—2021学年职业教育由54个教育机构(包括41个职业教育机构)提供。许多小型提供者被合并为提供各种资格和其他服务的区域职业教育能力中心,国立职业学校从2010年的58家减少到2018年的21家[8]。
(三)就性别看,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职业教育中女性人数增多
在2020—2021学年的学生中,女性达45.3%,男性占54.7%,在自然科学、数学和信息技术及工程、制造和建筑专业中,男性比例大,分别占该专业学生总数的94.4%和88.2%。而在卫生保健、服务、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计划中女性占主导,分别为91.9%、71.3%、70.8%、70.3%。学生分配最平等的是农业,其中有44.9%的女性和55.1%的男性。依照拉脱维亚统计局数据,目前职业教育中女性比例在不断增长,尽管妇女在职业教育中的比例44.2%与往年比略有下降,但仍比2010年(39.8%)高4.4个百分点,且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男女比例持平[9]。这体现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更加突出,社会对女性的认知也越趋理性,很多职业在悦纳女性。
(四)就类型看,引入模块化的职业教育计划且学徒制更加普遍
随着产业类型的不断升级,对职业教育的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其中,33.9%和22.7%的新生选择学习工程、制造和建筑及与服务相关的专业。工程领域,最受欢迎的是机械工程、建筑和土木工程、机械和金属加工;服务领域,学生人数最多的是酒店与餐厅、美容服务[9]。可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技能人才需求明显。且现在欧洲各国学徒制推行新的职业标准、部门资格框架支持学习成果的使用,鉴于学徒制更具时效性,拉脱维亚学徒制实施如火如荼,近年来学徒制主要实施单位是企业行业,且该类机构也更繁多,接受教育和培训提早退学的人的比例下降;学徒制更普遍、易于开展,也更适合模块化职业教育计划。
(五)就时势看,工业4.0倡议职业教育与培训向大数据化发展
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是拉脱维亚融入欧洲数字市场的必要条件。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部颁发《2014—2020年信息社会发展准则》,为应对工业4.0,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国家层面,实施模块化职业教育,支持终身学习,每个模块纳入“信息技术”。截至2019年,184个模块职业教育中有81个已制定,已向29所职校交付115件模拟设备,80种学习辅助设备中38种开发完毕。在“欧盟青年保障协议”项目中提供由国家教育中心为职业教育教师开设的数字扫盲课程,内容与里加技术大学合作开发;学校层面,目前,Saldus技术学校是拉脱维亚唯一提供数字化的职校,其与来自匈牙利、西班牙、德国和立陶宛的伙伴合作,开展伊拉斯谟+项目,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构教师间的合作,为不同群体开发在线协作学习活动,项目已开发6个在线数字化学习课程和3个培训材料[10]。
三、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挑战
基于对现状的分析,应对全球大数据背景与工业4.0对拉脱维亚产业优化的要求,其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具体如下:
(一)破除边缘化困境,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相关性
拉脱维亚存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不被重视、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缺乏相关性、许多职校毕业生缺乏实用技能(或没有接受实践培训、或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11]。作为回应,拉脱维亚亟待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兴趣和社会伙伴参与确保职业教育质量》标志该进程的开始,强调社会伙伴的参与。且一些国家,如奥地利、芬兰、德国等的经验表明,社会伙伴参与教育培训内容和质量监督可使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技能要求作出及时反馈。因此,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应持续强化与社会伙伴的协作,增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扩大就业机会,以提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社会影响力。
(二)破除普职间鸿沟,建立有效的职业信息指导系统
拉脱维亚高中教育分为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职业学校被忽视。近期改革中拉脱维亚学校网络不断重组,许多规模较小的职校与小型普通教育学校或技术学院合并,以更好地为区域劳动力市场服务。如里加旅游及创意工业技术学院是拉脱维亚最大的职校,提供从小学到普通和职业高中教育,与当地、区域和国家等雇主签订1500项协议[10]。据此,为使高中普通教育和职业途径间更具渗透性,应使职业和普通高中教育学生所占份额均衡。拉脱维亚虽为学生提供双重资格途径,但认证复杂。且拉脱维亚职业指导服务薄弱,国家就业局和国家教育发展署共同承担职业指导责任,前者为登记的求职者提供,后者负责在学校提供,年轻人在义务教育的8、9年级才有机会获得以学校为基础的职业咨询和指导。由此,完善有效的职业信息和指导系统很关键,可使人的技能和兴趣与现有的工作和学习机会更好地匹配,帮助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最佳利用人力资源。
(三)破除正规化禁锢,缔造模块化的职业教育和课程
拉脱维亚政府强调无论职业教育结构如何,个体需尽可能获得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所需的各种技能。然而,高中课程和教学传统跟不上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这就需促进承认非正规教育系统获得技能的教育形式。故建立与雇主密切合作和向成年人提供继续教育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培训是职业教育提质增优的重点,可让成年人在正规教育系统外获得职业能力,缓解培训与工作日程间的冲突阻碍。此外,拉脱维亚职业教育的内容需采用灵活的模块化方法,将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转变为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且需重新考虑职业学校课程中必修普通科目的数量及制定专业标准,使水平描述与欧盟教育资格框架保持一致,以基于学习成果的单元锻炼一般能力,补充性专业模块帮助学员在行业内获得特定能力。故应破除正规教育束缚,支持模块化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各类学习的互动。
(四)破除技能性障碍,支持雇主参与基于工作的学习
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在满足劳动力市场方面起重要作用,也是雇主需求的直接体现,在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主要在学校进行,只有小部分机构中的年轻人将工作和学习结合。拉脱维亚认识到此问题,将基于工作的教育纳入职业教育方案。目前正开展基于工作的学习试点项目,试点包括在校企之间分担教学(理论)和培训(实践)的责任、国际合作;另一个可能的限制是它独立于手工艺商会组织的现有学徒规定。目前,学徒制不属于正规教育制度,其资格不能进入受管制的职业与正规教育系统,在完成学徒期之前辍学的人没有继续学习的机制[12]。因此,需将现有的长期学徒服务纳入拉脱维亚的教育制度,为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提供宝贵的专门知识来源,使职校能与公共和私营部门更多的雇主建立伙伴关系。
(五)破除数字化僵局,加强评估监测与终身化的学习
职业教育4.0学习实践,在国家层面,可使用不同的数字辅助工具,激发学习者对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兴趣;在学校层面,可组织各种活动,促进数字工具的使用,普及数字化知识。由此,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应用极为关键。一方面,目前,关于市政当局提供的非正规教育和培训机会及其质量的信息很少,缺乏数据和信息监测进展情况。因此,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需建立关于职业教育的数据收集和评价分析系统,以对教育、技能和一般劳动力市场进行更多研究。另一方面,终身教育是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可让每个公民有机会根据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个人需要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然而,拉脱维亚终身学习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政策领域,不同的政府机构负责与利益攸关方合作执行终身学习战略[10]。故需利用数字化整合资源,构建一体化终身学习机制。
四、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趋势
在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和成人学习是国家政策的重点。根据上述各项内容,在此,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继续加强与社会伙伴的合作,延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覆盖面
增进社会伙伴参与,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第一,政府赋予部门专家理事会权力和专业化是根本。教育部基于工作的学习试点是积极作为,需职校、企业和培训机构等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同时,进一步扩大试点对评估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在拉脱维亚的可行性。第二,政府应利用手工艺商会等行业企业组织的现有学徒制度,将其纳入正规教育。且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制度需纳入教育法,规范学徒与企业雇主间的关系[13]。第三,需建立财政奖励制度,便利雇主提供学习机会,对基于工作的学习承担责任和所有权。第四,需更关注监测和评价。加强其管理信息系统和政策分析能力,可引入一些新的数据集和研究,使其能通过行业企业等社会伙伴参与教育及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外的研究进展,监测劳动力市场变化和机构在地方、区域和部门的反应能力及关注雇主行为和技能需求。
(二)继续深化普职教育的整合度,构筑职业指导与信息资讯平台
将进一步整合普职方案,确保学生得到最佳教育。第一,市政当局和教育部应继续促进组织和教育创新。将高中课程改革为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考虑职业课程中必修普通科目的数量,并探讨除纸质测试外,还可加强双重资格认证。第二,健全职业指导制度。在国际上,数字技术正创新职业指导领域,一些国家设计以职业为重点的国家网站,也有国家拥有专门介绍教育系统不同方面的网站。拉脱维亚需继续倡议创造类似的青年职业门户网站,涵盖个人用户简介、职业兴趣和自我评估功能,帮助用户确定适当的教育或职业机会。第三,开发职业指导和信息课程作为各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所有教师都接受一些劳动力市场培训。初中教育中,学生可在学校选择学习不同职业及如何参与机构指导有关的教育和培训。在义务教育结束时或高中阶段,也可通过短期实习使青年人有机会对不同类型的工作领域进行感知,等等。
(三)继续拓宽非正规教育的形式,健全模块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为使职业教育更具吸引力,帮助减少早退学者及促进正规教育外获得技能。第一,制定职业标准,使与欧盟教育资格框架保持一致。国家教育中心可继续领导职业教育模块化工作。第二,确定成人学习模块,支持初等职业教育和培训间互动。如苏格兰调整其学校普通高中教育课程,以纳入强有力的应用知识要素和新的职业科目。且芬兰雇主向学校发出关于年轻人进入当今劳动力市场和今后更普遍地面对工作场所和经济变化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和倾向的强烈信号。拉脱维亚的高中课程可分为普通和职业道路的核心科目和选修科目,应注重互动性和实用性的学习形式。第三,以知识与技能为主导塑造校内外学生评估和考试性质,可将事实记忆凌驾证明学习和批判思维等能力之上。
(四)继续扩大学徒制项目的试点,促进职业世界与学习场合融通
鉴于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扩大以工作为基础的学徒制学习是趋势。第一,通过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试点评估雇主是否愿意采用正规的学徒模式,同时提供强制性工作经验和实习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职业教育方案。第二,激励中小行业企业提供高质量学徒制。可通过基于部门的集体培训协会建立学徒库,对提供培训安置的雇主免税,同时刺激工资持续增长和改善工作条件,留住人才,促进国内外教育机构等平台的协作、流动,推广并吸引国内外熟练工人等[14]。第三,建立适当的法律框架。规范雇主做好自己的工作,且通过提供培训名额和质量监督等行动,对新的工作型学习模式承担责任和义务等。部门专家理事会可在与雇主接触和扩大提供培训名额的企业库方面继续发挥作用。
(五)继续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完善数字化教育质量评测反馈制度
支持促进终身学习文化,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职校、公司和非政府组织等利益攸关方协作。第一,技能终身学习政策的成功取决于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的教育行动,包括加强对技能终身学习衔接的监督、改进、各级政府的合作,更好地瞄准和分享终身学习投资。第二,创建区分短期和长期政策行动时间表。应考虑政策行动的复杂性、执行所需的投入及负责方有效利用资金的能力,评估资金的可持续性,制定应急监测执行情况,包括投资技能的人力和财政资源、教育和技能系统如何运作及技能投资回报。第三,应将拉脱维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各种数据库联系,建立综合监督与反馈机制。探索采用各种数字技术,如数据收集软件、学校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研究机构应分析实施教育发展机制的进展,定期发布报告;政府可定期公布有关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雇主可使用这些数据了解他们在提供培训方面与其他组织的差距,还可监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个人和职业指导顾问可确定技能短缺的职业。培训提供者还可利用这些结果调整规定,使其与雇主和部门需求一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