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阿深化安全合作,推动解决地区难题

2023-01-25朱泉钢

世界知识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阿安全观阿拉伯

朱泉钢

在“三环峰会”达成的一系列成果中,虽然政治和经济议题仍是主轴,但安全议题也明显受到重视。例如,2022年12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阿峰会开幕式讲话中提到的“八大共同行动”中,就包括了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安全稳定三个直接与安全相关的议题;《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下称《宣言》)中也明确提出,中阿一致重视并赞赏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上首次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这既是中阿安全合作持续深化的重要表现,又是中阿合作引领全球安全倡议落地的有力实践。

“安全赤字”问题突出

中东地区曾是人类文明的“高地”,却在现代沦为世界安全的“洼地”。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板块,阿拉伯世界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叠加,常规战争和非常规冲突频繁发生。同时,阿拉伯国家自主安全能力普遍偏弱,因此政府和民众的不安全感程度较高。而造成“安全赤字”问题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外部干预是导致阿拉伯世界长期不安全的“原罪”与直接“黑手”。现代阿拉伯世界的版图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英法等国强行划定的,这使多数阿拉伯国家的自身认同与领土边界高度不一致,并造成大量试图改变边界的行动,导致领土争端的高频率发生,最典型事例就是至今仍未解决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与此同时,西方大国为争夺中东霸权并主导地区秩序,在阿拉伯世界相继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利比亚战争(2011年)等大规模战争,并积极建立军事基地、组建联盟、扶植代理人,使地区敌对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第二,阿拉伯国家间关系复杂,矛盾难以在短期内化解。一方面,中东地区各国之间广泛存在历史恩怨纠葛、族群宗教矛盾、领土资源争端等问题,这不仅导致各国之间普遍存在“信任赤字”,也使阿拉伯国家数次卷入冲突和战争。另一方面,伊朗、土耳其、以色列、沙特、埃及等中东地区大国为谋求地区主导地位,积极组建阵营拓展势力范围,并展开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不安全。

第三,阿拉伯国家的治理能力与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多数阿拉伯国家的现代民族国家构建进程缓慢,这使其中央政府设立的制度与机构难以有效满足本国民众和特定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诉求,引起相关问题安全化。同时,阿拉伯国家的自主安全能力偏弱,易因地区矛盾冲突加剧引发自身安全失控。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发生以来,叙利亚、利比亚和也门深陷内战,黎巴嫩、伊拉克、索马里等国政局也陷入混乱,这些都使当前的阿拉伯世界面临严重安全问题。

2022年11月6日,叙利亚伊德利卜再次遭遇空袭,当地难民聚集的马拉姆营地遍地狼藉。

新安全观下的中阿安全合作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应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此后,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抛弃过时的冷战思维,树立新安全观是当务之急。近些年,中国以新安全观为指导,不断深化中阿安全合作,助力解决阿拉伯世界的安全问题。

首先,中阿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有序推进。在传统安全领域,双方防务合作持续提升。一是中阿军队交流日益密切。2022年,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分别与沙特和阿曼军方高层举行会谈,强调中国愿与阿拉伯国家加强军方高层的战略沟通和军队之间的交流合作。此外,双方军队不断拓展在兵种、装备、演训、培训、后勤、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二是中阿军售合作引人注目。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2017~2021年间,在中国武器出口对象国前十位排名中,阿拉伯国家就占了五个,分别是摩洛哥、沙特、卡塔尔、阿联酋和阿尔及利亚。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阿都高度重视反恐和去极端化问题,双方在相关问题上不断加强合作。2021年3月,中国还与阿拉伯国家联盟发表《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引领全球数字治理规范。

其次,中国力所能及地为阿拉伯世界提供安全领域的公共产品。为打击阿拉伯海域的海盗和恐怖主义行径,中国海军已开展制度化的亚丁湾护航行动。自2008年至今,中国已向位于也门和索马里之间的亚丁湾派出42批次护航编队,完成了超过1500次的护航任务。此外,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维和费用第二大出资国。迄今为止,中国官兵已在阿拉伯世界参加了七场联合国维和行动,至今仍在黎巴嫩、苏丹等阿拉伯国家参与维和,为当地的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中国积极助力阿拉伯世界的安全治理。一是强调解决阿拉伯世界的安全问题应秉持新安全观,超越排他安全、对抗思维、军事集团、政权更迭等传统安全观。二是支持阿拉伯国家在地区安全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发展才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长久之计。三是支持阿拉伯国家使用对话平台、特使、人道主义援助等对话协商机制解决冲突。2019~2022年,中国召开了两届中东安全论坛,倡议搭建海湾地区多边对话平台,并提出解决叙利亚问题、落实巴勒斯坦问题“两国方案”等问题的中国方案,为解决阿拉伯世界安全问题积极提供中国智慧。

促进全球安全倡议落地

全球安全倡议以“六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自提出以來,倡议已得到全球70多个国家的赞赏和支持。此次“三环峰会”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将使中阿安全合作进一步提质升级,助力中东地区搭建安全架构,还将引领全球安全倡议在阿拉伯世界的落地。

2022年7月12日,在中国第二十一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出征誓师大会上,大学生女兵整齐列队。

首先,中阿安全理念更加汇集,安全共识不断提高。在《宣言》中,双方就安全与发展互为前提条件达成共识。同时强调,《联合国宪章》中相互尊重主权、不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尊重睦邻友好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等原则,是保障国际安全的根本准则,并应凝聚地区和国际合力,寻求地区问题的政治解决。

其次,中阿安全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议题更加务实。此次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联合声明》明确指出,中沙决心加强在防务和安全方面各领域的合作协调。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深化防务合作,既是对后者强烈不安全感的直接关切和积极回应,又是深化双方战略互信与合作的重要途径。此外,中阿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重点更加突出。《宣言》指出,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扩散、反恐和去极端化是中阿安全合作的重点。

再次,中阿聚焦地区安全核心问题,助力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当前,巴勒斯坦问题和海湾地区安全问题是中东安全问题的两大主要矛盾。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双方强调在“两国方案”基础上,推动巴勒斯坦问题的公正、全面和持久解决。在海湾地区安全问题上,中国愿继续坚定支持海合会国家维护自身安全,支持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构建海湾地区集体安全架构。

中阿安全合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阿拉伯世界的安全矛盾盘根错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爆发于2011年但至今仍未真正解决的敘利亚内战为例,其参战方不仅包括阿萨德政府、反对派、库尔德人以及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等叙国内各方势力武装,还包括被认为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参战的土耳其、伊朗、以色列等地区强国,同时俄罗斯与美国也有所介入。由于各方博弈复杂,叙利亚的政治和解进程难以顺利推进。二是以色列、土耳其、伊朗等地区非阿拉伯国家与阿拉伯世界的安全问题关系密切,中阿深化安全合作或将使这些国家感到担忧。三是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安全关系密切,在美国积极推行全球大国竞争战略的背景下,中阿发展安全关系或将遭到美国干扰。为抵消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和安全影响力,长期以来美国以拒绝军售、安全胁迫等手段,威胁沙特、阿联酋等盟友减少对华合作,并积极在地区内推动建立亲美的小多边机制。例如,在美国撮合下,2022年9月,以色列决定正式成立“内盖夫论坛”,以推动其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不过,阿拉伯国家面对美国的威胁,反而更加坚定选择与中国全面加强务实合作,坚持避免加入美国主导的反华阵营。

展望未来,中阿安全合作将不断增强,双方将以新安全观为指引,继续拓展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推动解决地区安全问题,努力促进全球安全倡议在中东地区的落地。

猜你喜欢

中阿安全观阿拉伯
开启中阿关系“新时代”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西域察合台文史籍中阿闌豁阿感光而孕故事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