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丘区幸福河湖与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2023-01-25叶春燕许开平周鑫妍张鸿清徐海波

浙江水利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山丘区河段河湖

滑 磊,叶春燕,许开平,桑 梅,周鑫妍,张鸿清,徐海波

(1.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7;2.丽水市莲都区河道管理所,浙江 丽水 323000)

0 引 言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1]。水利部党组明确提出新时代大江大河治理的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坚持和深化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总体目标是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具体来说,幸福河是指河流安全流畅、水资源供需相对平衡、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在维持河流生态系统自然结构和功能稳定的基础上,能够持续满足人类社会合理需求,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造福人民的河流[3]。幸福河既要力求维护河流自身健康,又要追求更多造福人民[4],维护河流健康是幸福河的前提。

河湖健康评价是评价河湖健康状态、科学分析河湖问题、强化落实河湖长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指导编制“一河(湖)一策”方案的重要依据,是河湖长组织领导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重要参考。

目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南浔区和江苏省南京市等出台幸福河湖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基本从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亲水便民、长效管护、示范引领等6方面构建,但具体指标体系结合评价对象及地方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各体系涉及指标较多,体系间指标差异大,所需数据不统一。另外,河湖健康方面,水利部、浙江省出台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从水文、水质、生态、生物、社会服务功能和河湖管理等方面构建,但具体指标体系及其所需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在具体工作中,幸福河湖评价与河湖健康评价由于指标差异大、评价过程中数据不统一、数据口径不一致,工作开展较为繁琐,且2个评价工作较难形成很好的合力以指导地方工作开展。对比幸福河湖与河湖健康内涵以及已有评价体系,河湖健康是幸福河湖的基础,两者存在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另外,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决定了河流的特性,源短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山区性河流特性尤为显著,而专门针对山区性的幸福河湖与河湖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尚未建立。因此,有必要针对浙江省山区性河流特征,构建一套既可以用于幸福河湖评价、又可以作为河湖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

本文以浙江省山丘区河流特征为基础,在已有幸福河湖和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山丘区的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结合河湖健康评价的关注内容,对幸福河湖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形成适合山丘区的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

1 山丘区幸福河湖与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幸福河湖建设评价要求分析

根据浙江省幸福河湖建设及验收评价相关要求[5-6],幸福河湖的建设主要从水安全体系构建、水生态环境提升、水景观文化彰显、水生态价值挖掘、水智慧管护等5个方面开展,其建设评价主要从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亲水便民、长效管护等方面开展,部分地市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示范引领的建设评价要求。各评价内容要求如下:

1)安全保障:河势稳定,河段防洪、排涝达到所在区域要求;堰坝、桥梁等设施布置合理,河段无淤积、无断头河。

2)生态健康:河流基本生态流量要满足,不存在脱水段;河湖平面形态自然,堤岸断面形式因地制宜;河湖中的浅滩、湿地等没有被破坏;鱼、鸟的栖息地及岸边的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特征生物完整;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无污水直排。

3)水清景美:河湖沿岸自然景观优美,人工景观布置合理;河湖特色文化有效彰显。

4)亲水便民:滨水步道、亲水平台、休息场所、路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完善。

5)长效管护:河湖管理机构等责任主体的职责明确,人员落实到位;“一河一策”编制完成且具有可操作性;河长巡查、专项检查、日常保洁、水政执法等河湖日常管护机制建立并落实到位;管理信息平台搭载完成,并且满足实际管理需求;有必要的警示牌和指示牌。

6)示范引领:河湖规划能够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符合周围产业的发展需求,给周边百姓带来一定收益;措施科学合理,河湖功能得到明显体现。

1.2 浙江省山丘区河湖特点

浙江省山丘区河流为雨水补给型。受季风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具有时空不均匀性和多暴雨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山丘区河流具有以下特征:

1)径流年内和年际间的分配不均匀,多暴雨径流:山丘区河流多年平均4—9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0%~70%,而10月至翌年3月仅占30%~40%。某些年份最大月径流量可占全年径流量的40%~60%,甚至一次洪水总量可达全年径流量的50%以上,足以说明山丘区河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和集中程度。

2)水电梯级开发密集:由于河流的源头和上游河段大多在高程1 000 m以上的山区,河流具有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的特点,蓄水工程和水电梯级开发较密集。小水电的开发方式主要有坝后式和引水式,其中引水式对河道径流改变较大,造成的脱减水影响亦较严重,对河道生态影响较大。

3)溪谷河段人类生活密集:河源溪谷河段出山口后水流不再受两岸山体约束,河床纵向坡度都在0.1%以上,一般上陡下缓,河床断面极其宽浅。溪谷河段村庄、集镇布置增多,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对河道内外的需水保障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对河道环境的影响也增大。最突出的表现为堰坝群建设,一方面方便了两岸居民用水,另一方面在切断河道纵向连通性的同时,增加了水体停留时间,带来河流的富营养化问题和藻类爆发。

1.3 幸福河湖评价体系构建

1.3.1 已有幸福河湖评价体系分析

《中国河湖幸福指数报告2020》[5]:该报告从水安澜、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5个方面建立了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洪涝灾害人员死亡率、洪涝灾害经济损失率、洪涝灾后恢复能力、水资源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地下水资源保护指数等指标较难评价,且地下水资源保护指数多用于北方地下水开采较多的地区,在浙江省不太适用。

DB 3301/T 0340—2021《幸福河湖评价规范》[6]、DB 330503/T 16—2020《平原区幸福河湖评价规范》[7]:浙江省2个地区规范涉及部分平原地区的评价指标,如排涝能力指数、平原排涝标准达标率、水域面积指数,对山丘区河道不太适用,另外与幸福河湖建设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较难评价幸福河湖的建设成效。

《江苏省幸福河湖评价办法(试行)》[8]、《南京市幸福河湖评价规范(试行)》[9]:江苏省2个评价体系中,航运安全畅通、船舶污染治理情况、支流管控率、底泥清淤情况、湿地保护情况等指标在山丘区河道不太适用,且部分指标如防洪工程达标、岸坡稳定牢固、堤岸达标情况、安全稳定率与除险加固情况在山丘区河道评价时存在一定重复。另外,江苏省评价体系关注的内容与浙江省幸福河湖的建设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1.3.2 评价体系构建

对上述各评价体系中涉及的指标进行归纳分类可知,各指标出现频次的重合度存在较大差异(见图1)。其中表征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3大类的部分评价指标重合度较高,表征亲水便民、长效管护、示范引领3大类的各指标重合度相对较低,地方差异性较大。因此,有必要结合浙江省幸福河湖建设要求和山丘区河湖特点,构建适合浙江省山丘区幸福河湖评价的指标体系。另外,人均GDP在浙江省山区县市已不列入考核,可以采用区域GEP进行替代,更能体现浙江山丘地区发展特色。

图1 已有幸福河湖评价规范和指南中指标重合度分析图

本次构建的山丘区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项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根据山区幸福河湖的特色设定各指标权重,对于不同类型的河湖,指标权重的选择也可以有所不同。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山丘区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表

续表1

1.3.3 赋分方法

幸福河湖赋分采用分级指标赋分判别,目标层综合评价法。评价河段或评价湖区指标赋分值应根据评价河段或评价湖区代表值,按单指标评价方法与标准计算。进行综合评价时,按照指标层和准则层逐层加权的方法,计算得到幸福河湖的最终评价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RHIi为第i个评价河段或评价湖泊区综合得分;ZBnw为指标(准则)层第n个指标(准则)的权重;ZBnr为指标(准则)层第n个指标(准则)的赋分(得分)。

河流、湖泊分别采用河段长度、湖泊分区面积为权重,按照公式得到幸福河湖评价结果:

式(2)中:RHI为幸福河湖综合赋分;RHIi为第i个评价河段或评价湖泊区河湖健康综合赋分;Wi为第i个评价河段的长度(km)或第i个评价湖区的水面面积(km2);Rs为评价河段数量或评价湖泊区数量,个。

1.3.4 幸福度级别

河湖幸福等级根据评价指数得分从高到低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对应的河湖幸福程度为幸福、一般、不幸福。幸福河湖指数的赋分范围、幸福等级、幸福程度见表2。

表2 幸福河湖指数分级标准表

1.4 山丘区河湖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1.4.1 已有规范指南分析

《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10]:从盆、水、生物、社会服务4个准则层对河湖健康进行评价,各准则层的权重分别为0.20、0.30、0.20、0.30。

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11]: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社会服务功能5个准则层对河湖健康进行评价,各准则层的权重分别为0.14、0.14、0.14、0.28、0.30。

《浙江省河湖健康及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指南(试行)》[12]:从水文、水质、形态、生物、社会服务和河湖管理6个方面对河湖健康进行评价,其中水文、水质、形态、生物合计权重0.60,社会服务功能、河湖管理准则层权重均为0.20。

综上可知,前2个指南和导则主要从水文、形态、水质、生物、社会服务5个方面对河湖健康进行评价,浙江省指南增加了河湖管理的内容。

1.4.2 幸福河湖与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差异分析

按照水文、形态、水质、生物、社会服务、河湖管理的分类,对本次构建的山区性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并与上述已有规范指南的各准则层权重进行对比可知:已有的河湖健康评价体系偏向于对河湖自然状态的评价,自然状态权重在0.60~0.70;而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更侧重于对社会服务的评价,在河湖自然生态方面的权重较小(为0.30),特别是水文和生物的评价明显偏小。这种差异是由幸福河湖本身的建设要求造成的,河湖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需对河湖健康的相关指标有所侧重。

1.4.3 山丘区河湖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对比已有的河湖健康评价规范指南和本次构建的山区性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具体指标可知,河湖健康评价中的大部分指标已在本次构建的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中有所涉及。为构建一套既可以用于幸福河湖评价、又可以作为河湖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本次构建的山区性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筛选,选择适合河湖健康评价的指标,并参照已有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分类,对准则层和权重进行调整,形成一套适合山丘区的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筛选及优化,本次构建的山丘区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准则层11项评价指标,各准则层指标权重参照浙江省指南的权重设置,减少了社会服务的权重,更突出了河湖水文、水质和生态的权重(见表3)。对于不同类型的河湖,指标权重的选择也可以有所不同,具体评价过程中也可采用专家咨询等方法因地制宜进行权重设置。

表3 山丘区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表

1.4.4 评价等级

参照已有的河湖健康评价规范指南,采用健康指数表征河湖健康状况,河湖健康评价分级标准为5级:非常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河湖健康评价分级根据评价指标的判定情况进行确定,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赋分(见表4)。

表4 河湖健康评价分级标准表

2 实例应用

根据本次构建的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和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丽水市大溪大港头村段为例进行评价。河段起止点在大港头村范围内,地貌为弯曲型,中间无水利工程,河段长2.80 km(见图2)。幸福河湖评价体系指标较多,以幸福河湖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过程阐述。

图2 大溪大港头村段图

2.1 评价过程

2.1.1 安全流畅

2020年12月瓯江治理丽水市大溪治理工程(莲都段)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起点位于松阴溪大溪入口,终点至新治河大溪入口,全长18.63 km。建成后治理范围内的排涝标准提升至20 a一遇,因此可以认为评价段防洪达标率为100%。另外,评价河段范围内无堰坝、拦河电站等大型水利工程,河流纵向连通性良好。

2.1.2 生态健康

1)生态流量(水位)保证率:河段上游有玉溪水库,根据玉溪水库建站前均溪(玉溪水库坝址处)1954—1996年水文数据分析得到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为6.21 m3/s。根据玉溪水库2019年逐日下泄流量计算得到2019年生态流量保证率为71%。

2)水质优劣程度:评价河段无水质监测断面,采用评价河段的上游均溪和下游碧湖渡口2个断面2020年水质平均浓度作为河段水质浓度,有7个月达到Ⅰ类水,5个月达到Ⅱ类水。

3)岸线生态性指数:据统计,评价河段生态岸线长度约3.68 km,浆砌石、混凝土等硬化材料护坡1.59 km。

4)水生物种多样性:①鱼类:瓯江流域2019年3—10月调查结果显示,评价河段共计41种鱼,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为2.26。近几年,随着增殖放流的有序推进,香鱼在部分时段部分水域偶有发现。②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根据2019年渔业资源调查,评价河段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3门11属种,其中节肢动物门物种最丰富,生物指数(Biotic Index)为4.28。

5)入河湖排污口规范程度:大港头村截污纳管已铺设完成,不存在直排河道污水口,经现场检查,河道沿线无污水直排、偷排、漏排等现象。

这已然为事实证明。去年,几段展现“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一轮“塑料紫菜”风波。据了解,造谣者王某在食用某食品公司生产的紫菜后,猜想这些紫菜是塑料做的,便指挥员工拍摄视频并上传到朋友圈。其后,王某联系被害公司索要人民币10万元,威胁如果不解决问题,就把事情闹大。还有多家食品企业称,一些集中爆发的网络谣言很有可能是竞争对手在背后捣的鬼。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表示,确实有一些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通过抹黑的方式故意散布谣言,意图牟取不当市场利益。

2.1.3 水清景美

1)水功能区达标率:评价河段水功能区为大溪丽水农业、工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Ⅱ类。由上述水质数据可知,评价河段2020年逐月水质均能够满足水功能区的水质要求。

2)水文化景观节点丰富度:据统计,大港头村有香樟古埠、画舫游船、香樟广场、古堰画乡展览馆、黄公馆旧址等11个景点,其中有7个水文化景观节点,丰富度为63.6%。

3)水文化遗产保护率:大港头村依托古堰画乡,全力建设水美乡村,古渡码头、古街风貌、凉亭、古樟群等保护完好,目前古堰画乡已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4)水文化宣传度:大港头村依托古堰画乡,已在新闻、旅游等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微博等公众号进行了大量宣传。

2.1.4 亲水便民

1)亲水便捷覆盖率:大港头村沿大溪而建,村聚集区距大溪最远距离约700 m,15 min亲水活动圈可覆盖整个村庄聚集区。

2)公众满意度:根据2020年公众满意度调查,评价河段很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分别占34.3%、54.3%和11.4%。

河湖管护指数如下:

1)河湖管理责任:目前评价河段已建立河长制,河道管理实现标准化。

2)一河一策:浙江省建设厅2021年印发《瓯江流域“一河一策”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暨2021年工作计划》,可操作性强。

3)日常管护:管理单位定期开展村段河道巡查,有问题及时应对。已落实专人负责河道,保洁工作到位。

4)管理平台:管理信息平台搭载完成,重点河段视频做到全覆盖并且满足实际管理需求。

5)标识标牌:河段管护标牌齐全,危险河段警示牌设置规范,标牌字迹清晰,内容更新及时,不存在明显破损。

2.1.6 示范引领

区域GEP增长率:根据丽水市莲都区2019年GEP核算报告,大港头镇2019年GEP总值为37.37亿元,按可比价格,同比增长8.34%。

2.2 评价结果

2.2.1 幸福河湖评价

按照构建的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分计算,大溪大港头村段幸福河湖指数为92.54,幸福度为幸福。各指标计算结果见表5。

表5 大溪大港头村段幸福河湖计算表

2.2.2 河湖健康评价

计算得到该段河湖健康指数为83.60分,河湖健康状态为非常健康。与幸福河湖评价结果相比,河湖健康指数较幸福河湖评价指数降低了8.94分,主要是由于反映河湖社会服务的指标减少和权重降低,河湖自然状况的权重升高,导致计算结果有一定差异,调整以后的计算结果能更好地反映河湖健康状况。各指标计算结果见表6。

表6 大溪大港头村段河湖健康评价情况表

3 讨 论

文章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浙江省山丘区河湖的既可以用于幸福河湖评价、通过调整又可以作为河湖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瓯江大溪大港头村段进行评价分析可知,该指标体系能够很好地反映大港头村的幸福河湖建设成效,并可评价河湖健康程度。

以大溪大港头村段为评价对象,对比已有的评价体系可知,《中国河湖幸福指数报告2020》[5]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洪涝灾害损失和恢复、区域水资源保障程度方面关注度较高,适用于以市或整个区县为单位进行评价,以镇级或村级为单位时较难适用。DB 3301/T 0340—2021《幸福河湖评价规范》[6]和DB 330503/T 16—2020《平原区幸福河湖评价规范》[7]涉及的平原地区评价指标在山丘区不适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域面积指数等区域性指标在以镇级或村级为单位时较难适用。《江苏省幸福河湖评价办法(试行)》[8]和《南京市幸福河湖评价规范(试行)》[9]2个评价体系中,航运安全畅通、船舶污染治理情况、支流管控率、底泥清淤情况、湿地保护情况等指标在本次评价区域较难使用。对比可知,构建山丘区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必要。

4 结 论

1)文章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浙江省山丘区河湖的既可以用于幸福河湖评价、通过调整又可以作为河湖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

2)根据浙江省山丘区河湖特点,山丘区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亲水便民、长效管护、示范引领”6项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

3)结合已有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构建的山丘区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形成山丘区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文、水质、形态、生物、社会服务和河湖管理6个准则层11项评价指标。

4)通过实例应用分析可知,本次构建的幸福河湖与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能很好地适用于山丘区的幸福河湖与河湖健康评价工作。

猜你喜欢

山丘区河段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山丘区有机旱作黍子种植技术
山丘区高效节水灌溉模式与投资控制分析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石泸高速公路(红河段)正式通车
新薛河上游溪流典型生境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比较研究
防凌期宁蒙河段流量演进的分期分河段混合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