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的应用型本科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3-01-25郑春聪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通识学分职业技能

林 平 郑春聪 刘 杰

(福州理工学院 福建福州 350506)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1+X证书制度正式确立,即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1+X” 证书制度中,“1”即“学历证书”,“X”即“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学历证书是学生学习成效证明,证书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新的教育类型,培养应用技能型实用人才,专业基础技能、综合分析能力、应用创新能力是教学核心。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行“1+X”证书制度,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中,融入X证书培训技术标准,有助于优化课程体系。融入证书将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深度融合,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整体办学实力的有效途径。

通识教育是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学分与课程占四至五成,如何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通识课程,已成为应用型本科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对通识教育理念偏差、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通知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深度衔接不足。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学校难开等问题。因此,以“1+X”证书职业技能标准融入通识课程为试点,优化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可以为不同专业交叉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供解决方案,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行“1+X”证书制度改革,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具有示范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通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过分注重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技能,专业教育占主导地位;缺乏对通识教育理念全面系统和深刻的认识,通识教育处于边缘地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学时和学分上设定的比例上,普遍出现缩减通识教育学时和学分现象。

2.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不合理

通识教育课程结构松散,整体规划不足。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校公选课单独设置,与通识教育课程脱节;通识教育开课存在随机性,往往根据开课教师各自专业背景开设,很难达到通识教育目标,且开设数量有限。存在各模块课程偏重实用,文化底蕴和育人功能不足,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3.通识课程建设改革力度不足

对通识教育研究、顶层设计和建设规划不足,缺少对通识教育师资挖掘和培训提高的激励机制,缺乏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改革动力。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在难度、深度和挑战度上,往往低于专业课要求,造成不少通识课程成为混学分的“水课”。

4.通识课程教学组织力度不足

通识教育课程组织模式一般采用课堂教学、在线网络视频、学术讲座。在时间安排上,专业教育课优先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白天,而通识教育课被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存在学生厌学、逃学,教师难教,学校难开等问题。

因此,优化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极其重要。

二、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探索

1.理念先行,认识通识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作用

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通识教育整合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赋予通识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体现了中国通识教育不仅有中国特色,而且全面改革开放,面向世界[2]。

2016 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促进文理交融”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目标[3]。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建设高校是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更迫切需要具备通识教育素养的人才以及具有面向未知世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构建应用科本科“1234”通识教育创新课程体系

坚持科学精神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举、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协同的原则,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拓宽通识教育平台,构建了一结合、两强化、三融合、四平台的应用型本科“1234”通识教育创新课程体系(图1)。

图1 应用型本科“1234”通识教育创新课程体系

“一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强化”:强化科学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融合”:融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技能素质与通识课程、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四平台”:基于国家标准通识必修课程平台、融入“X”证书跨学科选修课程平台、融入第二课堂通识实践课程平台、“三段式”创新创业课程平台。

3.应用科本科通识教育特色“四平台”课程

在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学分占比 40%~50%,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4类平台课程组成。

(1)基于国家标准通识必修课程平台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和工具,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4]。

通识教育必修课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16学分、外国语言课程类课程8学分、军事体育类课程8学分,以国家规定的教学标准为基本标准。

(2)融入“X”证书跨学科选修课程平台

目前,教育部先后公布了四批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试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根据自身开设的专业,选择与其专业相匹配的职业技能等级试点证书培训内容设定相应课程内容,以通过证书考试认定学生选修取得课程学分,促进大类、交叉学科培养,夯实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推动应用型本科“1+X”培养改革。

该平台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美育与艺术鉴赏、健康与公共卫生,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交叉等选修课程模块,结合“1+X”证书制度,根据五个选修课程模块各自课程特点,选择与其相吻合的职业技能证书通识选修课程融入平台(表1)。

表1 “X”证书跨学科选修课程平台

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应至少选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1门;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应至少选修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1门,其余的3个模块至少各选修一门课程。每个专业学生至少修4门8学分、获4本证书。

(3)融入第二课堂通识实践课程平台

开设含校史、校情、校规和专业导论的入学教育、思政课实践、军事训练、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文体艺术综合实践、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融入第二课堂“特色育人体系”。

重视专业导论教育,统一专业思想;加强大学精神,校史、校情教育,增强学生归属感。组织社会调查、参加劳动、思政课程社会实践,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及敬业、奉献、实干、创新的正能量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学会创造性劳动,端正三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价值判断能力。

(4)构建“三段式”创新创业课程平台

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结合、必修与选修课程结合、第一和第二课堂结合,建设形成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创新创业实践“三段式”的递进、衔接、合理的双创教育6+X课程体系。

设置:创业基础课程(2学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1学分)+专业导论课课程(1学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2学分)+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X学分)。

4.培育“金课”,提升应用科本科通识教育质量

培育建设通识教育“金课”,减少“水课”,提升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水平,加强通识课程内涵建设,是应用科本科高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的关键。

(1)编制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的编制要以高校自身通识教育的定位和目标为依据。国家规定的通识必修课程,如思政课、军事理论、体育、健康教育、创新创业基础等,要以国家规定的教学标准作为基本标准。

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作为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设计,在课程学习量、学术性以及难、深、挑战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与设计,综合使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分析、解决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等。

(2)建设一批特色优质通识课程

加强一流专业建设,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指导,逐步建设融入课程思政特色的高水平通识课程。

第一类是重点建设突出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学科交叉课、思维整合课和研究性课程,如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与方法、专业导论、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学科前沿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第二类是引导建设四新优质通识课程,如工程认知、工程伦理、工程管理、企业行业道德法规、企业策划经营管理等,以“思维 +思政+技能”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三、下一阶段研究及展望

通过积累“1+X”证书职业技能标准融入通识课程改革经验,探索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为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相融合,将岗位证书知识体系引入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应用型人才专业基本技能、综合分析能力、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探索应用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途径,促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为下一阶段研究方向。继续研究岗位证书体系,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研究企业行业的用人需求,优化各类岗位证书技能标准。探索将证书职业技能标准融入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紧密接轨,加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结语

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本文以“1+X”证书职业技能标准融入通识课程为线索,构建并优化应用型本科通识课程体系,在提升“1”证书教学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又可让学生获取“X”证书,探索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成果将为高校专业建设向应用型方向成功转变、培育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猜你喜欢

通识学分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