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2023-01-25宁育艺蒙秋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医学教学法

宁育艺 蒙秋莲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7)

在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后的一段时间内,在全国各地众多大型医学院校多将康复医学作为选修课,大部分学校未设置专门的康复医学课程,学校教学中存在教材不规范、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1-2]。同时,教学模式的滞后也是影响康复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传统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以老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教育进程中意义重大[3-4]。文章选择临床医学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接收的各43名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样本,评价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干预效果,现将本次研究全部内容整理后做以下论述。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临床医学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接收的43名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纳入观察组,纳入临床医学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接收的43名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1名、女32名,年龄范围在20-24岁,平均为(22.3±0.3)岁。对照组中男10名、女33名,年龄范围在20-24岁,平均为(22.6±0.3)岁。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通过高考就读本院康复医学专业;所有学生道德身体素质均优良;智力正常。

排除标准:排除未成年学生;排除留学交换生、规培生;排除研究期间患有重大疾病者;排除视听功能障碍者;排除精神异常者。

2.方法

观察组给予TBL教学法。课前准备:开课前,教师向学生发放内脏疾病社区康复患者病例资料、提纲、思考题等资料,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熟悉本单元课程内容,提出课前问题,如内脏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包括哪些类型、临床特征、常见合并症、康复评定内容、康复治疗近期、远期目标、涉及哪些康复治疗技术等,要求学生将思考题答案制作成PPT,在课前上交到教师处。教学实施: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组建学习小组,要求整个学期不得更换小组成员,小组根据教师发放的资料进行讨论,分工协作制作PPT,由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讨论,课堂上派出1名代表负责汇报。课前,教师对小组个人进行测试,了解学生预习效果。课堂上,教师针对病例提出疑问,每组学生代表回答,对不同小组存在不同观点的情况可组织双方辩论,教师及时引导思考,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集体讨论结束后,教师负责总结分析,点评各组答案,统一解答有分歧的问题,指出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教师为主体、笔试为评估”的学习方法,按照教学大纲合理安排课时,由教师授课,采取班级灌输模式,结束后定期测试。

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理论成绩与操作技能成绩,满分均为100分,优秀:90-100分;良好:70-89分;不合格:<70分。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带教满意度,包括带教内容实用性、带教方式先进性、教学灵活性、带教满意度,总分100分,非常满意为90~100分,一般为70~89分,不满意为<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 总人数×100%。科室自制教学效果评价表,观察项目包括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协作能力、有利于职业发展、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单项5分,1分为不同意、5分为非常同意,评价2组学生非常同意率。

4.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1.两组比较考核结果

教学后观察组理论成绩与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所列。

表1 两组比较考核成绩(,分)

表1 两组比较考核成绩(,分)

2.评价两组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高,P<0.05,见表2所列。

表2 比较两组满意度(n=43,例)

3.评价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

观察组学生对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协作能力、有利于职业发展、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所列。

表3 比较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n=43,n(%)]

三、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临床医学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康复医学已经成为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之后的第3大类医学学科,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康复医学的主要任务包括预防伤残功能障碍、评定与治疗等。康复目的包括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康复医学教学逐渐成为医疗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5-6]。

TBL教学法具有多样化优势,康复医学课堂中融入TBL教学法可有效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可提高教学质量[7-8]。TBL教学法强调以当前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引导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提升其主动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9]。TBL教学法打破传统教学法的局限性,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10]。例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教学前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平均为(80.91±3.15)分、操作技能成绩平均为(77.56±2.62)分;教学前对照组学生理论成绩平均为(81.01±3.20)分、操作技能成绩平均为(77.63±2.60)分;教学后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平均为(89.52±2.40)分、操作技能成绩平均为(88.35±1.00)分;教学后对照组学生理论成绩平均为(85.12±1.65)分、操作技能成绩平均为(83.26±1.10)分。教学前两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后成绩均高于教学前,P<0.05;教学后观察组理论成绩与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5.35%,高于对照组76.74%,P<0.05。观察组学生对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协作能力、有利于职业发展、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康复医学专业面对的患者多为合并功能障碍的人群,如运动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障碍等,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项目的康复人员共同协作,才可达到良好的预期康复效果。而TBL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包括可有效发挥团队作用,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在分组讨论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长期磨合期间建立分工合作的团队关系,促进综合素质发展,提高学习能力[11-12]。TBL教学法是对PBL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后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13]。TBL教学法强调以知识点为基础,设定好的问题为导向,组织小组讨论的学习放松,重点在于小组讨论获取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确保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拓展教学内容[14]。TBL教学模式主张课前预习,由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讨论,打破传统沉闷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通过案例讨论,每个组内成员均可自由表达不同的想法,组员在互相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可提高知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加强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多种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与满意度[15]。TBL教学法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引导小组学生合作学习,集体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主动学习能力,改善传统课堂环节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状。TBL教学法主张为学生营造愉悦舒适的学习环境,集体讨论环节可迅速拉近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培养其团结意识[16]。

综上所述,在康复医学教学中,运用TBL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成绩、满意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医学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医学的进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医学、生命科学类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