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

2023-01-25肖海娟王惠玲司海龙

陕西中医 2022年12期
关键词:癌毒伏邪络脉

陈 玉,肖海娟,王惠玲,司海龙,赵 静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21)

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指出:“有已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曰伏邪”。由此可知,伏邪是指潜藏于人体内、伺机而发的不正之气,具有留而不去、伏藏体内、伺机而发的致病特点,临床上可将一切伏而不即发的致病邪气称为伏邪[1]。张仲景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在《伤寒杂病论·平脉法》中正式提出“伏气为病”观点,开创了伏邪理论的先河。自此伏邪理论经后世医家不断诠释、补充后,内容逐渐丰富,现已成为中医肿瘤治疗中代表性学说之一。恶性肿瘤具有隐匿性强,易复发转移的特点,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林怡等[2]发现在切除原发灶后尚有肿瘤细胞和微小转移灶存在于血液中,若干年后导致恶性肿瘤复发,此种致病特点与伏邪致病极为相似。虽然部分恶性肿瘤经过传统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多数仍会转移、复发,究其根本在于肿瘤患者体内尚有“余毒”潜藏。历年来在治疗伏邪内蕴方面,中医学多采用扶正与祛邪并举的方法,临床疗效较好[3]。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快速控制肿瘤方面疗效欠佳,但对于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提高远期疗效方面具有优势[4]。肿瘤的复发转移与伏邪潜藏密切相关,及时干预“伏邪期”,对肿瘤治疗及防治意义重大。

1 从伏邪理论探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

1.1 伏邪理论与恶性肿瘤发病相关性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宿有旧疾以及久病正虚等病因是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而“新感引动”与“伏邪自发”是伏邪致病的病机所在,此病机与正气虚损关系密切,故而正虚伏邪发作可诱生肿瘤。“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正虚不能抵御外邪,邪气蓄积伏藏于体内,伺机发病,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所在。正虚不足以抗邪,毒邪久积入络,化为伏毒,伏毒具有随气血流窜的特性,易伏藏于脉络气血循行和缓之处,每遇正气虚损或外邪引动之时,则易发病。近年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抑制细胞已成为治疗肿瘤的研究热点,这不仅为解释“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转移前生态位”等现象提供理论依据,还为“伏邪”藏于络的理论提供物质基础。

1.2 从伏邪理论认识恶性肿瘤发病机制

1.2.1 外感六淫邪毒: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统称六淫,六淫邪气潜藏于脏腑经络,阻碍气血运行,导致痰湿、瘀血等内邪形成,内邪久积则易引发肿瘤。《灵枢·九针论》曰:“四时八风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表明外感六淫邪气经久不愈,久驻于脏腑经络,可致肿瘤内生。若外感之邪尚未入侵体内,则不足引发肿瘤,若正气亏损,在外之邪内陷体内,则易伴生他邪,如痰浊、瘀血等,内外邪气相合易致脏腑精气运行受阻,促发肿瘤[5]。六淫邪气易从口鼻、肌肤侵袭入里,若遇正气充裕或邪气势微,则藏而不发为伏邪;若遇正虚或邪盛时则能乘势致病。潘磊等[6]认为六淫邪气属伏邪,具有“伏而不觉,发时始显”的特点,此特点与肿瘤发病的隐匿性相吻合,据此提出“伏邪”可内生肿瘤的观点。《诸病源候论》论述积聚病因时提到“积聚者……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表明风邪伏藏于五脏六腑,与正气相互搏结,能影响到脏腑的阴阳平衡与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引发积聚。《景岳全书》云:“风寒外感之邪,亦能成积”,风寒之邪内伏于体内,亦能引发积症。此外,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极易走窜,内伏之风邪可致局部病变弥散为全身多部位病变,此与肿瘤细胞浸润转移随机发为全身各处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如若风邪潜藏于肿瘤患者体内,可加速恶性肿瘤转移[7]。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气机不畅,体内水液代谢失常,湿邪无出路,日久则易内聚为痰,痰湿胶结难去,发为瘿瘤[8]。现代医学在研究肿瘤人群体质时发现,肿瘤的发生与痰湿体质具有相关性[9]。丁宝钢[10]认为,若湿气或恶血伏藏体内,即使不外出,亦可猝然发病。此时每遇正气虚损,抗邪无力,或再遇外邪引动,机体均有发为积聚的可能。此外,湿邪最易合并他邪,如合并寒邪则为寒湿,合并热邪则为湿热,合并风邪则为风湿,寒湿、湿热、风湿之邪气停于经脉、骨髓、脏腑、肌肉,则难以祛除,易阻滞气血津液运行,形成积聚。火为阳邪,其性炎热,易煎灼津液,火邪伏藏于脏腑经脉,一方面能加快气血运行,为癌毒生长提供养分和能量,另一方面其炎热之性,耗气凝血,炼津灼液引发为肿瘤[11]。寒为阴邪,主收引,易伤阳气,可伏藏于肌肤,《伤寒例》云:“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此言伏气之为病也。”此种机制主要与伏邪致病相关,冬季感受寒邪,寒邪客于肌肤,阳气闭郁,邪气不得外出,与营卫之气相互搏结,潜伏于内,故不即刻发病[12]。寒邪侵袭人体,伏藏于经脉骨髓,易致气血运行受阻,有形之邪集聚,进而导致肿瘤内生。此外,内伏之寒邪与寒冷的环境共同作用于机体时,会提高肿瘤发病率、转移率。现代研究表明,寒冷环境会改变小鼠体内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方式,癌细胞在低温环境下进展更快,转移更早[13]。

1.2.2 内伏痰湿瘀邪致癌:痰湿瘀邪积聚是伏邪致病的重要机制,正虚是其关键环节。伏邪潜留,正气必攻,正邪相争日久,则正气日渐亏虚,伏邪潜藏于正虚之所,伺机而发[14]。正虚贯穿肿瘤病程始末,这是伏邪致病的重要契机,也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所在,正气虚弱,客邪久留,脏腑阴阳气血失于调摄,故而生成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累积而发积聚,正如《医宗金鉴·积聚篇》所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

五脏理论与伏邪致癌。从五脏理论上看,痰湿伏邪是引发肿瘤的重要病理因素,它的形成与肺、脾、肾关系密切。肺主宣发与肃降,能通调水道,脾主运化,能布散津液,肾主水,司膀胱开阖气化,故体内津液代谢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肺、脾、肾三脏;若三脏虚损,水液运行障碍,则滋生痰湿。正气虚弱,气血不足,脏腑经络失养,则抗邪能力减退,内外邪气相合易生肿瘤,肿瘤病势缠绵,易致正气损耗,五脏虚损。中焦是全身气机运行的枢纽,中焦气机升降失调,痰、瘀、毒相互结聚,易滋生肿瘤[15]。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属中焦,脾胃功能失常,中焦枢机不利,不能布散水谷津微,则易化生痰湿,痰浊湿邪伏藏体内,正气虚损,易化生积症。此外,脏腑虚损,阴液亏虚也可致瘀血内生,引发肿瘤,此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肾主全身之阴阳,为先天之本,肾精虚损,元阴不足,不能滋生全身之津液;脾为后天之本,脾失健运,后天失于濡养,影响津液的生成与输布,再加上肝主疏泄与藏血,若肝气郁结,肝的正常生理功能失调,易致体内贮血不足,津液虚损进一步加重。津液亏虚,不能充盈血脉,易致瘀血内生;瘀血伏藏于脏腑经络,新血滋生困难,则阴血亏损加重,此两者相互胶结易发肿瘤[16]。《类经》云:“络脉所行,乃不经大节,而于经脉不到之处,出入联络以为流通之用”,络脉具有联络、沟通之功,可将其称为“气络”。由于“气络”中有元、宗、卫气以及承载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因此吴以岭教授在“气络学说”中认为“气络”是气的功能实现形式,能参与调节全身气血津液运行。伏邪日久入络,影响水液输布,水饮内停,聚而成湿,酿成痰浊,痰浊伏于血脉,阻碍气机,气滞则血瘀,痰瘀互结,毒邪内生。痰浊、瘀血相互胶着,形成肿块,发为肿瘤。除阴液不足引发肿瘤外,阳气亏虚同样可诱发肿瘤。阳化气,阴成形,若阳气不足,无法行温煦、推动功能,致使阴寒聚集瘀滞,停留体内,易内生肿瘤。肾主一身之阳气,正虚致肾阳虚损,则全身阳气匮乏,痰湿、浊邪、瘀血积聚发为肿瘤。秦楚峰等[17]认为肿瘤常停滞机体阳气最弱部位,阳虚阴实是肿瘤发生的最主要病机。

癌毒理论与伏邪致癌。从癌毒理论上看,肿瘤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癌毒的侵袭,癌毒是肿瘤发生的必备条件[18]。针对癌毒来源,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但总体离不开痰湿与血瘀。曾普华[19]认为癌毒主要是气滞、血瘀、痰凝、热毒、湿瘀的相互胶结所致。周仲瑛认为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是癌毒形成的基础,内外伏藏之邪气是癌毒形成的诱因,当两者均存在时,易发为癌毒,癌毒形成后并非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与痰、湿、瘀等病理产物互为因果,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20]。现代研究表明,肿瘤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与肿瘤微环境中炎症因子、血管生成因子、免疫抑制因子等有关[21]。刘瑞等[22]认为癌毒致病与气机升降失调密切相关,气机升降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易致痰湿瘀血凝聚,发为癌毒。气机升降不畅,瘀血内停,停滞于最虚之处,发展为肿瘤。此外,癌毒形成后停留于体内,可阻滞气机、影响血行,导致水道失畅、津液不行、痰瘀互结,而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郁滞变生癌毒,癌毒与痰瘀互为因果,形成互相促进、交互为病的共进关系,这可能是肿瘤顽固性、难治性的机制。

2 从伏邪理论探讨恶性肿瘤发病特点

2.1 潜藏于内,伺机而发 始于微而成于著,不仅体现在伏邪致病的病理过程,还贯穿肿瘤发生、发展、复发、传变的不同阶段,初时伏而不发不仅是伏邪的基本特征,亦是肿瘤初期及缓解期发病的基本特点[23]。现代医学表明,在肿瘤初期由于肿瘤细胞数目较少,且机体存在相应的免疫抵抗,因此肿瘤所导致的外在症状与体征并不明显;但随着肿瘤细胞增多和免疫系统抵抗力下降,越来越多的肿瘤细胞或定植于原处或发生免疫逃逸,导致临床症状日渐显著,一旦肿瘤细胞被清除或者肿块被切除,相应的临床症状可显著缓解。除此以外,由于肿瘤细胞增长具有“干细胞性”,其增长速度远超一般细胞,目前尚缺乏针对性治疗药物,大多只能采取手术或对症治疗,因此即便治疗之初效果显著,由于“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癌毒尚存,邪气沉伏,正虚时癌毒侵袭,仍会反复发病。

2.2 伏邪久聚,致病广泛 《黄帝内经》指出伏邪致病具有多样性,外可留止于皮肤、血肉、筋骨,内可传变至脏腑,此与肿瘤转移特性相似,肿瘤转移部位并不局限于原发灶,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它能转移至全身各处,严重影响疾病预后。仝小林[24]在“邪伏气络”学说中认为“气络”为邪伏、邪发、邪阻、邪伤之所。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治气治血之当然也”,久病易入络脉,络脉是癌毒潜藏的病所所在。癌邪伏于气络,渐入血络,耗伤气血,正气愈损,此邪气留连之际,正气祛邪外出无力,邪气聚集,待毒邪积聚达一定程度则疾病进展。络脉遍布全身,分布广泛,有灌注气血、沟通表里经络、助经环流、表里互通等作用,是气血津液输布的重要枢纽[25]。正气不足,癌毒聚于络脉,并随络脉气血运行,到达全身,正气虚弱不足以御敌,故可致广泛发病。此外,伏邪久停易损伤络脉,导致气血津液输布以及络脉渗灌功能失调,津血瘀滞络脉,进一步损伤络脉;络脉受损,一则脉内之津血易外渗形成瘀血,另则脉外之津液不能入内易形成痰湿,瘀血与痰湿交阻,发为肿瘤。

2.3 病程迁延,反复发作 伏邪致病有病情重、病程长、病势缠绵的特点,而恶性肿瘤致病亦具有转移性、反复发作性以及缠绵难愈的特性,这与伏邪致病特点不谋而合。肿瘤迁延难愈的原因除与正气不足,体质虚弱相关外,还与遗留邪伏有关。此原因有三:①正虚无力祛邪外出是肿瘤发病的关键,正气不足,伏邪停留,故病势易缠绵反复;②由于早期正气充裕,癌毒伏藏,症状尚不典型,患病之人常难以觉察,此即“正邪之中人也微……有形无形,莫知其情”,这一阶段误诊、漏诊几率较高,患者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再加上癌毒清除难度高,即便达到临床缓解,潜伏的癌毒仍会伺机发病,导致病情反复;③癌毒伏邪致病常属本虚标实,而针对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化疗等治标不治本,虽能减轻临床症状,但并未从根本解决问题,再加以上方法伴随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常会加重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导致患者依从性差,治疗常有始无终,病情迁延不愈。

3 小 结

伏邪理论认为,正气亏虚,外感六淫,内生痰湿瘀邪均是伏邪致病的基础,其中正气不足为六淫邪气与痰湿瘀邪致病的前提。“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邪实是伏邪致病的根本原因。现代“种子-土壤”学说认为,肿瘤的复发转移离不开“种子”(肿瘤细胞)与“土壤”(适宜的生长环境),种子即为潜藏之余毒,而土壤即为正气亏虚,六淫邪气或痰湿瘀邪聚集的内环境,此二者相互作用,则易造成肿瘤的复发转移,甚至滋生新肿瘤。目前所说的肿瘤临床缓解,仅局限于影像学范畴评估,部分影像学评估不到的残存肿瘤细胞,在免疫系统功能下调的情况下,可反复发病,迁延不愈。基于此,对肿瘤缓解期即“伏邪期”进行干预,对遏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伏邪理论”出发,探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规律,旨在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癌毒伏邪络脉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黄帝内经》伏邪理论探析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癌毒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浅谈从癌毒论治胃癌
基于络风内动病机学说探讨稳定性冠心病与目睛络脉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