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园林景观的原则与设计要点
2023-01-25陈奇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11
文/陈奇 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1
引言:
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来看,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早期,大批居民区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时为容纳更多城市以及农村人口,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新城区建设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与大力部署。更多的优势资源被分配到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城区当中。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早先建立的老旧小区逐渐被忽略,在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越来越明显。最重要的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在早期小区规划方面存在局限性问题,更多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对于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并不是很重视[1]。因此老旧小区在出行、绿地以及文化传承方面所存在的建设问题较多,无法切实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近些年来,随着高质量发展进程的持续推进,政府相关部门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号召,重点针对老旧小区景观提升改造问题进行了强调管理与部署贯彻。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手段改善老旧小区生态环境以及园林观赏效果。结合反馈情况来看,多数城市地区在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取得了良好成就,具有重要的推行发展意义。
1、当前老旧小区园林景观建设的现状
从客观角度上来讲,推行老旧小区景观提升改造措施不仅可以为小区居民营造优美的景观,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可行性价值较强。近些年来,为促进环境改善,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旧城改造相关问题提出并落实了一系列部署规划以及政策手段。举例而言,像老旧社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以及社区三清三建等均可以视为新时期旧城改造政策体系的重点内容,通过合理推行与贯彻落实,基本上可以为老旧小区改造,夯实经济基础以及政策基础。其中,国务院在2020年针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指导意见,重点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原则以及任务内容进行了强调落实。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各地区政府部门必须响应国家号召,重点改善优化小区环境,为居民出行、生活以及休闲居住提供良好保障。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因老旧小区在提升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短板问题较多,再加上老旧小区本身的基础设施以及景观建设环境相对薄弱,容易对提升改造过程产生阻碍影响。论文结合相关经验,对当前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园林景观设计所面临的阻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1.1 园林景观管理不规范
老旧小区与新小区不同,老旧小区建设时间较早,在设计理念以及经济基础方面远不如新小区。再加上建造技术以及设计理念方面存在短板问题,导致老旧小区经长时间运行使用之后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居民生活需求以及精神文明需求。举例而言,老旧小区在基础设施方面表现陈旧且绿化建设明显不足,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居民生活需求,亟待进行提升改造[2]。
然而,城市老旧小区建筑物相对密集且绿化程度较低,在提升改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影响而出现建设难点问题。其中,园林景观管理不规范基本上可以视为当前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园林景观面临的难点问题。如,部分居民生态环保意识不强,随意践踏已经铺设好的草坪;部分居民恶意侵占小区公共绿地,在草坪位置随意栽种青菜;破坏小区园林景观等行为层出不穷。即便是大多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做出了相应提醒,但是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是很显著。结合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当前老旧小区园林景观管理所存在的难点问题较多。
1.2 植物生长与室内采光存在矛盾
大多数城市老旧小区在早期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并未从整体角度上对园林景观植物进行合理选择与配置,难以真正体现出园林景观设计价值。举例而言,早期老旧小区园林景观建设更多侧重于选择乔木类等植被进行大面积栽植,如比较常见的有松柏、柳树、杨树等。然而,相关人员对于乔木类植被的栽种位置缺乏合理定位,导致植被与居民楼相距过近。随着乔木类植被生长发育,部分植被已经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对居民室内采光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与此同时,部分居民为谋取利益,出现有砍伐树木以及剥落树皮等行为。长此以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将难以构建完全,并且容易引发纠纷问题[3]。
1.3 小区配套陈旧
大多数城市老旧小区在早期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对于相关配套设施的配置问题缺乏高度重视。举例而言,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配置效率不高已然成为制约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因素。如所配套的浇水设施构建质量未达到相关标准,导致管道老化速度明显加快,且给水能力较差。或者,部分城市老旧小区单纯依靠物业人员不定期人工浇水方式对园林景观区域内的植被进行灌溉处理,效率性以及质量性并不是很高。
除此之外,部分城市老旧小区草坪长期面临被行人践踏以及被居民私占的问题,缺乏系统养护管理,小区草枯死现象十分常见。甚至部分老旧小区绿地已经出现黄土裸露或者杂草滋生的问题,不利于提升老旧小区园林绿化效果以及景观建设效果。针对于此,应该加强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问题的重视程度。其中,应重点加强对小区配套设施的配置管理力度,以期可以进一步增强城市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效果[4]。
1.4 居住者对景观的需要与现有景观存在矛盾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保有量逐年提升,如何在老旧小区中合理停放私家车已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私家车的无序停放基本上可以视为老旧小区常见的现象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老旧小区道路设置相对狭窄,部分小区道路甚至仅能容纳一辆小轿车正常通行。因停车空间相对狭窄,部分居民迫于无奈,只能将家车停放在草坪以及人行道等重要位置当中,这种情况会直接加剧草坪人行道、步道砖的破坏程度,甚至会对消防应急通道造成堵塞影响。一旦发生火灾等安全风险问题,就很容易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除此之外,大多数老旧小区景观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并不是很足。尤其体现在凉亭破败不堪、照明系统配置数量不足以及体育健身器材建设资源匮乏等方面。还有即便是老旧小区有相应的景观配套设施,可能也会被居民私自用于晒被子或者晾衣服,无法切实体现出园林景观设计效果以及实际价值[5]。
2、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园林景观的原则
推行老旧小区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不断提高老旧小区景观质量改造水平,进一步满足居民精神文明需求以及日常生活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因受到老旧小区既有环境的限制影响,导致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期间所面临的短板问题较多,再加上老旧小区原有园林景观缺乏审美特征且生态功能不完善,相关规划人员需要从多个方面针对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内容进行统筹部署。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重点围绕景观设计、综合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内容进行合理部署,以期可以从根本上加强园林景观改造效果。其中,为确保老旧小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得以顺利开展且达到预期成效,建议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应该严格遵循以下原则内容实现高质量规划与设计目标:
2.1 可持续原则
城市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应该严格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绿色低碳理念,以实现对园林景观提升改造问题的重点处理与贯彻落实。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应该坚持强调绿色建设理念,如优先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尽量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不对周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威胁。与此同时,在植被的配置与选择方面应该优先选择适应能力较强且生命力旺盛的植被进行栽培种植。期间,规划设计人员应该重点考虑植被未来生长是否会对居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居民室内空间采光是否会造成负面影响[6]。在此基础上,对植被种植位置以及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确定,以避免出现上述不良问题。
除此之外,在开展城市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期间,规划设计应该立足于长远发展角度,重点考虑小区居民生活需求以及精神文明需求,如针对园林景观与周围建筑以及给排水设备的协调运行问题予以重点关注。通过合理规划与设计,确保城市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建设效果可以达到预期标准。
2.2 个性化原则
城市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改造提升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改善与优化小区内居民生活环境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本着这一目的,规划人员应该严格遵循个性化设计原则,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客观角度上来讲,大多数城市老旧小区目前的居民结构主要以老年人为主。为照顾老年人出行安全以及生活方便,规划设计人员应该重点针对城市原有老旧小区道路狭窄以及步道砖破损严重的问题进行重点改造与优化管理。在提升改造过程中,应该重点处理路面破损以及积水等不良问题,并适当拓宽老旧区道路,方便行人通行以及车辆通行。
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应该对老旧小区步道砖破损严重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应重新铺设承载力较强且耐久性能较强的步道砖进行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还应该对老旧小区健身设施以及照明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重点强调与贯彻落实。必要时,还需要对老旧小区内外墙体以及公共区域窗户等进行重新改造与升级优化,以期可以为老旧小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景观建设环境[7]。
2.3 生态化原则
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化建设原则始终是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予以重点强调落实的问题。建议规划设计人员应该重点发挥园林绿地景观所具备的生态功能,如发挥改善小气候环境以及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功能,为老旧小区居民提供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以及舒适自然的活动空间。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提前明确老旧小区地形特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地适树。在优化植物资源时,应该严格遵循生态性原则,合理配置多层次植物群落,强化植物空间布置效果。
2.4 空间布局原则
老旧小区园林植物空间可细化分为多种表现形式,比较常见的有封闭性、开放性以及半开放性空间等多种形式。因此在开展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时,建议规划设计人员应该结合老旧小区空间布局特征,对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风格进行合理确定。与此同时,规划设计人员应该优先满足老旧小区建设需求,适当融入景观设计风格,以便可以全面提升小区居民园林景观欣赏水平以及观赏效果。在此基础上,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注重老旧小区空间设计的层次感。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对老旧小区空间体系以及各要素内容进行合理配置与优化,保障各层次之间能够有平缓的过渡,尽量打造出围而不闭且疏而不透的空间层次感体系[8]。
3、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3.1 对场所空间的多元化布局
构建老旧小区场所空间多元化布局形式,基本上可以视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内容。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应该坚持以文化内涵为重要载体,按照因地制宜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动挖掘原有场地以及周边自然环境因素。通过充分利用场地特性以及自然元素,打造场所空间多元化布局形式。与此同时,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规划设计人员还应该强调区景观多样性功能的发挥问题。如设计人员应该对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问题进行系统化设计处理,其中,重点针对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园区公共设施优化配置问题进行强调管理。
在设计管理过程中,设计规划人员除了需要重点了解小区居民日常活动以及精神文明需求之外,还应该结合小区周边环境情况以及历史地理因素,尽可能彰显小区景观文化,进一步提升小区整体品位。除此之外,科学配置绿化植物基本上可以视为老旧小区场所空间多元化布局设计的重难点问题。在设计优化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小区景观需求以及生态环境对绿化植物进配置。在配置过程中,应该科学搭配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增强小区园林绿化的空间感与层次感。必要时,规划设计人员也可以借鉴其他相关的提升改造成功经验,对当前规划设计方案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适当调整。
3.2 渗透生态性设计理念
高质量渗透生态性设计理念基本上可以视为保障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造效果的重要推动因素。从本质上来看,园林景观设计可以视为实现对土地资源以及户外空间的生态化设计。甚至可以说,景观设计可以理解为人类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因此在具体规划设计中,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尊重自然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在开展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设计工作期间,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深刻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性。
规划设计人员应该尽量减少因盲目人工改造环境而引发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与此同时,规划设计人员还应该充分利用与保护现有自然资源,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以及生态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旧小区内所存在的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者生态系统必须加以重点保护,以防止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安全构成威胁。除此之外,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注重对新理念以及新技术内容的应用实践。如可通过利用生物净化技术加强对污水资源的净化处理,或者也可以利用生态铺地方式完成对地下水的回灌处理[9]。
3.3 步道优化设计
步道优化设计作为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施工设计的重点内容,明确强调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实现对步道优化设计问题的妥善处理。对于草坪中已被踩踏出的过道,必须进行及时修补。同时,设计人员应该考虑问题成因,利用步道砖以及鹅卵石等材料打造一条全新的步道,方便居民日常通行。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在步道两侧设置栅栏或者灌木等,进一步方便小区居民出行。除此之外,对于老旧小区通道拥堵的现象问题,建议规划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对原有道路的提升改造。如可以将小区内原有的石灰路面替换为沥青路面,并适当加宽道路宽度,方便车辆通行以及保障停车合理。
3.4 以居住者实际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实施期间,还应该重点关注居住者实际需求,如着重考虑小区居民实际身心需求加强对园林景观配套设施的合理配置与科学使用。举例而言,规划设计人员可以从健身设施、休闲设施以及景观设施等方面进行统筹部署,让老旧小区居民可以在空闲时间愉悦身心。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可以适当增添休闲娱乐场所以及特色景观。如适当增加照明设施以及补植绿化,增强老旧小区园林景观的美感度。同时,适当添加健身设施以及科学建造凉亭等乘凉设施,满足老年人休憩需求。
结语:
总而言之,十四五时期,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已成为推动实现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建设问题的关注程度,尤其是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建设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持续优化老旧小区空间结构以及增强园林景观层次效果,通过不断改善老旧小区居民居住环境以及提升配套功能,确保可以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老旧小区园林景观环境。结合当前建设情况来看,部分城镇地区在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作方面还是存在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建议相关人员应该立足于环境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政策要求,坚持强调以人为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力求可以从多个方面完成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