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三个维度

2023-01-25刘忠岩

长白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场域高校教师师德

刘忠岩

(白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白城 137000)

“立德树人”是教师对社会承担的神圣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需要建构与时俱进而又面向实践的新师德。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1]当前,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是好的,特别是近年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教师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两条战线上,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但同时也应看到,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失德现象,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主力军,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关系到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因此,从时域、场域与惯习的新视角出发,直面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培育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思维转换: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时域维度

时域作为一种迁移机制,突出追溯未来的重要性与可能性,强调未来需求与当下需求的协调。作为时域视角的聚焦点,研究关注时域属性,也即对时间概念的现象化描述,强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织,以及这种交织在当下经验与情境下的反映。[2]从时域维度来看,在新时代,培育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需要进行思维转换。所谓思维转换,就是要转换观察和评判的时域视角,要站在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上,立足师德建设的时代要求去思考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问题,正确对待中华传统师德,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传统师德进行创新性发展,做好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

(一)新时代赋予师德更丰富内涵

师德不仅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共同特性,还具有教育性、实践性、自律性、整体性和渐进性等职业特性,具有崇高师德和底线师德的二重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无疑给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师德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1.崇高师德。崇高师德与教师的信仰、价值观、理想信念等密切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高校教师的终极责任,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我们的大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决定了新时代的好老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自身师德修养与立德树人使命相结合,自觉做大学生的引路人、大先生、筑梦人。可见,政治素养是新时代师德的生命线,体现新时代师德本质意蕴和价值立场。特别是对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尤为重要,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和当代大学生相似,伴随身份转换,面对新的环境以及新时代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再加上西方意识形态、多元文化价值、消费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更容易出现价值偏差、理想信念缺失等问题。青年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价值认同感和思想引领力。“四有好老师”是崇高师德的典范,是教师对高尚理想师德的实践遵循。高校教师的师德是“为谁培养人”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3]这体现出新时代师德内涵需要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去把握,也彰显出新时代高校教师的重大使命。

2.底线师德。在鼓励追求崇高师德的同时,还要从现实出发,制定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底线道德的实践遵循。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个别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经济转型等宏观因素、学校体制机制等中观因素,也有教师个人素养等微观因素。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需要加强制度化和长效化机制建设,探寻崇高师德导向与底线师德持守相结合的共存发展之路。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的“红七条”就是师德的底线设置。[4]底线师德的提出既直面现实也观照历史。从现实的角度看,底线师德是通过政策、法律法规等制度层面的规定,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师德失范等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传统的师德观念和师德建设存在抽象的表达、无限拔高师德评价标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架空了崇高师德的现实感。底线师德的设立是消除以往在师德崇高性上的“抽象”和“不当”,进而减轻教师的道德重负。底线师德是一条红线,具有制度规约作用,可以引导教师心有操守,强化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他人的善意提醒有机结合,从而对教师自身存在的师德问题做到及时预防或止损。但需要注意的是,师德发展的轨迹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对于高校师德建设来说,应牢固树立崇高师德与底线师德相结合的思想,平衡“崇高”与“底线”两个价值层面,深刻理解高位引领和底线要求的辩证关系。

(二)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时域路径

在中华传统师德的时代传承上,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革故鼎新,兴利除弊,不断推进传统师德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和时代转换。中华传统师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的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修身养德、言传身教等师德规范是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思想渊源,也是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理论基础。

师德观念的转变不只包括人们对师德的认识或定位的转变,更包含具体的师德规范或要求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借鉴传统师德思想,指出要继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传统师德内核,同时又要顺应时代发展,去除阶级局限及过分强调师尊等内容,对传统师德进行创造性的转化。第一,在师德认识方面,把师德建设提高到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来看待。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系扣人”“引路人”“好老师”“筑梦人”“经师与人师”。第二,在师德建设目标和内容方面,指出师德建设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号召广大教师要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师德建设的首要内容。第三,在师德标准和要求方面,提出“三个牢固树立”“四个标准”“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等师德标准和要求,指明了师德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5]这些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重要遵循。

新时代,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的系列讲话为重要遵循,始终保持对青年教师师德现状的清醒认识,转换观察和评判的时域视角,将师德传承与创新相统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创新表达形式,赋予师德以新时代内涵,多措并举培育青年教师的新师德。

二、互动互构: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场域维度

场域是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由社会关系构成的结构性空间,受制于不同权力资本间的支配、屈从、对应等关系,理性对弈与暴力争夺无休无止地充斥其间。[6]根据布迪厄的理论,社会是由整个社会“大场域”和相对自主的“子场域”构成的,这些子场域包括经济场、政治场、科学场等。由此可见,场域与领域、领地等概念不同,它有两个特征:一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二是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逻辑规则。

(一)高校青年教师所处的场域

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其所处的场域包括社会场域、经济场域和高校场域,这些场域相互作用,影响着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培育。

1.社会场域。高校青年教师在社会场域主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和复杂舆论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越来越多元,对人们的影响不言而喻,特别是对高校青年教师影响较大。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部分教师受到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所动摇,这也成为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一大障碍。同时,新时代舆论环境也变得越发复杂,这是网络时代的特有属性。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轻松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虽然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青年教师而言,信息摄入渠道增加,信息类型非常复杂,其中包含诸多的意识形态类型,难免受到影响。此外,网络时代查阅资料更为便利,部分青年教师不愿付出,到处借鉴、拼凑成果,影响了他们的业务水平提高,也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2.经济场域。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之主导,然而市场机制庞杂而纷乱,管理起来势必不能面面俱到,出现的攀比、消费主义、腐败等负面因素必然会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市场驱动下的资源配置使教师在思想上出现了身份认同危机,行为上往往做出偏向个人价值的选择,使神圣的教师职业呈现出平庸性和商业化。”[7]因追求个人利益至上,以物质、地位或者名不符实的学术评价为导向的所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仍然是市场机制影响下的功利主义表现。当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即是这种市场机制所带来的副产品。这种影响某种程度上会威胁到部分教师原来所树立的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理想,还可能出现违背职业操守的不良行为,甚至违背法律法规。

3.高校场域。大学具有行政和学术双重的组织结构,这是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不同之处。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处于学术和行政两个场域中。在“学术场域”,教授们享有较大的学术权力,在学术规划、学科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多话语权。[8]新时代的高校青年教师,虽然学术经历都较为完整,多为硕士博士,但从年龄段上讲,还是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因此,其学术资本较为匮乏,同时还承担着很重的生存压力。首先,从工作的角度,青年教师承受着比以前更加严格的考核。从科研到教学,这些考核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细化,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从事教学科研活动。扩招以来,高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而青年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其工作量倍增,还要在紧张的教学之余开展科研活动。其次,从生活的角度,高校青年教师虽然收入水平并不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准,但是相比他们的学术背景与艰苦付出,并不算高。因为同龄人早已工作,甚至结婚生子,而这一群体,一进入校园就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婚育、养老,诸多压力一并袭来,负担较重。高校同时还具备“行政场域”的特征。“目前高校组织内部,行政化色彩依然浓重。一些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的制定主要依靠行政部门。”[9]高校管理者的水平对高校的发展水平及校园风气影响很大,也间接地影响着这所学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

师德培育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上所述,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同时受到多个场域的影响却又难以自拔。要解决上述师德问题,需要全方位思考、采取多种场域路径,实现社会场域、经济场域和高校场域的互动互构。

(二)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场域路径

1.营造“尊师”社会氛围。尊重教师是师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尊师应当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使其成为一种优良的社会风尚。对于国家而言,尊师重教应当是一个恒久而远大的战略,需要持续保持高度关注。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10]尊师重教,要格外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他们是国家教育领域未来的中坚力量,要精心培养与呵护,科学培训与引导,让他们成长为道德高尚、专业突出的人才培养者。营造全社会的“尊师重教”氛围,就要加大力度弘扬优秀文化。不仅要尊重文化人,还要加大建设或保护文化设施的投入,推进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与交流。既要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要重视外来优秀文化的接纳与吸收;既要重视传统文化,也要弘扬时代文化。一个经济繁荣的社会是我们所需要的,一个精神文明的社会更是我们所需要的。营造全社会的“尊师重教”氛围,首先要从教育领域开始。要率先打破教育领域内长期存在的“官本位”现象,要让教师成为校园的主体。教育管理者要为教师提供好的服务,让教师卸下负担、轻装上阵,专注于教育活动本身。要打破僵化的人才选拔机制,让有才能的青年才俊上位,让尊重知识在校园中流行,让崇尚美德在校园中倡行。

2.完善师德管理法律法规。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养成有赖于法律法规的健全。我国目前已颁布许多与高校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对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从教人员的行为规范作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强化了教育管理的方针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规划与实施方案。2018年1月20日,《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同年,教育部又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并明确指出“把《准则》落实到教师管理具体工作中,以有力措施坚决查处师德违规行为”[11]。2019年11月15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号),其中第13条要求“要严格违规惩处,治理师德突出问题”。2020年4月2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又明确要求:“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大对失德教师的惩戒力度,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12]这些法律法规必将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3.提升高校科学管理水平。首先,要改革高校管理人才选拔机制,让高校管理者成为服务教师的群体,让教师与学生成为高校真正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找回“兼容并包”的校园学术氛围,“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治理学校,把办教育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教育人手里”[13]。陈来教授在一篇纪念史学家邓广铭先生的文章中,记录了青年邓广铭在北大求学与工作时期,先后得到时任北大文科所长胡适、史学系主任傅斯年的指引与提携的往事。[14]类似的情形也曾发生在启功身上。青年启功因无文凭难以从教,幸得史学家陈垣青睐,得入辅仁大学任教,后终成一代大师。事实证明,好的高校引领者能使青年才俊在专业与德行诸方面快速成长,将科学与人文精神代代传承。其次,要探索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制订科学的考核方式,对培育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意义重大。高校现有的考核存在侧重教学科研指标而忽视职业道德、考核项目设置不合理、考核实施过程不公平等问题。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推进高校教师的考评机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细化高校教师的师德考核指标,将当下影响力巨大的网络道德考核加入其中;确保所有考核项目的产生公开透明,有广泛的接受度,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补充完善以及纠正不合理条款。不仅如此,还要对高校教师师德水平进行奖励或者惩罚。在晋升或职称评定过程中,将职业道德评价指标纳入其中,并且,要把师德评价结果与福利待遇、职务升迁等挂钩,让师德评价机制发挥现实作用。除了现实的物质激励,更要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通过道德模范、师德标兵等项目的评选,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4.打造健康舒适的人才生存环境。要想让高校青年教师保持最佳状态、把精力充分运用到工作中去,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生活氛围不可或缺。高校青年教师既处于解决婚育的生活关键期,又处于事业起步与成长的关键期,生活压力较为集中。因此,高校在实施青年教师伦理建设中,应当从实际出发,既要想办法减轻他们的思想负荷,也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教学管理要灵活有效,摈弃形式主义、无益于教书育人的活动,能减则减,避免干扰青年教师的学习与生活。多为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在培训、评职、升职等方面要确保公平合理。对青年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比如住房安置、子女就学、工资待遇、职称评审等,学校管理者要多加关注,尽可能为其解除后顾之忧。

三、师德自律: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惯习维度

布迪厄在“场域-惯习”理论中将惯习界定为一套持续的、可转换的性情倾向系统。人们通过一系列的内化图示来感知、理解、体验现实世界,不断地产生新的实践,以创造性的方式重塑和改变着历史。[15]由此可以发现惯习的特征:第一,持久性与可转移性。惯习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改变,但又可以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第二,历史性与生成性。惯习是由积淀在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经验构成,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内化的产物,但是又并不是简单地被决定,它还内化于个体日常行为之中,是后天获得的思想、行为和趣味模式。[16]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不良惯习倾向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不良惯习倾向集中表现为缺少职业敬畏、重科研轻教学、育人意识不强、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等。

1.缺少职业敬畏。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既需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深沉的家国情怀,也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二者不可或缺。当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仅仅把教师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缺少崇高的信念作为支撑,缺少对本职工作的敬畏与热爱,使得其奉献精神、服务意识大打折扣,也使教师这一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有的崇高性。

2.重科研轻教学。由于当前高校的评价体系仍倾向于科研,并且评职等诸多与个体利益相关的方面均与此挂钩,以致于部分青年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科研工作。相应地,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与精力投入就会大大减少。具体表现在,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教学应付了事,课后对学生的学习跟踪不到位。这种轻视教学的行为,从长远来看,就是牺牲了高等教育活动的主战场。

3.育人意识不强。何为“教书育人”?概括地说,“教书”即知识传授,“育人”即思想道德培育,二者内涵不同、缺一不可。如果将教书完全等同于知识传授,那么教育活动的成果只能是“半成品”,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唯有教书与育人有效结合为一个整体,高质量的教育才能达成,“立德树人”方能得以实现。当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只注重教书,对于育人,要么在思想上不重视,要么不肯花时间,忽视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事实上,思想引领与品德教育应当无处不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7]专业课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各门课程中去,即通过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4.个人主义倾向明显。有道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如果教师个人修养欠缺,道德行为失范,其后果便可想而知。当前,受复杂的社会思潮与现实的舆论环境影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表现出的个人主义倾向比较明显。其中一部分人对于学术研究、教学活动,表现得比较功利,敢于置学术道德于不顾,公然造假、骗取经费。这些失范行为严重破坏了教师的社会形象,影响极坏。新时代国家需要快速发展,对科研创新的需求大、要求高,学术欺诈不但会造成国家科研经费的流失,也会造成学术资源的滥用与学术秩序的混乱,危害性极大。

(二)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惯习路径

师德的养成,既需要外部的严格规制,即他律,更需要内在的道德自觉,发挥青年教师在师德培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即自律。

1.培育理想情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教师首先应当具有胸怀天下、自强不息、学高为范等君子品格,在传承与创新为师之道中,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唯有如此,才能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才能培养出服务于我们国家的人。否则,没有家国情怀,没有国家和社会责任,就有可能培养出掘墓人。因此,身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高校青年教师理应以家国为念、心系苍生,以培育英才为己任,奋发向上,不负韶华,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不可替代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知识分子就有这种情怀,例如完成“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等。青年学者张帅飞把高校青年教师敬业价值观的内涵界定为四个方面:“坚定的职业认同、高尚的职业理想、积极的敬业态度、高超的精业能力。”[18]

2.谨守职业规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这是对每一名公民的起码要求。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当深知责任之重大,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对青年学子的影响体现在细微之处。由于工作性质及年龄结构方面的因素,教师的言行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效仿,对他们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青年教师应当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谨守规矩,做好模范。而对于这一职业基本的尊重,其前提就是在遵守与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之上,应当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了然于胸,“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19]。

3.提升专业素质。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过硬的专业素质是成功履行其工作职责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衡量青年教师的师德,不是简单衡量这一主体的品行,一定要把完成工作的能力包含进去。通常影响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此主体任职之初所具备的从教条件和知识、技能的储备;另一方面是再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虽然人的先天素质有差别,但后天的学习可以有效弥补所谓的先天不足,提升知识水平与职业能力。高校青年教师应当始终保持思想自觉,不断学习与思考,更新专业知识;持续总结与积累,提升教学技能;刻苦钻研与探索,直面问题、敢于改革创新,努力提升自我,兢兢业业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4.加强品德锤炼。高校青年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淬炼自我,高标准践行职业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行,科学管理自己的心理情绪,并且向典型的道德楷模与身边的品行优良者学习,在反思与总结中提升自我思想觉悟,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强化职业信念,从情感交汇中培育道德情操。唯有如此,才能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落到实处。“现代教育应以受教育者为目的与本体,注重受教育者身心的协调、知情意的统一,这样才能实现受教育者的人格自由与独立。”[20]

猜你喜欢

场域高校教师师德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