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3-01-25曹静倩
曹静倩
邯郸市第三十一中学(河北省邯郸市 056002)
1 引言
初中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一定要得到学校以及教师的深刻重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由于学生在接触初中数学之前的小学数学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会呈现出十分巨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则被带到了初中,因此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数学水平上的差异性,从而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有效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2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进入到初中阶段之后,整个人的思想相比于小学阶段更加成熟,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对社会的认识,思维和智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相比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变得更强。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涯中由于接受到的教学资源以及所处的教学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则在学生进入初中之后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提升了一个很大的难度,这种难度上的差异就使得学生在对数学学习的表现上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差距。那么如何让学生可以不那么困难的学习数学呢?这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得到了提高,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那么困难,反而会感觉到相对轻松。不光是数学,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要掌握这门学科的思维,掌握了这门学科的思维才能进一步的获得学习这门学科的能力。而初中数学则是在初中学科里对思维要求最高的学科,如果没有真正使得数学思维得到培养,那么就无法真正得到数学学习的能力,那么无论是在数学的课堂学习以及课前预习和课后学习阶段都会感觉到十分的吃力,并且无论是在平时的随堂测验、月考以及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上都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而如果初中三年都没有培养出数学的思维以及数学学习的能力,那么学生的数学中考成绩也将不会十分理想,而高中的数学学科又提升了一个层次的难度,这就会导致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也会十分的吃力,如果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养成,那么学生长大后在生活以及工作上都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在数学学习课堂上,有一些学生可以在新的知识点出现后迅速掌握并熟练运用,而有的学生则面对新的知识学习起来十分的吃力。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性,归根结底还是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上的差异性所导致。数学能力强的人可以轻松接受新的知识,数学能力差的同学则接受起来十分慢。因此对于在课堂上接受新知识效率低的同学,初中数学教师要重点对这部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进行有效培养。对学生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得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的喜爱程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判断能力和解决能力,为学生日后学习更加深奥的数学知识打下十分坚实的基础。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而言,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是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数学教师要充分并密切关注数学学科这两个重要的特点。而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在从感性思维逐渐过渡到理性思维,因此数学教师要对这一个关键的时期进行牢牢的把握。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可塑造能力是十分强的,因此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增强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需要重点培养初中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在学习上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熟练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一切事物的标准都逐渐提高,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新课标课程改革对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初中数学学科而言,数学的学习不再是仅仅为了在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是更加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养成更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对于学生今后在成长中可以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新课标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以前教师只需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以及解题的方法就可以使学生在考试中拿到优秀的成绩。而如今要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进行重点培养,这就不仅仅需要教师传授学生解题的技巧以及答题的方式,更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为主要目标从而重点去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需要采用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而为了验证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是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那么考核方式就不仅仅需要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这种只有笔试环节的考核办法,就需要教师制定更多的、更全面丰富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考核。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在难度上提升了一个层次,这就使得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初中数学的时候会发现与小学数学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完全不一样,并且由于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不同的小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这也导致学生培养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在目前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却是针对所有学生采取了统一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采用更符合数学思维优秀的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上课,那么数学思维较差的学生就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长久下去就会与数学学习好的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学生逐渐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放弃对数学的学习。而如果教师采用数学思维差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那么数学学习好的学生可能就会觉得数学的学习十分轻松,导致数学思维很能力不会再出现进一步的突破。因此无论是采用数学思维好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还是采用数学思维差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都是十分不合理的,这样无法真正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得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另外一点就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通常在数学课堂上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将大量复杂的数学知识点和数学公式满堂灌输,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很少,甚至有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沟通机会,这就导致数学课堂的气氛十分枯燥乏味,外加上数学学科的知识点本身就是十分抽象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做到注意力的集中,溜号走神打瞌睡的情况频频出现,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现大幅度的降低,不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和丰富的教学考核方式来让数学水平存在差异性的同学们真正的得到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4 初中阶段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4.1 提升学生的猜想思维能力
现如今大部分学校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对于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猜想能力就是指凭借着已有的数学知识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获得一些数学经验,从而对于该问题进行经验性判断。猜想思维能力是一种积极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基于此,在现如今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到对于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留出更多的猜想空间和猜想机会,引导学生在猜想中寻找合适的数学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也是现如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和提高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数学公式和定理内容来对现有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让学生猜想解决数学题的知识点,形成先猜后证的数学学习习惯,鼓励他们积极大胆的猜想、推测,数学教师要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证明假命题,就需要列举出一个反例,使所提出的数学命题不能够成立,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加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为学生留出更多的猜想空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大胆猜测,积极性被有效培养,在学生猜出正确答案之后教师应当着重进行鼓励支持,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创造性,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举一反三。
4.2 分组合作学习
教师也可以根据基础程度不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一个小组选取的学生数量大概为4~5 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数学知识比赛以及数学任务探讨,对于那些在比赛过程中发挥优秀、回答准确率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也可以对其进行充分的奖励,而对于那些基础知识较差、学习能力一般在竞赛中表现一般的学生,教师应当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发现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度过难关。教师应当积极创造 数学学习机会和体验,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思维能力训练,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拓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与组内成员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能够更加高效率的完成数学任务,达到教师所理想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发现自身的不足,带来数学学习启发,将自己的一些创新方法和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与同学进行分享,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形成多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激发思维。
4.3 改善教学观念
相比小学阶段的数学,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抽象性和逻辑性更加复杂,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并不是简单的需要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概念和定理而是应当重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想更好的提升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就需要重视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这是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核心所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数学解题。另一方面,学生之间会存在个体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后作业,注重总体性和局部性的有效结合。课后作业的布置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上的练习题,而是应该注重那些能够培养学生兴趣的练习题,现如今的小学生对于网络游戏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将数学题目进行改编,将数学题目与游戏趣味性相结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进一步探索。
4.4 营造轻松活泼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学生以更好的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可以通过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达到发散思维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这一课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首先为学生展示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授课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鼓励学生积极踊跃举手发言表述自己认为的勾股定理是什么样子、如何理解勾股定理,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课堂局面,在这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之中,数学知识较为扎实且成绩较好的学生更喜欢举手发言,使其在数学学习中实现新的飞跃,而对于那些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表现自我,在学生表述之后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说明,提升教学效率。
4.5 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讲解
过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形成了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辅助的课堂教学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积累,对于一些数学理论知识教师通常是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忽略对其形成过程的讲解。久而久之,学生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在做题过程中就难以发散思维,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解题思路,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难以提升。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数学理论占很大的成分,一些学生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并且在解题过程中毫无思路,很大原因是因为没有对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有深度了解,学生只有在了解到数学公式定义的形成过程之后,才能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的数学题计算过程中能够找准方法。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理论时应当更加精准、全面进行概括,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理论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面对数学难题时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准确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以及解题效率,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探索思维,让学生在面临数学难题时能够快速想到做题思路,并且能够快速的运用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对于学生探索思维能力的提升,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理论生成过程的讲解,而且还可以表现在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每一名学生都有一定的潜能,教师只有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实际基础,通过正确的方式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足够的自信,以更加良好的精神态度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5 结语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以更加良好的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还应当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良好结合,让数学服务于生活,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当适当的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途径,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