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时代民办高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3-01-25孙薪妞王明兴

成长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政治

孙薪妞 王明兴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8000)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组成部分,在校学生人数约占据高等院校学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兼顾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总书记曾对民办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出过重要指示:“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也要把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按照要求办好思政课,在这方面没有例外。”“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还相对薄弱。”[1]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就,但目前依然存在工作协同性较低、工作者队伍建设不完善、课程活跃度不高、与其他课程的结合程度低、激励机制不健全、学生思想行为教育结果不理想和课程思政贯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挖掘、创新其教育新路径,是摆在民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眼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

1 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内涵,学界的专家和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如李春华、上官苗苗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应界定为“在阶级产生以来的一切社会中,一定阶级、政党、组织用自己的思想意识或思想理论影响和教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但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时代性的特点始终保持着高度一致性,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始终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讲授好、宣传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要贯彻好为国育才、为党育人,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又要引领学生形成积极且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所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抓好重点领域,稳住发展方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教育意涵争取进一步发展。

2 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领域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自我认知、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2.1 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

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思想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契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的要求,思政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引导青年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引领学生学好党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当今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袭,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3]思政教师需引导民办高校学生深刻认识并且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和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来指导思想行为。

2.2 帮助学生健全自我认知

大学时期正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的关键时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养成良好思想道德、磨砺意志习得技能,同时找准自身定位,准确认识社会角色并为之付诸努力是青年学子应该具有的自觉,思政教师引导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民办高校的学生也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分析自身优缺点,提升自我认知,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引导作用。当代青年易受误导,导致自我认知偏差,影响立志、修德和学习各方面,加强自我认知教育将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领域。

2.3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的人际交往

当代大学生对拓宽人际交往和提高人际交往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强,但容易受到影响。交流形式日益多样,渠道趋于多元,也会带来更多的风险。我们发现当代民办高校学生在网络里活跃程度相对较高,他们似乎更加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工具开展沟通和交流,这其实是当代“网生一代”青年的普遍选择和特点,只是相对于整体同龄人而言,他们有着更明显的独特性和倾向性。人际交往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任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开展,助力学生积极科学开展人际交往。

2.4 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

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公共道德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依然可以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教育目标日益多元,学会生活逐步被更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所认同。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坚持以学习知识和技能提升道德素养、志趣情操和专业技能为主,思想政治教育也将成为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积极的学习观、生活观的重要阵地,所以在日益多元复杂的形势下,引领学生正确学习和生活,也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5 在教学中引入高科技教育方式和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已经具备更先进的技术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已经从“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逐步取得了新的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需要更新和调整,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教育形式应运而生,“VR+思想政治教育”等教学手段已经逐步运用到了实际的教学之中,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运用高科技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将是无可争辩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也将成为教育进步的一大推动力和重要证明。

3 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要求

教育因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而存在阶段性,它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相互匹配的。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其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与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绝大部分一致,而又具有其独特性。

3.1 引导形成思想理念阶段

应形成引导学生进一步形成经过感知、接受、树立到牢固树立的思想理念,并形成具有规范性、科学性的初步感知到牢固树立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是全面育人的要求,而帮助学生形成从认知到牢固树立的思想理念形成过程,则是民办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民办高校的思政教师应通过感知、接受、树立、牢固树立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积极思想与理念。教师需要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开展相应的认知教育教学,引领学生经历“感知——接受——逐步树立思想与理念——巩固——进一步巩固——形成积极、稳固、正确的思想政治信念和理念”,这是引导学生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由弱到强形成积极、稳固、正确的思想政治信念和理念的养成过程。

3.2 引导形成行为习惯阶段

应形成引导学生进一步形成感知、认知、行为约束、自我管理的行为管理学习的过程。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对外界、对自我的感知,使学生更好地客观和主观对他们思想行为的要求,判断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对外界的感知是明确客观对自身思想行为的要求标准,对自我的感知则是明确自身思想行为特点,这个过程可以看成是明确自身的属性特质,以使学生更好地客观和主观对他们思想行为的要求,判断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其次是引导学生针对感知后对结果进行研判,初步形成被动但有意识的行为约束。最后则是引导学生形成主动且富有成效的自主管理,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到认知再到被动的约束,最终到达积极主动地自我管理的过程。

3.3 引导开展实践运用阶段

应形成引导学生进一步形成从认知到心智质变的综合进步和提升的规范过程。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面积极地感知客观与主观的实际,养成正确的认知,有了良好开端和良性循环以后,学生才可以在不断吸取学习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自主维系综合成长,积累良性量变因素,最终可以达到最终的心智质变,使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生化到更高层次。其次通过实践活动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将进一步指导学生下一步的实践活动,形成“实践——认知——指导实践——认知提升——更好地指导实践”的良性循环,并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自主维系综合成长,积累良性量变因素,达到最终的心智质变,使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得到升华。

4 创新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路径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学界已有相关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诚然,思想政治教学是其教育中的主要部分,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涵还应包含其他方面。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激励机制、教育创新、教师队伍、和“产教融合”几个方面大有可为。

4.1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受限于其办学性质,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在薪资待遇、绩效考核、晋升渠道各方面相对欠缺。一是民办高校缺少财政财力支撑,教育支出由举办者的资金注入或学费收取,教育投入容易受影响,对于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二是民办高校思政教师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待遇也和体制内的思政教师不尽相同;三是民办高校的学术资源较为缺乏,对教学、科研的支撑力度不足,对思政教师的个人职业成长和规划带来不便,也不利于人才队伍的打造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首先是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福利待遇机制,维系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建成并强化人才队伍和师资力量;其次是要健全思政教师的晋升体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管理的体系,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引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进入角色,实现青年教师的个人定位契合;最后是要建立良好的学术科研资源库,提供思政教师用于学术研究、教学咨询、交流沟通的平台,提供“教学相长”的可能,使教师参与到思政教育学界前沿研究中来,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熟。

4.2 开展“传统+现代化+实践”教育创新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应时而变基于传统的教育教学之上开展创新,根植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土壤,紧跟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民办高校实际情况,搭建实践平台开展实践教育和教学,力求通过“传统+现代化+实践”的创新模式,以取得更大成效。

开展教育创新要遵循基本的教育原则,必须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已取得的丰厚成果和丰富经验,参照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标准,利用新型的科学技术和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挖掘新的教育教学途径,充分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思想行为特点,开展更加侧重于实践的教育和教学,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入实践劳动和日常生活,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入心入脑,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较为理想的效果。

4.3 加强专职教师的培养

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的引导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是思政教师。民办高校应该要对专职思政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体制,建成思想端正、专业性强、业务精熟、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专职教师队伍,保障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知识传播、教育教学各方面正常有序开展。

一是要足额配备专职思政教师,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人员配比招聘教师,确保有人可用;二是要加强思政教师的入职、岗前、业务、教学和科研技能各方面培训,可采取“老带新”“赛促教”等办法将教师快速培养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三是要疏通院校之间交流渠道,加强教师之间、院校之间、课程之间的交流,使民办高校思政教师跟上学界科研、教学前沿,引导教师参与学术前沿的讨论,激发教师自我成长、自我提升和自我学习。

4.4 规范“产教融合”中的思政育人模式

响应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号召,大部分民办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方向进行了一定程度地探索,将实践教学、技能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一大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开展注重实践教学、技能培养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成为热潮。与企业开展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基本准则,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要以思政教师为主导,结合“产教融合”过程中实际问题和需要,制定科学的、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保障思想引领和政治教育,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5 结语

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开展路径创新,要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着重从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健全自我认知、引导学生科学开展人际交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利用高科技成果丰富教育教学手段这几个领域,充分开展激励机制、“传统+现代化+实践”教育创新、专职教师的培养、注意“产教融合”中的思政育人模式等几个方面的创新,推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