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出场逻辑、认识维度及时代指向

2023-01-24乔秀丽

理论月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历史

□乔秀丽

(1.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2.新疆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2],可以说,这深刻揭示了历史主动精神是我们党取得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成就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不妨把历史的镜头不断向前延展,把历史主动精神置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实践中加以审视和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历史主动精神是我们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的精神气质和实践品格,是我们弄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的逻辑主线。因此,对历史主动精神出场逻辑的深刻把握以及对其认识维度的系统考辨是我们理解其本质内涵的逻辑前提,对这个前提的理性审视和科学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增强历史自觉和使命自觉,从而更加自觉地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出场逻辑

任何全新政治话语抑或是理论概念的出场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生成往往有着特定的出场逻辑。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意向、价值立场、精神境界和奋斗状态的表达载体和叙事符号,必须要从理论基石、历史积淀和文化基因中系统追溯和探究其出场渊源,这是我们科学理解和系统掌握其本质内涵的逻辑前提。

(一)理论基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理论品格

理论上的自觉是主体实践自觉和精神主动的逻辑前提,要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就必须要系统地追溯其理论源头。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历史主动精神需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主线和理论结构中探寻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原点。马克思始终站在无产阶级政党的价值立场上来阐释历史主动的重要性。他在致力于批判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时候鲜明地强调:“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3](p431)。马克思深刻揭示和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忽视了无产阶级所特有的历史主动精神,进而把抽象的理性和绝对精神视为推动社会历史向前进步的深层动因。可以看出,马克思提出历史主动精神的主体特有性,敏锐地洞察到了无产阶级在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中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这更集中彰显了历史自觉性抑或历史主动性并不是每一个阶级或者政党所拥有的,只有肩负强烈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才具备历史主动精神的积极品质。因此,纵使在法兰西内战中巴黎工人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马克思同样给予其高度评价,“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4](p493)质言之,无产阶级从来不隐瞒自己的目的和意图,而是通过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来维护利益和夺取政权。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马克思所强调的历史主动性,正如毛泽东强调:“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5](p1516),也就是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立场和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不断守正创新历史主动精神的话语表达和理论意涵,使其更具“中国表达”的价值升华和意义赋予。

(二)历史积淀:生发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生动实践

用大历史观的长焦镜头系统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图景,一条清晰的逻辑脉络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是在其百年的生动实践中不断生成以及深刻印证的。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羞、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富有家国情怀的中国各种政治力量从各自的立场出发积极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但最终均以失败而告终。诚然,历史和人民迫切呼唤拥有强烈主动精神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自觉地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并创造性地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革命的具体情境中,我们党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理性审视社会主要矛盾和科学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毛泽东强调:“我们决不能丧失主动性,这是胜利与失败的重要条件。”[6](p71)可以说,正是因为我们党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我们的人民军队方能“完全主动作战,将敌抛入被动地位”[7](p127)。此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人民的精神曾一度处于‘被动’状态”[8](p5-15),故此,我们党以清醒主动的状态有意识地唤醒并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历史主动性,因为只要群众有了真正的自觉与真正的发动,又有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我们党的一切伟大事业,就一定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与成功。概言之,正是我们党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把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方能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坚强有力地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困境,我们党没有退缩,更没有“躺平”或者逃避,而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继续秉持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这一时期的历史主动精神紧紧围绕动员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党群同甘共苦而展开。中国共产党积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深刻洞察时代大势,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主动求变,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这为我们党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历史使命奠定了厚实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在决定前途命运的历史关头更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通过积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来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分析历史大势,主动抓住历史变革机遇,充分激发并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实践创造性,在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做出了一系列历史性伟大决策,使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实践力量,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完成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等历史性任务,中华民族亦实现了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更加注重挖掘百年来历史主动的精神感召力,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支撑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的变化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性转变,始终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逻辑起点。可以说,历史主动精神早已与新时代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密切熔铸在一起,是党和人民踔厉奋发、接续奋斗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和价值标尺。

(三)文化基因: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粹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擅于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洞察和把握历史规律、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民族自觉性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乃至壮大,可以说,古老的中华民族具有独特而又鲜明的历史主动精神的民族气质。

首先,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民思想。《管子·牧民》中有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从人心向背的规律中揭示治理之道,其意为政权的兴衰在于君王能否顺应民心,民心与政权之间有着内在的规律。孟子亦强调:“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这里所讲的“道”,实则指的就是规律,旨在提醒统治者能否取得政权的奥秘在于得民心。习近平强调:“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人心就是力量……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9](p698),质言之,“人心向背”是我们百年来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所遵循的根本规律。

其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已经深深浸透在我们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周易·乾象》中有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毅力,体现了古老的中国人民对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是一种积极昂扬、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尚书·周书》中亦强调:“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说,不管是一个国家抑或是个人,想要实现振兴或者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具备立志和勤勉两个必备条件,无勤则难以成事。可以说,这些经典性的表述为我们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借鉴。

再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的思想。《礼记·大学》中有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调整的角度强调不断革新的重要性,旨在要求人民以一种革新的精神状态去调适、创造和推动社会发展。《周易·益卦》中强调:“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这深刻地启示我们,真正的创新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要主动把握历史大势、紧跟时代步伐,唯有如此,方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主动顺应、主动求变、主动作为是历史主动精神的核心理念,从这一方面而言,传统文化中关于革故鼎新的思想为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沃土。

此外,传统文化中关于“舍生忘死”的爱国精神、“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都具有鲜明的历史主动精神特质,这些都为孕育和涵养历史主动精神提供了传统的文化根基和朴素的精神滋养。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认识维度

历史主动精神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特指一种状态或境界,其核心指向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这三种关键要素。因此,要从主导之维、动力之维、目的之维等多重维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主动精神。

(一)主导之维:坚持党的核心领导

用历史的长焦镜头系统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其中一个重要的致思逻辑是:必须把锻造坚强的政党领导核心作为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逻辑前提和基础,历史已经证明并将持续证明,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使命型政党发挥主动性和主导性作用。历史主动精神就失去了价值依托与目标指向,就丧失了灵魂与内核,从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落地生根并持续发挥作用。

不妨把历史的镜头置放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坐标上,一条清晰的逻辑脉络和基本经验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彻底扭转乃至改变命运,其中一个最核心的因素是有了一个极具理想信念、极具历史主动精神、极具革命精神和真正能够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政党登上历史舞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救亡图存”历史使命内在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并把各个阶级的力量有效聚合起来,正如毛泽东强调:“领导我们革命事业的核心是我们的党”[10](p87),历史更是充分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11](p1098)。换言之,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摆脱被剥削、被奴役悲惨遭遇的根本保障,有了具有历史主动精神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美好夙愿才有了现实可能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立足关乎如何实现执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共同问题域,中国共产党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10](p303),可以说,我们党正是在这一时期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致力于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即使在后期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严重性的错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党的核心领导下,我们依然取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基于对党的建设规律的深度认知,邓小平鲜明地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12](p358)可以说,这一时期我们党把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置于决定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加以认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生动实践更是充分印证了坚持党的领导适应了实践、时代和人民的需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和根本。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全新的执政场域中更是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13](p6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下,取得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的进程等历史性成就。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历史主动精神政党的绝对领导,我们是不可能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展望未来,唯有持之以恒坚持党的领导,唯有中国共产党秉持和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我们方能以更为积极主动的状态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二)动力之维: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图景,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并最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坚定的领导力量,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一往无前最根本的动力支撑,始终坚信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实现历史使命的不竭力量之源。近代以来各个阶级之所以没有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其根本原因是他们惧怕人民群众、不敢唤醒和组织人民群众。故此,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真理。在革命的时代情境中,我们党通过一系列为民的实际行动有效地激发并唤醒了敌人都无法想象的巨大力量,而这些力量正是来自人民大众铜墙铁壁般的磅礴伟力。可以说,如果没有充分唤醒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我们党不可能成功推翻“三座大山”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代情境中,如何在巩固新生政权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成为我们党面临的最主要的议题。此时,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动精神以“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14](p324)为话语表征,我们党有意识地用“艰苦朴素、同甘共苦”这一话语来不断激发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主动性。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慎始敬终地保持“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更是愈发凸显和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基于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邓小平强调:“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12](p342)。江泽民更是鲜明地指出:“我们提出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要依靠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依靠人民的艰苦奋斗来实现”[15](p28),这里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究其实质而言是历史主动精神在改革开放场域中的生动体现。历史亦充分证明了正是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其历史主动性,我们党才最终取得了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人间奇迹。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始终秉持“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执政理念,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场域中更是得到了最高程度的发挥。正如习近平强调:“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积聚力量,由人民来共同完成。”[16](p6)可以说,新时代我们党取得的系列历史性、开创性的成就,无一不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发挥历史主动性的前提下取得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并将持续证明:中国共产党通过唤醒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赢得了过去,同样也将依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赢得未来。

(三)目的之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一种积极能动的精神力量,并不是漫无目的、毫无方向地发挥作用,而是有着鲜明的目标依归。鉴于此,衡量其发生作用的目标归宿,决不能从单一的视角出发,而是要以整体性思维将其置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的主题中予以把握。中国共产党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始终聚焦民族复兴的主题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聚焦中华民族站起来、富强来与强起来的阶段目标而接续奋斗。近代以来,“亡国灭种”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最真实的写照,在此基础上亦决定了“避免民族的灭亡,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17](p495)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情境中最核心的历史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其诞生之时……为着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流血牺牲,前仆后继,举行了轰轰烈烈英勇顽强的斗争”[18](p46),而且长期的革命实践更是充分证明了“我党奋斗的方向,是使中华民族起死回生的完全正确的方向,并将在今后的历史实践中继续坚持下去,直到完全胜利而后已”[18](p47)。这里所指的“使中华民族起死回生”实则就是“使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而“直到完全胜利”实则就是“最终达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死回生”的方向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些话语表达有力地印证了我们党在革命时代语境中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来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实践的积极作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代情境中,基于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民族集体的苦难记忆,探寻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俨然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驱动力。正是在这种强烈使命的迫切呼唤和巨大责任的促使下,我们党以“时不我待”的历史主动精神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并适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在长期的探索中寻找到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路径。可以说,百年来备受欺凌的中国人民不仅亲身体会到了真正作为国家主人的内心愉悦感,而且对民族复兴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正是从这些亲身经历、亲眼看见的事实中体悟到: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使中华民族站起来,而且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最终达致强起来的美好夙愿。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概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为清晰明确。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15](p15),这表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只有长期艰苦奋斗,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才能实现”[19](p485)。胡锦涛更是告诫全体党员要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20](p43)。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有力地证明了正是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美好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宏愿自然而然地被提上党的议事日程。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语重心长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9](p84)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梦”这一简约通俗的词汇表达出来,从而能够有效激发中国人民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自此以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一话题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将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这里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实则就是要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经过党和人民的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21](p6)。展望未来,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依然充满着许多未知的危险、挫折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党“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时代指向

历史主动精神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鲜明品格和独特的政治优势,它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抑或是礼节性的语言,只有将其置于多维实践领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历史效用。

(一)在强化理论学习中发挥历史主动精神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p9)质言之,只有理论上清醒,精神上才能自觉,行动上方能坚定。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2]也就是说,能否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一个重要逻辑前提是对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回溯党的百年奋斗图景,可以说,一部党的百年奋斗史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就是一部我们党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历史场域中把马克思主义比喻为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来突出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正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学习和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刻理解运用之上,无数党员干部的历史主动精神在革命的历史情境中得以正确地、最大程度地发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致力于解放思想,更加注重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针对一些党员干部提出的“现在我们是在建设,最需要学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什么实际意义”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错误观念,邓小平旗帜鲜明地警示和告诫全体党员要“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目的,实现共产主义”[22](p147),这更是把理论学习置于决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战略高度加以审视和重视。可以说,正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自觉学习和深刻领会的基础上,我们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才能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得以充分发挥。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于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和对时代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我们党更是突出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性,号召全体党员要自觉地把理论学习作为一项终身课题,自觉地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1]的基础上学通弄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和时代价值。此外,更要通过创新各种学习形式来真正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唯有如此,方能增强我们党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进而克服党员干部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一言以蔽之,“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23](p407)。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理论智慧,才能在理论自信的基础上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坚定地走向未来。

(二)在勇于自我革命中发挥历史主动精神

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苦难与辉煌图景,我们党之所以总是能够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紧要关头扭转乾坤、成功避免被历史和时代淘汰的命运,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党始终拥有承认并改正错误的政治勇气,把自我革命的手段和方式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实践的全过程,通过自我革命来赢得历史主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建设的情况,导致我们党在革命的不同情境中犯了一些错误和走了许多弯路,但是我们党并没有任其发展下去,而是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态度,通过整风整党运动、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有效方式主动且毫不避讳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正如毛泽东强调:“我们要提倡主动性,经常检查自己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所写的决议,把自己做的工作加以分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正确的要坚持,错误的要改正。”[24](p255)可以说,正是由于我们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主动地修正错误,无数共产党员方能在精神上受到洗礼,进而能够自觉地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去奋斗、去拼搏甚至去献出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我们党以强烈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评价。此外,由于长期的和平建设环境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党员干部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商品货币意识扭曲了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从而走上了贪污犯罪的歧途。针对这一现象,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22](p313),旨在警示和告诫党员干部在提高党性修养的基础上做到严格自律,做到警钟长鸣。鉴于此,我们党通过整党运动、党内集中教育、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三讲”教育活动等有效形式来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江泽民进一步指出:“从严治党,以改革的精神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15](p263),这里所指的从严治党从本质上来说是党的自我革命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呈现。也正是始终保持从严治党、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质,才能确保我们党在复杂多变的改革开放实践中真正发挥历史主动精神。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于对执政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深刻认知,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和执政危险是前所未有的,更有甚者,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掌控执政资源,很容易在执政业绩光环的照耀下,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23](p327),从而导致一些党员干部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丧失了历史主动精神。故此,针对党内存在的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党坚持问题导向,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刮骨疗伤的决心致力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而且在新的执政环境中不断创新管党治党的方式和措施,每一项方式和措施中都体现着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一言以蔽之,勇于自我革命使我们党赢得了历史主动,而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必须将自我革命贯穿于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全过程。

(三)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发挥历史主动精神

回溯党的百年奋斗图景,可以说,践行初心使命是我们党之所以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永恒主题和本质规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来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执政之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于时代主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双重规定,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因此,在谈到为什么要革命时,毛泽东鲜明地指出:“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25](p21),这是党的初心使命在革命情境中的原始性表达。我们党将其作为坚定的行动指针和最高的价值追求贯穿于长期革命的实践中。而且为了实现这样的初心使命,我们党不断“发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26](p112),进而最终成功实现了“革命为民”的初心使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核心议题。然而,对于一个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挫折更是前所未有。因此,毛泽东号召全体党员“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27](p101),这里所讲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实则是我们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具象化表达。正是因为在这种精神的极大鼓舞下,党和人民艰苦奋斗、同甘共苦,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党的初心使命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彰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秉持为人民谋幸福和为国家求富强的政治本色不变。关于谈到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这场全新“革命”时,邓小平鲜明地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12](p231)可以说,这是党的初心使命在改革开放历史情境中的生动性呈现,而要实现改革开放的初心使命,就“特别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19](p197)。可以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场域中始终以不懈奋斗的历史主动精神来不断践行“改革为民”的初心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是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进行了历史性回溯和时代性追问并提出了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8](p1)的全新政治命题。而且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场域中自觉把人民群众置于治国理政的最高位置,并以“造福人民”的实际行动不断地践行着初心与使命。然而,“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一些党员干部在日益复杂的执政环境中淡忘了初心、摒弃了使命,进而失去了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主动性。鉴于此,习近平强调:“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更大的危险”[29](p63),旨在告诫党员干部要慎始敬终地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换言之,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必须要求党员干部积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提高践行初心使命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唯有如此,人民群众才能真正看到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的历史主动性,我们党才能彻底激发和鼓舞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精神,进而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我们党方能有更多的底气和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2]。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历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