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育人”背景下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寻

2023-01-24陆旭东

艺术广角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素养

陆旭东

一、美育问题的理论研究

审美素养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五育”是一个整体,既内在统一又各有侧重,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平衡、充分发展,既要避免单一、片面的畸形发展,也不能搞形式上的“齐头并进”,而是要“在发展中走向全面”,实现“五育”之间的融合统一。因此,教育教学中需要辩证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促进“五育”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五育”的整体育人功能。融合育人既是育人思维,又是育人实践。融合育人绝对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简单拼凑、整合,而是“五育”的真正渗透,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践行融合育人的关键在于推动学校学科融合、知识融合、方法融合,最终实现“真善美”价值融合的真变革,通过不同教育内容、主体及资源之间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毫无疑问,融合育人成为时代所趋,为审美素养培育开拓了教育新思维和新路径。

李泽厚认为,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未来世纪的教育,是要真正发展和发挥每个人潜在的能力,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状态的教育学应该是美学”。[1]本研究涉及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从已有理论中分析概括出“五育”融合的关系,以审美素养培育为突破口开展融合育人的教育实践研究。尽管在教育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有侧重,培养人的各方面素质,然而,从本质上来讲,教育依旧是一个整体,而非独立分裂的教育过程。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意义上看,审美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直接影响和促进学生其他核心素养的发展,对实现生命的和谐发展起重要作用。

要研究审美素养,必须对“美”和“美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祁志祥在定义“美”的同时,创造性地把“有价值的五官快感对象”与“有价值的心灵愉悦对象”有机地统一起来,[2]认为美育是“情感教育、快乐教育、价值教育、形象教育、艺术教育的复合互补”,是“美的认识和创造教育,是高尚优雅的主体情感教育,是以形象教育、艺术教育为手段和载体,陶冶人的健康高尚情感,引导人们追求有价值的快乐,进而创造有价值的乐感对象或载体的教育”。[3]他的这些观点,对深化美育工作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美育是关乎心灵的教育。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不同的站位,美育有不同的意涵。

从教育学层面来看,美育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个体对自身既有低层次感性满足的情感需求,也有高层次自由全面发展的情感需求,如何通过适当的形式,满足并提升学生的这种情感需求,让他们得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这就是学校美育的本质诉求,也是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总方针。

从心理学层面来看,美育强调审美情感的发展。这包括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景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五个部分。心理学层面的审美情感,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脑神经活动强度的不同,分为情绪、情感、爱等表现形式;根据心理需求的不同,显示出由原始的审美需要向高层次审美理想的发展的规律;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七种智能不仅仅存在于大脑之中,而且是情景化的,与情感发展密切相连。因此,学校美育应当揭示情感发展规律、尊重情感发展规律、遵循情感发展规律。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情感灌输,就如同拔苗助长一样,欲速则不达。

从美学层面来看,美育指向人的终极关怀。就如海德格尔所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礼乐教化”就是古代中国具有的哲学意义上的美育形态,后来又发展为“审美境界”与“天地境界”,均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关联。情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的生命精神和自由精神。只有把有价值的“五官快感对象”与有价值的“心灵愉悦对象”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真善美”在更高的层次得以统一。

从哲学层面来看,“真善美”融合于一体是美育的哲学基础。张世英认为,“美的地位日益提高,真善美统一于万物一体”。[4]“真善美”之间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真”的观照下,“善”能转化为“美”;在“善”的观照下,“真”能转化为“美”。因此,在认知价值层面,“美”能圆融“真”“善”而达到认知的统一,使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成为可能——“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只有体现在“真善美”育人价值维度上,它们才是“融合”且“统一”的。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美”无形无迹,但是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有深广真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

在“融合育人”的大背景下,美育又有了新发展。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由此,“美育”在“五育”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柏拉图说过,“美是难的”。对“美”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不同学校的美育形态及教育价值追求。“美”是人的本质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学校的全面育人活动中,又往往以“合天性、合目的、合规律的乐感对象”体现出来,存在着一系列可认识的美育规律,是能够被教育工作者把握并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的。一方面,“美”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因此美育与“快乐的情感”“乐感对象”联系在一起,常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涉乎情感的美育是“合天性”的,常常与心育及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它是内发性的、无功利性的;涉乎价值的美育是“合目的”的,常常与德育及劳动教育结合在一起,是“美”“善”相谐的;涉乎理性的美育是“合规律”的,常常与智育及创新教育结合在一起,是“美”“真”互融的。作为认知价值的“美”,与“真”“善”一起,如同黏合剂一般,把“五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在以上“美圆融真善”的视野下,可以对审美素养培育作出新的界定。“美育”不仅仅关乎“美”,更强调在“美”的视野下努力达到“真善美”的统一。[5]“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美既是手段,更是目的。“融合育人”背景下的审美素养培育是一种“面向人人、全面渗透”的大美育观:审美素养培育不仅仅是关注艺术技能的专业型美育,也不仅仅是培养艺术兴趣的兴趣型美育,同时还应当是蕴含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思维型美育。美育的内容应当包括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科学美等方面,需要所有学科、所有老师的共同参与。学生审美情感需求的满足及提升,不光在艺术课程领域实现,而且要在所有学科领域中实现;不光在活动中实现,而且要在课堂中实现;不光在书本上实现,而且要在校园环境中实现;不光在学校内实现,而且要在家庭、社会中实现。综上所述,审美素养是指通过学生在与艺术相关的课程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高雅的审美趣味和积极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的事物,并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生活品质的能力。它与审美心理、审美能力高度相关,包括审美欣赏力、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等。因为审美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超越性、创新性等特点,审美素养的提升能直接影响并促进学生其他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对高尚人格的形成起重大作用。审美素养不仅来自艺术课程,而且来自与艺术相关的其他课程和生活实践活动中。

二、审美素养培育的基本范式

审美素养培育的基本范式,可以用“八美并进”表达:欣赏他人之美,创建自己之美;感受自然之美,营造人文之美;体验艺术之美,塑造人格之美;探索科学之美,成就人生之美。“美的情感体验”像一条红线,贯穿了“八美并进”范式的全过程。

“美的情感体验”是指把日常生活中美的感受、美的体验与美的创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推进学校有效德育。情感体验,它是主体独特的觉知,是心理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成分,是感情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它是主客体浑然同一、物我两忘、融合无间的一种心态,是通向生命世界的中介。情感体验的内心结构,既有亲身的体会、精微的体察,又带有经历的反省、察验和深刻的感受,需要从体会、体察、反省、察验既有的感受角度,加以引导和培养。

“八美并进”范式从美的对象、美的内容、美的发展水平三个维度展开,让学生生活在美的环境、美的氛围和美的世界中,从而引发学生美的感受、美的体验。它大体又分为三类:

自然美,即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中蕴含着的无穷的美,包括纯自然的美和人造自然的美。校园环境之美中,往往既有纯自然的美,又有人造加工的自然美。精致精美的校园环境,蕴含着上述两种美的结合。

艺术美,即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功能的艺术作品的美,它是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和谐结合,表现为语言美、结构美、题材美、主题美、形象美、意境美等,文情并茂、融理于情、由情悟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改造力和艺术魅力。

科学美,它是科学对象(客观世界)与科学表现(定律、公式、方程式、理论表述)相统一的美。在学科教学中,不论学科的内容与形式,还是教学的语言、方式,处处都有科学美的体现。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创造产生强烈的美感和激情,架构科学发现的桥梁,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科学兴趣以及科学创作欲,有着深刻的教育功能。

上述美的内容与领域,要被学生所感受、体验、共鸣、内化,需要一个审美过程,也关乎个体审美发展水平。这涉及与个体认知水平相联系的情感感受、情感体验和情感创建的发展水平的问题。大体又分为三级水平,一是感受水平,二是体验水平,三是情感能力建构(创建)水平。

第一级水平:感受。感受是个体对自己“内部状态”的感觉和知觉。它是情感基础,情感来自主体对自身需要和状态的感受。它是情感性的知觉。

在情感教育中,要提高其教育效应和体验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情感感受能力,增强他们在情感交往中的敏感性,丰富他们的情感感受和情感记忆的表象,这为他们提高情感体验水平创造条件。

第二级水平:体验。体验是个体对感受的再感受,对知觉的再知觉,对经验的再经验。体验是主体在经历各种生活事件之后的考验,并使精神保持平衡的能力。

它在形成过程中,是一种多水平的整合,有感觉水平、认知水平和意识水平。它对情感具有加工、深化、扩展、监测和升华的功能。它是主体的过去经验、现在感受和未来期望的组合体。深刻的体验,能使主体的情感升华到一个新的水平。“美”“善”是融合于一体的体验,可以使人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精神生命的主宰者,情感世界的创造者、奉献者和享用者。

第三级水平:情感能力的建构和创建。审美情感的形成,不仅要感受和体验,而且还有情境的评价,移情共鸣能力的形成和反应选择能力的提升。单就移情能力而言,它是觉知、辨别、理解、联想和分享他人情感以及角色进入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就审美移情而言,它不仅从审美对象上感受美,而且还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并覆盖到审美对象上去,从而使审美对象有更为明显的拟人化的感情色彩。正如古语所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情感能力的建构和创建,在人际交往中,不但要真诚、热情、大方、有礼,而且要有自我调节情感和修饰表情的能力。按民族性格而言,不仅要保留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性格中含蓄而深刻、沉着而坚韧的特点,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以真诚、深厚、坦率、大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追求进取和积极、主动、独立、勇敢的性格特点,进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八美并进”范式有三大落脚点:人文美、人格美、人生美。以美的情感体验为主线,最终要落实在学生人文熏陶、人格陶冶和人生态度的形成上。

人文美,是指人文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全方位的熏陶,包括“人际关系、交往礼仪、文化遗产、文明行为、整体环境、举止得体、风度姿态”所给予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人文环境中,自觉接受环境美、行为美、心灵美的熏陶。人文美的形成,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人文修养。

人格美,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体系的美。它是“八美”中的核心要素。人格美的本质是情操美,是心灵美的体现。在对现实态度上,积极的理想、意志、情感、智慧、才能、气质等因素,构成了学生的人格美的内在品质。它体现在外在形式上,包括言语、表情、行为、举止、形体、风度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机制,有利于学生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和实践效率等。人格美的形成,需要理性的启迪和审美的陶冶。

人生美,是指从现实生活中起步,按审美的理想去追求、体验、领略审美人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力情感和审美情感的一致,使人感觉到人的精神世界无限多样性的源泉。”人生美追求“让人诗意地栖居世界”,使人生在审美追求中,得到充实、提高,富有意义和价值。这就要求人在学生时代接受美的自我、美的人性、美的友情、美的德性和美的人生的陶冶,以审美理想的建构和追求去赋予人生以美的意义,去追求人生的美学意境,去创造美的人生。人生美的形成,就要从审美的自我、优美的人性、美好的友情、美德的生成,情操品性的构成,情操审美的塑造,人格审美的体验和人生理想的追求等方面去提升审美人生的意义和水平。

“八美并进”范式体现了一种多成分、多维度、多水平整合的心理组织,各要素间所呈现的是一种动态的彼此交叉、互为联系的网络体系。该网络体系具有多重性和多属性,“美的情感体验”则是联结各要素的一条红线。

从实践论的角度看,“八美”是学生自我个体以个体美的实践为基本出发点,最终又回归到自我个体。实践的方式也遵循了由近及远、由他人到自身、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

三、“天天美育”的运行机制

学校美育涉及学生情感需求的满足及提升,不是轰轰烈烈地搞几个活动就高枕无忧了,而是时时都有美育,处处都有情感教育的渗透,需要建立“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运行机制,即“人人需美育、时时有美育、处处见美育”。笔者把这种运行机制定义为“天天美育”,它建立在对学生情感发展特点的认识上,符合学生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体情感发展重要的转折期,又是实现完满人生的关键期。他们情感奔放,求知欲旺盛。友爱感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动力源和兴奋点。这阶段的情感教育重点是把美的教育和爱的教育结合起来,让他们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爱人文,学会用美的规律来提升美的心灵和塑造美的形象,逐步成为一名自尊、自爱、自信的强者和真正的爱国者。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他们生理在成熟,心理在成熟,思想在成熟,情感在成熟。情感教育的重点是:提升他们的艺术认知和欣赏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准确的自我形象和增强自我认同感,并在原有的自尊感、友谊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基础上,衍生出公民感、人际适应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艺术、对科学、对人生有更深的探求,有更高的追求,在反思自己的学生生涯和人生使命的基础上,立足今天,放眼未来,立志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对艺术、对科学、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

这个运行机制是诊治当下“运动式美育”“口号式美育”“以艺术教育代替美育”痼疾的一剂良方,对学生健康情感、高尚情操的养成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天天美育”的运行机制着重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人人需美育,全人员参与。爱美是人的天性,对美的热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个学生都有接受美育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有接受美育的权利。对个人来说,美育是对人格的完善;对民族来说,美育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方式,是中华崛起的精神力量。审美素养是人类共同核心素养之一。只有具有高度审美素养的民族,才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胸怀博大,引领人类文明的民族。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积极探索美育路径,践行以美育人的教育使命。

时时有美育,全过程推进。首先,“时时有美育”体现在课堂中。不管是艺术课,还是非艺术课,都有美育的元素。学校构建审美化课程,挖掘各门课程中的美育资源,探索美育课程新形式,形成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的美育体系,让学生在每堂课中都能受到美育的熏陶。其次,“时时有美育”体现在活动中。学校可以有计划地举办各类科艺活动,分阶段集中凸显学生审美素养培育,发现艺术特长生,对艺术人才进行早期培养。最后,“时时有美育”还体现在课外的各个时间段。学生放学、放假回家,可以利用余暇时间开展艺术兴趣活动。推动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的整体发展和交叉融合,构建更高水平的协同育人机制。

处处见美育,全方位保障。“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学校统筹协调审美资源,遵循美育特点,用实践体验的方法,用感受熏陶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激发学生的热情,追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境界。在校园文化中,要营造美的环境,创造美的氛围,让学生从校园的一砖一瓦、一石一碑、一草一木、一角一景中,都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美的情感;在集体生活的组织上,要突出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导中、团队组织生活和班集体活动中、同学交往交流中,感受到理解友爱之美、团结互助之美、乐群和谐之美、奉献崇高之美。

四、审美素养培育的策略和抓手

审美素养是人的核心素养之一,它与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理想高度相关。在理想的审美活动中,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审美理想是审美需要的目标。学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审美活动,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体验水平进行系统的、深刻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审美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水平。

一般来说,学校可以从三个维度出发,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从外部形式上,提升学生掌握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从内部结构上,重视培养学生“感受、欣赏、判断、批判、创新”的审美能力;从实践层面上,突出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行为习惯。

策略一,尊重并保护学生个体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在审美心理结构中处于最底层,它与人的情感生命相连,是人的情感欲求的感性形式,是审美心理结构中最基本的动力基础。在低层次的情感中,学生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把教育活动设计得生动、活泼、有趣,激发学生的原始情感,教育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策略二,努力发展学生个体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审美心理结构中的中心层次,联结审美需要与审美对象,同时,把审美需要转化为审美理想。一个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并非随年龄的增大而递增,而是往往表现为审美感受性的减弱。达尔文就描述过自己在较高的审美趣味方面奇怪而可惜的丢失现象。他在青年时期非常喜欢朗读诗歌,但成年后却发现失去了对文学及绘画艺术的兴趣。他把自己审美感受减弱的现象,归结为审美素养发展的不平衡性。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并不一定同时促进审美素养的发展。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欣赏力、审美判断力、审美想象力、审美创造力。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与实施,分阶段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同年龄阶段,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不同的要求。

策略三,升华学生个体的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是审美需要的理想化形式,在审美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是审美心理的调控系统。感性的欲求积淀为审美需要,在审美能力的催化下表现为理性的审美需要,最终转化为高层次的审美理想。因此,审美理想是审美需要的高级表达形式。低层次的情感需求,如对某件物品、某个人、某件事的爱好、喜欢、满足、快乐等,在理性价值引导下,可以升华为“爱家乡、爱祖国、崇拜英雄人物”等高级情感。有些学生喜欢音乐,有些喜欢美术,有些喜欢文学艺术,不管哪种层次、哪种形式,学校都要加以尊重,并且从课程设置、教师安排、资料协调等方面给予满足,从发展学生的课程审美能力着手,努力把学生的低级的审美情感需要转化为高级的审美理想。

除了以上三大基本策略,学校还可以通过以下抓手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

抓手一,努力挖掘不同学科的美育功能。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各个学科教学在其实际进行中不可能脱离审美教育。语文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相互联系的领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本工具,蕴含了汉字美、语言美、文学美、自然美、社会美、创作美。数学是数量的科学,数学的基础是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学与美学、艺术有天然内在的联系,蕴含了数字美、几何美、逻辑美、思维美。英语是进行国际文化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如同汉语一样,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审美特性,蕴含了语言美、人文美、文学美。物理是研究物质的机械运动、空间位移以及热、力、光、声、电、场、波等物质运动形式的规律的科学,蕴含了物理现象的多姿美、物理世界的和谐美、物理实验的操作美。化学是研究物质构造、物质变化及其规律性的科学,蕴含了变化美、运动美、整体美、微观美、符号美。生物是研究生命本质、有机体发展规律和植物、动物、人体生态规律的科学,蕴含了形式美、差异美、生命美。地理是一门研究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人口分布、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学科,蕴含了自然美、人文美、社会美。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蕴含了重大事件美、英雄人物美、审美心理结构。体育运动中处处可以找到美的踪迹,失去美的运动是没有生命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体育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艺术体操、技巧运动、游泳、滑冰等,都从感情上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体育运动中美的姿态、美的旋律、美的色彩、美的造型,都成为审美的对象,蕴含了运动的美、动作的美、力量的美、人体的美。美术是造型艺术、视觉艺术,通过构图、造型、色彩等表现手段,创造出可以看得见、触得着的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美术课程是审美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蕴含了线条美、色彩美、构图美和意境美。中学美术包括绘画、工艺、欣赏等方面。美术课中,学生不仅感受美、欣赏美,而且表现美、创造美。

抓手二,教学过程的审美化建设。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美育的主阵地。教学过程的审美化建设突出体现教师的自由创造性,使人在感性形象的观照中获得情感的愉悦、心灵的净化。教师在教学美的审美关系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创造美的主体,又是学生欣赏的审美客体。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生动揭示,对和谐的教学流程的创造性设计,使审美主体感受到生命的律动、自由的欢愉,从而体现出教学的美。这种过程是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的,体现了师生间的自由创造和情感交流。

审美化的教学过程有三个特点:一是合规律性。即教学要符合“真”的要求,体现内在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发展人的品德的关系,教师主导与教学主体的关系,使教学成为简约性教学、发展性教学、教育性教学、相长性教学。二是合目的性。指教学要符合“善”的要求,能够促进个体的成长,符合身心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达到道德伦理结构、知识能力结构、审美心理结构、身体素质结构的完美和谐。三是合理想性。教学美的创造离不开教师的审美理想。教师的审美理想由审美知识系统、审美能力系统、自我审美规范系统融合而成,在这个系统里,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审美化的加工和选择,融入其“艺术家”的生命与灵魂,饱含并表现鲜明的感情色彩,具有极强的美的感染力。

抓手三,新时代教师应当成为审美者。表现在育人价值上,将全面舒展教师自身与学生的生命意义,促使师生人格中的审美特征不断丰富、充实、增长和提升,不断地在教育实践中追求最高的人生境界。表现在美的教育形态上,将全面反映师生生命逐步成长与完美、生命价值逐步被发觉与展现的景象:教育过程成为审美过程;教育结果成为审美创造的成果;教育规律符合审美的规律;教育学成为美学。表现在教育实践活动上,体现教师自由与创造的教育过程,展示师生交互主体的审美关系,营造独特的学习教育审美场。

教师要成为审美者,师生关系应当建立在“师生是互为审美者”这个基础上。教师与学生相互欣赏,共同进步。教师的审美人格与学生的审美人格相互影响,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感性人格与理性人格最终得以统一,师生成为“美”“善”相谐、“美”“真”互融的人。

教师要成为审美者,还离不开其自身的审美素养、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培养。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型的生活方式,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对自身的生活理想要有审视的态度,有一种批判的态度和保持自己判断力的态度。不轻易盲从,不轻易妥协,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教师要成为审美者,同时也体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上。首先,要形成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当人与自然为伍时,身心才会获得安顿,找回真我。其次,教师特别要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寻求一种在本质上能够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处理得比较和谐、平衡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生态型的生活方式,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要有高雅的审美情趣。最后,教师的生活或许是平凡、琐碎的,但充满情趣的教师会在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乐趣,成为拥有幸福感的教师。

美育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美育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育工作者就是教育艺术家。

注释:

[1]李泽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页。

[2]祁志祥:《乐感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页。

[3]祁志祥:《“美育”的重新定义及其与“艺术教育”的异同辨析》,《文艺争鸣》2022年第3期。

[4]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12页。

[5]陆旭东:《普通高中课程审美化的实践探索》,《上海教育科研》2016年第7期。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素养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