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2023-01-24刘晋花
王 伟,刘晋花
(1.华北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206;2.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一、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形成过程
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1]121基于这种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观点,他坚持以历史的眼光和观点,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形成既有传统历史文化的因素,又有现实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历史观对他有极大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巨大的发展,他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历史智慧的运用,展现了他深邃的历史眼光。
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形成有着鲜明的演进逻辑。演进逻辑的基点首先是: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2],“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3]。2015年8月23日,习近平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再次提及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我们应当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去谋划,并探究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4]这是习近平首次提出大历史观。习近平大历史观立意高远、高瞻远瞩,从整体层面俯瞰当下社会,全方位、多学科、深层次剖析国家治理要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南。2016年,习近平在3月24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5月27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我们应该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北京城区规划建设,不要局限于眼前,应当把眼光放长远些;我们不仅要知道历史的重要性,还要学会如何看待历史、如何学习历史、如何传承历史,进而能够通过学习历史经验解决难题。
习近平大历史观演进逻辑的特色是着眼大时空。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再次指出: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1]235由此可以看出,习近平的大历史观具有持续性的特征,在一段时期内会在原来基础上变化但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更。2019年4月19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5]2020年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应当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2021年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他再次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善于探究历史规律,并且能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6]。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大时空特色,其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运用历史思维、历史方法来解读时代,涵盖了国家治理上到顶层设计、下到基层实践的方方面面。
二、习近平大历史观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大历史观的主要内涵分别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人不能改变历史、历史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这四个方面分别从历史功能、历史主体、历史基础和历史联系阐释了习近平大历史观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继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3]。历史书写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其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前辈、经历、历史都可称之为老师,没有历史,就没有踪迹可寻。每一位执政者都需要借鉴历史,历史能够教会你采取怎样的方法才是保险的,怎么做才是最佳的方式,历史是最好的教材,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7]6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是必然的,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党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前人智慧的总结,借鉴历史,中国才能进步;借鉴历史,中国才能发展。陈寅恪主张历史研究的“目的是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在历史事件中寻求“中国历代兴亡的原因”[8]8。习近平也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9]。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习近平大历史观的重要特征和鲜明特色。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10],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唯物史观从人的本质、整个社会历史进程、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等方法论原则论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纵观我们民族的发展史,历朝历代的文化、丰功伟绩都是由人民创造的,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必然走向衰亡的命运。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伊始,就特别强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保持党内先进性、纯洁性。人民群众是我们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头,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肯定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向人民群众请教和学习。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1]57-58此外,他还指出“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2]。这些论述从历史的长时段、宽视野出发,道出了习近平大历史观的整体性、连贯性,也说明了历史不是停滞不前的。高长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历史观来看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明确指出了大历史观之“大”就在于时间视野长远、空间视野宽广、观察层次深刻。可以说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所谓的历史,一个缺乏主体的历史,就是一个空壳子。历史是由人民来演绎的,舞台有多大,人民发挥的作用也就有多大。
(三)任何人不能改变历史,历史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只有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才能掌握历史前进的动态,进而发展历史。“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3],历史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470-471。历史有其自己发展的轨道,它该怎么推进、如何演绎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不可能也不能够打破。我们只能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尽量减少当下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因此他多年在地方从政都非常看重历史,注重保护历史文物,根据历史展开对基层的调研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
历史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来看,中国先后经历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次次的失败提醒我们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程中,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屡次加以阻挠,不希望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事实上中国的国情和现实条件也根本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从党百年的历史看,近代以来的斗争告诉我们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而且要考虑如何把我们党发展壮大、如何做好党组织建设。苏联解体的教训我们党一定要吸取,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原则,放弃马克思主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党是在继承历史的前提下,坚守马克思主义,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11]67其主要原因就是历史发展的目标是以人为本、面向未来。人民这条主线,与时代的更替无关,不管怎样变换,人民都将决定着党的成败、国家的兴衰荣辱。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中国梦的精神追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及对大同社会的憧憬是一致的,昭示着几千年民本思想的传统并未改变。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将“人民”二字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12]272,“我们不仅应该懂得中国的今天,而且还应该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13]301。《礼记》中所描述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寄托了古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近代康有为设计了关于大同社会的经济制度。后来毛泽东也说过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分阶级、不分男女、不分时代,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4]。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古代的大同思想是相通的。习近平带领全国人民脱贫致富,实施精准帮扶政策和策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积极应对疫情,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其目标始终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15]。
三、习近平大历史观的特征
(一)科学性: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科学性必然基于辩证性。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16]10马克思主义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和处理问题,而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17]。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学会运用全面系统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事物,要辩证地看待、一分为二地看待;要掌握对立统一规律,辨别清楚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18]。习近平坚持唯物史观,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作出重大判断;坚持辩证法,对各历史时期作出重大判断;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党和国家历史。这些充分彰显出习近平大历史观的科学性。
(二)创新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提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9]65习近平大历史观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提供了科学指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勾勒了蓝图。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马克思主义也不断发展,习近平大历史观也在更新,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互动中发展创新。
(三)时代性: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进入21世纪,当今时代日益显现出特有的发展开放性的特征。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时代挑战,全球疫情不断蔓延,我国经济遭受很大的损失。习近平大历史观面向中国和世界,习近平强调:“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20]340我国坚定中国自信,积极解决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危难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在发展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发展。疫情事态下,我国积极援助其他国家,为他们免费捐赠医疗物品、疫苗等,体现了我国人民至上的治国理念,人民性是不分国界、永不过时的逻辑。正是基于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放眼世界,以宽阔的眼光,既从现实又从历史两个方面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把深远的历史思维贯穿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在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方面取得了诸多历史性胜利。
四、习近平大历史观的时代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入手,考察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如何看待社会发展变化上,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态度,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唯物史观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没有从根本上探究历史发展的动因,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习近平高度重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他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习近平指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11]5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要将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着力点放到人民的美好生活上,注重人民生活的品质,要使人民越来越幸福。习近平大历史观将目光投向世界,将领域拓宽,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战略”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二)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得对社会主义质疑的声音增多,西方国家甚至鼓吹“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崩溃论”等,但是中国用事实、行动证明了我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各方面水平都在明显提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正确的历史方向,始终尊重历史。习近平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1]4这些论断和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我们正确观察历史提供了科学方法和基本遵循。“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21]650,“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22]695。历史是最好的教训,历史是最好的史料,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可以判对错。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对于抹黑历史事件、歪曲历史事实的行为一定要加以制止。谁都不能改变历史,历史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客观的,我们不允许任何人,尤其是某些国家歪曲历史事实、诋毁历史。昨日的历史是今天中国走向辉煌的宝贵财富,我们绝不能忘记。习近平大历史观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坚定了中国历史自信。
(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
习近平大历史观所体现的历史思维、战略思维、路线规划等,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科学指南。习近平大历史观显示出习近平宏大的政治抱负和为民情怀。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河北正定摆脱了高产穷县的桂冠,走出了“半城郊型”的经济发展之路,人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提高。习近平针对宁德的地理环境和现实条件,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的执政理念,唱好“山海经”,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帮助人民群众真正脱贫。2002年“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厦门今天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习近平通过阅读厦门志及其他史料,还专门主持编制了《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习近平主政福州时期,制定了“3820”工程战略发展规划,集资修建机场,提出“菜篮子”工程,开展“四个万家”活动,助力实现“福州梦”。河北正定、宁德、厦门、福州的地方从政经验为习近平今天的治国理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的扶贫理念、环保理念都与早期积累的经验分不开。
可以说,习近平的从政历程始终是对历史经验的高度重视和总结运用的历程。他对历史的客观性、连续性、逻辑性有着清醒的认识,特别强调要树立历史思维,汲取历史教训,获得历史智慧,并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斗争史,以及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汲取历史智慧,并联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来整体把握党和国家的光明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历史的功效作用,在多个重要场合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客观地界定和阐释了历史的本质、规律和经验,这些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立意高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