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的里程碑:中共十三大的新闻宣传
2023-01-24邓绍根马晓琳
邓绍根 马晓琳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1]回溯历史,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党的建设上,中共十三大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任务;在组织上,中共十三大首次使用差额选举、自上而下提名的方式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加快了中央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对废除终身制具有决定性意义。[2]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中共十三大报告中五次出现“信息”一词,并初步论述知情权的内涵,还将“舆论监督”首次正式写入党代会报告,是我国舆论监督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3];大会召开前、中、后,中共十三大共召开了五次中外记者招待会。可见,中共十三大在党的新闻宣传史上地位重要。全面系统深入地梳理中共十三大的新闻宣传活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共十三大召开前的新闻宣传工作
以十二届六中全会为起点,中共十三大的筹备工作拉开了序幕。[4]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的新闻宣传力量第一时间将这一重大事项告知人民。1986年9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召开党的十三大的决议,公布了十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主要议程,并说明代表名额及选举办法,尤其强调“选举一定数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改革中成绩卓著的中青年党员”,最后号召全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努力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迎接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5]这一决议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注意,南斯拉夫《政治报》以《中国走自己的道路》为题,用头版大部分篇幅显著报道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召开党的十三大的决议和会议文件主要内容。[6]
对中共十三大的新闻宣传工作于1987年正式铺开。5月13日,宣传、理论、新闻、党校干部会议对舆论宣传工作作出部署:“不仅要宣传经济体制改革,还应当逐步开展政治体制改革的宣传。十三大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应当为此做好必要的思想舆论准备。小平同志已同意今年‘七一’重新发表他1980年8月18日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这个讲话是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一定要组织好宣传、学习,把全党的认识统一到这个讲话和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上来。发表小平同志讲话时,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报刊同时要发表社论。政治体制改革的宣传很敏感,要特别慎重,注意分寸,需要专门组织写几篇文章,供报刊刊用。”[7]以此为指导,《人民日报》的党的十三大新闻宣传活动逐步开展,首先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两大主题。6月11日,报道中明确提出中共十三大的中心是改革问题。同月13日,报道邓小平向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是十三大的主要议题。[8]14日的报道中指出中共十三大将深入讨论如何进一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如何着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并根据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原则选举新的中央领导机构。30日报道邓小平会见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时透露十三大筹备情况,指明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我们不但要继续实行改革和开放政策,而且还要搞得更勇敢一些。”[9]“七一”当天,《人民日报》头版如期重新发表邓小平在1980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同时按照既定要求配发社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日程上来》,明确指出邓小平这篇讲话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呼吁全党同志认真学习该讲话, 为十三大做好重要思想准备。[10]7月2日,全文刊登新华社记者对薄一波的采访实录,薄一波在问答中强调改革是十三大的基调,并将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进一步细化为实行党政分开、权力下放、改革机构和干部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1]7月10日公布此前宣传、理论、新闻、党校干部会议作的宣传工作安排。
此后,《人民日报》对中共十三大的新闻宣传重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理论文章继续宣传改革开放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报道各地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三大召开。如7月27日刊登黄海同志学习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的心得体会,该文章在大量引用邓小平相关论述原文的基础上,解读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目标、主要内容和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了舆论引导。[12]又如8月4日报道福建省委要求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检查关于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脱贫致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的落实情况,以改革开放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十三大召开;[13]同月15日报道上海轻工业局制定全行业发展战略,全局各企业把落实战略措施作为迎接十三大的行动口号。[14]海外媒体也对中共十三大保持关注,南共联盟中央机关报《共产主义者周报》于8月29日发文称中共十三大将讨论改革和开放问题并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15]
进入1987年9月后,《人民日报》持续跟进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的筹备情况。9月3日头版报道中共十三大筹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其中大会代表选举工作基本结束,政治报告草稿正讨论修改并征求党外人士意见。报道还预告了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讨论,“在明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础上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必须采取现在这样的路线、政策的根本依据。据信,这个问题将在十三大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16]9月30日,通报中共十三大代表全部选出。10月7日,报道十三大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10月21日头版以《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25日召开》为题发表十二届七中全会公报,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三大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这两个文件将提请十三大审议。[17]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十三大首次设立了新闻中心,迎接来自国内外共400多名新闻记者,包括首都新闻单位记者100多人、港澳和海外华文报纸记者50多人、常驻北京外国记者140多人以及从20多个国家专程赶来的外国记者90多人,新闻中心负责人还表示热烈欢迎台湾记者前来采访。中外记者们获准采访中共十三大的开、闭幕式和参加新闻中心安排的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座谈会等,并可以使用新闻中心提供的文传机、电传机、国际直拨电话和各类中外文图书资料、新华社中英文新闻稿和新闻图片。[18]这一创举体现了中共十三大新闻宣传的开放性,有外国记者表示“设立新闻中心本身就是一种革命”[19]。
10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各地十三大代表团陆续抵京向大会报到。10月24日头版刊登了两篇关于中共十三大的报道,一个是大会秘书处收到全国来信来电1600多件,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海外华侨等一致向中共十三大表示热烈祝贺并提出建议;[20]另一个是民主党派负责人深切盼望中共十三大召开,并且“对中共十三大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设想一事十分关心”。[21]当日,中共十三大新闻发言人朱穆之在北京举行了中共十三大的首次中外记者招待会,宣布了中共十三大开幕式的时间、地点、议程和闭幕时间,介绍了大会预备会议和主席团会议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关于中共党员发展情况、十三大军队代表、人事变动、对台政策、西藏骚乱等提问。[22]
10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的是前一日举行的十三大预备会议和主席团会议。预备会议通过了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大会主席团名单、大会秘书长名单和大会议程;主席团会议通过了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名单、大会副秘书长名单及列席和来宾事项。上述名单均在头版公布。该版右上角配发社论《走向未来的新起点》。社论开头概括了中共十三大的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明确了大会的历史地位是“一次全面加快改革、开放的大会”;接着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指出这些成就“首先来自党的正确路线”,而正确路线又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继而预告中共十三大将系统阐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并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23]第2版报道了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举行的首次中外记者招待会,并刊登中国社会调查所所长杜岩的访谈,杜岩就中共十三大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表示“建立社会的协商对话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24]。《人民日报》 还特别留意国外舆论反响,在第6版集中摘登匈牙利《人民自由报》、保加利亚《工人事业报》、日本《朝日新闻》、英国《每日电讯报》和路透社驻京记者等各国媒体对中共十三大的报道和评论,海外普遍认为大会对深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意义重大。[25]就这样,在党内外的殷切期盼和中外媒体的热烈关注下,中共十三大拉开了帷幕。
二、中共十三大召开期间的新闻报道及讨论
1987年10月25日上午9时,中共十三大胜利召开。从8时55分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大会开幕实况。
10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正式宣告“以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为中心任务”的党的十三大在10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开幕式当天作了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26]十三大报告包括“一、历史性的成就和这次大会的任务;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三、关于经济发展战略;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五、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六、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七、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七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方针涉及舆论宣传,“要努力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第五部分第五小节将“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指出其基本原则是“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里虽未直接提出“知情权”概念,但已初步概括知情权的内涵,引起了我国关于知情权的研究[27]。为落实这一原则,报告要求进一步发挥现有协商对话渠道的作用,其中即包括新闻宣传媒介,“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由此,“舆论监督”作为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概念,正式进入党的政治理论话语体系。在这个语境中,“舆论监督”被视为社会协商对话的一种方式来叙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对舆论监督意义的历史性建构。[28]第六小节“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还提出“抓紧制定新闻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等法律”。第六部分要求“用群众切身的经验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完成“全面宣传党的基本路线”的任务。此外,报告中五次出现了“信息”一词,分别指向“信息技术”“信息传播体系”“信息部门”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生产要素”的信息(共两处),[29]明显受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从西方引入我国的信息论的影响[30]。头版右下栏刊登中共十三大新闻特写《“党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该特写展现了中共十三大开幕前半小时休息室里的“台后新闻”,如中共中央领导人之间的握手、交谈、合影等互动,以及作为来宾列席大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和各民主党派人士的感想。[31]这篇特写后被薄一波称赞“立了个标杆”[32]。十三大报告是新闻宣传的重点对象,《人民日报》第2版选登十三大报告要点,标题提炼为“实践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正确认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和长远方针”“经济建设战略部署分三步走现在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全党日程时机已成熟”,对应报告中第一、二、三、五部分。该版还通报会议进程为代表团开始讨论十三大报告,并公布列席十三大的来宾名单。此外,《人民日报》还刊有一篇开幕侧记,记录十三大代表对大会报告的反响,对头版开幕报道作了呼应和补充。[33]除报刊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设的《十三大专题节目》同样摘播十三大报告,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政治经济改革等重点内容选摘成独立的新闻,不仅在重要新闻节目中播出,还在报道十三大代表团小组讨论时反复阐述。[34]
大会开幕的第二天,中共十三大举行第二次中外记者招待会,此次招待会主题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粮食进出口情况、土地制度政策、农业发展前景、物价改革、私人企业和雇工现象、股份制等敏感问题得到官方解答,招待会结束后经由记者报道传播,有利于发挥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35]10月27日,第三次中外记者招待会趁热接连召开, 主要介绍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状况。26日刚抵京的台湾记者皮介行在这次招待会上提问大陆是否有促进两岸科技交流和保护知识分子的措施,均得到肯定答复。[36]
27日,《人民日报》继续摘录十三大报告要点,不仅进一步说明经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分别在于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和党政分开,而且新增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相关内容,对应报告中第四、六、七部分。侧记这一报道形式再度出现,记者旁听并记录十三大代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的肯定[37],与上述报道相互配合照应,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此外,综合运用设专栏“畅谈党的十三大”集纳十三大代表和民盟中央副主席的建言,刊登国内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国外的祝函贺电,选摘外国媒体对十三大的报道和评论等诸多宣传方式,营造了党内外、国内外一齐欢庆中共十三大召开的良好舆论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报刊的时效性逊色于广播、电视,但它通过展现后者的宣传效果,达成了对中共十三大的“二次宣传”,体现了党媒合力。《人民日报》报道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等地人民群众收看、收听大会开幕实况转播的反应,以点带面烘托出全国人民一齐关注和拥护中共十三大召开的团结气氛。[38]
此后,《人民日报》持续跟进会议进展,辅以代表感言、会议侧记、民间反响、国际舆论等丰富的报道角度和内容,合力打出新闻宣传“组合拳”。10月28日,报道十三大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以及十三大代表继续讨论大会报告,配发侧记《领导改革 改革领导》以展现代表热烈议论政治体制改革。社会舆论方面,国内以清弋村农民收看中共十三大实况转播为民间反响的典型个例;国外则刊登刚果劳动党、埃塞俄比亚工人党中央的贺电和日、法、墨西哥、阿根廷等国报刊对中共十三大的报道,反映出中共十三大及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备受海外关切。10月29日举行以对外政策和国际问题为主题的第四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中央领导人在会上表示中共十三大后全国范围内将出现对外开放新局面。[39]10月29日至11月1日,连续四天刊登“党的十三大代表小组发言选编”,主题依次为“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切实把科技和教育放到发展战略首位”“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加强党的建设”,并单独访问多位十三大代表,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展示代表们对大会任务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了舆论引导的效果。侧记也成为新闻宣传的“标配”,先后刊登《议论风生》《警醒·奋起·直追》《加快改革 扩大开放 振兴福建》《监督——端正党风的有力武器》等多篇十三大侧记,其中《监督——端正党风的有力武器》一文指出加强监督的途径之一是“广开民主渠道实行群众监督”,代表们纷纷强调将报刊、电台、通讯社等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有力工具,“经过调查核实,发表群众公开的批评,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监督”。[40]如此,十三大报告中的“舆论监督”概念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和突显。
三、中共十三大闭幕后的新闻宣传及改革
1987年11月1日,中共十三大闭幕。闭幕当天举办了第五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会上宣布第二天将举行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新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和总书记等。[41]次日,《人民日报》头版以鲜红大字“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为标题宣布了这一喜讯,其下方为红色小字副题“选出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新一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通过关于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和关于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等四项决议”,这些委员会名单和各项决议均公布于当日头版或第2版,向全国人民热烈展示出大会的累累硕果。除公示官方文件外,《人民日报》在第2版配发社论《在十三大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开拓前进》,总结了大会主要成果,指出党的十三大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依据这个理论和路线制定了全面改革的基本方针和行动纲领”,呼吁全党和全国人民做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开展,社论在宣传工作上提出“广泛深入地宣传生产力标准的观点,使之深入人心,会变成推动改革和建设胜利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42]同版还刊登中共十三大闭幕式的纪实报道和对多位十三大代表的访谈,丰富了大会闭幕报道的角度。针对党代会历来最受关注的热点——人事变动问题,第3版专门说明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委员的年龄、学历比例和选举程序,得出本届中委选举具有促进领导机构年轻化、知识化和发扬党内民主的显著特点。[43]《人民日报》还引用外国记者的评价来总结中共十三大新闻宣传的特点:“我们感到中国变了,变得更开明、更有信心了。”[44]
必须强调的是,如何使新闻舆论工作成为一条有效的社会协商对话渠道,是大会闭幕后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来自新闻界的中共十三大代表对此感想颇多。《人民日报》的领导同志认为,新闻宣传工具是最经常、最方便的对话渠道,承担着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任务,这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探索、创造群众喜欢的报道形式,而且要把真实、全面的情况如实告诉人民;《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提出新闻改革的四个方面,一是以平等、协商、讨论式的对话态度取代灌输式的宣传报道,二是报道力求全面,三是报道要更加实在,四是增强报道公开性;《光明日报》总编辑姚锡华认为对话需要提高开放程度,允许报纸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新华社社长穆青将报道“离人民更近点”和“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视为新闻改革的两大重点,副社长郭超人则提出新闻工作者应做好调查研究。[45]这些观点经《人民日报》汇总、发布,为大会闭幕后我国新闻改革和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
11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发布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公报,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第2版刊登新选入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简历;第3版发表社论《意义重大的一步》,指出本届中央领导机构的产生“使党的最高领导层在年轻化方面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46]。这些报道和社论,及时充分地回应了各界对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好奇和关切。令人惊喜的是,十三届一中全会结束后,五位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朱穆之举行的酒会,会见了诸位中外记者并接受采访,这一言行被港澳台和外国记者视为中国开放、民主的鲜活体现。中央电视台以实况录像剪辑的方式对此进行专题报道,体现了党和政府工作的开放性和民主精神,被新闻界誉为“新闻改革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47]《人民日报》则在第3版以领导人的发言概要、应答实录和记者反响共三篇文章对这一“美谈”进行宣传,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开放、自信的鲜明形象,唤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国改革开放美好前景的信心。《人民日报》第4版公布中共十三大闭幕当天中国社会调查所面向北京百万居民进行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民意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大部分群众认为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有其必要性,并且在中共十三大后对改革前景持乐观态度。[48]事实上,这个调查本身就是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一种表现,《人民日报》对此进行宣传报道,不失为对此前郭超人提出新闻工作需要“调查研究”这一取向的肯定。
11月4日,《人民日报》第1至4版全文发表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一消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专门播报,实现了党报党台的联动。地方报刊也参与宣传十三大报告,在西安,不到一天即发售68多万份载有十三大报告的《人民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49]《人民日报》第5版报道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指示十三大解放军代表组织全党全军贯彻会议精神,特别提及阅读“五位政治局常委答中外记者问”可增进对十三大报告的理解[50];紧挨在该报道下方的消息是各地群众积极来函来电盛赞大会并提出建议,烘托出军民齐心拥护大会路线、 决心推进改革开放的团结氛围。此外,南斯拉夫通讯社、波兰《人民论坛报》《华沙生活报》、希腊《激进者报》、苏联中央电视台、日本《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法国《人道报》《费加罗报》《世界报》、英国《金融时报》等各国媒体纷纷肯定中共中央领导干部年轻化的人事决定,一致认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继续的可靠保证”[51]。当天,美国《纽约时报》也发表题为《中国务实的革命》的社论称赞中共十三大的成就。
11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了党的十三大文件学习报告会,会上提出要以党的基本路线和加快深化改革的基调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十三大精神。[52]这天的《人民日报》报道称新华出版社将推出《为胜利实现党的十三大任务而奋斗——十三大精神学习辅导材料》,该书全文刊载十三大报告并作详细阐释,供广大干部、工人、指战员、师生等学习参考。[53]两天后,《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中宣部关于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组织学习和宣传十三大文件的通知,主要包括六点内容:第一,指明宣传的中心任务是“牢牢抓住加快和深化改革这个主题,精心地组织好十三大文件的学习和宣传,普遍、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教育,团结、鼓舞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十三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共同奋斗”;第二,要求分层次、分领域、分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学习十三大文件,尤其强调组织好从事宣传、理论、新闻、出版、教育、文化、艺术工作的党员干部的学习;第三,确定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作为“宣传十三大精神的主渠道之一”的重要地位,指示新闻媒介充分发挥传播、引导、鼓舞作用;第四,规定理论工作围绕十三大文件和各项重大决策进行调查研究,理论、宣传工作者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第五,注重国际舆论动向,要求切实做好十三大精神的对外宣传;第六,把宣传工作和宣传部门的改革提到日程上来,搞好新闻改革、出版和发行改革、文艺体制改革。[54]
上述通知为中共十三大闭幕后党的新闻宣传及新闻改革提出了基本方针,《人民日报》以此为指导意见组织下一阶段的新闻工作。一方面,报道全党、全国人民对十三大文件的学习贯彻情况以及国际舆论的最新动向,充分发挥传播、引导、鼓舞作用:11月10日,报道南宁市领导学习十三大文件并制定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同时集中摘登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墨西哥、肯尼亚、扎伊尔、马来西亚、苏联等多国报纸、通讯社针对中共十三大发表的评论,海外媒体高度评价中共十三大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55]11月11日、12日,先后报道国家经委和首都科技工作者集会讨论贯彻十三大精神。11月13日头版报道河北省南和县委向群众征求宣传十三大精神的意见,南和县农民批评本县一些村干部不及时传达上级政策,这次对话的结论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原原本本地把十三大精神传达到群众中去。[56]这篇报道不仅体现了党的宣传部门推进社会协商对话的一次尝试,而且将宣传十三大精神与宣传工作改革有机结合,二者相互促进。
另一方面,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加快和深化新闻舆论工作改革,强化社会协商对话和舆论监督功能。11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黑龙江省各级领导反省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教训,在全省普遍开展大检查堵漏洞活动,并全面复查近两年重大事故和案件,查处失职干部。[57]第5版报道部分理论、新闻、出版工作者在京举行座谈会学习十三大报告,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者应从各方面讨论和研究“改革、开放和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具有头等意义的问题”。[58]11月18日刊登《市长街头办公记》《“县长与农民”对话好》《有感于“市长电话”》等读者来信,以具体事例说明社会协商对话的意义。11月19日发表题为《舆论监督有利于法律公正》的文章,指出大众传媒将已判决生效但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案件和明显争议的案件拿出来讨论,有利于司法工作接受人民监督。[59]12月4日报道首都新闻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交流新闻改革问题,李普、甘惜分等倡议在报纸上宣传新闻工作和新闻改革,“报纸应该向全社会宣传新闻理论观点、新闻传播规律、新闻工作特点”,这本身也是社会协商对话的一部分。[60]12月18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论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指出《人民日报》改革的目标是“不断探求新闻报道的新形式、新方法,使报纸成为社会协商对话、沟通情况的重要渠道,把政治体制改革推向前进”。[61]12月19日出现了一个更能反映新闻媒体属性的新词“新闻舆论监督”:“现在批评报道深入不下去,在报纸上开展批评很难。这主要不是记者问题,而是我们有些干部对舆论监督、特别是新闻舆论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62]12月21日在经济版开辟“房改天地”专栏,向读者征集关于住房制度改革等问题的稿件,以实际行动推进协商对话。[63]12月23日,《人民日报》群众工作部组织座谈讨论如何按照十三大精神推进舆论监督,并先后在次年1月2日、28日刊登座谈纪要,对新闻媒介如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作了有益探索。在舆论监督理论和实践的助推下,“舆论监督”的媒体曝光率陡升,1987年在《人民日报》出现22次,是1986年出现次数的7倍,1988年更是达到132次之多。[64]在此过程中,“舆论监督”逐渐在新闻界及全国推广开来。
四、结语
中共十三大是一次加快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大会,十三大的新闻宣传活动本身正是新闻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是对大会改革、开放、团结、民主精神的贯彻落实和生动体现。
中共十三大召开前,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的新闻宣传力量持续跟进会议的筹备进度,着重突出改革开放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大会重要主题和任务。大会史无前例地为中外记者设立党代会新闻中心,允许记者参加大会开、闭幕式和新闻中心举行的招待会。中共十三大召开期间,首次将“舆论监督”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同时关切“信息”时代、关照人民的“知情权”。《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以空前开放的新闻宣传实践对此做出回应,综合运用跟进大会议程、突出报告重点、集纳代表感言、补充会议侧记、记录民间反响、选摘国际舆论等各种报道手段,角度多元、详略得当、点面结合,营造了全国人民和海外人士热烈欢庆中共十三大的良好舆论环境。大会闭幕后,党报、党台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关切,并遵照中宣部关于学习宣传十三大文件的指示,不仅报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领会大会文件的学习贯彻活动,切实发挥传播、引导、鼓舞作用;同时加快新闻改革,力图使新闻舆论工作成为社会协商对话和舆论监督的一条有效渠道。
伴随着学习贯彻十三大精神和新闻改革的推进,“舆论监督”逐渐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概念,并诞生了“新闻舆论监督”一词。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理念和实践,日益融入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生活中,同时赋予了我国媒介舆论监督的新职能。自此,当代中国新闻媒体扮演着“喉舌”与“耳目”并论的崭新角色,在改革开放的舞台上继续诠释着姓党为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