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逻辑理路
——以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为例
2023-01-24彭金鸿
彭金鸿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1]围绕这一重大主题谋划宣传报道,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环节,立足新时代、找准新方位,才能更加有力有效地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前中后期,各级主流媒体精心策划、协同作战,充分运用媒体融合及互联网思维,不断深化“思想+艺术+技术”创新实践,推出了一大批大气磅礴、震撼人心、力透纸背的精品力作。从《领航》到《解码十年》,从《新千里江山图》到《大时代》,一系列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重大主题报道,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
一、思想逻辑:从战略思维中展现伟大创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重大主题报道,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守正创新。
(一)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发展思想,并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和清晰地理解了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和统一。
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创作与传播,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始终聚焦核心、维护核心、宣传核心、捍卫核心,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时代最强音;就是要始终牢记“党媒姓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贯通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决策实践中,体现在人民普遍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里。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就全景式描绘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走过的十年非凡历程,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的强大真理力量,生动呈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和良好精神风貌[4]。
(二)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重大主题报道的时间和空间不只是物理层面的拉长放大,更有随着历史的积淀被意义化、标本化、抽象化,因此需要理清表达脉络层次,确保报道以时空的广度加载内容的厚度。把握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既要充分发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洞察和记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又要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伟大论断、伟大变革,利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手段,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绚丽华章。
历史性与时代性是辩证统一的,必须以全新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历史性与时代性之间的关联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5]。三件大事彪炳史册催人奋进,这是二十大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专题片《新时代》,就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指引新征程、新征程擘画新蓝图的逻辑划分,全面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三)坚持整体性与局部性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划时代的实践创造和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的科学论断,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新的飞跃。[6]在广袤的中国大地,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如何放眼全球、立足全国、纵览全局,正确处理好阶段性和连续性、整体性和局部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这是各级媒体做好二十大宣传报道的现实考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专栏,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反映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江西日报社推出“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我的新时代》等专题专栏,以“图文+视频+动漫+直播”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赣鄱儿女牢记嘱托作示范、勇争先的担当作为。湖南广播电视台策划推出的纪录片《大地锦绣》通过聚焦十八洞村等8个代表村的美丽嬗变,展现出“精准扶贫”视野下的新农村新气象。这些内容,将国家站位与百姓视角相结合,将整体思维和局部视角相结合,彰显出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蕴藏在人民心中的磅礴力量。
二、叙事逻辑:在全景呈现中展现非凡成就
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各级主流媒体聚焦过去十年的伟大变革、伟大成就、精神内核,以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全平台的记录发布形式,用小故事折射大时代,小切口呈现大情怀,小题材反映大主题,用心用力描绘壮阔历史,用情用功记录伟大时代。
(一)以时间维度展现非凡历程
过去十年,中国发展举世瞩目,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围绕“非凡十年”主题,各级主流媒体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在内容创新、媒介创新、传播创新上不断突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推出的17集系列报道《解码十年》,从数万亿级的大数据中,解读十年巨变的“中国密码”。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推出的H5产品《华彩十年》,从群众关注的身边事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展现十年里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河北广播电视台策划推出的十集微纪录片《我们这十年》,以“人物自述+纪实纪录”的方式,将朴素、温暖的烟火气,融入充满幸福感、获得感的十年。通过时间维度,述说新时代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辉煌成就和感人故事,让十年巨变可感可知可信可敬。
(二)以领域维度展现壮美图景
主流媒体展示伟大成就的目的不仅在于正面宣传,还具有记录历史的深意。[7]在党的二十大期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系列微视频,集中展现十年来重大工程和重大成就中不断刷新的中国跨度、中国精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力度、中国速度。南方都市报、N视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足迹,推出《总书记的广东牵挂》系列融媒报道,以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五个关键词为纲,推出6期短视频+5期12个版图文报道。南昌广播电视台推出特别策划《新时代 新南昌》,围绕各领域正在建设的重大工程,讲述新时代普通人的奋进故事。这些多维领域的重大主题报道融合凝聚,形成了强有力的整体宣传态势,全景展现出新时代中国的壮美图景。
(三)以地域维度展现全面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各级主流媒体锚定新时代经天纬地的场景坐标,探察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发展脉动,共同绘就出活色生香的“千里江山图”。央广网策划推出《大时代》系列主题报道,派出33个地方频道100多名记者深入全国多地城市采访,通过图文并茂、音视频并举的融媒体报道方式,用心用情呈现各地不负伟大时代、筑梦追梦绘就的壮美画卷。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黄河安澜》,围绕黄河流域这一代表性维度,全景式展现了新时代盛世景象的中国之治。澎湃新闻策划推出专题《中国制造十年》,选取中国东、南、西、北、中10座城市为标本,探寻、记录中国制造业10年来转型升级的进化路径和最新成果。这些以小见大的主题报道,立体丰满地展现了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
三、融合逻辑:以技艺相融实现创新质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8]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各级主流媒体深入贯彻落实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战略思维,瞄准互联网主战场,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组织架构等转型升级、共融互通,[9]以内容创新为根本、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艺术创新为突破、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推动实现“思想+艺术+技术”的完美统一。
(一)思想为核,以系统融合实现多元共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各级媒体融合利用声音、图文、视频、直播等媒介资源,创新用活Vlog、短视频、H5等融媒方式,充分运用XR、CG、裸眼3D、全息影像等现代科技手段,深入推进系统融合,不断探索多元形态,传递奋进时代强音。
新华社融媒体产品“近镜头·温暖的瞬间”,精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温暖瞬间,创新运用“特写照片+创意海报+鲜活故事+原声视频”融合形态,生动讲述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统筹组织,北京、江苏、浙江、上海、湖南5家卫视联制联播的重点理论节目《思想耀江山》聚焦新发展理念,以通俗化、大众化、电视化的表达方式,让抽象的理念得以具象表达。湖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理论大片《思想的旅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8个方面的原创性思想展开,选用“穿越”创意,让历史名人穿越到新时代的今天,体验新时代中国的恢宏气象[10]。思想就是力量,旗帜就是方向,各级主流媒体坚守思想主阵地,传播汇聚正能量,奏响了时代最强音。
(二)艺术呈现:以文化融合绘就丹青画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丰富艺术呈现,不仅内涵丰富、绚烂多姿,而且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近年来,各级主流媒体将传统的广播电视手段与多样艺术形式创新性融合、创造性实践,创作出了一大批既有思想深度又广泛传播的融媒体产品。艺术呈现也演变发展为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从二维到多维、从单薄到丰富的飞跃。
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原创视频《新千里江山图》,采用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创作理念,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使传统与现代呼应,科技与艺术交融,人文与自然美美与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通过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打造了一幅独具中国特色和充满中华文化魅力的神奇画卷。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推出的《太空看福建》系列短视频,选取福建9市1区同一地点的十年卫星影像变化,直观展现福建各地发展成就,并引入前沿互动视频技术,让用户在观看视频时拥有更多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这些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精品力作,展现出多元交融的无穷魅力,绘就了一幅新时代的大美丹青画卷。
(三)技术赋能,以互动融合打造视听盛宴
全媒体时代,谁掌握了科技发展主动权,谁就掌握了媒体变革发展权,谁就能够在未来媒体格局中引领潮流。[11]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5G、4K+8K、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内的技术革命,正推动着媒体行业在形态要素等方面的颠覆性重构。
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技术创新赋能内容生产及信息传播得到完美呈现。中国新闻网推出的“习言道·动古画”系列融媒体产品之《“人民”江山图》和《绿水青山卷》,分别以千里江山图、 富春山居图等传世名画为创作蓝本,运用“新闻+动画”的模式,将3D摄像机跟踪器与经典古画相结合,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同期声,引领观众走入绝美画卷。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推出的融媒作品《【裸眼3D】创新发展·十年记忆》,创新性地将“裸眼3D”与视频技术融合,“立体式”展现十年间中国震撼世界的创新发展成就,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感满满的视觉盛宴。封面新闻推出的“大国工程我来建”3D互动游戏,将歼-20、山东舰、港珠澳大桥、天宫空间站等大国工程项目进行3D模型化,邀请用户化作“工程师”参与互动游戏,近距离、沉浸式体验大国工程的建设魅力。高科技装备的创新应用,提升了重大主题报道的科技感、渲染力和时代性,彰显了主流媒体强大的节目制作能力和科技创新实力,带给受众全新的视听感受。
四、传播逻辑:以融媒理念讲好中国故事
新时代的传播理念、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给内容触达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空间,构建全覆盖、全方位、全媒体的传播新格局,充分运用媒体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综合运用多种形态的传播媒介,对同一内容进行多渠道、全方位、多文本的立体传播,成为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破圈”路径。
(一)全媒发力,齐声唱响主流声音
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各级主流媒体围绕主题主线,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优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精心策划重大主题报道,匠心打造融媒产品,并通过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传播新格局。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新华网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联合策划《以“理”服人:十年的十个“为什么”》十集理论短视频,着眼非凡十年成就背后蕴藏的理论动力,生动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传播矩阵广覆盖、深垂直,截至2022年10月20日,已有1200多家媒体采用和转发,全网阅读量突破5亿。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联动腾讯共同推出的创意视频《用十年为中国写一首散文诗》,内容传播覆盖全网,视频上线仅4天,总曝光量突破3.5亿,播放量达1400余万,并得到团中央旗下微信、微博、视频号等传播矩阵以及地方、高校团委大力支持。重庆日报客户端联合新华日报、新疆日报、云南日报、黑龙江日报、湖北日报、四川日报六家省级党报客户端推出“党的二十大代表访谈”系列视频,七家党媒的全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在微博、抖音、百度上迅速获得高关注和点赞,全网阅读量超过5000万。通过线上线下、大屏小屏、内宣外宣全联动、共融合、齐发力,构建起多维立体的舆论传播新格局。
(二)联制联播,跨界合作实现共赢
近年来,从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到城市台之间的联制联播,从区域性地域之间的合作到跨媒体、跨平台、跨行业的联动创作,联制联播模式已经被广泛运用到重大主题报道的实践之中。
聚焦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 广西日报-广西云联合内蒙古、西藏、宁夏、新疆四自治区党报新媒体及全国多个省级党报新媒体,联动广西14个设区市、111个县级融媒体和各级党政新媒体、企业新媒体,重磅推出《各民族 心向党》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以线上推出视觉海报、微博话题互动、手绘H5、数字孪生新闻产品,线下万屏点亮30秒主题视频的形式,传递盛会最强音。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联动全国百强县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融媒体新闻行动《寻找百强“共富”密码》,采写推出百强县的奋进故事,解析百强县共同富裕的路径,为奋力走好共同富裕新征程凝聚广泛共识。海南日报新媒体立足本地特色,联动全国12家主流媒体策划推出视频产品《锦绣》,以视频+H5联动报道的形式,聚焦各地知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京绣、苗绣、苏绣、湘绣、壮绣、蜀绣、杭绣等,以织绣为载体和主线,讲述辉煌成就。联制联播模式打破了区域的限制,完成了资源的有效整合,特别是通过跨省市、跨地域协作和跨平台联动, 让重大主题报道向着更具纵深视野的方向迈进突破,为节目“出圈”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造船出海,深情讲好中国故事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各级主流媒体不断加强垂直化、细分化、个性化的内容生产,努力实现内容+技术+灵感+美学+平台深度融合,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双向发力,不断推动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全球到达,向世界展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30位海外华侨华人、外国友人从不同视角观察、认知中国共产党,相继推出《问答二十大丨为什么中共的党代会五年开一次?》《问答二十大丨党的二十大代表“四万里挑一”都有谁?》等重磅视频,带领全球网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广州广播电视台联动全国35个城市台共同推出重大主题报道《城市·十年》,充分展现十年来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和发展成就,节目在广州、成都、海口、福州、杭州等全国30多个城市电视台以及新西兰、加拿大、美国、 意大利的华语电视频道和手机移动客户端同步播出。深圳卫视直新闻推出的特别策划《你好中国 你好世界》,与哈萨克斯坦《实业报》、迪拜中阿卫视、丹麦奥胡斯电视台、泰国头条新闻等多家外媒合作,以联合采访的形式推出“海外中国人”和“在深外国人”同步发展的主题报道,展现中国与世界发生的美好交集。各级主流媒体不断构建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生动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五、结论与讨论
思想为硬核,叙事为方略,融合为驱动,传播为目标。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创作与传播,体现在策划、采集、生产、宣发、评估全链路全过程,立足媒体融合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必须充分运用思想逻辑、叙事逻辑、融合逻辑、传播逻辑的全面融汇与创新。但要真正实现流量效应、“网红”效应、“破圈”效应,还需要创新运用人才、平台、机制、资源等核心要素,建立健全相关的策划体系、生产体系、传播体系和管理体系。深刻认识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政治价值、思想价值、凝聚价值和社会价值,锻造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切实守牢舆论宣传主阵地,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