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叙事能力研究
——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类获奖作品为例
2023-01-24童雨菲
许 宁 童雨菲
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核心业务,它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重大活动以及相关社会热点,策划组织的重点报道,也称作重头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它集中体现了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1]。在新时代的新闻实践中,受众、媒介、技术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重大主题报道需要匹配行之有效的叙事能力才能展现一个全面、立体、栩栩如生的大国形象,更好地契合“有‘共情’、可分享、有信息增量”[2]的新时代传播语境。本文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类获奖作品为例①,从关联性、差异化、情感化、数据化四个维度探究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叙事能力。
一、关联性叙事能力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不同的联系构成了事物内部、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具体而言,重大主题报道通常将重点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上,着眼于一系列的重大工作部署,这些工作部署之间本身并不孤立,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重大主题报道以新闻宣传的方式动员人民群众投身于日新月异的改革发展,通过解释清楚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联、事实与政策之间的关联基础上,让公众明白自身与重大部署的关联,能够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编辑、记者往往比受众掌握更多的信息,更具备解读“普遍联系”的信息优势,因此,优质的关联性解读是重大主题报道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联
一般而言,重大主题报道有一定的数量规模和时间跨度,在特定时期内形成较大的传播态势,这就需要在众多的新闻事实中不断筛选,通过精心的主题策划将事实与事实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解读出藏在他们背后共同的深刻意涵,形成作品的整体性。如一等奖作品《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将高屋建瓴的恢弘视野与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诸多动人故事结合起来,在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联中构建了系统性阐释。该作品从细节的勾连开始,以总书记在广西毛竹山村村民王德利家中“‘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对话开始,回顾了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上山下乡期间立下“要为人民做实事!”志向的背景,系统地选取人民至上、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系统思维、理想信念等多方面的伟大实践事迹,以“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进行关联性的铺陈叙事,一万多字的篇幅深刻地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心怀“国之大者”的鲜明政治品格。
(二)事实与政策之间的关联
解读政策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核心功能之一,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是源于事实并且在事实中展现价值,政策和事实之间有着天然的强关联性。但在新闻实践中,大多会依赖“新闻通稿”以保证重大主题报道的安全,这就为叙事话语设置了不应有的壁垒。优秀的重大主题报道都应生动地揭示具体事实和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在报道中明确地提炼。
以往要求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多为行业规范的要求,三等奖作品《“戴口罩”入法,下月起施行!福建出台全国首个专项法规》聚焦立法形势的要求,不是转发相关法规,而是以“哪些人需要戴口罩?”“哪些人可以监督?”“怎么处罚?”三个设问进行内容的分层次解读,展示了政策出台的背景、价值和今后的执行要求,强化了事实与政策之间的关联,凸显了以法治力量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价值取向。
一等奖作品《“兴发”转型:从按“吨”卖到按“克”卖》以磷酸蚀刻液产品(生产“中国芯”的重要原材料)第一万吨生产下线为线索,深入挖掘企业转型升级背后的故事,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长江沿线化工企业的绿色转型有机结合,加深了人们对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高度认同和理解。
(三)事实、政策与公众之间的关联
现实生活中,由于存在叙事能力和解读能力的差异,并非每个新闻事实都能让受众产生感同身受的体会,例如,统计报告中的经济数据、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专业名词等。在此情况下,有效地解读事实、政策与公众之间的关联就成为了重大主题报道需要着重发力的方向。
创新解读方式,使受众简单明了的知悉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三等奖作品《一图读懂疫情防控》通过梳理和整合数据,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将专业术语转化为普通公众的话语,以“一图读懂”的图解方式,将高中低风险区、散发疫情的病例关系、进返京信息政策、行动轨迹提醒等复杂的信息以图表方式一目了然的呈现,能够快速地使受众快速地了解掌握并与日常生活产生关联,作品最高阅读量超过3亿。
创新发布方式,近年来重大主题报道与仪式性活动相结合,主动接近受众,使作品与受众现实生活产生关联。三等奖作品《“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通过打通线上、线下空间,作品的原创单位联合全国几十所高校、邀请“青青讲述人”结合重要历史节点设计仪式化活动,用“青年人讲”“讲给青年人听”的话语呈现方式,生动讲述了党的发展历程和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在网络空间里,主题宣传片、短视频、H5等新媒体产品获得主流平台转发,话题登顶热搜榜,高校等合作单位通过新媒体平台联动转发,形成了传播的热点效应,增进“网生代”等新时代人群对百年党史的学习了解。
二、差异化叙事能力
近年来,受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影响,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需求呈现出个人化和碎片化的特点,受众之间的差异性被放大,重大主题报道应当更加注重构建差异化的叙事来讲背后的大道理,推动更加有效的传播。
(一)认知的差异化
社会性是人的重要属性,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特定的社会身份,社会身份又有其匹配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期待。在不逾越公序良俗的前提下,社会身份和社会行为、社会期待之间的差异使得叙事空间更加充分,文本内部的叙事张力获得了增强。三等奖作品《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中新社关于建党百年报道的重要组成,作品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诸如《为什么是这顿火锅开启了中国经济的一场大戏?》《新中国最高国务会议为什么要讨论涮羊肉?》等报道以“问”为题,标题中充满了差异感的对比,把国家大事与火锅、涮羊肉联系在一起,适度设置了悬念,合理吸引了好奇心。作品中的《中共中央拜年,为什么只奉“清茶一杯”?》就在“礼尚往来”的民族文化和拜年只有一碗清茶之间形成强烈的认知差异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注重自身作风建设的政治气质。
(二)视角的差异化
热奈特认为,视角的本质“是对信息的限制”[3],因此,叙事视角必然包含着对于事件的认知、判断以及情感的倾向。集纳不同的叙事视角可使得重大主题报道的叙事显得客观与公正,更好地完成引导舆论的使命。一等奖作品《战贫之路》通过采访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财政部部长及众多一线扶贫干部等,以亲身经历者的视角展现了脱贫攻坚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采访了联合国秘书长、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泰国前总理等国际政要和学者,在国际化多元视角的叙事中,中国的脱贫经验得到了客观地解读,从人类减贫史的高度客观地评价了中国的脱贫成果。类似的还有三等奖作品《大国担当·中国抗疫全球贡献访谈录》,受访者包括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第76任主席、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主任、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等,不同的叙事视角与具体而细微的事例相结合,令人信服地将中国抗疫的巨大影响与意义叙述出来,给人以真实、客观、公正的感觉。
(三)细分受众,打造差异化的产品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受众的分流,原有的受众群体不断地细分成一个个具有相同兴趣或偏好的小群体;另一方面,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又为碎片化的接受时间、移动化的接受场景和分散化的小群体提供了覆盖传播的可能。面对这样的传播现状,重大主题报道要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力求扩大产品的传播覆盖面。
注重对年轻一代的吸引,是近年来重大主题报道的重要发力方向。二等奖作品《手绘微纪录|大道同行》,综合运用手绘、动画、数字影像技术、创意互动等互动形式,呈现出表达方式年轻化的特质。一等奖作品《战贫之路》也注重年轻化表达的运用,在影片的互动文案中使用了风靡网络的“这些题,不会答就选C!”“为啥选C?看完你就懂了”等年轻化的网言网语,面对贫困这道世界难解,中国交出了满分答卷,选C就是选China。
分析不同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制作多元化的产品形态。三等奖作品《“身边的奇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思享会④:美丽高岭“绿”动奇迹》分别推出2分钟预告片、8分钟精华版和20分钟完整版,针对当下不同受众碎片化、移动化阅读的接受特点,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和关注度。二等奖作品《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推出创新互动H5“观众变导演,党史我来拍”,引导受众在虚拟演播室担当导演,挑选喜欢的讲述人、党史选题、场景等进行云录制,并可将节目成品晒到朋友圈,展开社交化的扩散传播,吸引影响圈子里的人加入其中。
三、情感化叙事能力
重大主题报道的情感叙事通常并非独立的叙事,而是在整体叙事中包含了具有独特生命体验的情感内容。情感叙事的增加使得重大主题报道的表现力更加丰满、内容更加充实,引发受众强烈的心理共情,延长受众的情感浸入过程。
(一)紧扣被报道对象的情感主线
如“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等重大事件的重大主题报道,通常会提炼报道对象的情感主线、精心选择具有情感因素的内容、营造具有情感氛围的场景,构建起一套情感的表征体系,唤醒受众心底的情感、引导受众参与情感再生产。二等奖作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第十四季〈人民就是江山〉第一集〈生死与共〉》通过“一面红旗”“树叶训令”“渡江第一船”三件“红色物件”连接受众的集体记忆和集体情感,在记忆唤起和情感共鸣中理解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如何炼成的。该系列作品的第四集《万众一心》就以受众对于抗疫和脱贫攻坚的记忆为情感主线、打造情感场域,以访谈的形式展现了武汉抗疫期间“药袋哥”丰枫的故事,始终紧扣“药袋哥”为社区居民代购药品并将50多份药袋子串成串、背在身上的故事,结合现场照片烘托情感氛围描述了“药袋哥”的心路历程;节目中还讲述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的故事,紧扣黄文秀日记中的真情记录为线索,其中村民们一直不忍心将黄文秀去世的消息告诉黄文秀帮助的村民老奶奶,老奶奶还一直等待着机会送出两个亲手种的南瓜给黄文秀,让人潸然泪下。这些感人肺腑的鲜活故事和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有机结合起来,讲述党和人民如何风雨同舟、攻坚克难。
(二)引领受众的情绪导向
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当大众情绪喧嚣之时,重大主题报道要主动回应时代的重要情感表征,通过理智的分析使得大众回归到理性的情感。一等奖作品《〈躺平不可取〉等系列评论》面对部分青年群体关于“躺平”“躺赢”的犹疑,该系列评论主动发声,纾解了当代青年的焦虑和畏难情绪,以贴近青年的新媒体矩阵互动方式,让青年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主流价值的情感感召力。
重大主题报道要主动出击,以真情、真心讲好中国故事。二等奖作品《党的光辉耀天山》全景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新疆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品中列举了大量真情可鉴的事迹,为成功救治和田断臂男孩,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跨越1400公里、历时7小时的陆空接力;有着“帕米尔雄鹰”之称的共产党员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入冰窟的孩子,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水利专家王蔚,一生为和田修了五十八座半水库,临终前还要深情地再看一眼和田大地。作品将说理与叙事、抒情紧密糅合,有网友留言“文章字字有情、句句在理,是一篇匠心之作”。
(三)合理安排情感爆发点
合理安排情感爆发点可以使得重大主题报道的情感路线有跌宕的变化,带领受众的情感随之起伏,恰好地平衡了共情与煽情的关系,更具感染力。电视剧《觉醒年代》使人们为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的英雄故事感动落泪,三等奖作品《跨越百年的“对话”》报道了市民自发到安徽合肥延乔路(为纪念陈延年、陈乔年而命名)敬献鲜花、缅怀先烈的新闻,大量展现鲜花中的留言,如“致可爱的你们,中国之所以是中国,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生于斯长于斯,也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你们这样的英雄儿女,冲锋陷阵,舍身为国,铸就华魂”“延年先生,乔年先生,中国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以情真意切的话语作为情感爆发点,结尾又以“延乔路虽短,但它通向的却是繁华大道,这短暂的路途,经历了一年的艰苦奋斗”突出了时代主题,很好地引导了情感的走向和发展。
四、数据化叙事能力
“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4],重大主题报道中不乏亮眼的数据化叙事作品,它们通过挖掘和展示不同数据之间、数据与社会变动间的结构性关联,利用丰富的、具有交互性的可视化传播,创新新闻报道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重大主题报道的说服力。
(一)数据化呈现
传统新闻叙事以文字为主,擅长捕捉细节和微观表达,力求“见微知著”;数据则偏重于中观与宏观,对真实、海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加工,并借助数据化、可视化的手段呈现,能够弥补传统新闻叙事的不足。二等奖作品《“党史中的经济档案”系列视频》以大量翔实的数据为基础,以多种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为独特的标签,综合运用了“现实影像+数字对比展示+图片包装+场景还原”等多种先进融媒体技术形式。例如在该系列的《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视频中,“近2000万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12.3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全国832个县全部脱贫,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些宏观数据配合可视化呈现方式,一改传统的以文字为中心的叙事方式,让受众更容易认知脱贫攻坚的复杂情境和艰辛不易。
(二)数据库化呈现
传统新闻通常有着严格的刊发时间和播出时间,随着数据库样态的新闻作品不断涌现,重大主题报道愈加成为“全程”形态,通过二维码、H5等不同的入口方式引导读者随时随地进入数据库。三等奖作品《“红色云展厅”系列融合报道》将收集而来的文字和历史图片、音视频等资料转化为融媒体产品,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0家红色场馆。据介绍,该作品“基于全国百家场馆优质资源建立的红色基因库”[5]打造了网上的“红色云展厅”。以数据库的方式激活了重大主题报道的新形态, 拓展了重大主题报道“可学、可用”的功能,不仅满足个人用户学习需求,同时也激发各级单位、党组织主动通过“红色云展厅”平台进行线上学习。
五、结语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同时也应当认识到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叙事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积聚的过程。新闻工作者应当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从关联性、差异化、数据化、情感化等维度锤炼优质的新闻报道,充分展现新时代的奋斗历程和伟大变革,进而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更好地服务于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心聚力。
注释:
①本文案例均为该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文中均以“获奖等级+作品名称”的方式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