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路径探析

2023-01-24蒋红艳

关键词:家国情怀建构

蒋红艳

(宿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宿迁 223800)

伴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世界正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中,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大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语境之下,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与民族观,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也滋养了“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相比之下,现代话语体系下的“家国情怀”,其内涵和外延都独具特色,需要在扬弃传统观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重构。习近平在2019 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高校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发挥其育人价值,有助于强化他们的家国认同、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国家观。

一、家国情怀思想的演进脉络与内涵嬗变

(一)家国情怀思想的传统建构

在封建社会,家国情怀始终被视为儒学思想的精神内核,成为调和社会矛盾、稳固社会秩序的粘合剂。传统家国情怀思想包含家国天下、忠孝一体、修齐治平、三纲五常等价值观念,并带有明显的封建主义色彩。传统社会中的“家”与“国”在道德伦理原则、宗法结构、等级秩序等方面内在一致[1]。传统的“国家”观念形成于夏代:彼时“国”的政治职能简单,管辖范围小,带有明显的氏族制色彩;“家”指以血缘、泛血缘或拟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的排他性社会团体,即宗族、家族、封地或个体家庭[2]23。西周时期,森严的分封制和排外的宗法制打通了“家”与“国”之间的屏障,在强化君权、凝聚宗族关系的同时建构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春秋以降,孔子从已经解体的宗法制度中总结出一套普适的道德准则与制度规范,并融入了个人行为品格的养成,最终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思想观念。受儒家思想长期浸染,古代读书人自觉将“在家尽孝、为国尽忠”[3]视为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与规约,将“修齐治平”视作道德修养的养成途径和兼济天下的政治渠道,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320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式发展途径。

(二)家国情怀思想的近代演进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与旷日持久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撼动了传统封建帝制,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5]72的天下观土崩瓦解。这一时期,国民的救国意识开始觉醒,人们试图建构具有政治自主性的民族国家共同体,将国家法律制度从礼治秩序和宗法关系中剥离出来[6]206。因此,抵御外来侵略、树立民族意识、重建国家理性和维护文化本位,逐渐成为近代家国情怀的价值内核。作为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严复等人首先冲破封建旧思想的束缚,表现出具有先进性与民族性的家国情怀。林则徐的“苟利益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7]72,即为这种爱国情怀的鲜活写照。新文化运动以后,儒家文化日益式微,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等新兴思想开始抬头,各种意识形态观念相互碰撞,莫衷一是。在这种文化困境中,中国最早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开启了现代国家理性与民族认同的探索。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之下,家国情怀具体价值内涵和实践指向与传统的家国观念发生偏离,融入了现代化的政治与文化元素。五四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都以家国情怀为情感牵引。近代,家国情怀从士绅阶层“修齐治平”的理想价值追求转化为爱国志士普遍化的牺牲精神与殉国情怀,譬如鲁迅先生所言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8]178,就是这种殉国精神的现实反映。

(三)家国情怀思想的当代发展

当代家国情怀是对传统家国情怀的批判性继承与超越化发展,摒除了传统社会的忠君思想与家族等级观念,体现为个人“私德”与社会“公德”的协同发展、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是滋养当代家国情怀的文化沃土,按照梁漱溟的说法,“每个人要负责守护的,既不是国家,也不是种族,而是一种文化”[9]176。当代家国情怀思想剥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表现为一种非工具性的价值信仰和行动自觉,同时摆脱了原来的“宏大叙事”,渗透到个人“具体而微”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的转型同时催生思想观念变化和政治文化转型。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家国情怀在理论体系、价值观念、社会功用等方面也实现了质的重构。新时代,家国情怀的价值内核与情感体认的外延不断扩容,进一步融入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抗疫精神、航天精神等。家国情怀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性发展。比如:从优良家风家训的继承中形成了体系化、规范化的现代家训学说;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0]215民本思想中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治理理念;从“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升华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二、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现实指向与价值旨归

(一)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认同感

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纽带,蕴含着丰富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政治文化基因,绵密地联系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在现代化语境下,家国情怀承担着“阐旧邦以辅新命”[11]587的重要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处于国际关系复杂多变、霸权主义横行的全球化时代,西方腐朽价值观念不断侵袭青年学生价值观体系,故而对青年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恰逢其时且任重道远。“认同”是个人基于特定价值取向与文化共识,对共同体自发形成的强烈赞同意识与归属意识。国家认同是个人与国家主体间双重建构、相互承认的过程,既表现为对地理环境、政治信仰和法律体系的归属性认同,又表现为对价值观念、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的认同。新时代,传统“九州合为一统”[12]2231的“天下观”转化为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情怀,彰显出个体对于公共价值的高度认同。民族认同是各民族成员在共享族群记忆、历史、文化、语言等基础上形成的强烈共同体意识,而家国情怀本质上是一种强调公共利益与普遍价值的道德文化,与民族认同在情感体认与价值追求等方面有着根深蒂固的相通性。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祛除了旧社会狭隘的民族性,形成了以文化共识为基础的多元性民族认同。家国情怀以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为价值体认根基,建构出了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框架体系。

(二)引导大学生形成修身与齐家的价值追求

家国情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投射,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精神谱系。高校加强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修身与齐家的价值追求。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全球化时代,西方国家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从未停止对我国青年学生群体进行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渗透与扩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活水,将家国情怀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习得与养成,鼓励当代青年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教育者可以通过发掘传统家国文化的育人价值,以优良家风家训来规约青年学生日常行为,引导他们形成修身与齐家的高尚追求。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将伦理道德放在首位,呈现出从家庭私德向社会公德的“同心圆式”扩张趋势,所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13]559。可见,在传统家国文化中,修身、齐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现代家庭教育应注重个体道德素质的养成以及对家族共同体的承认,强调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之上为家族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庭道德伦理教育,有助于他们自觉抵御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形成君子慎独、严于律己的价值观念,进而建构起“以天下为己任”[14]2677的家国情怀。

(三)利于大学生平衡修身、齐家与治国三者关系

家国情怀将个体对家庭的眷恋、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祖国的归属之情联结在一起,在情感层面表现出从个体向家庭、社会、国家层层递推的趋势,为奠定国家治理的社会心理基础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内生动力。在“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下,家与国在结构与功能上的相似性,直接促成修身、齐家与治国三者的内在统一性。高校要向大学生阐明家庭伦理向国家治理转化的趋势,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修身、齐家与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经验,积极吸收古代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等治国理念精髓[15]。新时代,传统家庭内部复杂的组织结构与权利配置关系开始解体,家族治理中的政治基因也随之发生变更。国家倡导建立平等和睦的新家庭伦理关系,以及公平和谐的新社会秩序。“从家法族规发展到乡规民约,催生了人们的契约意识、规范意识和法治观念,推动了国家的法治建设,彰显了依法治国的意蕴。”[16]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现代化的进程中,高校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家庭私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将传统的“修德于己”“修齐治平”的观念转化为现代化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观念,有利于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修身与齐家、治国三者的协同化发展。

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路径

(一)优化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环境

家国情怀培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范畴,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受资本异化现象影响,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环境较之以往更为错综复杂。“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7]503马克思重构了人、教育与环境三者关系,把人作为实践主体将三者辩证统一起来。同时,环境与教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环境制约着教育的对象、行为与过程,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教育对环境具有反作用,教育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改变环境。面对当下滋生蔓延的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建构风清气正的家国情怀培育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家国情怀培育环境依据辐射范围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其中,社会环境为宏观环境,家校环境为中观环境,个人心理环境为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的打造都需要贯穿弘道精神,这是保障教育体系彰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关键[18]。高校要将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心理连通为四维场域系统,建构“四位一体”的家国情怀培育网络和育人环境,以摒除西方腐朽价值观对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营造和谐的社会教化环境。教育者不仅要致力于搭建和谐友好的现实育人环境,更要建构风清气正的网络化育人环境。调研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效果的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这四个关键因素,其影响权值分别2.81、2.37、2.71、1.95[19]48,其中以社会因素的影响最为关键。因此,教育者应当好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守门员”,帮助大学生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把握好舆情动向,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与社会情怀。其次,营造浓郁的高校育人环境。高校是开展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场域,丰富的校园文化与浓郁的教学氛围可以为家国情怀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载体。高校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百年党史宣讲、组织文化沙龙等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建构起“知行合一”的家国情怀观念。再次,营造和谐的家庭育人环境。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承担着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责任。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经常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占比34.91%,偶尔教育占比57.49%,从未有过占比7.6%[19]61。可见,父母需要充分尽到对孩子进行爱国教育的责任,将家国情怀培育融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最后,建构自觉的个人心理环境。家国情怀不仅需要外向化的教育引导,更需要内化为自我意识与行动自觉。大学生通过建构自觉的文化共同体意识,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内生的道德体认与情感认同,将家国情怀转化为一种生命自觉与文化承续,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二)完善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容

在全球化视野之下,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实现交流、对话与融合,家国情怀的价值内涵也经历着解构与重构。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之下,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也应借鉴与融合世界文化,摆脱目前繁冗有余而创新不足的内卷局面。疫情防控彰显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在灾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高校应以疫情防控为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契机[20],以鲜活的抗疫案例为重要情感素材,引导大学生以朋辈群体为榜样,形成自觉的家国情怀意识。同时,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要进一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优良家风家训、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国情、国防知识、时政热点、“四史”等内容,更新现有家国情怀教育体系。高校还应进一步推动家国情怀培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打造“三全”育人新局面。首先,推动家国情怀培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校园文化、课本教材与课堂教学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充实完善家国情怀培育内容,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元素,如抗疫精神、抗洪精神、航空航天精神、红军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等,使大学生的成长贴合时代发展脉搏,提升他们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其次,传承优良家规家训增进文化心理认同。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家不仅起到维系种族血缘关系的根脉作用,更是游子的情感皈依与精神寄托。在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迭代之中,家国情怀一直是家文化中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比如,《诫伯禽书》《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子家训》等传统家训书籍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完全可以从中取得借鉴。再次,开展践行式的家国情怀培育活动。调研发现,有53.59%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以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平台为载体的家国情怀教育方式[21],这从反向提醒高校开展实践教育十分必要。高校应通过开展融趣味性、互动性、教育性于一体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将家国情怀由知向行转化。比如江苏省宿迁市境内有雪枫公园、朱瑞将军纪念馆、苏北大战纪念馆、市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地高校可以将这些基地开辟为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场域,通过举办红色文娱演出活动、组建红色宣讲团、开展主题宣传教育等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丰富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载体

互联网的交互性、便捷性与共时性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家国情怀培育载体,但平台交流匿名化、网络监管滞后性和信息传播链式反应为西方意识形态入侵提供了很多可乘之机。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使命,是引导大学生建构起普遍化家国情怀意识的关键场域。但是,在量化考核、就业率、升学率等硬性考核指标的驱动下,部分高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面对德育缺位的现实困境,高校亟需发掘家国情怀的育人元素,坚持第一课堂,开辟第二课堂,创新互联网大课堂,推动大学生家国情怀观的构塑与养成。首先,坚持第一课堂为主要载体。课堂教学始终是开展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吸收文化知识的第一场所。传统课堂教学存在内容陈旧、方式单一、唯分数论等弊端,单向化灌输使得学生参与度低、在场性减弱,缺乏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现代化课堂应打破这种僵化格局,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性,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家国情怀。同时,高校教师推动课堂教学智能化、智慧化发展,通过完善多元化教学形式,更新家国情怀教学内容,提升教育者教学技能,完善教育评价机制等举措,激发大学生学习与参与的热情。其次,开辟第二课堂作为活动载体。家国情怀本质上是一种正向价值观的建构与养成,不仅需要理性知识的灌输,更需要形成感性的价值认同。高校在完善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可以拓展第二课堂,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第二课堂多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为主,在教学内容、教育方式、考核形式与评价标准等方面更具开放性与灵活性。最后,创新智能化网络载体。当代大学生是生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原住民”,更要使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高校应以“互联网+”为背景,依托大数据处理技术,利用好海量互联网资源,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培育载体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通过互联网赋能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过程,弥合家国情怀培育线上与线下的间隙。比如,利用好“三微一端”、抖音、贴吧、B 站、学院官网等客户端,建构互联网育人新局面。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建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建构游戏玩不够
家国情怀(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