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2023-01-23刘咏梅

新课程 2022年42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师

刘咏梅

(陵川县第一中学,山西 晋城)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独立性强,抽象度高。作为初中数学和高等数学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概括来讲高中数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独立性

首先,相对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更加独立。主要体现在高中数学无需初中数学知识做铺垫;其次,高中数学各个章节彼此独立。如高中数学第一册主要的构成内容是不等式、函数、集合、方程,它们之间相对独立,上一章节没有学会,不影响下一章节的学习;最后,知识点的关联性也较弱。

(二)抽象性

初中数学知识较为具象,如毕达哥拉阿斯定理,用一个直角三角形就能讲清楚。高中数学涉及的抽象知识和逻辑推理复杂度更高。这就需要学生完成由具象到抽象的过渡。例如,在笛卡尔之前,几何学局限在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讨论方面,圆锥曲线就是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这些。笛卡尔之后数学家能够思考任何维度的空间,任何复杂的图形。学习复杂图形时就需要学生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

(三)知识点密度大

高中生无论是接受知识方面还是分析理解力方面都强于初中生。相应的高中数学课本知识的范围也比初中大。每个单元覆盖面广,内容也复杂。另外,高中数学要求的知识背景也很广,具体包括生活背景、文化背景、科学背景等。例如,以数学成果为背景材料改造的数学题目:杨辉三角、古希腊多边形数。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题目:在三角函数的运用中,以弹簧的振动过程为背景展开内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初相等一系列概念自然呈现出来,体现了数学源自生活,并用于生活。

二、数学学习的误区

(一)学习的误区

“头悬梁,锥刺股。”“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学习行为往往是和痛苦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古训有积极的意义:教育人们学习要有毅力,要刻苦。但也有错误的地方:学习必须接受痛苦,不然不会成功。事实上,学习这种行为是快乐还是痛苦完全取决于第一次接触,如果一个人在第一次接触这个事物的时候是快乐的,大脑分泌多巴胺,他会不断重复这种行为,获取满足感。

(二)数学学习误区

1.数学就是把题目解答出来

这是一种应试教育下的错误认知。只做所谓的难题,没有扎扎实实做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不对概念、定理进行深入学习,导致基础不牢靠,不会活学活用。这是目前高中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课前没有必要预习

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时间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在他们的意识当中,课堂听好四十五分钟,再加上练习,数学一定能学好。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思想。高中数学难度比初中大许多,不预习,仅靠课堂的几十分钟很难掌握全部内容。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与成绩好的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放弃学习数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没有进行课前预习。

3.记笔记耽误时间

很多学生认为上课主要是听教师讲课,笔记其实没那么重要,写不写无所谓。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其实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专注听讲以及课后复盘总结,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三、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

(一)什么是兴趣

学习高中数学就像学习一项技能,初期智商可能是决定的因素。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的作用可能就越来越大了,因为兴趣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能否坚持下来。当一个人一开始做某件事的时候,如果他能找到愉悦感,这种愉悦感会激励他持续做下去。时间一长,当他再次做该事情的时候,就产生心理上的快感,此时“兴趣”就在他身上诞生了。

(二)缺乏数学兴趣的原因

1.数学学科本身的原因

高中数学更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性,例如,学习欧几里得的几何,就会发现他是通过自然的逻辑演绎创造出新的定理。这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是个考验。如果学生逻辑性差,不能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课后不注重复习、练习,必然不能适应教学节奏,从而产生畏惧心理。

2.教师方面的原因

在讲高中数学时,有经验的教师首先要对数学课本有清晰的整体把握,把每章节的知识体系化,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其次,通过几堂课大致了解学生对该章节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教学方法。而有些没经验的年轻教师教学方式死板,讲数学时只是直接给出概念、公式和定理,让学生记忆并直接运用公式和定理去练习,忽视思考和推导的过程。慢慢的,学生失去了自主探索知识的习惯,使部分学生在枯燥、晦涩难懂的学习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学生方面的原因

相比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的难度增幅很大,有些学生在经历几次考试失利后产生了恐惧、厌学的情绪,失去了对数学的信心。还有些学生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初中阶段,数学语言的抽象化思维能力不足,短时间还未适应这种能力的变化,所以成绩下降,导致对高中数学失去兴趣。

四、高中数学兴趣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初中数学学习是学什么考什么,只要勤于练习,一般情况下,学生学得就不会差;而高中数学是学什么不直接考,需要把所学的知识内化来解决新的问题。所以高中生要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它是一个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尤其是高中开始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完成逻辑思维的转变,从而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三年的时间非常有限,而高中数学学习内容多,知识面广,因此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高中生差异化情况普遍存在,有的学生基础较差,课程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做不出,导致其信心丧失。前面的知识没有搞懂,影响后面的学习,周而复始,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恶性循环。单一的教学方式逐步抹杀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大搞“题海战术”、不讲原理只讲固定模式、“填鸭式”教学等。

学习有两种模式,“要我学”和“我要学”。“要我学”是被迫学,逼着学;“我要学”是主动学习,靠兴趣驱动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兴趣驱动学习的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好,能较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上,在以后的考试测验中成绩很好。这就给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变得尤为重要。

五、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德国有一项研究,找到3500名五年级的学生,拿到他们的数学成绩和智商测试成绩,结果一目了然,智商越高的数学成绩越好。研究者继续对这些学生做了关于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的调查,调查的项目包括内在动力、外部动力、学习方法。5年后,研究者发现这些学生中的一个学生进步因素不是智商,而是内在动力和学习方法。内在动力是什么呢?答案是“兴趣”。

(一)兴趣产生的生物学原理

当我们在最初接触某件事情时,如果当时所处的状态适合做此事,而且感到轻松愉快,此时再有人在现场给予表扬,我们会感到极大的快乐,从此把做此事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这样经历一段时间,他会形成做此事就快乐的条件反射,此种条件反射我们称为“习惯”,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们给它命名为“兴趣”。

(二)激发兴趣中的心理教育策略

1.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高中生学业压力大、同学间竞争压力大、考试压力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好高中数学有很大帮助。

教学这块阵地是教师培养学生乐观精神、创造学习兴趣的好“战场”。优秀的教学设计和优秀教师的加持,能通过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心情愉悦。学生开心,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高涨,从而达到爱学习的目的。

2.挖掘美化学生心理,培养欣赏数学美的能力

数学公式、数学计算、数学推导的过程应用起来复杂,可能这也是很多学生觉得数学难学的原因。但是数学应用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却是简单的,这种简单之美,就是数学之美。

如讲概率论和统计知识的时候可以这样举例:美国语言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专家贾里尼克领导他的实验室,借助数学中的统计学工具,把当时语言识别的成功率从70%提升到90%,同时让语言识别的规模,从几千个单词上升到几万个单词,让语言识别有了实际应用的可能。听到这儿你可能很疑惑,统计学和自然语言好像没什么关系,它怎么处理自然语言呢?其实贾里尼克的思路很简单,他认为,一般情况下要判断一个句子正不正确,就要看这个句子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这种可能性用概率来衡量。比如,我们假定第一个句子出现的概率是二分之一,第二个句子出现的概率是千分之一,那第一个句子出现的可能性就比第二个句子大得多,那么从概率的角度来说,第一个句子就更有可能是正确的。判断一个句子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就需要用到“马尔科夫假设”,在一个特定词后面出现某个词的概率。这样,只要把一句话里所有词出现的概率相乘,就是这个句子出现的概率。概率最大的句子,就是最有可能正确的句子。按照这个思路,科学家们成功地让计算机拥有了处理自然语言的能力。

一个用几万条复杂语法解决不了的问题,用数学工具就轻松地解决了,而且效果还要好得多。从讲好数学故事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根据生物学原理,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一定要重视和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意识,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从而对数学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要帮助成绩差的学生找到原因,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信任和依赖心理,进而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情境教学,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借助新型科技力量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多个维度划分小组。成员之间采用合作互补的合作方式,这样能把小组成员整体优势凸显出来,形成一股向心力。通过增加小组成员交流、沟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身学习热情。

6.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针对单元学习内容设置一些游戏,为学生寻求更多有趣的学习方式。还可以组队参加比赛,给予一定合理范围内的奖励,让学生在荣誉的驱动下,主动探索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7.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优选法。当年我国五粮液高度酒的低度酒攻关就是用优选法,在一个星期内选出两种最佳低度酒,口感更纯净干爽,保持了五粮液固有的风格,获得一致认可。

总而言之,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