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推导经济性原则下青少年俚语研究

2023-01-23徐晓琼涂雅婷

保山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俚语句法经济性

徐晓琼 涂雅婷

(湖南农业大学 人文与外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俚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S.B.Flexner认为:“普通美国人的词汇量一般估计为10,000-20,000词……据我的保守估计,其中有2,000词是俚语……”[1]。俚语的范围相当广泛,口语、行话、黑话、隐语、禁忌语和委婉语都可包括在内[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俚语(slang)的解释是:“主要是一种非习惯用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辞海》的解释是:“通俗的口语词,俗语的一种,常带有方言性。”由此可见,俚语是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具有地方色彩,地域性强,较生活化。当传统标准语无法表达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思想时,思维跳脱、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青少年便创造了属于自己群体的话语,这便是青少年俚语。青少年使用语言追求特立独行、简便新颖,经常将常用话语缩写或者简化,或将旧词重新赋予新义,这些都体现着青少年对传统语言的创新。本文以Chomsky最简方案中经济原则中的语言推导经济性原则下的四个子系统为维度:能小做不大做原则、能少做不多做原则、能不做则不做原则、能迟做不早做原则,来辩证地对青少年俚语用语进行话语分析,旨在分析青少年俚语话语使用的深层意义以及青少年俚语用语中体现的语言推导经济性。

一、青少年俚语

俚语是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具有地方色彩,地域性强,较生活化。国内外众多语言学家们认为俚语属于非规范用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具有鲜明的群体性、通俗性和时代性,旨在帮助特定人员、群体找到归属感或确认身份。

当传统标准语无法表达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思想时,思维跳脱、个性鲜明的青少年便创造了属于自己群体的话语,即青少年俚语。这种特殊变异的话语能够把自己同长辈们鲜明地区分开,追求“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个性化言语”已经成了现代青少年的一种文化时尚。当下俚语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大多是青少年,他们使用语言追求特立独行、简便新颖,经常将常用话语缩写或者简化,或将旧词重新赋予新义,这些都体现着青少年对传统语言的创新。青少年俚语以其娱乐化的表达、多样化的素材、闪电式的传播,成为了现代汉语发展的有利推动剂,给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得语言丰富多彩,也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汉语语言形式的构词、形成与表达。

网络流行语是指以文字、数字、字母或符号为载体,采用谐音、缩略的方式产生并流行于网络上的一种语言形式[3]。新词新语是新创造代表新概念、旧词产生新义或者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过来表意的词或短语[4]。随着信息的蓬勃发展,网络社交活动也日益频繁,这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流行语和新词新语的形成和广泛应用。

由此可见,青少年俚语与网络流行语和新词新语有重合的部分,但是青少年俚语范围更大,作为一种发展迅速又不甚稳定的俚语,其本质特性就在于它的流行性、游戏性、新意性、奇异性。青少年俚语不仅遵循群体认同原则,也遵循群体封闭原则,离开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就很难幽默诙谐,往往令人不知所云、不得其解。构成青少年俚语的很多社会流行语、网络用语、俗语方言,经过时间的沉淀和人们的创新,其话语中的很多新元素充分体现了青少年前卫时尚、特立独行的个性,也反映了青少年在人际交流、言谈举止、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上的众多趋同。

二、语言经济原则

语言经济性(economy of language),或称语言经济原则,是语言普遍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它最早初现于14世纪,著名逻辑学家威廉.奥卡姆(William Ockham)提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the 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beyond necessity)的“制刀原理”。在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避繁逐简”的简约性趋向鲜明地揭示出人类由于体力和智力的有限性从而催生的自然惰性,因而也引起了众多逻辑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应该是齐夫(Zipf)的“省力原则”和马丁内(Martinet)的“经济原则”。Zipf在《人类行为与省力原则》(Human Behav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一书中指出语言交际中存在两股对立力量:“单一化力量”(the Force of Unification)和“多样化力量”(the Force of Diversification),他认为语言交流是交际双方相互妥协从而达到共同省力的过程[5]。在《语音演变的经济原则》(1955)一书中,Martinet最先提到“经济原则”这一术语,书中表明:“经济原则”是语言运转的基本原理,是支配人们言语活动的规律[6]。从语言经济性原则出发能够对语言结构的形成及演变的原因提供较为合理的解释。国内外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解析,探讨了语言经济性的类别、成因、制约因素、表现形式和实现手段等。

众多学者的研究分析表明,语言是一种符合经济原则的符号体系,它的变异或进化也体现了事物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省力倾向。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主要致力于分析Chomsky最简方案中经济原则下语言推导经济性中四个子系统是如何体现和实现于青少年俚语使用过程中的。

三、Chomsky语言推导经济性原则

按照管约论(Goverment and Binding Theory,GB)观点,句子的结构、形成和解读都要受到邻接条件、空语类原则、约束原则等一系列原则的限制[7]。最简方案把有些限制条件重新整理归纳,归纳在一个总体原则之下,这个总体原则就被称为经济原则(economy principles)或者经济条件(economy conditions)。其他一些限制条件还能作为句子合法性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除了管约论的一些条件之外,句子的合法性还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

最简方案(Minimalism)的经济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表达方面的经济(economy of representation),一个是推导方面的经济(economy of derivation)[8]。以后期最简方案的观点看,表达方面的经济指的是进入LF(logical form)和PF(phonetic form)层面的表达式中不含多余的以及无法解读的成分。有些句子成分中带有句法运算用得到的,但是在语义方面却不可以解读的特征。这些特征经过移位核对之后必须删去,而所有保留下来的成分都应该是能够进行解读的,而且必须要遵守完全解读原则(full interpretation principle)。最简方案研究得更多的是关于语言推导方面的经济性。Chomsky历来认为生成有声音、有意义的句子要经过语法系统的一道道的工序,一步步地推导出来,语言也是在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中接近完美无缺的产物。生成语言学历来有着追求实质上的语言经济的传统,而在最简方案中也特别强调这一点。最简方案的精神是:生成的句子,其推导过程应该尽可能经济化,如果有更为经济的办法而不用,那么生成的句子就不合理。通俗地说就是:能小做不大做原则、能少做不多做原则、能不做则不做原则、能迟做不早做原则。

徐烈炯先生在Chomsky的推导经济性基础上,总结得出以下三条原则:不得已原则、最简性原则和拖延原则。不得已原则,要求能不做的操作就不做;最简性原则,要求移位的距离尽可能短,或推导的步骤尽可能少,即能少做不多做;拖延原则,要求在逻辑式(隐性)移位可选的情况下不得使用显性移位,即能晚做不早做[9]。

四、语言推导经济性原则的研究

青少年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具有鲜明的群体性、通俗性和时代性,旨在帮助特定群体或人员找到归属感或确认身份。笔者在生活中和网络上搜集了多条常见的青少年俚语,这些青少年俚语来自于近十年来人们接受度较高、流行度较广的Bilibili网站视频或弹幕、抖音app视频、网络用语或青少年常用的口头语,这些“通关密语”不仅新颖、有趣,在情感表达上也具有深层含义,且离开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就很难幽默诙谐,往往令人不知所云、不得其解,一般中老年人不太能够接受。青少年俚语可以表情达意、反映现实生活、缓解学习、生活与工作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语言表达变得更加方便简洁、省时省力。因此,本文将通过语言推导经济性原则系统下的四个子系统对部分青少年俚语进行话语分析。

(一)能小做不大做原则

Rizzi(1990)是管约论后期极有影响的著作,提出了相对最小(relativized minimality)的概念[10]。书中提出:凡是有不同语法操作可选时,两者相较取其小者。能小做不大做原则,用最简方案的话通俗讲就是,尽量使用最短移位(shortest movement),使句子成分的移位尽量小步子一步一步移,而不跨大步子一下子移。比如例(1):

A:[看起来][好像][我们][赢了]。

B:[看起来][我们][好像][赢了]。

C:[我们][看起来][好像][赢了]。

分析:句式(1)A出自2018年12月15日bilibili文森特的一个游戏视频:看起来好像我们赢了!其实是我们秃了。这类俚语在表达上或轻松生动或较为夸张,且常常伴随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使得受话者更容易接收到发话者的意图。这三个句子的共同点是主语都是“我们”,(1)B、(1)C句中的“我们”移位时运用了生成语法中提到的主语提升结构。(1)B句中的主语“我们”,是从内层句子[我们赢了]的主语位置提升到中层句子[我们好像赢了]的主语位置的,这属于最短移位。而(1)C句中的主语“我们”是从内层句子的主语位置,跨越了中层句子的主语结构,直接提升到了外层句子[我们看起来好像赢了]的主语位置,这就不属于最短移位。用Chomsky的话讲,句子(1)C中主语的移位违反了最少环节条件(Minimal Link Condition,简称MIC)。在人们的使用中,一般前面两个句子的使用更多,也更符合我们的语感。这三个句子在结构上来说或许都是可行的,但是B句中的主语移位更加符合句子成分移位尽量小步子一步一步移,而不跨大步子一下子移的原则,因此更加符合我们的语感,(1)B句也就更加符合我们语言推导经济性原则下的能小做不大做的原则。青少年俚语话语表达看似随意,但是也体现了语言推导经济性原则,也表达出了青少年虽然看似放荡不羁,但是其语言表达却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二)能少做不多做原则

语言推导经济性原则不仅要测算句法成分移位所跨的步伐大小,而且也要测算句法运算过程中的步骤多寡。句法运算的步骤越少越好是指相同条件下的比较,即指用的词数目相同,用的次数也相同的条件下,运算步骤越少越好,也就是说读数相同的情况下,运算步骤越少越好。正是因为如此,语言的最简方案模型需要先有读数再进行合并运算,而不是随时到词库里去抽词进行造句。下面有两个例子,句子(2)A和句子(2)B的读数相同,句子(3)A的读数比(3)B读数少,因此就语言推导经济性而言,句子(2)A和(2)B一样经济,(3)A比(3)B经济。

例(2):

A:[你们][真会玩]。

B:[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分析: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简称“城会玩”,是2015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之一,也是青少年常用来互相调侃的一句话,可以是赞美也可以是黑人的话。构成(2)A,(2)B两个句子都要经过合并运算,句子(2)A所包含的词句子(2)B都有,而句子(2)B还包含一些句子(2)A所没有的词,构成(2)B这个句子必然要多几次合并。假如运算的步骤越少越好,那就只能构成句子(2)A,不能构成句子(2)B了,因此,所谓的运算步骤越少越好是指用的词数目相同,用的次数也数目相同的情况之下,句法的运算步骤越少越好,也就是说在读数相同的情况下,句法运算的步骤越少越好。(2)A句中的“你们”和(2)B句中的“你们城里人”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其读数也是相同的。正是因为如此,最简方案模型语言的推导需要先有读数再合并运算,而不是随时随地到词库里去抽词进行造句。从语言学来分析,(2)B句的句式并没有很多的新意,但是它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却极为迅速,它超越了传统句式所要体现的语义范畴,却符合青少年对于新事物的猎奇心态,也体现了青少年背后不同层面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关系,因此,青少年也常用这种近乎戏谑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抑郁和不快。

例(3):

A:[笑死][我了]。

B:[你说的话][笑死][我了]。

分析:青少年在进行交流时,总会遇到一些捧腹大笑的话题,需要应景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时青少年经常选择的是句子(3)A:笑死我了,这比句子(3)B更加的简便。在语言推导经济性的角度看来,(3)A句的运算步骤更加少:[笑死]+[我了],一共1个运算步骤。(3)B句的运算步骤比(3)A句多:[你说的话]+[笑死]+[我了],总共2个运算步骤。在青少年在与朋友的交流中,使之捧腹大笑的话语就是朋友的话,因此在双方在特定的语境内都理解对方的意思时就可以省略主语“你说的话”。因此,(3)A句比(3)B句少一个运算步骤,既符合汉语无主语句的句法结构,又能够十分形象地表达出我们的真情实感,也符合我们最简方案语言推导经济性原则中所说的运算步骤越少越好,即能少做不多做原则。而青少年在使用“笑死我了”句式时,更显幽默,也更加能够拉近受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的距离。

例(4):[Who][cares].

在青少年俚语中,语言成分省略现象十分常见,比如“你知道的”“我懂”“see you”“爱你”“deal”“you know”“who cares”等等,似乎句子主语成分、宾语成分在很多场合都可以省略,这样的表达省时省力、简洁有效,有着一定的感情色彩,而且也不影响青少年们在特定情境下对于话语的理解。

Who cares的中文意思是谁在意,无所谓。在某次发布会上,有位记者提问台湾明星吴宗宪,问有关心他在美国学校的儿子吗?结果,吴宗宪脱口而出:Who care。一旁的儿子听了之后马上对他说加个s,吴宗宪也立刻改口说Who cares。这一场面也被无数网友吐槽是现场英语语法教学。Who cares这个梗就也随之走红。“Who cares”,表达出一种随意或者轻蔑的语气。与文字不同的是,语言包含着更多的感情和语气,当感情和语气不便于表达的时候,青少年俚语就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此句省略了宾语成分,只有一个运算步骤,即[who]+[cares],在很多的句子中,宾语成分的省略并不影响句子语义的表达,这个时候,宾语位置上可以出现空位。在这句Who cares,省略了宾语,但是听话人根据相关的语义环境可以很好地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们的句子构造应当尽量地简洁经济,各种语言的不同导致句子的某个成分可以省略,这样句子的运算步骤就会减少,但只要不影响句子的完全解读原则就都可以运用。这也符合我们语言推导性经济原则的能少做不多做原则。

(三)能不做则不做原则

最简方案时代的句法操作相对管约论时代而言比较严谨,句法操作能不做尽量不做,除非是没有别的办法非做不可,才会有“最后一招”(last resort)之说。句法操作尽量不做,放宽些是指移位、合并等种种句法操作都尽量不做。文献中常常举的典型的“最后一招”的例子之一是:要不要用替补代词(resumptive pronoun)。当一个句法成分通过句法操作移位移到前面去了,原来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在原来的位置上再放置一个代词,这个代词就称为替补代词。句法运算系统开始选择造句时,读数中是没有替补代词的。只有当句子的结构演算不下去时,为了免遭淘汰才会补上替补代词。比如例(5):

A:[我][中意][你]。

B:[你][我][中意]。

分析:青少年时期很容易产生朦朦胧胧的爱意,因此也就会出现以上两种话语表达,两个句式都是2个运算步骤,即主语[我]+谓语[中意]+宾语[你]。句子(5)A是正常语序,句子(5)B中的“你”可以看作是从(5)A句的宾语位置移到前面去的,此时(5)B句中的中的宾语位置就必须空着,如果画蛇添足补上一个代词就不合乎语法了,因此我们并不需要其他的操作来补上宾语成分,也就是说句子(4)B中宾语在移位后其宾语位置必须空着。在表示强调时,说话人经常把宾语前置,放在话题位置,使得听话人能够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也反映了青少年使用话语时想要突出突出重点、表达强调的一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其现实生活。

一般而言,句子中应该有主语、谓语和宾语,在宾语成分提前时我们一般把宾语位置空出来,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被移动的成分还需要一个替补代词才能使整个句子完整。相关的青少年俚语有“元芳此事你怎么看”“那个谁我不知道她在搞什么东西”,比如例(6):

A:[我][不知道][那个女孩][做了][什么]。

B:[那个女孩][我][不知道][她][做了][什么]。

分析:(6)B句和(6)A句的区别在于出现了一个小句又套了一个疑问词“什么”,这就构成了我们句法中所提到的疑问词禁区。疑问词禁区中的成分不能移出,或者说疑问词禁区中的空语类不能回指向禁区外面的成分。因此,当我们把“那个女孩”提前时,就必须要在“那个女孩”原有的位置上加上一个有形的替补代词“她”才能不受疑问词禁区的限制,从而形成合乎语法的句子(6)B。(6)A句的运算步骤=[我]+[不知道]+[那个女孩]+[做了]+[什么],(6)B句比(6)A句多了一个+[她]的运算步骤,(6)B句加了替补代词[她]后不可避免地会使得句子的结构式变得复杂,这原本是不符合语言推导经济性原则的,然而,不加替补代词[她]会违反句法中疑问词禁区条件,反而会使句子的结构式因为不合语法而遭淘汰,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允许使出“最后一招”,因此(6)B句中才会加上一个有形的替补代词“她”。可以看出,青少年虽然追求着语言表达的简约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遵循语言的推导经济性原则。

(四)能迟做不早做原则

Chomsky(1993)提出语言运算系统要遵守能迟做不早做的原则,凡是能够推迟到LF(Logical Principle)层面进行的运算不要提早进行,这条原则通常也被称为拖延原则(Principle of Procrastinate),也是语言推导性经济原则之一。Chomsky(1995)进一步假设,推导出来的句子的结构式如果含强势特征必须立即核对,否则就要出局(cancellation)。相关的例子有“我酸了”“我emo了”“重口味”“你飘了”“盘他”“有内味了”等等,这些青少年俚语的共同特点是非常简洁,而且话语中有一个词可以有多重意思,一般只有在特定情景下特定人群才能理解,这也体现了青少年想要标新立异、彰显个性的心理,通过俚语的使用可以缩短青少年的心理距离,促进沟通,传递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团结,从而达到调整人际关系功能的目的。

例(7):[盘][他]。

分析:盘他,出现在相声“文玩”中,在2019年是一个很火的词。一位抖音app用户上传了一条关于“盘他”的视频,随即引起了一个“万物皆可盘”的爆火话题。很多青少年用户参与了这个话题,而他们所盘的东西也是脑洞大开,各式各样。“盘他”一句仅有一个句法运算步骤,即谓语[盘]+宾语[他],非常简洁。“盘他”可以用于与别人起争执的场合,在这种情况下,“盘他”就等于是“怼他”;遇到漂亮女孩时也可以说“盘他”,意思就变成了“撩她”。盘他,这里的ta可以指男他可以指女她,亦可以指代物体它。我们在句子中运用的时候,首先可以不用考虑性别,根据情况具体再来辨别,这种语言推导经济条件不是在局部的范围内起作用,而要在全局范围内起作用,所以使用这类经济条件的句法模型则必须具有通盘性(globality)。在社会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青少年需要有效地宣泄压力,而非正式表达方式的青少年俚语比如“盘他”就成为了青少年表情达意、宣泄情感与压力的工具。

例(8):[有][内味了]。

分析:有内味了,源自一次游戏直播,由于大司马在当中表现实在是太菜了,许多人看到这一场景纷纷刷出了“有内味了”,可以看作是“有那味道了”的土味说法。有内味了一句仅有1个句法运算步骤,即谓语[有]+宾语[内味了],非常简洁。用“内味”来表示某一个人的某个方面,不用多余的话语,但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又可以使受话者理解说话者话语中的深层含义,话语简明经济,句子中的运算步骤也少,这里也省略了一个主语“XX”。显然,XX有内味了,不如有内味了简明扼要,也增加了句法中的运算步骤。当说话人和受话人彼此心知肚明,都能够理解说话人所想要表达的意思,那我们的主语就可以省略,也可以用“内味”来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受话人能够凭借相关的情景,在语言推导的逻辑层面来理解说话人话语中的深层含义,也符合我们句法运算的语言推导性经济原则下的能不做则不做原则。“有内味了”,表达出青少年追新求异的心理,可以缩短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传递信息,促进沟通,加强情感,从而达到调整人际关系功能的目的。

五、结 语

青少年俚语可以表情达意、反映现实生活,还可以缓解学习、生活及工作压力。本文从最简方案语言经济原则系统下语言推导经济性的四个原则对青少年俚语用语进行话语分析,这些青少年俚语作为一种新奇的语言类型,以简洁、生动、幽默等特色,创新地补充了传统汉语的话语表达,满足了青少年求新求异、求简求省的诉求心理和社会现象,也成为了青少年时代的鲜明注脚,而且这些青少年俚语也一定程度上遵循着语言推导性经济原则。相信随着未来更多研究的深入,可以进一步深化最简思想,使得语言句法推导理论体系日趋完善,进而推动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发展。但是本文还缺少一些理论知识的支撑,语言推导经济性原则对语言交流的分析不够全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希望能在以后更多的实践研究中加以改进。

猜你喜欢

俚语句法经济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经济性探讨与分析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1)
讨论如何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为什么俚语透漏的信息比你以为的更多? 精读
课堂重地,俚语免入?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